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in-park-林肯公园-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19
林肯公园(或称联合公园)(Linkin Park)是一组来自美国加州的摇滚乐队。
乐队在2000年以首张专辑《混合理论》(Hybrid Theory)在主流音乐市场上获得成功,专辑销量超过2,400万张,2003年发行的《天空之城—美特拉》(Meteora)专辑在2003年的美国告示牌200专辑榜(Billboard200)上排名第一。
三专《末日警钟毁灭·新生》(Minutes to Midnight)不再是新金属风格,而走向主流。
四专《烈日千阳》(A Thousand Suns) 风格更趋向于成熟。
2012年6月乐队名称林肯公园(Linkin Park)活跃年份1996至今出道年份2000出道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US)音乐风格:摇滚/流行/R&B/电子Linkin Park(前身为XERO,曾用Hybrid Theory混合理论),中国内地译为“林肯公园”,中国台湾地区译为“联合公园”。
[1]2乐队成员[1]现任成员【主唱1】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主唱2】麦克·信田(Mike Shinoda)(主要是说唱、和声,监管吉他、键盘、采样、钢琴)【鼓手】罗伯·巴登(Rob Bourdon)【吉他手】布莱德·德尔森(Brad Delson)(节奏吉他、采样器)【贝斯手】大卫·菲尼克斯·法雷尔(David PhoenixFarrell)(贝斯、采样器。
原名大卫·法雷尔,在团内名称「菲尼克斯」(Phoenix),曾经初始创团的一段时间离团担任其他乐团的贝斯手等六人。
)【采样】约瑟夫·韩(Joseph Hahn)离任成员【主唱】马克·维克菲尔【贝斯手】史考特·克佐【贝斯手】凯尔·克里斯坦相关乐队Xero(Linkin Park前身)联合公园(Linkin Park 台湾译名)黑暗堡垒(Fort Minor)(主唱麦克·信田的个人乐队)死亡黎明(Dead By Sunrise)(主唱查斯特·本宁顿的个人乐队)相关组织Linkin Park Street Team(Linkin Park官方宣传组织)Linkin Park Underground(Linkin Park官方歌迷俱乐部)Music for Relief(Linkin Park发起的慈善组织)3音乐风格“Linkin Park”新世代的音乐顽童,无门无派,嬉笑怒骂游走于各门各派之间,博采众家之长,尽情炫出E时代音乐风情,不经意间,首张大碟《Hybrid Theory (混合理论)》狂卖2400万张,销量惊人。
linkenpark林肯公园(Linkin Park)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音乐团队,他们的音乐风格集合了多种元素,如另类摇滚、金属、电子和嘻哈音乐。
这篇文章将探讨林肯公园的音乐特色,以及他们对音乐界的影响和乐迷心中的地位。
林肯公园的音乐是独树一帜的,他们通过融合不同的音乐元素,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独特声音。
他们的歌曲常常以富有强烈情感的歌词为特色,这些歌词探索了生活中的痛苦、挣扎和希望。
他们的旋律和节奏充满活力,同时充满了力量和能量。
林肯公园的音乐并没有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风格中,而是将多种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他们的另类摇滚风格与金属的力量结合,为听众呈现了耐人寻味的声音。
此外,他们还将电子音乐元素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中,为歌曲增添了现代感。
而乐队成员迈克尔·肖尼达(Mike Shinoda)的嘻哈才华与创作能力也让乐队的音乐更加多样化。
林肯公园的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更重要的是通过歌词传达情感和思想。
他们的歌词内容通常涉及对内心的自省、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希望和改变的追求。
例如,他们在歌曲《Numb》中探讨了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而在歌曲《What I've Done》中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反思和希望能够做出改变的愿望。
这些歌词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灵,并成为了许多人的心灵安慰和解放。
林肯公园在音乐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他们的音乐不仅成为了一种表达情感的媒介,更成为了一种象征。
他们的音乐无处不在,如同一个代表着坚韧和希望的声音。
许多人通过他们的音乐找到了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困难。
而在乐队成员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去世后,更多的人通过他们的音乐寻找安慰和慰藉。
林肯公园的乐迷对于这个乐队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不仅欣赏林肯公园的音乐,更将其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乐队的歌曲激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也勾起了人们的回忆和情感。
他们的音乐可以缓解压力,让人们感到宽慰。
