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诊断标准:(周跃华等)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2 案例分析2.1 病例1陈某,女,2004年发现双眼圆锥角膜,发现时年龄18岁。
初诊:最近半年感觉视力不佳,左眼明显。
眼前节检查:OD:角膜透明,球结膜充血(+);OS:角膜基质层轻混浊,基质层条纹。
前房晶体均未见明显异常。
屈光检查:OD:-4.00-8.00×40,矫正视力0.3;OS:无法提高视力,裸眼视力0.05。
眼轴: OD:25.94mm; OS:26.05mm 角膜地形图,如图1-1:图1-1右眼为中度圆锥角膜,左眼为重度圆锥角膜。
2004年镜片处方:浅谈圆锥角膜病例文/王雪摘要:圆锥角膜(keratoconus)多于青春期发病,缓慢发展。
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
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经常出现明显的眼睛不适,比如干涩、流泪,急性圆锥角膜病人还会有突然的眼睛疼、流泪的症状。
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瘢痕,视力显著下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本文列举了3个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确定的圆锥角膜病例,并使用了不同设计的圆锥角膜镜片进行矫正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视觉质量,以期为临床验配提供参考。
1 综述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呈圆锥形及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视力损害的原发性角膜变性疾病。
圆锥角膜造成的角膜散光、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后角膜水肿、角膜瘢痕等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1]。
其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多种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其多发生于青春期前后,不伴有炎症。
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瘢痕,视力严重受损。
临床分级(Robertson,1989):0级:无圆锥;Ⅰ级:裂隙灯下未见明显圆锥,但可用视网膜检影及角膜曲率计检查发现;Ⅱ级:角膜内面凹度增加,角膜基质出现Vogt条纹线,但未出现瘢痕;Ⅲ级:角膜基质有Vogt条纹线,角膜中央有瘢痕,圆锥顶端明显变薄;Ⅳ级:已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2018·11·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13OD:7.65/-3.00/8.8,矫正视力0.8;OS:月抛;BC:8.8 -2.25D+ EO,7.2/-3.00/9.5,矫正视力0.5。
角塑验配之角膜地形图解读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角塑验配之角膜地形图解读地形图(topography)这个名词起源于是地质学,利用不同颜色对一个地区天然的地理形态进行地势描绘。
角膜地形图(corneal topography),就是将角膜表面作为一个局部地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析,它的全称是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分析系统(computer-assisted corneal topographic analysis system),因其貌似地理学中地形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故称为角膜地形图。
它能够精确测量分析全角膜前表面任意点的曲率、屈光力和高度,新型地形图还可以了解角膜后表面的状态以及角膜厚度,是研究角膜前表面形态的一种系统而全面的定量分析手段。
看懂两个图(角膜地形图和荧光素图)是硬镜验配的必备技巧,我们先谈谈如何正确解读角膜地形图。
一、了解你的地形图仪角膜地形图原理粗分为两大类:基于Placido盘的传统地形图系统和非Placido盘系统。
Placido盘系统代表机器有Medmont、Tomy、Zeiss等,非Placido盘系统代表机器有Pentacam ,两类地形图的区别见表格1:表格 1 常见两类地形图的比较射测得曲率图检测内容角膜前表面曲率、高度不能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前表面、后表面曲率、高度及厚度检测范围9mm直径w-w 白到白整个角膜直径泪膜受干扰,瞬目后图片质量改善不受干扰曲率拟合值,角膜中央为测量盲区中央区更多测量点二、解读地形图1、读懂几个数据对角膜接触镜的验配至关重要的参数有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和e 值。
