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48.66 KB
- 文档页数:3
综采放顶煤工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在内蒙中西部,有很多年产千万吨的矿井。
由于蒙中西煤田煤层厚度大、赋存稳定,地质条件比较好,因此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被这里的大型煤矿广泛应用,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是一种能够实现高产、高效的开采工艺,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开采工艺已经十分成熟。
在多个大型矿井的应用实践证明,开采煤层厚度在6~13米的情况下,一个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年产500~600万吨以上完全能够实现。
一、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以下简称综放)的适用条件:煤层厚度在5~6米以上,倾角不大,赋存稳定,工作面走向长度较长,切眼长度一般在150~250米,最长达300米以上.煤质相对较软或者裂隙发育,在底层回采后上部煤层和顶板容易垮落。
二、综放工作面示意图。
上巷(又叫回风顺槽)主要用来回风和运输物料、行人;切巷(又叫切眼、工作面)安装综采放顶煤支架和前、后溜子以及采煤机,下端头向外安装装载机(含破碎机),下巷(又叫运输顺槽)安装皮带运输机。
前溜把采煤机割下的煤运输到下巷铺设的转载机上(前溜同时也是采煤机的运行轨道),后溜把支架后部放出的煤也运输到转载机上,由转载机转到胶带运输机。
下巷铺设的胶带输送机把转载机转过来的煤运输到下巷外口的溜煤眼,由大巷胶带输送机运走。
溜子、转载机、皮带的连接方式为搭接。
给工作面设备供电的移动变电站、开关车、电缆车和为支架供液的液压泵站也放置在下巷靠近下端头附近,并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而向外移动.在下巷较宽时,下巷一般采用机轨合一,就是在胶带输送机和下巷上帮之间铺设一条轨道,用来放置移动变电站、开关车、电缆车和液压泵站(都放在板车上),便于外移(也有可能使用临时轨道,又叫梯子道)。
而且轨道也可以用来运送部分物料。
三、综放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双滚筒采煤机、放顶煤液压支架(基本架、过渡架、排头架、端头架)、刮板输送机(两部)、转载机(破碎机)、胶带输送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液压泵站、移动变压器、开关等(各设备在工作面的布置工作面见下图)。
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流程一、回采工艺流程采煤机采用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液压支架及时支护顶板。
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正常下行割煤——移架——放顶煤——拉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返刀上行清浮煤(采煤机割煤至机头后)——推前部刮板输送机——上端头斜切进刀——进入下一循环。
(一)、采煤机割煤综放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其工序如下:采煤机下行割煤, 右滚筒割顶煤,左滚筒割底煤,行至工作面刮板机头割通煤壁,将右滚筒降下割底煤.反向将采煤机机身部底煤割尽,空刀上返清理浮煤,行至上部刮板机弯曲段,采煤机左滚筒升高割顶煤, 右滚筒割底煤,斜切进刀,待采煤机进入直线段后,将刮板机推直,采煤机割透煤壁后,将左滚筒降下割底煤,右滚筒升起割顶煤,采煤机下行开始下一个循环割煤。
(二)、移架由于工作面前后输送机采用机头平行布置方式,因而在工作面两端各设4架过渡支架,而过渡支架不能做到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过渡架必须在前部输送机机头推移后才能移架,因而造成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过渡架不能顺序前移,使得移架工序变得复杂,现将移架顺序描述如下(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1)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透煤壁下行时,将机头两架过渡支架的支架护帮板挑起;采煤机下行完成割底煤进入正常割煤,滞后采煤机左滚筒(此时应滞后采煤机前滚筒2架将支架护帮板挑起)3架,顺序将基本架移一个步距,移架时应先收护帮板;直到工作面下端最后一架基本架。
当采煤机返机右滚筒到达距第一过渡架7米时,即将前部输送机机头推向煤壁(应保证逐架同时推)。
(2)机头推移后,将工作面下端过渡架(1~4#架)拉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2、3#架,后移1#架,再移4#架;(3)与此同时,当采煤机斜切进刀直线段时,前部输送机已经全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向煤壁,采煤机割透上端煤壁后,将上端4架过渡支架的护帮板挑起,及时支护顶煤。
