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政党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政党和政党制度据1994年统计,世界上有政党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近200个国家,占世界220多个国家的91% 。
只有大约20多个国家没有政党。
没有政党的国家,情况比较复杂。
有的是从历史到现在从未有过政党,如:马尔代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等。
有的是由军人直接掌权,禁止政党活动,如,非洲的加纳共和国、利比里亚、利比亚等。
尽管有如上国家不存在政党,但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政党存在,政党是当代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政治现象。
那什么是政党?政党是怎样产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内容。
一、政党1.什么是政党?大家基于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则,通过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团结起来的人民团体。
也有人认为政党是: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政党是人们谋求公职的工具;表达民意的组织;持共同政见的一部分人的团体;政党是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中间媒介和仲裁人的组织;人们表达政治利益,利益聚合和传递的组织或集团;代表一部分人利益的政治组织;通过选举获得执政地位的政治集团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也就是说,政党是一个历史范畴,有自己的组织纲领和政治纲领,以取得和维护政权为目的。
政党既不是虽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而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政党与阶级是分不开的。
政党与其他社会团体的区别在哪里?”比如说:共青团、工会、妇联等2.政党的特征?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主要关于政党获得政权的方法和途径,以及获得政权后的执政目标。
例如英国工党的纲领之一就是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单一选区两票制。
自德国于1949年开始实施兼采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制与政党比例代表制混合的单一选区两票制后,这种选制成为许多国家仿效的对象,台湾各界近年来也一直呼吁废除SNTV制改采单一选区两票制。
所谓单一选区两票制,即区域选票与政党选票分别投票,两者间的比例由各国自定;每位选民投两票,一票投给区域立委,一票投给政党。
但在席次换算上,又分德式的联立式两票制和日式的分立式两票制两种,所谓联立式两票制,就是在一张选票上,同时有区域候选人及政党两个选项,选民投区域候选人一票,投政党一票;但在分配席位时,先依政党得票数分配各党的总席次,扣掉区域当选席次后,剩下的再由政党名单来补足。
例如甲党在某邦按政党得票率分得30席,但该党已赢得16个区域席次,则甲党在该邦实际只能分得14个政党名额。
所谓分立式两票制就是选民真的拿到两张选票,且区域席次与政党席次分开计算,如一党在区域中得到30席,按政党比例分得20席,则总席次为50席。
单一选区两票制的最大特色就是融合了比例代表制与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的主要优点,尤其是联立式两票制备受外界称道,而分立式却对大党较为有利,如日本在1996年的国会选举中,自民党即以34%得票率,取得48%席次,引来民众的强烈不满。
2010年1月12日,台湾举行了第七届立法委员(简称立委)选举,这是立委选举制度改革之后举行的第一次选举。
选举结果显示,国民党拿下立法院2/3以上的席次,泛蓝阵营更是拿下除民进党所获席次之外的3/4以上的席次。
显然,在野的国民党获得了自己选前都未能预估到的压倒性胜利,而执政的民进党则遭遇到了建党以来的最大失败。
任何一次选举的结果都是许多原因复合造成的,但是导致民进党这次如此惨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新选举制度即单一选区两票制的实行。
接下来,本文将从选举制度理论出发,在复数选区一票制和单一选区两票制的比较中探究选举制度改革的奥秘,并且重点分析选举制度改革对于台湾立委选举以及未来政治格局的重大影响。
一、名词解释: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立法、行政等全部国家权力。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规范选举活动的各类制度。
其含义包括:(1)广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其中制度是法律、法规、章程、规则和惯例等所有规范、准则的总和)(2)从中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人员的制度;(3)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4.行政组织体制:指国家行政组织内部的各层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关系和结构体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6.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干预政治、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
指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以及各政党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1.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①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具体包括: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在不与该法律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②法律解释权:1978年宪法第一次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职权。
凡关于宪法、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加以补充。
这种解释或者补充规定与原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③监督权: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
试析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与特点作者:吴圳滨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11期【摘要】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国对台湾地区的政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台湾地区包含的政党制度成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这是因为研究政党制度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台湾地区的政治形势,对开展“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有着很大的意义。
从1949年到今天,台湾的政党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
