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声乐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43
合唱知识合唱学中的六个问题一、合唱的种类及各类合唱的组成――合唱有哪些种类;各类合唱应该如何组成;各类合唱需要什么样的人声;各类声音在合唱中如何安置和配合;合唱作品有哪些形式。
附带探讨一些有关合唱作品的记谱法、谱表等问题。
二、协调――合唱是一种集体的声乐活动。
在集体中又形成了若干基层的组成部分。
这种基层的组成部分就是声部和声部的分部。
如何使这些声部在集体音响中取得应有的关系,这便是协调的要求。
从物质条件来看,协调是由(1)音量、(2)音色、(3)音准(或音高)三种因素结合而成的。
合唱音响只有各声部在这三种因素都取得了相互的应有关系时,才能获得协调。
合唱的协调是与合唱作品艺术表现的要求相互统一的。
因而协调的要求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合唱作品的内容要求而变化产生的。
协调是合唱各声部之间在纵的方面每一瞬间应有的相互关系。
三、色调――音乐在进行中,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表达内容,表达思想和感情的。
因而合唱作品在再现过程中,各个瞬间相互之间(每一瞬间的时值可长可短,甚至每一个音也可分为若干瞬间)不论在音量、音色及速度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层次差别。
由这种层次差别的起伏形成了作品的色调。
色调的形成必须根据作品的内容,每首合唱作品都有它独有的色调。
主调性和复调性的合唱作品在色调上也各有自己的特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色调是合唱作品艺术再现时在横的方面每一瞬间与前后瞬间应有的相互的关系。
四、咬字与吐字――合唱作品也是一种音乐与文学相互结合的艺术成品。
因此,在艺术再现过程中,也必须使文学语言与音乐相互结合得异常密切,使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得更加清晰透彻。
同时音乐声音(声乐)的要求也必须根据各种不同语言来决定。
各种学派的歌唱方法,无不根据它的语言而有所区别。
因此研究咬字与吐字,绝不是仅仅为了咬字吐字清楚,更重要的是要求不同语言的合唱作品在艺术再现时求得音乐表现和语言特征上的相互统一。
五、合唱的基本训练――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的音乐形式。
合唱培训内容计划第一节:合唱基础知识1. 合唱概论介绍合唱的起源、发展、种类和风格2. 合唱音乐基本理论讲解合唱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程、节奏、和声等3. 歌曲选择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合唱练习,包括个性化的歌曲选择和团体合唱曲目的选择4. 合唱团队建设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建立合唱团队的团结和默契第二节:声乐基础训练1. 声音发声技巧讲解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包括腹式呼吸、发声发声器官的正确使用等内容2. 声音的美感训练学习如何调整音色、音量、音质,提高音乐表达和演唱感染力3. 声音的保护与呵护介绍声音保护的方法,包括正确的唱歌姿势、歌曲练习量的控制等第三节:合唱技巧训练1. 和声基本技巧讲解合唱和声技巧、合唱分声部演唱的基本方法2. 合唱排练技巧学习如何进行合唱排练,包括指挥的要求、排练的步骤、排练的技巧等3. 合唱节奏感训练学习合唱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包括合唱节奏的理解和掌握、合唱技巧的训练等第四节:表演艺术技巧1. 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学习舞台表现的技巧,包括舞台形象的呈现、舞台感染力的培养、舞台演唱的技巧等2. 演唱技巧的培养学习如何进行音乐旋律的塑造,以及如何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3. 合唱演出的技巧学习合唱演出的技巧,包括合唱演出的准备、演出中的注意事项、演出后的总结等第五节:合唱指挥技巧1. 合唱指挥基本技巧介绍合唱指挥的基本姿势和手势,包括如何使用手势进行指挥、如何与合唱团队进行交流等2. 合唱指挥的音乐编排学习如何进行合唱指挥的音乐编排,包括如何分配声部、如何控制声音的大小、如何调整和声的均衡等3. 合唱指挥的排练技巧学习合唱指挥的排练技巧,包括排练中的注意事项、排练中的技巧等第六节:合唱指挥与团队管理1. 合唱指挥的艺术感受讲解合唱指挥在音乐艺术方面的要求和要点,包括怎样理解音乐、怎样选择合适的乐曲、怎样构思合唱编配等2. 合唱团队的管理学习如何管理合唱团队,包括如何培养合唱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如何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如何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等3. 合唱指挥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介绍合唱指挥在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和要点,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创作能力等第七节:合唱演出与评估1. 合唱演出的准备工作学习合唱演出的准备工作,包括演出前的台前幕后准备、场地搭建、演出物资准备等2. 合唱演出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了解合唱演出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如何与观众互动等3. 合唱演出的评估学习如何对合唱演出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演出效果、评估团队表现、评估指挥和指挥员等第八节:合唱活动与交流1. 合唱团队的活动组织介绍如何组织合唱团队的活动,包括演出、比赛、交流活动等2. 合唱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如何与其他合唱团队进行交流合作,包括如何参加合唱比赛、如何与其他合唱团队进行联谊交流、如何进行合唱音乐作品的创作等3. 合唱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学习如何进行合唱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包括如何利用网络和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如何制作宣传物料、如何吸引观众参与等以上内容为合唱培训计划的详细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学员将全面提升合唱技巧,培养合唱音乐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合唱活动和演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乐技巧知识:声乐技巧——如何掌握合唱技巧合唱是指多人同时演唱的音乐形式。