采煤机下行割煤后顺序将机尾处四架过渡架向前移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中间两架过渡架,后移最后1架过渡架,再移前第四架过渡架,待采煤机出斜切进刀段后将刮板机机尾推至煤壁为下一个循环段斜切进刀做准备;过渡支架的移设是按上述移架顺序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而基本支架的移设是由采煤机的割煤位置控制的。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应用分析标准摘要: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煤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煤炭的产量,同时还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放顶煤采煤工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应用分析1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特点在进行井下综合煤矿开采工作时,由于开采作业的难度系数比较大,因此在进行煤矿开展之前要着重对煤矿开采的工艺及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同时结合多台煤矿运输机器,方便多个煤矿采集点共同作业。
另外,在对煤矿开采工作进行技术改进时,要结合开采煤矿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安全且能提升采集效率的技术应用在开采现场,同时也要注意节约开采资源,避免能源过度消耗,最大限度的对开采活动中心进行安全管理以保障开采工人的施工安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顶煤开采技术的特点进行描述。
1.1增加了煤炭产量在进行开采作业时,至少需要两个出口来方便采煤工程运行,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煤矿开采作业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障煤矿的运输效率,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精简煤矿开采技术。
对于采煤工作而言,提高煤炭的产出量是非常重要的,放顶煤采煤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煤炭采出率,降低在在采煤过程中造成的煤炭浪费现象,有效提高了矿山的出煤率。
1.2使用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在进行顶煤采煤技术时,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来完成开采过程的机械化进展。
目前,我国针对采煤工作的相关工艺技术发展速度迅猛,在进行放顶煤采煤工作时,会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来作为辅助工具,增加采煤效率,这些仪器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聘请专业的操作人员来对设备进行操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保养和管理,尽量降低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老化现象,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放顶煤工业技术的使用成本。
2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实际应用2.1采煤机割煤割煤是作业基础环节,选择斜切进刀方式作业,用于煤体切割。
一采煤工艺一、回采工艺1、回采工艺流程割煤—→伸前探梁—→移前溜—→移架—→放顶煤—→移后溜2、进刀与割煤正常情况下,完成一个循环后将机头(尾)刮板推进煤壁,推进刮板长度为30m左右;然后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通三角煤,并清扫干净三角煤段浮煤,调整前部刮板,使采煤机平行于煤壁;调整采煤机方向和前后滚筒高度,开始割煤循环作业。
此种进刀方法也可在上一班完成作业后,停采煤机时直接将采煤机头斜切进刀,以便下一班接班后便可开始割煤。
3、装、运煤由采煤机螺旋滚筒配合挡煤板将落煤装入刮板输顺机,经转载机、皮带运输机、南皮带下山皮带运输机进入煤库,再经主皮带运输机运出地面,铲煤板装余煤,架间浮煤人工清理至刮板输顺机,浮煤每个循环清扫一次,推移输送机后,由清扫浮煤工逐架清扫至工作面运输机内。
4、拉架拉架滞后采煤机滚筒3~5m,移架时先收前探梁和护帮侧板及侧护板,降架幅度不宜过大,能够满足移架即可;当顶板破碎时,应采用带压移架方式,移架必须做到降一架,移一架,移过后及时升起并打开前探梁护帮板,支架升起后必须接顶严实,达到设计初撑力,同时将支架调整移成一条直线并伸出侧护板。
支架支柱中心距偏差不得超过±100mm,以保证支架的切顶性能。
5、移前溜按从下(上)向上(下)的顺序分段拉后溜。
工作面前部刮板输送机的推移溜是以支架为支承。
由支架推移千斤顶(拉后溜千斤顶)整体推移,推移输送机必须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0~15m,移溜时溜槽在水平方向的弯曲度不的大于3°,且每段的推移千斤必须保证三个同时工作,以免损坏千斤。
弯曲段长度不得小于15m左右,移到位的输送机必须达到平、直、稳,同时操作手把打至零位。
6、放顶煤工作面采用每割一刀煤放一次顶煤的作业形式。
滞后移架3~5m放顶煤,放顶煤采用单轮间隔顺序放煤的方法。
两人相距5架支架进行。
即第一人放3#、5#、7#奇数架,第二人放4#、6#、8#偶数架;上下端头3架支架不允许放顶煤。
综采放顶煤开采的工艺流程与放煤方式[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综采放顶煤的工艺流程,放顶煤初采和末采放煤工艺、放煤步距工艺和放煤方式等问题。