角膜曲率在不同类型地形图中的表达有所不同,Kf(f是指flat平缓的意思)或K1表示最小屈光力的子午线方向和数值, Ks (s是指steep陡峭的意思)或K2表示最大屈光力的子午线方向和数值,与Kf成90度夹角;两者差值CYL即为角膜散光量。
知识要点(绪论、曲率计、内皮镜、地形图仪、像差仪)绪论一、眼视光特检技术对检查者的基本要求认真、细心、耐心、操作轻巧、研究和探索精神、对比分析二、仪器维护和保养的基本要求防尘、防潮、恒温、稳压、校正、使用后电源管理及防尘角膜曲率计一、设计原理物体发出的光线到达眼球各曲折面时一部分光线反射回来形成Purkinje像,根据Purkinje像的大小间接计算出角膜曲率。
二、测量方法:固定双像法和可变双像法三、自动角膜曲率计特点:读数准确、操作简便、省时对具有40~46D的规则角膜,测量精确度达±0.25D圆形——无散光四、自动角膜曲率即映像环椭圆形——规则散光不规则形——不规则散光五、角膜曲率及角膜光学区概念六、散光部位判断1.检影或电脑验光有散光,而曲率计检查无散光,表明为眼内散光。
2.检影或电脑验光有散光,曲率计检查与其一致,表明为角膜散光。
3.检影或电脑验光有散光,曲率计检查与其不一致,表明为角膜与眼内散光共存。
4.检影或电脑验光无散光,而曲率计检查有散光,表明为角膜与眼内散光度相等、符号相反、轴向相同,两者相互抵消。
七、角膜曲率正常参考值(中国人)1.曲率半径平均值水平子午线7.674±0.060mm垂直子午线7.594±0.007mm2.屈光力平均值水平子午线43.125±0.032D垂直子午线43.531±0.036D八、国人角膜生理性散光度平均值0.406D (90.2%在0.25-1.00D)九、角膜曲率半径误差0.1mm,人工晶体屈光度误差为0.5D十、角膜曲率计临床应用的局限性1.测量区域的局限性,其丈量点是取自角膜同一子午线各距角膜中心1.5 ~2mm 的两个对应点。
因此, 只能测量角膜中央3mm区域内的平均屈光力,不能反映角膜中心3mm 区域内以及角膜周边的曲率分布情况,不能发现早期圆锥角膜。
2.测量范围的局限性,对过于平坦或过于陡峭的角膜, 特别是屈光力大于50D,曲率计测量结果不准确。
快速⼊门读懂⾓膜地形图【圆锥课堂第⼀讲】本⽂将为⼤家介绍⾓膜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标是使圆友们能够读懂⾃⼰的⾓膜地形图,明⽩其中主要数据的含义。
下⼀讲中,我们将向⼤家介绍如何使⽤⾓膜地形图判断圆锥⾓膜的严重程度。
本⽂也是《圆锥讲堂》系列⽂章的第⼀篇,该系列旨在⽤通俗的语⾔为⼤家系统的介绍圆锥⾓膜相关的专业知识。
基本概念与术语⾓膜地形图的原理与普通的地理地形图⼀样,是⽤不同颜⾊来表述图中数据的⼀种⽅法。
如下⾯的中国地形图,其⽤不同颜⾊来表⽰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海拔⾼度。
⾓膜地形图即为⽤仪器采集的曲率、厚度等⼀些列⾓膜表⾯医学数据,并将其以地形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膜地形图仪器多为进⼝,因此产⽣的病理报告也多为英⽂版本。
为⽅便阅读,可参阅本节列出的简单术语。
Corneal,⾓膜;Pupil,瞳孔;Thickness,厚度;Curvature(缩写为⼤写K),曲率;Mean(缩写为m),平均值;Max,最⼤值;Min,最⼩值Front/Back,前/后;OS/OD,左眼/右眼。
图样说明⼀张⾓膜地形图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其中红⾊图表为患者与医⽣所经常关注的数据。
个⼈信息:包含你的姓名,出⽣⽇期等;综合数据:包含曲率的统计数据,厚度统计数据等;轴向曲率图(前表⾯):最常⽤到的图、即曲率图,指⽰⾓膜表⾯不同区域的曲率,⽤以判断⾓膜的圆锥程度;切向曲率图(前表⾯):指⽰圆锥的位置和⼤⼩;⾓膜厚度图:指⽰⾓膜表⾯不同区域的⾓膜厚度;相对厚度图:指⽰⾓膜表⾯不同区域⾓膜相对厚度,即与周围区域的厚度差;海拔图(前表⾯):指⽰⾓膜前表⾯各区域曲率与正常曲率之间的差值;海拔图(后表⾯):指⽰⾓膜后表⾯各区域曲率与正常曲率之间的差值;图的辨别⽅法如下,通过图题头的英⽂名称判断:如轴向曲率英⽂名称为Sagittal Curvature或Axial Curvature,⾓膜厚度英⽂名称为Corneal Thickness,此⽅法不适⽤于⾮英⽂输出的机器;通过数值范围来判断:⼀般来说轴向曲率图上数值的范围是40~90,⾓膜厚度图上数值的范围是300~600,此⽅法适⽤于使⽤英⽂困难的朋友。
顿挫型圆锥角膜的诊断标准英文回答:Diagnosis criteria for keratoconus with a conical cornea shape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guidelines used by different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common diagnostic criteria that are widely accepted in the field.1. Corneal Topograph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for diagnosing keratoconus is