New Divide02.Iridescent03.Leave Out All The Rest (Single Version) 04.What I'Ve Done05.Numb (Album Version)06.Somewhere I Belong (Album Version) 07.In The End (Album Version)08.Faint (Album Version)成员介绍:麦克.信田:【乐队位置】主唱(主要是说唱、和声,监管吉他、键盘、采样、钢琴)【英文名】Mike Shinoda 【中文名】麦克·信田【生日】1977年2月11日【星座】水瓶座【籍贯】Agoura,California 【学历】帕萨迪纳艺校查斯特.贝宁顿:【乐队位置】主唱【英文名】Chester Bennington 【中文名】查斯特·本宁顿【生日】1976年3月20日【星座】双鱼座【籍贯】Phoenix,Arizona【学历】中学罗伯.巴登:【乐队位置】鼓手【英文名】Rob Bourdon 【中文名】罗伯·巴登【生日】1979年1月20 【星座】水瓶座【籍贯】Calabasas,California 【学历】大学布莱德·德尔森:【乐队位置】吉他手【英文名】Brad Delson 【中文名】布莱德·德尔森【生日】1977年12月1日【星座】射手座【籍贯】Agoura,California【学历】研究生约瑟夫·韩:【乐队位置】采样【英文名】Joseph Hahn 【中文名】约瑟夫·韩【生日】1977年3月15日【星座】双鱼座【籍贯】Glendale,California 【学历】高中菲尼克斯·法雷尔:【乐队位置】贝斯手【英文名】Phoenix Farrell 【中文名】菲尼克斯·法雷尔【生日】1977年2月8日【星座】水瓶座(Aquarius) 【籍贯】Plymouth,Massachusettes 【学历】大学获奖记录:▪2012 全美音乐奖·最佳另类摇滚艺人(获奖)▪2011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摇滚乐队(获奖)▪2010 第37届美国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摇滚乐队(获奖)▪2010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现场表演(获奖)▪2010 格莱美奖·最佳硬式摇滚 What I've Done (提名)▪2009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现场表演(获奖)▪2008 奥地利音乐奖·最佳国际专辑(提名)▪2008 Much Music 大奖·最佳国际团体音乐录影带Bleed It Out(获奖)▪2008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音乐录影带特效Bleed It Out(提名)▪2008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音乐录影带执导Shadow Of The Day(提名)▪2008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Shadow Of The Day(获奖)▪2008 MTV亚洲大奖·最具舞台魅力歌手(提名)▪2008 MTV亚洲大奖·最受喜爱国际艺人(获奖)▪2008 全美音乐奖·最受喜爱流行/摇滚乐团(获奖)▪2008 全美音乐奖·最受喜爱另类艺人(获奖)▪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摇滚(提名)▪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专辑Minutes To Midnight(提名)▪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团体(提名)▪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导演(提名)▪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音乐录影带剪辑(提名)▪2007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摇滚艺人(提名)▪2007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专辑Minutes To Midnight(提名)▪2007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乐团(获奖)▪2007 全美音乐奖·最受喜爱流行/摇滚乐团(提名)▪2007 全美音乐奖·最受喜爱另类艺人(获奖)▪2006 格莱美奖·最佳饶舌/歌唱 Numb/Encore (获奖)▪2004 MTV亚洲大奖·最受喜爱摇滚团体(获奖)▪2004 MTV亚洲大奖·最受喜爱音乐录影带Breaking The Habit(获奖)▪2004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摇滚(获奖)▪2004 全美音乐奖·最受喜爱另类艺人(获奖)▪2003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观众票选大奖Breaking The Habit(获奖)▪2003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Somewhere I Belong(获奖)▪2003 MTV亚洲大奖·最受喜爱另类艺人(获奖)▪2003 MTV亚洲大奖·最受喜爱音乐录影带 Pts Of Athrty (获奖)▪2003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摇滚(提名)▪2003 格莱美奖·最佳乐器演出Session(提名)▪2003 全美音乐奖·最受喜爱流行/摇滚乐团(提名)▪2003 全美音乐奖·最受喜爱另类艺人(获奖)▪2002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年度最佳音乐录影带In The End(提名)▪2002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In The End(获奖)▪2002 MTV亚洲音乐奖·最受喜爱突破艺人(获奖)▪2002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团体(获奖)▪2002 MTV欧洲音乐奖·最佳硬式摇滚(获奖)▪2002 格莱美奖·最佳新人(提名)▪2002 格莱美奖·最佳摇滚专辑Hybrid Theory(提名)▪2002 格莱美奖·最佳硬式摇滚演出Crawling(获奖)▪2002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团体音乐录影带In The End(提名)▪2001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Crawling(提名)。