【关键词】综采放顶煤;工艺流程;放煤方式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采高2m~3m的长壁采煤工作面,利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或其他回采工艺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回收的采煤方法。
缓倾斜—倾斜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分为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开采、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开采和倾斜分段放顶煤开采。
急倾斜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分为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和倾斜—圆弧—水平布置方式放顶煤采煤法。
一、综采放顶煤的工艺流程在煤矿采煤生产中,中、低位放顶煤使用比较广泛,是放顶煤开采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开采的综采工艺流程及工序如下。
1、采煤机割煤。
使用双滚筒采煤机沿工作面全长截割煤体,工作面两端采用斜切进刀方式,截深主要是0.6~0.8m,采高2.4~2.8m 。
采煤机落煤由滚筒螺旋叶片、挡煤板及前部输送机铲煤板配合,装入前部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在煤层倾角较大时,为避免设备下滑,要采用单向割煤,从下到上单向割煤。
2、移架。
为维护端面顶煤的稳定,放顶煤液压支架都有伸缩前探梁和护帮板,采煤机割煤,伸出伸缩前探梁支护新暴露顶煤;采煤机通过后,要及时移架,收回伸缩前探梁,以护帮板护住煤壁。
3、推移前部输送机。
移架后,应可移置前部输送机。
如果采用一次推移到位,可在距采煤机约15m处逐节一次完成输送机推移。
如果采用多架协调操作,分段移输送机,在采煤机后5m左右开始推移输送机,一次推移不过300mm,要分二至三次把输送机全部移近煤壁,确保前部输送机弯曲段不小于15m。
4、移后部输送机。
拉架和移置前部输送机,操作移后部输送机的专用千斤顶,把后部输送机移到规定位置。
操作应注意邻架和溜槽的连接部位,避免错槽和掉链等事故。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流程一、回采工艺流程采煤机采用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液压支架及时支护顶板。
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正常下行割煤——移架——放顶煤——拉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返刀上行清浮煤(采煤机割煤至机头后)——推前部刮板输送机——上端头斜切进刀——进入下一循环。
(一)、采煤机割煤综放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其工序如下:采煤机下行割煤, 右滚筒割顶煤,左滚筒割底煤,行至工作面刮板机头割通煤壁,将右滚筒降下割底煤.反向将采煤机机身部底煤割尽,空刀上返清理浮煤,行至上部刮板机弯曲段,采煤机左滚筒升高割顶煤, 右滚筒割底煤,斜切进刀,待采煤机进入直线段后,将刮板机推直,采煤机割透煤壁后,将左滚筒降下割底煤,右滚筒升起割顶煤,采煤机下行开始下一个循环割煤。
(二)、移架由于工作面前后输送机采用机头平行布置方式,因而在工作面两端各设4架过渡支架,而过渡支架不能做到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过渡架必须在前部输送机机头推移后才能移架,因而造成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过渡架不能顺序前移,使得移架工序变得复杂,现将移架顺序描述如下(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1)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透煤壁下行时,将机头两架过渡支架的支架护帮板挑起;采煤机下行完成割底煤进入正常割煤,滞后采煤机左滚筒(此时应滞后采煤机前滚筒2架将支架护帮板挑起)3架,顺序将基本架移一个步距,移架时应先收护帮板;直到工作面下端最后一架基本架。
当采煤机返机右滚筒到达距第一过渡架7米时,即将前部输送机机头推向煤壁(应保证逐架同时推)。
(2)机头推移后,将工作面下端过渡架(1~4#架)拉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2、3#架,后移1#架,再移4#架;(3)与此同时,当采煤机斜切进刀直线段时,前部输送机已经全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向煤壁,采煤机割透上端煤壁后,将上端4架过渡支架的护帮板挑起,及时支护顶煤。
采煤机下行割煤后顺序将机尾处四架过渡架向前移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中间两架过渡架,后移最后1架过渡架,再移前第四架过渡架,待采煤机出斜切进刀段后将刮板机机尾推至煤壁为下一个循环段斜切进刀做准备;过渡支架的移设是按上述移架顺序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而基本支架的移设是由采煤机的割煤位置控制的。
一次采全高法与综采放顶的采煤法探究摘要煤炭是我国的最重要能源之一,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需要采用科学、安全、有效的采煤工艺技术。
本文主要对一次采全高法与综采放顶两种采煤法进行介绍分析,比较两种采煤法的采煤效果,以此利用有效的采煤技术解决生产率、煤质下降、瓦斯涌出等问题,为煤矿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开采;一次采全高;综采放顶煤在煤炭工业中,其工业进步重要标准是煤炭开采效率的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提高。