在合唱中,每个歌唱者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整个团队的声音必须相互协调。
要想达到这种协调,就需要掌握一些合唱技巧。
一、声部划分合唱团有四个声部: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
其中,高音和中音是合唱队伍中最常见的声部,而次中音和低音则比较少见。
声部分工的目的是优化声部分配,使之相互协调。
在排练中,要注意确保每个声部都能有一个强大的声音,而且各声部之间的平衡一致。
二、音程掌握音程决定了每个声部的音高,是合唱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一个合唱团中,不同的声部需要唱不同的音程,而且同一声部的不同成员也有各自的音程。
因此,在排练中需要确保合唱团成员能够准确唱出每个音程。
三、节奏感掌握节奏感是指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也就是说,在演唱的时候要能准确地把握节奏。
在合唱中,唱出同样的音调旋律,而且在同样的节奏基础上,对节奏的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排练时,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主要是节奏缓慢、重心和塑造能力的正确性,以及简陋的音乐形态等问题。
四、发音准确发音准确是合唱的核心之一,也是拼接优美的基础。
在合唱中,发音不仅仅要准确无误,还要让听众听起来非常自然。
因此,在排练中,要注意让合唱团成员掌握每个语音的准确发音,并进行调整,使之与音乐更好地衔接。
五、表达力强在合唱中,表达力强是较高的追求目标之一。
想要达到此目的,需要从声音、表情、掌声等方面加强感性表达。
同时,唱出感性的声音也是很关键的。
在排练中,要确保合唱团成员的表达力能够与音乐相匹配,并可以让观众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六、互动性合唱需要的是整个团队的互动性。
每个成员都应该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在保持整个团队协调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排练中,要注意加强整个团队的互动性,同时要在确保声部分配合适的基础上,让各声部之间的互动更加流畅。
七、动作配合动作配合是合唱演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合唱基本知识合唱基本知识合唱的概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称为合唱。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多声部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
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和声性强,气势宏大,具有多层次、立体性的声响效果,以人声抒发感情、以人声表现音乐,因而,极富震撼力和感染力。
是一种品位高,且易于普及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
合唱的种类合唱的种类中分为两类:1、同声合唱:这种合唱形式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①童声合唱,由男童和女童共同演唱的合唱。
②男声合唱,由单纯的男声演唱的合唱。
③女声合唱,由单纯的女声演唱的合唱。
2、混声合唱:由成年男声和成年女声共同演唱的合唱。
合唱的形式合唱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类:1、由乐队、钢琴或其它形式伴奏的合唱。
如《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长征组歌》(肖华词、晨耕、生茂、遇秋、吕远曲),《阿拉木汗》(新疆民歌、谢功成编合唱),《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蓝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曲)等。
2、无伴奏合唱,如《牧歌》(内蒙民歌,海默词,瞿希贤编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蔡余文、杨嘉仁编合唱),《回声》([比]拉索曲),《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俄]莱蒙托夫词,柴科夫斯基曲),《摇篮曲》([德]布拉姆斯曲)、《梦幻曲》([德]舒曼曲)等。
在大合唱形式中,还可包含男女声独唱、齐唱、对唱、朗诵及男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多种声乐表演形式,由此构成大合唱的整体。
合唱的组织合唱的组织是依据人声的分类来划分的。
依据人声的不同,一般将合唱分为两大类,一是同声合唱,二是混声合唱。
一、同声合唱同声合唱,是由相同声部类型的声音组合而成的合唱,按照声音类别划分,同声合唱又可分为童声合唱、女声合唱和男声合唱三种。
1、童声合唱:①童声二部合唱:全部由男童和女童组成、并分为高低两个声部。
②童声三部合唱:全部由男童和女童组成、并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
为了演唱更为复杂的作品,有时会将高低两个基本声部再分为四个声部:即第一高音声部、第二高音声部、第一低音声部、第二低音声部。