欧美乐队Linkin Park资料简介林肯公园(Linkin Park)是一组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摇滚乐队,由乐队主唱查斯特·贝宁顿,麦克·信田、贝斯手菲尼克斯·法雷尔、吉他手布莱德·德尔森、鼓手罗伯·巴登和DJ采样手约瑟夫·韩组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美乐队Linkin Park资料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Linkin Park资料简介乐队名:Linkin Park林肯公园别名:联合公园国籍:美国职业:摇滚乐队经纪公司:华纳唱片组建时间:1996年音乐类型:另类金属,说唱摇滚,硬核等主唱:查斯特(Chester Bennington)生日:1976-03-20出生地:Phoenix, Arizona2017年7月20日,查斯特·贝宁顿在加州的家中被发现自缢身亡,年仅41岁。
曾是Barista西雅图咖啡店店员。
20岁与Samantha结婚,现有一子。
LP并不是Chester的第一支乐队,此前曾任Grey Daze主唱。
主唱:麦可(Mike Shinoda)生日:1977-02-11出生地:Agoura, California日美混血。
Shinoda为日本姓“信田”。
组建乐队前为画家。
1996年和Brad成立了Xero,也就是LP的前身。
当时的成员还有Joe,Rob,Phoenix和Mark。
在LP中兼管节奏、取样、键盘、吉他。
DJ/Sample:乔瑟夫(Joseph Hahn)生日:1977-03-15出生地:Glendale, California韩裔,加入乐队前为画家。
鼓:罗伯(Rob Bourdon)生日:1979-01-20出生地:Calabasas, California曾是服务生。
吉他:布莱德(Brad Delson)生日:1977-12-01出生地:Agoura, California加入乐团时仍是大学生。
曾参加的乐队有The Pricks,Relative Degree(和Rob一起),还有Xero(Linkin Park前身)。
林肯公园乐队歌曲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林肯公园(Linkin Park)是一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的摇滚乐队,成立于1996年。
他们以混合了金属、另类摇滚和电子音乐的独特音乐风格而闻名。
林肯公园的音乐充满力量和激情,歌词也常常表达对心灵的探索和反思。
他们的歌曲经常涵盖了各种主题,包括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社会问题等,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林肯公园的歌曲名常常充满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些林肯公园乐队的经典歌曲名:1. "In the End":这首歌曲出自林肯公园的首张专辑《Hybrid Theory》中,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
歌曲通过“无论最后如何,我已尽力”的歌词,表达了对混沌世界的无奈和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2. "Numb":这首歌曲同样出自《Meteora》专辑中,歌曲通过对“无感”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追求真实自我的内心挣扎和探索。
4. "Somewhere I Belong":这首歌曲来自《Meteora》专辑,歌曲通过“我属于某个地方”的歌词,表达了对寻找内心归属感的渴望。
5. "Breaking the Habit":这首歌曲同样来自《Meteora》专辑,歌曲通过“打破习惯”来讲述对自我固有习性的突破和改变。
6. "What I've Done":这首歌曲来自《Minutes to Midnight》专辑,歌曲通过“我所做的一切”来反思过去的种种,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我救赎的意愿。
林肯公园的歌曲不仅音乐上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歌词也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触动人心的情感。
他们的音乐更像是一种心灵的呐喊和召唤,让人在疲惫和迷茫的时候找到力量和希望。
希望林肯公园的音乐能一直陪伴我们前行,不断激励和启发我们的内心。
第二篇示例:林肯公园(Linkin Park)是一支来自美国的著名摇滚乐队,成立于1996年,其音乐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另类金属、硬摇滚、电子音乐等。
关于林肯公园乐队的介绍林肯公园乐队是一支来自美国的代表性摇滚乐队,成立于1996年。
该乐队的音乐类型涵盖了摇滚、电子、流行、嘻哈等多种风格,融合了吉他、鼓、贝斯等传统摇滚乐器和电子合成器、电子鼓等现代电子乐器。
林肯公园乐队由主唱查斯特·班宁顿(Chester Bennington)、主唱兼MC麦克尔·肖达(Mike Shinoda)、吉他手布拉德·德尔森(Brad Delson)、贝斯手戴夫·菲利普斯(Dave "Phoenix" Farrell)、鼓手罗伯t·布德恩(Rob Bourdon)和DJ乔·汉恩(Joe Hahn)组成。
其中,查斯特·班宁顿于2017年突然去世,是该乐队的一大损失。
林肯公园乐队最初的名字是"Xero",1999年更名为"Hybrid Theory"并发行了首张同名专辑,获得了商业成功和乐迷们的高度评价。
该专辑的单曲"Crawling"和"In the End"成为了该乐队的代表作品,赢得了格莱美奖。
2003年,该乐队发行了第二张专辑"Meteora",其中单曲"Numb"和"Somewhere I Belong"一经推出即迅速获得了成功。
此外,该乐队还参与了多部电影音乐的制作,如《让子弹飞》等。
林肯公园乐队的音乐以歌词而著称,歌曲中通常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例如,"Numb"中表现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断裂感,"Breaking the Habit"中探讨了自己如何重生和改变。
在音乐创作上,该乐队兼顾了商业和艺术的需求,力求将独特的音乐风格带给歌迷,艺术价值、商业成就两不误。
总之,林肯公园乐队以其充满活力的音乐、令人动容的歌词和充满能量的演出风格,成为了全球音乐界备受瞩目的名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