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准则之扣位
- 格式:pdf
- 大小:348.79 KB
- 文档页数:4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基本设计手则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基本设计手则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今天要发的这份教程是止口与反止口的设计要点详解,共分为:一、认识止口二、止口的作用三、止口设计的差不多原则四、止口设计的作图方法五、止口与扣位的关系六、止口与反止口关系七、反止口的不同的结构及变化形式一、认识止口:止口也没有专门专业的解释,能够从字面上理解为:开口处的止动结构,也称为唇。
止口分为公止口与母止口,止口种类专门多,现在以手机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来讲明,如下图所示:二、止口的作用什么缘故要设计止口呢?止口有什么作用?总的来讲,止口的要紧作用归纳为:1、限位。
防止壳体装配时错位、产生断差。
如图所示:止口的作用为:防止A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B壳朝内缩。
2、防静电。
止口也称静电墙,能够阻挡静电从外进入内部,从而爱护内部电子元件,因此在设计时尽可能的保留整圈止口的完整三、止口设计的差不多原则止口设计的差不多原则:A、公止口一般长在厚度薄的壳体上。
B、母止口一般做在厚度厚的壳体上。
补充讲明:手机壳体中,绝大部分是A壳薄,B壳厚,因此,A壳一般是长公止口。
但要注意的确实是公止口不一定就长在A壳,假如A壳厚,B壳薄,公止口就长在B壳C、公止口的尺寸讲明:1、尺寸a为公止口的高度,常用范围为0.60-0.802、尺寸b为公止口根部宽度,常用范围为0.60-0.80,最小尺寸要保证拔模后顶部最小宽度许多于0.503、尺寸c1、c2是公止口两侧拔模尺寸,2-3度即可4、尺寸d倒角尺寸,好装配,常用0.25-0.30D、止口的配合尺寸讲明:1、尺寸A为配合面尺寸,为0.052、尺寸B为止口纵向避让尺寸,常用0.10-0.20,建议0.20,防止尺寸偏差时造成装配干涉。
3、尺寸C是过渡圆角,要紧是胶位突变的圆滑过渡,也不能太大,防止装配时干涉。
4、尺寸D为壳体外观面胶厚尺寸,应≥0.80四、止口设计的作图方法止口的设计作图方法也是专门多种,要紧有:1、扫描直接做出。
扫描能够一步做出,是既快又省步骤的做法,值得推举,尤其适用于分型面是平面的零件。
产品结构设计之止口扣位手机设计一、引言手机作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其设计不仅仅限于外观造型和功能性能,产品结构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止口扣位手机设计”为主题展开讨论,探究在手机产品结构设计中止口扣位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
二、止口扣位在手机设计中的作用止口扣位是指手机外壳结构上的连接方式,起到固定和连接各部件的作用。
在手机设计中,止口扣位承载着组装和拆卸的功能,直接影响手机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 稳固性止口扣位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手机的稳固性。
合适的止口设计可以保证手机各部件之间连接紧密,不易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2. 维修性良好的止口扣位设计可以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手机内部结构的维护和更换,降低了维修难度和成本,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
三、止口扣位手机设计原则在进行手机产品结构设计时,针对止口扣位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1.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手机结构的坚固、耐磨的材料作为止口扣位的原材料,以确保止口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2. 结构设计设计止口扣位的结构要简单明了,在满足连接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结构复杂度,方便生产和维修。
3. 精准度要求确保止口扣位的制造精准度高,以保证不同部件能够准确连接并紧密固定,提升手机的整体品质。