我国地质赋存条件多样、煤炭资源丰富,且存在较多煤层厚度较大的矿区。
对于这部分煤矿,若利用分层开采,其开采效率较低,因此,多利用综放开采技术。
目前,在5~6m的厚煤层中,放顶采煤方法利用的较多,但是,由于顶板不好控制,造成较大的矸石混入量,影响煤炭质量。
采用一次采全高开采法,可有效提高煤炭开采效,降低煤炭资源损失率,取得良好的开采效果。
1综采放顶采煤法介绍综采放顶采煤法指的是利用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伸缩皮带运输机、大功率滚筒采煤机等其他附属设备,通过采煤工艺全过程机械化进行煤矿开采。
综采放顶采煤法适用于煤层较厚的矿区,一般情况下,煤层厚度在7~15m,放煤高度在6~12m之间,采放比为1~4[1]。
该采煤法具有经济效益好、掘进率低、可连续化生产、生产成本少等特点。
与一般的综采相比,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增加了移后运输机、放煤等工序,且采煤法的实施需选择合理的放煤方式、放煤工作面,确保高效的顶煤放出量。
对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而言,其选择与支架、围岩具有密切关系,且支架与围岩是相互矛盾的,支架是被动体、围岩起主动作用,回采工作面的媒体、基本顶等直接影响支护和围岩的相互作用。
同时,每一个各独立的放煤口都对应一个支架,且无论采用何种放煤方式,所获得的顶煤放煤率都反比于放煤口间距,放煤口间距越大,具有越低的顶煤放煤率,损失的脊背煤越大。
2一次采全高采煤法介绍一次采全高采煤法是在原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的技术上改进的,该方法具有资源采出率高、巷道布置系统简单、质条件适应性好、生产易于管理等特点,是目前采煤工艺的主要发展方向。
2023年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方案设计编制提纲1. 引言
1.1 背景描述
1.2 目标和目的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 工作面选址
2.1 地质条件
2.2 工程条件
2.3 社会经济因素
3. 工作面布置
3.1 工作面排列方式
3.2 工作面长度和宽度
3.3 工作面间距
3.4 通风系统设计
3.5 瓦斯抽放和防治方案
3.6 矿井水管理方案
4. 煤层开采方式选择
4.1 长壁工作面
4.2 阶梯工作面
4.3 综采工作面
5. 采煤机具选择与布置
5.1 采煤机具种类
5.2 采煤机具配置
5.3 采煤机具参数
6. 煤炭运输系统设计
6.1 输送带选择和布置
6.2 顶煤回采方式选择
6.3 水平运输方式选择
6.4 斜井运输方式选择
6.5 煤炭运输系统参数计算
7. 安全保障措施
7.1 瓦斯抽放与防治措施7.2 煤尘防治措施
7.3 架空交流电工程设计7.4 煤矿通风系统设计
7.5 应急救援措施
8. 环境保护方案
8.1 矿区生态修复方案
8.2 煤矸石处理方案
8.3 废水处理方案
8.4 废弃物处理方案
9. 经济评价和可行性分析9.1 投资估算
9.2 回报分析
9.3 敏感性分析
10. 结论
10.1 主要研究成果
10.2 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实际编写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长春工业大学煤矿开采技术 2009级内容摘要:介绍了综采放顶煤的采煤法的概念、适用条件、基本类型、主要参数、工艺、以及提高综采放顶煤开采煤炭采出率的途径和措施。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是采用大功率刮板输送机滚筒采煤机、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作面大功率刮板输送机、配套的机道转载机、可伸缩皮带运输机、及其它附属设备进行配套联合生产,实现采煤工艺全过程机械的一种采煤方法,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采、末采、端头损失等是工作面损失的主要部位,设计应依据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设备配备及开采技术水平,适当加大工作面的几何尺寸,相对减少丢煤,提高回采率。
每个矿井对于采煤法都要因地制宜,合理地选择。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是当前生产能力最大的开采方法,但是也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如果有条件最好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
关键词:综采放顶煤;放煤工艺;采出率;工作面参数一、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和适用条件1、概念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是采用大功率刮板输送机(単或双,多为双)滚筒采煤机、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作面大功率刮板输送机(一般为工作面前后各1部)、配套的机道转载机、可伸缩皮带运输机、及其它附属设备进行配套联合生产,实现采煤工艺全过程机械的一种采煤方法[1]。
这种采煤方法具有可连续化生产、高产、高效、掘进率低、生产成本少、经济效益好的优点。
2、适用条件(1)煤层的厚度。
一般综采放顶煤采放比在1~4之间,根据煤层的可放性而有所增减,按照采高2.5-3.0m计算,放煤高度应该在6-12m之间,煤层厚度应该在7-15m为宜。