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政党制度的概念和功能,细述了台湾地区政党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具有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台湾地区的政党制度。
【关键词】台湾;政党制度;演变;特点引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成统一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共同的愿望。
随着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让台湾回归母亲的怀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够实现台湾地区的早日统一,一定要掌握好台湾地区的政治形势,了解台湾地区演变的每一个过程以及各自具有的特点,进而制定出符合台湾政治形势的措施,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一、政党制度的概念和功能1政党制度的概念政党制度指的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或者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关于政党的社会地位、作用和活动规则,执掌政权或者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也可以说政党制度是研究各个政党相互依存的模式和形式。
2政党制度的功能整个社会体系在运转的过程中离不开政治制度,目前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有:(一)完善的政党制度可以为新集团提供参与政治的机会,体制本身扩大了参与的人群,缓和近被动员的集团得以参与政治活动,为维护政治稳定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完善的政党制度可以承受大规模浪潮的冲击,适应外界的变化,还可以为各政党提供进入政治过程的合法化方式,保障政治体系的稳定。
(二)完善的政党制度可以为政党活动提供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规范。
在推举国家领导人的候选人时,政党制度提供了选举的规范化方式,利用稳定的政党制度可以为党候选人提供进入议会和政府的平等机会。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6.25•【分类】政府白皮书正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的基本情况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形成了亲密合作的关系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五、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政党协商六、中国共产党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民主监督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中团结合作八、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议政建言、发挥作用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结束语前言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的。
世界政党制度具有多样性,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遍适用于各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
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中政治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我国政党制度(1)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4)形成与发展: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过程中确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
2、我国民主党派性质: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拓展】我国的民主党派(1)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①“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②监督与被监督: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人民和人大代表(2)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①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②组织上: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
③法律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④事业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的关系。
⑤监督上:互相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3)政治地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①“参政党”不是参加执政、参与执政,而是享有参政权(4)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除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国家还有其他政党,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大民主党派。
哪八大民主党派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这样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大不相同。
那么,这一制度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呢?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基本理论(一)政党的涵义1. 政党的词源就跟铁路、轮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事物和概念一样,政党是一个舶来品。
很多同学可能会想,怎么可能?我们中学学历史就知道了唐朝的“牛李党争”、明朝的东林党,中国古代不早就有党了吗?政党怎么可能是舶来品呢?的确,中国古籍中很早就出现了“党”字,但没有“政党”一词。
中国古籍中的“党”有四种涵义:一是指居民基层单位;《周礼?地官闾胥疏》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
”党指的是古代地方政权组织。
五百户为一党。
二是指至亲好友;如“睦于父母之党”。
三是指有首领的群体;如“凤飞,群鸟相从以万数,故以朋党字。
”四是由以上涵义引申出来的政治上的官僚帮派的勾结,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组织:如“诸侯有罪,傅相不举,为阿党”,再如唐朝的牛党、李党。
而且,我们在使用“党”字时,往往以贬义居多,比如“党同伐异”、“结党营私”。
由此可见,中国古籍中的“党”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涵义迥异。
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党”一词,来自日语,日语来自英语Party,英语来自拉丁文Pars,本意为“一部分”,后逐渐演进为一个专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一词显然源于西方。
国民党的转变: 台湾政党政治之发展经验一, 导论台湾政治近年来发生急剧变迁。
人们都注意到台湾政治的民主化转变。
而台湾民主化的一重要表现是国民党面临并接受了反对党民进党的竞争。
很少有学者预测到这一巨变, 因为人们很难想象具有列宁主义背景的国民党会发生转变。