四、案例分析以某知名手机品牌的某款手机为例,分析其止口扣位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产品设计提供借鉴。
1. 优点•精密的止口扣位设计保证了手机的整体稳固性。
•结构简单易懂,方便用户进行自行维修和更换部件。
2. 不足•部分止口扣位设计精度不高,存在松动情况影响使用寿命。
•部分止口设计复杂,维修难度较大,影响维修效率。
五、结论止口扣位作为手机产品结构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手机产品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
合理设计止口扣位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减少维修成本,是手机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通过对止口扣位设计原则的遵循和案例分析的总结,可以为未来产品设计提供宝贵经验和指导。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基本设计手则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2.4,扣位2.4.1,扣位也称卡扣,是塑胶件连接固定的常用结构,在强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于代替螺丝固定.扣位设计在于“扣”,需要结合紧密,保证测试强度,达到安装目的即可.卡扣常做在装饰件固定,面底壳组装,屏固定,按键限位,盖体扣合,方向球等结构处.2.4.2,卡扣分公扣,母扣,公扣为凸,母扣为凹.卡扣原理:扣合前:有导向斜角引导扣合方向,公母扣均做导入角,一般取60°,45°.扣合中:公扣弹性臂变形压入,弹性臂要保证变形,强度要足够,一般变形量≧扣合量.扣合后:公扣凸与母扣凹贴合,分离方向不易取出,要求扣合面或扣合角小于导向斜角.2.4.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a.装饰件扣合,一般为一端插入,另一端扣合,扣合量0.3-0.7mm,插入0.6-1.5mm,如装饰片,电池盖,屏固定及充电器面底壳扣合等,也有全扣位结构,扣位较多,还会增加辅助导向骨.如手机盖,在此不做介绍.图2.4.3ab.下图结构常见内部隐藏扣,不易拆卸,死扣结构;在公扣部件上做插穿结构,可通过插穿孔方便拆卸.如路由器将公扣结构作在面壳壁厚内侧,母扣做在底壳内部,很难拆卸.液晶显示屏外壳也做类似死扣.图2.4.3bc.下图结构常见面底壳组装,第一组图在组合后常会在公扣端加管位骨限制错开,第二组则可以不用特别要求.母扣与公止口组合,公扣与母止口组合;和母扣与母止口组合,公扣与公止口组合的两种情况可以按下面两组图结构进行相应修改即可,安装方式类似.图2.4.3cd.强脱扣位,由材质,韧性决定,材质越软可以强脱越多.一般单边强脱ABS:0.3mm,PC:0.5,PP:0.8, TPE:1.5等,强脱同所承载的壁厚韧性有关,韧性足可以稍微加大强脱深度.具体依结构实际情况定.图2.4.3de.手感扣,通常作在滑动结构上,如电池盖,旋转环等结构.一端为弹扣状,另一端为齿或圆柱.另一种不作弹扣,直接强扣强出,扣合量一般在0.3-0.8之间.F.其他常见扣:2.4.4,卡扣设计考虑要素卡扣需要考虑布局数量位置,安装形式,安装强度,注意事项:a.规则外形,布局按右图方形圆形卡扣分布,方形壳体宽度≤20,宽度不做扣位;20<壳体宽度≤50,作1至2个扣位;圆形壳体一般扣位会均布,如做防呆,可以将扣位稍微移动,保证扣位分布均匀.b.不规则外形,按装配方向选择安装形式,曲线边凸凹处易出现翘曲,受力错位脱开问题,常做扣位+管位骨结构;c.扣位位置尽量靠近转角,防止翘曲,并与螺钉配合组装;卡扣一般在保证强度情况下尽量作少.d.卡扣安装形式与正反扣,要考虑组装,拆卸的方便,考虑模具的制作;e.卡扣处注意防止缩水与熔接痕;f.卡扣斜顶运动空间不小于5,一般取值8,退位不能有干涉,最好为平面,;g.在卡扣上非安装边做R角,不要干涉扣合过程.h.扣位导正,特征:止口,管位骨等,止口,管位骨在上述有说明.。
产品结构设计之止口扣位手机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设计手机时,不仅要考虑到外观和功能,还需要关注产品的结构设计。
本文将以“止口扣位手机设计”为题,探讨手机结构设计中的一种常见设计方案。
1. 设计背景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希望能够方便地拆卸电池、SIM卡等部件,同时希望手机的外壳能够牢固和紧密地连接以避免松动和碎裂。
而止口扣位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设计中。
2. 止口扣位设计原理止口扣位设计通过在手机外壳的边缘设计凸起和凹槽,使外壳在组装时能够紧密咬合,从而达到固定外壳的目的。
