因为AC/A测量受到感知集合影响 计算性AC/A一次在近距测,一次在远距测; 梯度性AC/A均在近距测,两者均有近感知集合, 就此抵消
0
10 cm
∞
例如
正视眼完全放松调节时能看到无限远,那么正视眼的 远点就在无限远处 当正视眼动用最大调解能看清眼前10cm处,那么该 正视眼的近点就位于眼前10cm 综述,该正视眼的调节范围就是眼前10cm到无限远
调节幅度:眼睛完全休息时注视远点,使用 最大调节力注视近点,这两种情 况下,屈光力的差别,称调节幅度
调节幅度
测量方法
负镜片法:
视标固定于40cm处,眼前放负镜片(屈光矫正后),逐渐增加度数 直至被测者 不能看清楚视标.所加的负镜片值加工作距离的倒数即调节幅度. 例: 所加负镜片为6.D,1/0.4=2.5 调节幅度为8.5D
动态检影法 公式法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 ×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5-0.3 ×年龄
AC/A
计算性AC/A
1 矫正视力基础上远距离隐斜度(DLP). 2 矫正视力基础上近距离隐斜度(NLP). 3公式: AC/A =瞳距(cm)+近距离(m) ×(近斜视度-远斜视度) 例如 DLP 4 exo
患者瞳距6cm
NLP 6 eso(40cm)
AC/A=6+0.4×[6-(-4)]=10
所增加的正镜片度数;
5记录 例: NRA/PRA :+2.5/-2.5(标出距离)
6 应用
老视的验配
集
聚散力量
合
正融像(阳)性集合
负融像 (阴) 性集合
AC/A
聚散力
基本概念
正融像性集合: 患者注视一视标,将三棱镜放在双眼前, 基底朝向外(BO),当将视标看成双像时 所加的棱镜度为正融像性集合. 负融像性集合: 患者注视一视标,将三棱镜放在双眼前, 基底朝向内(BI),当将视标看成双像时 所加的棱镜度为负融像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