本文正是要研究国民党在台湾如何从一个极权的政党转变为竞争型的政党。
对此问题, 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见解。
白鲁恂(Lucian Pye)认为台湾可能是现代化理论的最好明证, 因为它证实了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多元化和政治民主。
1 自民进党发展壮大以后, 有学者将台湾的政治转型归功于反对党的出现。
也有学者将台湾的政治转型归功于蒋经国, 中产阶级的兴起, 或国际压力等因素。
上述解释各有利弊。
笔者认为任何单一的解释都不能说明台湾的政治转型。
笔者在承认上述解释的贡献的同时, 试图强调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治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国民党的主动引导, 适应挑战和妥协, 政治转型将十分困难或充满暴力。
国民党的转变经验不仅对理解第三世界的政党政治之发展, 而且对充实政党政治之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比较国民党在三个时期的表现: 硬威权统治时期 (1950-70), 软威权统治时期 (1971-85), 竞争民主时期 (1986--)。
2 本文着重探讨两个方面: 国民党对反对党的政策, 及国民党内派别斗争和党内民主化。
在探讨国民党的发展之前, 让我们先介绍一些有关政党政治的理论。
二, 相关理论关于政党政治与政治发展的理论相当丰富。
萨托里 (Giovani Sartori)为我们提供了政党政治体系的分类。
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则专门对一党制的发展提出理论。
麦克弗森 (C. B. Macpherson) 提出一党制下党内民主的假设。
萨氏将政党制度划分为两大类: 非竞争型与竞争型。
非竞争型包括极权的, 威权的和实用主义的一党制。
竞争型包括一党独大制, 两党制和多党制。
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我国的民主党派⑴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⑵地位:参政党。
⑶名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2. 我国的政党制度⑴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⑵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民主党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⑶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它不是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⑷优越性:适合国情,优势显著,是新型政党制度。
①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②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③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政协的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重要的实现形式,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政党制度一、概念:一定的阶级、阶层或利益团为了共同利益,以夺取或控制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利的运用,而由其先进分子建立的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现代政治组织。
简单的讲,政党是指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理想为目的的政治组织和团体二、政党制度的概念和种类(一)概念:关于政党组织、政党活动及政党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一系列制度的总和,其主要包括国家对政党的政治地位、活动规范和执政参政的法律规世界上唯一一部政党法在德国(二)类型一党制:一个国家只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政党,但只有一个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占绝对主导统治地位(日本、墨西哥)经济或历史原因的制约特点是国家权利长期被一个政党所垄断两党制:一个国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但只有两个主要的政党单独的轮流执掌政权(英国、美国)多党制:一个国家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一些政党联合起来形成多数党联盟而执掌国家行使大权(法国、德国、意大利)中国各民族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1948,1,1中国民主同盟(民盟)1941,3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1945,12中国民主促进会(民促)1945,12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1930,8中国致公党(致公党)1925,10台湾民主同治同盟(台盟)1947.1三、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性质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的,这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二)基本内涵(四个)1.在国家采取重大措施或决定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时,执政党和各民主参政党人士进行协商,取得统一认识,然后再形成决策(高层次,小范围)2.各级人大中,各级党派和无党人士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参政、议政并发挥监督作用3.在人民政协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人士的作用4.举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政府及司法检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三)我国宪法规定的政党制度内容1.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2.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3.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宪法规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1993)”爱国统一战线20044.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四)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1.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多党合作制的前提。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资料【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1920年8月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届出席代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
简称‘民革’成立时间:1948年1月1日宗旨:民主、科学第一届出席代表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中国民主联盟】简介: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成立时间:1941年3月19日宗旨:追求民主与自由,让我们的中国尽快地繁荣富强起来第一届出席代表:张澜、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罗隆基、史良(女)【中国民主建国会】简介: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政党。