这种设计能够提供较强的连接强度,同时又方便用户拆卸。
3. 止口扣位设计的优势止口扣位设计具有以下优势:3.1 方便拆卸和组装止口扣位设计使得手机外壳的拆卸和组装变得更加方便。
用户只需要将外壳对齐并施加适当的力量,外壳就可以咬合在一起。
这样用户可以更容易地更换电池、SIM卡等部件,同时也方便维修和升级。
3.2 紧密连接止口扣位设计能够保证手机外壳的紧密连接。
通过凸起和凹槽的设计,外壳在组装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外壳紧密咬合,并防止松动和碎裂。
3.3 外观美观止口扣位设计可以为手机外壳添加一些饰品,使得整个手机更加美观。
凸起和凹槽的设计可以增加手机的层次感,并提升产品的质感。
4. 止口扣位设计的应用止口扣位设计可以应用于手机的各个部分,如电池盖、SIM卡槽等。
4.1 电池盖设计在电池盖的边缘设计凸起和凹槽,使电池盖能够紧密咬合在手机上。
这样用户可以方便地更换电池,同时也保证了电池盖的牢固连接。
4.2 SIM卡槽设计在SIM卡槽的边缘设计凸起和凹槽,使SIM卡槽能够紧密咬合在手机上。
这样用户可以方便地更换SIM卡,同时也保证了SIM卡槽的牢固连接。
5. 结束语止口扣位设计是手机结构设计中一种常见且实用的设计方案。
2.4,扣位2.4.1,扣位也称卡扣,是塑胶件连接固定的常用结构,在强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于代替螺丝固定.扣位设计在于“扣”,需要结合紧密,保证测试强度,达到安装目的即可.卡扣常做在装饰件固定,面底壳组装,屏固定,按键限位,盖体扣合,方向球等结构处.2.4.2,卡扣分公扣,母扣,公扣为凸,母扣为凹.卡扣原理:扣合前:有导向斜角引导扣合方向,公母扣均做导入角,一般取60°,45°.扣合中:公扣弹性臂变形压入,弹性臂要保证变形,强度要足够,一般变形量≧扣合量.扣合后:公扣凸与母扣凹贴合,分离方向不易取出,要求扣合面或扣合角小于导向斜角.2.4.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a.装饰件扣合,一般为一端插入,另一端扣合,扣合量0.3-0.7mm,插入0.6-1.5mm,如装饰片,电池盖,屏固定及充电器面底壳扣合等,也有全扣位结构,扣位较多,还会增加辅助导向骨.如手机盖,在此不做介绍.图2.4.3ab.下图结构常见内部隐藏扣,不易拆卸,死扣结构;在公扣部件上做插穿结构,可通过插穿孔方便拆卸.如路由器将公扣结构作在面壳壁厚内侧,母扣做在底壳内部,很难拆卸.液晶显示屏外壳也做类似死扣.图2.4.3bc.下图结构常见面底壳组装,第一组图在组合后常会在公扣端加管位骨限制错开,第二组则可以不用特别要求.母扣与公止口组合,公扣与母止口组合;和母扣与母止口组合,公扣与公止口组合的两种情况可以按下面两组图结构进行相应修改即可,安装方式类似.图2.4.3cd.强脱扣位,由材质,韧性决定,材质越软可以强脱越多.一般单边强脱ABS:0.3mm,PC:0.5,PP:0.8, TPE:1.5等,强脱同所承载的壁厚韧性有关,韧性足可以稍微加大强脱深度.具体依结构实际情况定.图2.4.3de.手感扣,通常作在滑动结构上,如电池盖,旋转环等结构.一端为弹扣状,另一端为齿或圆柱.另一种不作弹扣,直接强扣强出,扣合量一般在0.3-0.8之间.F.其他常见扣:2.4.4,卡扣设计考虑要素卡扣需要考虑布局数量位置,安装形式,安装强度,注意事项:a.规则外形,布局按右图方形圆形卡扣分布,方形壳体宽度≤20,宽度不做扣位;20<壳体宽度≤50,作1至2个扣位;圆形壳体一般扣位会均布,如做防呆,可以将扣位稍微移动,保证扣位分布均匀.b.不规则外形,按装配方向选择安装形式,曲线边凸凹处易出现翘曲,受力错位脱开问题,常做扣位+管位骨结构;c.扣位位置尽量靠近转角,防止翘曲,并与螺钉配合组装;卡扣一般在保证强度情况下尽量作少.d.卡扣安装形式与正反扣,要考虑组装,拆卸的方便,考虑模具的制作;e.卡扣处注意防止缩水与熔接痕;f.卡扣斜顶运动空间不小于5,一般取值8,退位不能有干涉,最好为平面,;g.在卡扣上非安装边做R角,不要干涉扣合过程.h.扣位导正,特征:止口,管位骨等,止口,管位骨在上述有说明.。
产品结构设计00止口扣位手机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是指将产品的各个部分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实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00止口扣位手机设计是一种新的手机设计理念,它采用00止口扣位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拆解和组合不同的部件,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下是对于该手机设计的详细描述。
一、背景介绍当前市场上的手机设计往往较为单一,用户在购买手机时只能选择已经预装好各种部件的手机。