corneal topography. This non-invasive imaging technique provides a detailed map of the cornea's shape and curvature. In keratoconus, the cornea typically shows a characteristic steepening and thinning pattern, creating a cone-like shape. The presence of this conical shape on corneal topography is a key diagnostic criterion for keratoconus.2. Manifest Refraction: Manifest refraction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diagnostic process. It involvesdetermining the patient's refractive error using a phoropter or a trial frame. In keratoconus, the refractive error often presents as irregular astigmatism, which cannot be fully corrected with glasses or contact lenses. This irregular astigmatism is a common finding in patients with keratoconus and can aid in the diagnosis.3. Slit-Lamp Examination: A slit-lamp examination i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the eye, including the cornea. In keratoconus, the slit-lamp examination may reveal certain characteristic signs, such as Vogt's striae (fine lines in the cornea), Fleischer's ring (a brownish ring around the base of the cone), and corneal thinning. These findings, when combined with other diagnostic criteria, can help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keratoconus.4. Pachymetry: Corneal pachymetry is the measurement of corneal thickness. In keratoconus, the cornea is usually thinner than normal, especially in the thinnest area over the cone. Pachymetry can be useful in assessing the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monitoring its progression overtime.5. Family History and Patient Symptoms: A thorough medical history should be taken, including any familyhistory of keratoconus. Keratoconus is known to have a genetic component, and a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can increase the suspicion for the disease. Additionally, patients with keratoconus often report symptoms such as blurred vision, frequent changes in glasses prescription, and sensitivity to light. These symptoms, along with the other diagnostic criteria, can contribute to the diagnosisof keratoconus.In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keratoconus with a conical cornea shape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findings, including corneal topography, manifest refraction, slit-lamp examination, pachymetry, and patient history. These diagnostic criteria help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ccurately identify and manage this progressive corneal disorder.中文回答:顿挫型圆锥角膜的诊断标准可以因不同的医疗专业人员使用的具体指南而有所不同。