合唱基础知识一、合唱是什么时候、从哪起源的?合唱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它起源于欧洲。
合唱的起源与基督教的发展密不可分。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它脱胎于更古老的犹太教。
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也十分繁荣,但因年代久远和记谱法的欠缺而失传。
所以西方音乐的真正起源应该从基督教的源起开始,并且在其发展中一直都或多或少的含有宗教的背景。
由于当时乐器制作尚不发达和基督教的排斥,声乐成为当时音乐的主流,而且往往是多人的合唱,实际这也就是合唱的起源。
近代西方的合唱,起源于中世纪(公元5世纪至15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唱诗班。
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复调、和声、对位法,逐渐形成了多声部的合唱形式。
19世纪,合唱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而活跃的时期,这时合唱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教堂合唱,主要是为教堂仪典服务的;另一类是以教堂合唱的形式创作,但具有非宗教特色的合唱曲。
二、合唱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发展现状如何?合唱艺术从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才传入中国,到现在还不满一百年的历史。
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
黄自先生于1933年写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
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他的《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余合唱也十分活跃。
50―70年代是辉煌期,50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60年代的《长征组歌》;70年代的毛主席诗词谱写的合唱;还有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合唱艺术得到快速发展,群众合唱活动风靡祖国各地,合唱水平迅速提高,国际间的交流活动日渐增多,地区性、全国性、国际性的比赛、展演活动频繁举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合唱团队,有一些团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现代合唱理念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合唱艺术传入我国百年来,经历了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20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30年代的救亡抗日爱国运动、40年代的“新音乐运动”、以及50~60年代新中国建立后的辉煌时期。
合唱的三个基本要素“合唱”是一种重要的歌曲表演形式,它能够展现出声乐学习中良好的音乐理论、艺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它给我们展示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妙和艺术的精华。
合唱在音乐中有三个基本要素,乐谱、节奏和音准,这三要素构成了合唱的基本框架。
第二段首先,乐谱是构成合唱的主要要素。
乐谱包括曲子的结构、旋律、和声等,合唱者需要把握乐谱,把乐曲的美好表现出来。
另外,节奏是构成合唱的另一要素。
节奏是指乐曲中音符或节拍的定位和排列,节奏的稳定及准确有助于表现歌曲的美好和节奏感,同时也是表演者们保持音准的重要标志。
第三段最后是音准,它是控制合唱音乐品质的最重要要素。
合唱者需要在节奏的基础上,共同演唱的时候做到各个声部的音准一致。
如果有人的歌声入不敷出,节拍失准,或者人声偏高偏低,就会影响整个合唱团的氛围和表现效果。
第四段此外,合唱也有其它要素,例如演唱技巧、诠释能力和情感展示等,它们对于演唱者是非常重要的。
演唱技巧指的是唱歌时使用各种声音和变调,有助于歌曲表达更深刻的意义,而诠释能力则是指歌手在表现歌曲本身的意义时,使用各种表演方式,比如通过肢体动作、表情暗示、翻腔调子等来帮助观众更加清楚地理解歌曲的内容。
第五段对于合唱者来说,要在演唱中发挥出最佳表现,必须有一定的练习,尤其是要做到乐谱、节奏和音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熟练把握。
它们不仅为歌曲增添美丽,还更让观众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歌曲本身所蕴涵的美感。
第六段此外,还有合唱团结与共和的重要性,在不同声部或歌手出现音乐上误差时,其他的声部或歌手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整首曲子的美妙和完整性,这也反映出合唱团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七段总之,合唱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乐谱、节奏和音准,它们不仅对于合唱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贯穿于歌曲中的源泉,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本身蕴含的美,同时还可以反映出合唱者间的团队精神。
基本合唱乐理知识点总结一、声部结构及谱号1. 高音声部高音声部是合唱乐中的最高音部分,通常由女高音来演唱。
其谱号为treble clef,谱号的音符为E4至C6。
2. 中音声部中音声部是合唱乐中的中等音部分,通常由女中音或男高音来演唱。
其谱号为alto clef,谱号的音符为F3至F5。
3. 低音声部低音声部是合唱乐中的最低音部分,通常由男低音来演唱。
其谱号为bass clef,谱号的音符为F2至F4。
以上是合唱乐中常见的三个声部,它们在音域和音色上各有特点,相互配合形成了丰富的声乐。
二、音符、音程及节拍1. 音符在合唱乐的谱面上,音符是基本的符号,用以表示音高和音长。