这种设计方式限制了用户的选择能力,并且增加了手机的制造成本。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随时拆解和组合不同部件的手机对于提高用户的选择能力和降低手机的制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原则1.模块化设计:将手机的各个部件设计成可以独立拆装的模块,以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组合。
2.扩展性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用户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功能和部件,为用户提供扩展插槽和接口,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3.安全性设计:确保拆卸和组装手机部件的安全性,防止意外发生。
三、设计要点1.机身设计:采用00止口扣位设计,使得手机的各个部件可以轻松组装和拆卸。
00止口扣位是一种特殊的接合方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精度。
2.摄像头模块:将摄像头模块设计成独立模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像素的摄像头模块,并通过连接线连接到手机主板上。
3.屏幕设计:采用可拆卸的屏幕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屏幕,并进行替换。
屏幕与主板之间采用00止口扣位设计,确保连接稳固。
4.电池设计:将电池设计成独立模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容量的电池,并通过00止口扣位与主板连接。
5.扩展插槽和接口设计:为用户提供扩展插槽和接口,以满足扩展需求。
例如,用户可以插入SD卡扩展存储空间,或者通过USB接口连接外部设备。
四、使用场景1.自定义手机配置: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不同的部件组合,例如选择更高像素的摄像头、更大分辨率的屏幕等。
2.维修和升级:手机的部件可以单独拆卸,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维修和更换特定的部件,而不需要更换整个手机。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 Snap Joints ) 篇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 Snap Joints )基本设计手则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击缘部份推开,直至击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击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击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基本设计手则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扣位结构设计Qwer-袁目录T E N T S 01020304扣位的简介扣位的应用扣位结构设计研究总结感谢您使用我们的PPT 模板,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请输入标题扣位:一种零部件间连接固定的简单,经济以及快速的结构方式。
在强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代替螺钉固定。
扣合原理:利用塑性材料受力时产生的弹性变形。
在连接过程中,一侧部件(如钩子/凸点)的突出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偏转专变形后,固定后在另一侧配合不尖凹陷处卡住。
悬臂式扣位圆环式扣位球形扣位变截面的悬臂结构扣位受力情况更好扣位设计1.扣位过程不影响扣位性能扣位不发生塑性变形(最大扣合量y max )2.实际使用不发生失效扣位满足使用及测试要求(最小扣位量y min)y——扣位扣合量y min——最小扣合量y max——最大扣合量扣位要求:y min≤y≤y max最大扣位量扣位材料主要为塑性金属和塑料1.塑性金属:一般有明显的弹性,塑性和断裂阶段,要保证扣位材料的性能即(扣合过程材料变形量可控制在弹性阶段内)。
2.塑料:塑料在受力是应力应变是一条近似的正割曲线。
要报塑料扣位性能即(扣位过程材料的变形量应在塑料瞬时许用应变内)。