近视患者眼部生物测量的研究进展近视患者眼部生物测量的研究进展**自治区中医医院眼科***【摘要】由于科技的快速开展、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及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近视在我国发病率持续升高,且呈低龄化趋势,本文通过对已报道的近视人群局部眼部生物测量参数与近视、散光关系的总结与比照,以期发现近视开展过程中眼部生物学特征的变化,为屈光手术、角膜塑形术、IOL植入等提供术前依据;为近视的防治探讨新视点。
【关键词】近视眼轴睫状体角膜地形图近视在人群中较常见,美国发病率约为25%,我国及东亚地区发病率相对更高;其中高度近视比例高达9.1%[1-3]。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严重危害视力,使一些潜在的致盲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如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4]。
近年来关于近视眼的生物测量有很多研究,如眼轴、晶状体厚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睫状体厚度等,这些客观的生物量化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定量评估近视发生的形态学改变,为预防及治疗提供新途径。
下面我将对近年来关于近视人群的眼轴、晶状体及睫状体厚度、角膜形态的相关研究结果做一综合论述。
一、近视与晶状体及睫状体厚度调节学说认为,睫状肌长期过度紧张、痉挛、副交感神经处于持续兴奋状态可出现调节性近视,假设不能及时消除、持续开展那么会影响眼部组织代谢机能的正常进行,使眼球前后径逐渐被动性拉长而成为真性近视。
李越虹,王志强等[5]对80例轻度近视患者行电梅花针刺激治疗后发现患者晶状体厚度及睫状体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缓解睫状肌痉挛、放松调节、改善患眼局部血液循环实现的。
人眼从视远变为视近时,晶状体需要增加屈光度来加强对进入眼内光线的折射与会聚,使发散光线清晰聚焦于视网膜。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睫状体-悬韧带-晶状体系统[6]变化完成:视近时睫状体收缩,改变悬韧带对晶状体牵拉的张力,由于晶状体自身囊膜和基质的弹性使其前后径增大,前外表明显突出,曲率半径减小,屈光度数因此增加;视远时睫状肌舒张,那么反之;孙堂胜,过贵元等[7]对54例小学生及55例中学生在调节和非调节状态下睫状体进行测量,在视远状态下测得的睫状突的长度较视近时变小,睫状突宽度较视近时变大,视近调节时睫状体的变化最为显著,出现各部肌纤维尤其是环形肌协调收缩,并向前内移动,使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眼屈光力的增加;并发现随年龄增长调节力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眼调节是个复杂的多部位参与的动态系统,青少年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仅供参考)角膜地形图PENTACAM标准化诊断流程PENTACAM标准化流程--- 屈光手术适用一.读图流程1. Overview 总览图(角膜、前房、晶体等情况),等同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眼表异常,首要查看QS质量监控,确保检查结果真实有效,能用于临床诊断。
2. 四屈光报告图(角膜前表面曲率、角膜前后表面高度、角膜厚度等常规信息),标准报告,联动对位分析用于日常诊断,也是打印报告。
3. 综合地形图(非球面性数据、圆锥角膜指数)TKC典型圆锥角膜分级等典型参数4. BAD扩张分析(早期圆锥角膜筛查程序)FFKC顿挫型圆锥角膜适用,2012年5月之后,已包含中国人数据库和远视人群数据库。
注:目前全球唯一的基于BFS增强模型分析早期圆锥角膜的软件(D值敏感性高达)。
5. 比较检查图早期圆锥通常单眼先发,后表先发,通过应用双眼对照功能,由健康眼提示可疑眼的进展。
此功能也用于比较单眼的术前术后,有效反映光区位置、直径,切削深度、散光度数和轴位等变化,联合其他程序可用于评估手术质量。
二.界面介绍1、Overview 总览图如果"QS" 按钮显示OK,则测量结果重复性可以再现,可用于临床诊断。
如果"QS" 按钮是红色的,则测量结果无效,必须重新测量。
如果"QS" 按钮显示黄色,请点击它查看具体原因,若次要因素引起,则结果可用。
对话框显示如下:参数注释Analysed Area 分析区域如果数值小于允许阈值,则测量范围不够,病人须睁大眼睛重新测量。
Valid Data 有效数据如果数值小于允许阈值,则数据精度不达标,请尝试在暗环境下重新测量。
Lost Segments and Lost Seg. Continuous 一张或多张断层图像丢失如果其中一项超出了允许阈值,须要求患者配合时尽量保持稳定,不要频繁眨眼。