天顺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煤层厚度最薄是只有一个开采高度3.0m,最厚达到过15m。
(2)煤层的可放性,煤层的可放性主要因素就是煤层的硬度,从放顶煤开采这个角度来看,煤层的层节理发育程度、煤层的夹矸情况等都可以归结到煤层的硬度上。
如果按照普氏分级法,煤层硬度不可以>3,或者顶板经过预裂爆破或高压注水等人为干预后使煤层硬度降到3以下。
放顶煤采煤法:具有掘进率低、效率高、适应性强及易于实现高产等明显优势,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过程如下: 在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的综采工作面中, 采煤机割煤后, 液压支架及时支护并移到新的位置。
推移工作面前部输送机至煤帮。
此后, 操作后部输送机专用千斤顶, 将后部输送机相应前移。
这样, 采过1~3刀后, 按规定的放煤工艺要求, 打开放煤窗口, 放出已破碎的煤炭, 待放出煤炭中的矸石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后, 及时关闭放煤口, 完成上述采放全部工序为一个采煤工艺循环。
1、放顶煤采煤法的几种分类方法:按采面工艺:炮采放顶煤开采普采放顶煤开采综采放顶煤开采按液压支架结构类型及输送机数目:单输送机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双输送机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按放煤口及其位置: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按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缓倾斜特厚煤层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开采特点:沿煤层底板布置工作面, 一次采出煤层的全部厚度。
适用条件: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厚度6~12m的缓倾斜厚煤层, 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方法。
缓倾斜特厚煤层预采顶分层放顶煤开采特点:首先将煤层顶板布置一个普通长壁工作面(顶层开采), 而后沿底板布置放顶煤工作面, 将两个工作面之间的顶煤放出。
适用条件:这样方法一般适用于厚度大于12m, 直接顶板坚硬或煤层瓦斯含量高需要预先排放瓦斯的缓倾斜煤层。
某些矿区由于已形成的开采条件, 需在顶分层已开采的条件下进行放顶煤层开采, 如兖州鲍店矿、徐州三河尖矿等已成功地进行了下分层放顶煤开采,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缓倾斜特厚煤层预采中分层放顶煤开采特点:中分层采面只采中分层, 上顶煤冒落不放, 堆积于采空区。
下分层采面:采底层煤, 放顶煤问题: 煤松易发火适用条件: 厚度为8~12m的煤层缓倾斜特厚煤层倾斜分段放顶煤开采特点:当煤层厚度超过15m~20m以上时, 可自煤层顶板至底板将煤层分为8~10m的分段, 依次进行放顶煤开采适用条件: 厚度大于15m的缓倾斜煤层。
放顶煤采煤法放顶煤采煤法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开采厚煤层时,沿煤层的底板或煤层某一厚度范围内的底部布置一个采高为2~3m 的采煤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回采,用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顶煤破碎成散体后,使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出,并由刮板运输机运出工作面。
放顶煤采煤法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及设备布置示意图工艺特点一、顶煤裂碎原理及措施1、裂碎过程:支承压力的作用,煤壁前方的煤体变形,位移,破坏。
当支架移到时,应力降低,能量释放,经过支架几次反复支撑,煤进一步破碎成易通过窗口的破碎体。
破碎成易通过窗口的破碎体。
2、措施:关键是反复支承次数n 对破碎的影响。
对破碎的影响。
n=L/B n=L/B,, L L:顶梁的长度;:顶梁的长度;:顶梁的长度;B B B :截深;:截深;:截深;煤易碎时,煤易碎时,n n 取小值,否则取大值。
取小值,否则取大值。
二、顶煤放出规律1、椭球体假说、椭球体假说根据放矿理论,矿石从采场内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流出来的,即原来所占的空间为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在放矿过程中形成的椭球体叫放出椭球体,图中1所示;停止扩展最终形成的椭球体为松动椭球体3;放矿后形成漏斗2和移动漏斗4。
图12、参数关系、参数关系((参见图1)b1=0.5b1=0.5((0.250.25~~0.30.3))hH=H=((2.22.2~~2.62.6))h3、放煤效果、放煤效果图2两个放煤口的距离l l 大,即大,即l>2b1 l>2b1 时,放煤有余煤留下,图中阴影部分;时,放煤有余煤留下,图中阴影部分;当l<b1 l<b1 时,有矸石混入。
所以,时,有矸石混入。
所以,时,有矸石混入。
所以,l l l 值的确定很重要。
值的确定很重要。
值的确定很重要。
4、实际情况、实际情况顶煤放出的实际形态由于松散碎煤有限,放出体前方的煤体破碎不充分,后方的采空区有垮落的矸石,椭球体长轴偏向采空区,图7-117-11,, 区,煤暂时放不出来,为停滞区,区, 区,放不出来,为死角区,区,放不出来,为死角区, 区和区和 区,极不稳定,混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