政治纲领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成立时间:1941年【中国民主促进会】简介: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科学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国政党。
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
成立时间:1945年12月30日宗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一章政党与政党制度除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国家还有其他政党,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大民主党派。
哪八大民主党派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这样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大不相同。
那么,这一制度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呢?以上问题是这一章将重点阐述的问题。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课政党与政党的基本理论一、政党的基本理论(一)政党的涵义1. 政党的词源就跟铁路、轮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事物和概念一样,政党是一个舶来品。
很多同学可能会想,怎么可能?我们中学学历史就知道了唐朝的“牛李党争”、明朝的东林党,中国古代不早就有党了吗?政党怎么可能是舶来品呢?的确,中国古籍中很早就出现了“党”字,但没有“政党”一词。
中国古籍中的“党”有四种涵义:一是指居民基层单位;《周礼·地官闾胥疏》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
”党指的是古代地方政权组织。
五百户为一党。
二是指至亲好友;如“睦于父母之党”。
三是指有首领的群体;如“凤飞,群鸟相从以万数,故以朋党字。
”四是由以上涵义引申出来的政治上的官僚帮派的勾结,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组织:如“诸侯有罪,傅相不举,为阿党”,再如唐朝的牛党、李党。
而且,我们在使用“党”字时,往往以贬义居多,比如“党同伐异”、“结党营私”。
由此可见,中国古籍中的“党”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涵义迥异。
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党”一词,来自日语,日语来自英语Party,英语来自拉丁文Pars,本意为“一部分”,后逐渐演进为一个专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一词显然源于西方。
台湾政党面面观:数量众名称怪大多只是玩泡泡台湾内政部门会议日前讨论“政党法”草案,拟提高建党门槛,并将党职选举纳入规范。
消息既出,引发岛内热议。
根据台媒报道,岛内目前共有166个政党,多数都没有实际运作。
事实上,自从台当局在1987年开放“党禁”以来,台湾政党犹如“雨后春笋”,不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但是良莠不分,以致后来“泛滥成灾”,引发民众反感,如今当局想规范管理,当然是个好消息。
那么,台湾如此之众的政党,都取了些什么样的名称?现在又都在做些什么?且看“台湾政党面面观”之现状篇。
每年都有新政党成立
根据台湾内政部门网站的公开资料显示,自从1987年当局开放“党禁”起,除原有的少数几个政党外,每一年都有新的政党成立,少则一两个,多则一二十个。
拿最近的2009年来说,媒体报道较多的,就有陈水扁堂弟陈天福组建的“中华民国共产党”;民进党前“立委”许荣淑任党主席的“人民最大党”;2008年则有名噪一时、王老养组建的“台湾共产党”;2007年成立的政党,达到15个,而成立政党最多的是1989年,居然多达23个。
面对如此乱象,台湾的工党中央委员会主席郑昭明不禁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感慨:太超过啦!“能称为政党的不超10个”按照郑昭明的理解,政党不仅要有政治思想,还要有政治行动,能不分省籍、不分阶级、不分族群,为台湾民众谋福利。
在他看来,目前的166个政党当中,“能称为政党的不超过10个”。
确实,岛内的一些政党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党纲,成立之后也悄然无声,甚至名存实亡,正如客家党主席温锦泉对记者所言———大多政党是“泡沫政党”。
按照当前的活动情况,以及知名度和发挥的作用而言,岛内众多政党中最为外界熟悉的是:执政党中国国民党,“台独政党”民进党、“台联”(台湾团结联盟,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泛蓝阵营的亲民党、新党。
命名青睐“中国”“台湾”
纵观全台166个备案政党的名称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为“中国”、“台湾”,其
次还有“中华”、“民主”等等。
例如“最大牌”的中国国民党,其他的还有:“中国民主党”、“中国联合党”、“中国团结党”、“中华青少党”等。
名称中包含“台湾”的政党有:“台湾民主党”、“台湾共和党”等。
有些政党是为了和其他政党做区分,才加上“中国”或“台湾”,如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国民党”,民主进步党和中国民主进步党,以及农民党和台湾农民党。
有些党主席名声响当当
“芸芸政党”中,很多政党鲜为人知,但是这些政党的组建人,却是响当当的人物。
“中国智慧党”,相信没多少人知道,但提起它的创建人、前无党籍“立委”、作家李敖,可谓妇孺皆知,而李敖定下的党纲也很有意思,仅有四字———“拒收笨蛋”。
“第三社会党”的党主席,是前民进党青年部主任、世代论坛执行长周奕成。
中华社会民主党的负责人,也是绿营人士,还是民进党创党元老之一的朱高正。
而党主席“名气”最大的当属“台湾国民党”的党主席了,其名字与遭刺杀身亡的前美国总统一样,也叫肯尼迪。
有些政党“不一般”
有的政党在名称上,特别展现正义气息,如济弱扶倾联盟、忠义致公党、中国崇尚正义党、中国忠义党、中国民主正义党、洪运忠义党。
也有政党的名称,别具大同与和平思想,如中华博爱致公党、大同党、世界和平党、大公党、中华全民均富党、天下为公党、大道慈悲济世党。
有些政党,单看名称,还真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待看完政党简介,才深深感慨:不一般啊。
“中国槟英富国党”,俗称“槟榔党”,由部分槟榔业者于1990年9月5日成立,原称“中国槟榔界爱国党”。
建党目的:拟结合槟榔喜好者及爱国志士,为槟榔客争取福利。
1990年9月18日成立的“真理党”,由一群佛教界人士创办,具“草根性”的“出家人”政党,发行赠阅性佛教刊物《真言》,主张“以宣扬真理为主,修
行是出世,普度众生是入世”。
绿党则是一个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社会正义与世界和平为诉求的政党。
(导报记者林连金《海峡导报》2010年05月24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何谓政党,政党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理解台湾的政党制度?
答案:
(1)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某一个集团,为了利益诉求组织起来旨在角逐政治权力尤其是国家权力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作用,在利益集约化,是民众利益与国家权力联系的纽带;精英录用,发现、培养、输送政治精英与政府权力;动员和社会化,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组织政府;影响国家政治和国际事务;
(3)我国台湾地区名义上政党林立,实际是资产阶级的两党制,国民党、民进党轮流执政,其他党派多为掮客型政党,纯为选举夺取权位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