Alignment (XY) and Alignment (Z) XYZ空间对位偏差如果其中一项超出了允许阈值,您需要在开始测量时移动手柄调节。
圆锥角膜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什么是圆锥角膜?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罕见的眼病,通常发生在15至30岁的年轻人身上。
其特点是角膜中央区域逐渐变薄、变形,出现向前突起的锥形凸出,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目前尚未明确该病的病因,但有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猜测。
圆锥角膜的症状圆锥角膜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渐进性视力下降:圆锥角膜在发病初期,可表现为视力模糊。
随着病情恶化,视力下降得越来越严重,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远视和散光:圆锥角膜患者可能也会伴随远视和散光的症状。
3.光敏:圆锥角膜患者的眼睛对光线特别敏感,感到瞳孔放大。
4.变形:圆锥角膜患者眼睛表面出现不规则或凹凸的部位。
目前的诊断方法1.视力检查:医生会使用视力图表来确定圆锥角膜的症状。
2.角膜地形图:医生会使用计算机来检测患者眼睛表面的地形图,来确定是否患有圆锥角膜病。
3.眼底验光:医生借助电脑技术来检测患者眼球的大小、形状等指标。
目前的治疗方法1.硬性角膜接触镜:目前硬性角膜接触镜是治疗圆锥角膜的常用方法。
接触镜能够使薄弱的角膜得到支撑,同时改善视力,减少光线散乱。
但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因为有些人会感到不适。
2.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能够像硬性角膜接触镜一样,支撑薄弱区域的角膜,同时也能够塑形角膜的曲率来改善视力。
角膜塑形镜适合于病情较轻的患者。
3.角膜嵌入物:这种方法在圆锥角膜已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会使用人工角膜嵌入物来取代病变的角膜。
嵌入物做得好,可以使患者恢复良好的视力。
4.角膜移植:角膜移植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治疗方法,可以多次使用。
它将病变的角膜移植到健康的眼球,以重建完整的角膜层。
移植成功率很高,但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长达一年或更长时间。
新的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角膜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和发展中。
以下是一些可以期待的新方法:1.角膜膜内拓扑学:这是一种通过使用光学工程来改变患者的角膜形状的方法。
这项技术通过Laser光刻切割患者角膜内部的肌肉纤维,使得角膜形状呈现新的曲率。
不同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尹鸿芝;李福生;周跃华;马文博;韩彬;魏胜兰【摘要】目的:比较光学生物测量仪、Wavelight眼前节分析仪、Galilei眼前节分析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测量的差别.方法:选取近视眼患者74例147眼,分别应用以上5种仪器做屈光术前检查,并将前4种仪器测量结果分别与A超测量做比较.结果: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平均为537.52±31 54μm,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CCT平均为535.32±29 74μm,比A超小2.20±7.29μm(t=3.67,P<0.01);Wavelight测量CCT平均为542.51±30.21μm,比A 超大4.99 ±10.45μm(t=-5.79,P<0.01);Galilei测量CCT平均为546.48±27.38μm,比A超大8.95±10.44μm(t=-10.40,P<0.01);OCT测量CCT 平均为530.33±28.61μm.比A超小7.20± 7.69μm(t=11.35,P<0.01).4种仪器与A超测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角膜厚度测量上,4种仪器与A超测厚结果存在差异,不能相互替代,可以作为参考.【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2(012)009【总页数】2页(P1769-1770)【关键词】屈光手术;角膜厚度【作者】尹鸿芝;李福生;周跃华;马文博;韩彬;魏胜兰【作者单位】100062,中国北京市,茗视光眼科诊所;100062,中国北京市,茗视光眼科诊所;100730,中国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00062,中国北京市,茗视光眼科诊所;100062,中国北京市,茗视光眼科诊所;100062,中国北京市,茗视光眼科诊所【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安全有效的主要方法,术前角膜厚度测量对于手术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评估是否能够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因为度数越高,切削掉的角膜越多,还可以避免手术源性圆锥角膜,减少术后并发症。