常用塑胶的性能数据塑料名称代号瞬时需用应变塑料名称代号瞬时需用应变聚乙烯PE4-8聚酰胺PA4-6聚丙烯PP4-6聚碳酸脂PC4聚苯乙烯PS2聚甲醛POM4-6高抗冲聚苯乙烯UIPS 1.5聚酯PBT/30GR4-6丙烯晴-丁二烯-聚乙烯共聚物ABS2-3增强聚酯PBT/30GR1最大扣合量的计算y——许用挠度即许用过盈量ε——许用应变L——悬臂长度P——许用挠曲力h——悬臂厚度a——悬臂顶部宽度b——悬臂根部宽度c——形心至截面外缘的距离E s——弹性模量(塑料对应的为正割模量)K——几何因素注释:当b面受拉时公式可用,如果拉伸发生在面积更大的a面,公式中a,b须互换。
的计L——悬臂长度μ——摩擦系数α——导出角W——卡出角P——挠曲力E——弹性模量I——截面惯性矩Y——扣合量W=Pxμ+tanα1−μtanαy=PL33EIμNN=tanβWP=tan(α+β)常用塑胶的性能数据塑料名称代号摩擦系数(μ)塑料名称代号摩擦系数(μ)聚四氟乙烯PTFE0.12-0.22苯乙烯-丙烯晴共聚SAM0.45-0.55聚乙烯PE0.2-0.25(x2)聚碳酸酯PC0.45-0.55(X1.2)聚丙烯PP0.25-0.3(X1.5)丙烯晴-丁二烯-聚乙烯共聚物ABS0.55-0.65(X2)聚甲醛POM0.2-0.35(X1.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0.5-0.6(X1.2)聚酰胺PA0.3-0. 4(X1.5)聚乙烯(软)PE0.55-0.6(X1.2)聚酯PBT0.35-0.4聚氯乙烯PVC0.55-0.6聚苯乙烯PS0.4-0.5(X1.2)导出/导入角对卡入/出力的影响导出角导入角总结。
卡扣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基本设计手则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
基本设计手则
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后,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后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
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
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
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后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
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复使用后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后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于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因为扣位与产品同时成型,所以扣位的损坏亦即产品的损坏。
补救的办法是将扣位装置设计成多个扣位同时共享,使整体的装置不会因为个别扣位的损坏而不能运作,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扣位装置的另一弱点是扣位相关尺寸的公差要求十分严谨,倒扣位置过多容易形成扣位损坏;相反,倒扣位置过少则装配位置难于控制或组合部份出现过松的现象。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1.PA
免时,特别的造模零件是可以达致以上效果。
另一种可得到倒扣效果的设计是考虑塑胶物料的特性。
利用塑胶柔软的变型,将倒扣的地方强顶出模具,但通常要注意不会把倒扣的地方括伤。
以下是扣位的计算方式。
尼龙的百份比在5% 左右。
脱模角大一点和倒扣的地方离底部高时是可有10%。
2.PBT
扣位有分内扣和外扣,外扣的可利用分模面做成,内扣的可用变形方式或对碰方式出模。
内扣的可利用算式计算扣位百份率,一般在6%左右,玻
璃充填的约在1%左右。
3.PBT外扣位设计方式:
PBT用对碰方式的内扣方式 PBT内扣位设计的算法
4.POM扣位
扣位必须为弧形或转角弧度要大,方便塑胶成品容易滑过模具表面。
并且减少脱落时应力集中的现象。
内置扣位通常比外置扣位难脱模,因塑胶收缩时将模蕊抓紧,外置式的就刚好相反而易于脱模。
较高的模具温度使成品较热,易于弯曲变形而易于顶出模具,POM的扣位百份率可以比较大,可有5%。
POM扣位的计算方式如下:
5.PS
基本上扣位的设计是不鼓励,但由于设计上的需要,则模具上使用凸轮、模蕊推出或其它装置以达成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