圆锥角膜的诊断与治疗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角膜变性,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某一部位进行性变薄,呈圆锥状向前隆起,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和高度近视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视功能障碍,通常视力难以得到良好的矫正。
圆锥角膜多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是导致青少年视力严重低下的常见病之一。
其病程发展缓慢,90%为双眼先后发病,双眼病变的程度也多不一致。
因角膜的锥状膨隆导致轴性近视及不规则散光,程度逐渐加重,视力进行性下降,尤其是以视远不清为主,配戴近视性散光眼镜后视力可以矫正,所以经常被误诊为复性近视散光而耽误了治疗。
所配的近视散光眼镜很快就会度数不足,表现为度数不断加深,尤其是散光度数增加明显。
晚期角膜中央部后弹力层可随时破裂,房水进入角膜基质层,突然发生急性角膜水肿、混浊,使视力急剧下降。
愈合后会遗留角膜瘢痕和混浊,不规则散光加重,视力更趋下降。
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角膜呈现圆锥状前突,圆锥一般被限制在角膜中央部分,锥顶位于角膜中央偏下方或旁中央偏下方,圆锥顶部突出、变薄,其厚度仅为正常的1/5~1/2。
当患者向下看时,角膜圆锥顶部压迫下睑缘,使下睑缘出现一个“V”形向下的凹陷。
角膜曲率仪检查可发现角膜前曲率变化大而且不规则,K 值可超过70D。
检影可见影动呈现剪刀状。
目前屈光专业机构对于手术患者是否有圆锥角膜的排查日趋严格,那么,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如何来发现自己有可能患有圆锥角膜呢? 如果您出现下列情况,就有必要到专业中心检查,以便排除是否存在圆锥角膜,取得治疗的宝贵时机:1. 近几年度数增加明显,换镜频繁,特别是散光增加.2. 角膜测厚检查角膜厚度<500um.3. 最佳矫正视力达不到1.0。
早期圆锥角膜标准:1.裂隙灯检查没有圆锥角膜体征,矫正视力≥0.8。
2.角膜地形图特点如下:角膜中央、角膜中央区下方或上方明显变陡峭,并合并有以下条件之一:①距角膜中央3mm的上下方角膜屈光力之差>3.0D。
PENTACAM标准化流程--- 屈光手术适用一.读图流程1. Overview 总览图(角膜、前房、晶体等情况),等同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眼表异常,首要查看QS质量监控,确保检查结果真实有效,能用于临床诊断。
2. 四屈光报告图(角膜前表面曲率、角膜前后表面高度、角膜厚度等常规信息),标准报告,联动对位分析用于日常诊断,也是打印报告。
3. 综合地形图(非球面性数据、圆锥角膜指数)TKC典型圆锥角膜分级等典型参数4. BAD扩张分析(早期圆锥角膜筛查程序)FFKC顿挫型圆锥角膜适用,2012年5月之后,已包含中国人数据库和远视人群数据库。
注:目前全球唯一的基于BFS增强模型分析早期圆锥角膜的软件(D值敏感性高达)。
5. 比较检查图早期圆锥通常单眼先发,后表先发,通过应用双眼对照功能,由健康眼提示可疑眼的进展。
此功能也用于比较单眼的术前术后,有效反映光区位置、直径,切削深度、散光度数和轴位等变化,联合其他程序可用于评估手术质量。
二.界面介绍1、Overview 总览图如果"QS" 按钮显示OK,则测量结果重复性可以再现,可用于临床诊断。
如果"QS" 按钮是红色的,则测量结果无效,必须重新测量。
如果"QS" 按钮显示黄色,请点击它查看具体原因,若次要因素引起,则结果可用。
对话框显示如下:参数注释Analysed Area 分析区域如果数值小于允许阈值,则测量范围不够,病人须睁大眼睛重新测量。
Valid Data 有效数据如果数值小于允许阈值,则数据精度不达标,请尝试在暗环境下重新测量。
Lost Segments and Lost Seg. Continuous 一张或多张断层图像丢失如果其中一项超出了允许阈值,须要求患者配合时尽量保持稳定,不要频繁眨眼。
Alignment (XY) and Alignment (Z) XYZ空间对位偏差如果其中一项超出了允许阈值,您需要在开始测量时移动手柄调节。
为大家总结的圆锥角膜经验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圆锥角膜的判断:1.角膜曲率大于45D,2.角膜厚度小于500微米满足其中任何一项就可以认为是圆锥角膜了,就必须得开始治疗!!!分期标准:1.以曲率为基准:初期:45.00D-55.00D中期:56.00D-65.00D晚期:66.00D以上末期:水肿白斑2.以角膜厚度为标准:初期:450——499微米中期:400——449微米晚期:350——399微米木期:小于350微米,一般已经做移植了此标准并非严格,仅供参考!附:曲率与基弧的换算方法:337.5/基弧=曲率,可以根据自己RGP的基弧计算得出曲率大小目前公认可行的治疗方法:首先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原因至今都是个迷:1.硬性角膜接触镜,传说中的RGP,主要品牌:美尼康,博士顿,菲士康RGP角膜接触镜:是圆锥患者的首要选择,是整个地球上最安全、最有效的矫正方法,是早期和中期的圆锥患者的必然选择,对于RGP的佩戴好多人无法忍受,一些患者佩戴这种眼镜会感到眼睛磨痛,易物感,,但是个人建议无论如何都得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如果是这实在不行,就考虑下面的方法。
另外,配RGP一定要找一个技术好的医生,最好是那个医生专门负责RGP的验配,因为RGP配的好坏直接影响戴的舒适性,配的好对角膜没有任何影响,配的不好,会影响角膜形态,甚至会变薄。
还有RGP对品牌的依赖性比较小,关键是医生对基弧的选取!2.Intacs角膜环植入手术:是一种可逆,可调的一种手术方法。
植入的部位在角膜的旁中央区,不伤及中央角膜,不损失任何的角膜厚度,不影响后续的治疗。
作用原理是通过角膜环的植入给我们薄弱的角膜有力的“支撑”,稳定角膜,改善不规则的角膜地形,降低角膜曲率,提高视力。
但是该手术的缺点是,手术后期的稳定性,以前缺少长期的术后观察3.CLX(核黄素交联治疗):主要是通过紫外光联合核黄素的治疗,增强角膜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和抵抗角膜扩张的能力,阻止圆锥角膜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用于配合角膜环的治疗,巩固其治疗效4.角膜移植手术:可分为版层移植和穿透移植,这是上述方法都不行时的唯一方法,好坏不作描述,一句话,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谁都不愿意去移植,也建议不要移植!不过价格好像不是很贵。
—、屈光状态管现代眼屈光手术已经涉及高阶像差成分,但大部分的手术量和优先要解决的还是球镜和柱镜成阶像差。
所以,术前确定患者的屈光状态是决定手术量最重要的依据,准确了解屈光状态是影响觉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
前屈光状态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包括睫状肌充分麻痹状态下进行的客观验光以及主觉验光(操作步第三章第二节)。
觉验光应在调节力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在客观验光的基础上,通过:①首次调整最正球镜时视力(MPMVA)。
②首次红绿双色试验。
③交叉柱镜验证散光轴向和散光度。
④二次MPMV A。
红绿双色试验。
⑥双眼平衡。
⑦试戴镜等规范程序最终确定受检者的屈光状态。
在确定手术参数于近视和散光眼来说,与配镜的原则不同,屈光手术主要考虑以达到最佳矫正视力的最正球镜的为参数;对于远视眼,则重点参考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的参数;另外,还需综合考虑年龄、职业、求、原来采用的矫正方式及矫正效果等等。
原配戴隐形眼镜者,作术前屈光状态检查时,最好停隐形眼镜2周以上,停戴硬性隐形眼镜4周以上。
角膜地形图概述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角膜病研究和角膜屈光手术空前发展的需要,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成,使角膜地形图学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对角膜表面形态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了长足的进bscan·Ⅱ多功能眼前节分析系统1990年问世,因其能同时提供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屈光状态分膜厚度分布,kappa角,“白到白”间距等更精确、更全面的信息,将角膜地形图学的发展推向了所未有的高度,更有助于一些角膜病的早期诊断,对角膜屈光手术的一些适应证和禁忌证的界定确、更加全面,对手术设计、疗效观察、并发症处理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使手术的安全性、手明显提高。
膜是人眼最重要的屈光介质,屈光力占人眼球总屈光力的73%,其组织结构具有独特的几何与学结构,对其前表面、后表面形态的了解,将有助于屈光手术术前排除禁忌证、手术设计、疗效评价、并发症处理等。
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分析系统自1980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对角膜获取量大、精确度高、容易建立数学模型、受角膜病变影响小、误差小、直观性强和功能强大等特点代角膜屈光手术不可缺少的客观评价角膜表面形态的定量分析手段。
角塑验配之角膜地形图解读地形图(topography)这个名词起源于是地质学,利用不同颜色对一个地区天然的地理形态进行地势描绘。
角膜地形图(cornealtopography),就是将角膜表面作为一个局部地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析,它的全称是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分析系统(computer-assistedcornealtopographicanalysissystem),因其盘表格泪膜受干扰,瞬目后图片质量改善不受干扰曲率拟合值,角膜中央为测量盲区中央区更多测量点二、解读地形图1、读懂几个数据对角膜接触镜的验配至关重要的参数有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和e值。
角膜曲率在不同类型地形图中的表达有所不同,Kf(f是指flat平缓的意思)或K1表示最小屈光力的子午线方向和数值,Ks(s是指steep陡峭的意思)或K2表示最大屈光力的子午线方向和数值,与Kf成90度夹角;两者差值CYL即为角膜散光量。
Kf是选取第一片试戴片的基础,结合角膜散光值的大小初步判断是否为角塑适应症,选取常规片还是环曲面设计镜片更好。
离散系数e值是指从角膜中央到周边屈光度的变化规律。
AC的确定是决定镜片能否时,ACe值低于0.5E 值在0.5图2红色、橙色、图错误!未指定顺序。
屈光力图及其结论栏但如果我们需要通过地形图色彩大致判断散光以及镜片定位时,还要参考色彩条下面的标尺。
常用地形图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了两种常用的标尺:(1)相对标尺(relativescale),又称正常标尺(normalizedscale),或适配色标尺(adaptativecolourscale),在每一个地形图上的标尺不同。
规定对某一具体的角膜地形图,从屈光力最强的暖色(红色)至屈光力最弱的冷色(深蓝)之间自动均匀分级,每个级差代表一定的屈光力,同一屈光力在不同个体所表达的颜色不同。
这种标尺较常用,容易发现微小的角膜地形改变,但无法对同一个体前后检查或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对比。
圆锥角膜排除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个部分,你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圆锥角膜的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你可以讨论圆锥角膜是一种眼部疾病,其特点是角膜变形成圆锥状,导致视力下降和视觉异常。
你也可以简要介绍该疾病的流行率和对患者的影响,以便读者了解为什么排除标准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最后,你可以提出研究该主题的动机和本文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部分,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引出文章所要探讨的问题和重点。
2.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进行讨论:- 圆锥角膜的定义和特征,深入解释什么是圆锥角膜、其特征及其对视觉的影响。
- 圆锥角膜的影响因素,探讨导致圆锥角膜的各种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3. 结论部分,总结关于圆锥角膜排除标准的内容,探讨这些标准的意义和应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性地探讨圆锥角膜的排除标准,以提供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相关行业的参考。
通过对圆锥角膜的排除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建立统一的评估体系,提高圆锥角膜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同时,本文也旨在促进圆锥角膜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保健建议,最终提升整个医疗领域在圆锥角膜相关问题上的研究水平和临床实践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圆锥角膜的排除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展规律和危害程度,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视力健康和生活质量。
2.正文2.1 圆锥角膜的定义和特征圆锥角膜,又称为角膜圆锥症,是一种角膜形态异常的疾病,主要特征是角膜中央部位向前突出,呈锥状或锥体状。
这种形态异常会导致视力下降,视觉畸变等视觉问题。
圆锥角膜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加重。
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于遗传、角膜结构异常或角膜损伤等因素引起。
圆锥角膜的临床表现包括视力模糊、圆锥状角膜前突和地形不规则、角膜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