音符的位置来源于五线谱,不同位置上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音高。
音符的种类有整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音长。
2. 音程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它是构成和声的基本元素之一。
音程分为纯音程和变化音程,纯音程包括纯八度、大、小、纯四度等,而变化音程则是在纯音程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音程。
3. 节拍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元素之一,它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单位。
在合唱乐中,节拍是一首曲子的节奏和韵律的基础,合唱团需要根据节拍来进行音乐演唱,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统一。
三、调性、和声及和声音程1. 调性在音乐中,调性是指一首曲子所基于的音阶体系,通常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种。
合唱乐中的调性是对整个合唱团的音域和音色进行合理安排的基础,调性决定了一首曲子的整体音色和氛围。
2. 和声和声是指多个声部共同奏响的声音,合唱乐中的和声通常是由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声部合唱而成的。
和声的构成需要考虑各个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旋律变化以及节奏配合,使得整个声部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3. 和声音程和声音程是指在和声中各个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合唱乐中的和声音程对于声乐演唱的和谐度和美感至关重要。
和声音程需要根据各个声部之间的音域和音色进行合理的安排,以确保整个声部组合能够产生美妙的和谐效果。
论合唱中的声乐技巧合唱是一种以多个人组成的声音合奏的形式,其声乐技巧是合唱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乐技巧在合唱中起到统一声音、提高演唱质量和表达音乐情感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声乐技巧在合唱中的应用。
首先是气息控制。
气息控制是声乐技巧中最基础的功率之一。
在合唱中,合唱者需要掌控好呼吸节奏和力度,以保证音准和声音的连贯性。
合唱者应该学会深吸气,并且在演唱时用适量的气息支撑声音,避免过多的气息消耗和声音乱糟。
在合唱中要注意整体呼吸的统一性,以保证合唱团队的声音饱满而有力量感。
其次是共鸣的运用。
共鸣是指通过合理的发声技巧将声音在头腔、鼻腔和口腔中形成共鸣,增强声音的音质和穿透力。
在合唱中,合唱者需要学会调整发声位置,使声音能够在合唱团队中更好地融合。
合唱者还应该学会加强发声的共鸣区域,并且注重共鸣的平衡和统一,以保持整个合唱团队的音色协调一致。
再次是发声与发音的配合。
发声和发音是声乐技巧中的重要环节。
在合唱中,合唱者需要学会唱出清晰准确的音准和发音,以确保合唱的表达能够被听众准确理解。
合唱者应该注重发音的规范和统一,尤其是在不同语种的合唱中,要特别注意自然而准确地念出各种不同的发音。
最后是表现力的运用。
表现力是合唱演唱的关键之一。
在合唱中,合唱者通过声音的力度、音色、速度等方面的调节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合唱者需要学会根据音乐的要求和指挥的指导来灵活运用表现力,以传达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使合唱演唱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声乐技巧在合唱中是非常重要的。
合唱者需要通过良好的气息控制、共鸣的运用、发声与发音的配合以及表现力的运用来提高合唱演唱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这些声乐技巧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合唱声音更加细腻、饱满和动听,还能够更好地展示合唱音乐的魅力和韵味。
合唱基本知识合唱的概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称为合唱。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多声部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
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和声性强,气势宏大,具有多层次、立体性的声响效果,以人声抒发感情、以人声表现音乐,因而,极富震撼力和感染力。
是一种品位高,且易于普及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
合唱的种类合唱的种类中分为两类:1、同声合唱:这种合唱形式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①童声合唱,由男童和女童共同演唱的合唱。
②男声合唱,由单纯的男声演唱的合唱。
③女声合唱,由单纯的女声演唱的合唱。
2、混声合唱:由成年男声和成年女声共同演唱的合唱。
合唱的形式合唱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类:1、由乐队、钢琴或其它形式伴奏的合唱。
如《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长征组歌》(肖华词、晨耕、生茂、遇秋、吕远曲),《阿拉木汗》(新疆民歌、谢功成编合唱),《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蓝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曲)等。
2、无伴奏合唱,如《牧歌》(内蒙民歌,海默词,瞿希贤编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蔡余文、杨嘉仁编合唱),《回声》([比]拉索曲),《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俄]莱蒙托夫词,柴科夫斯基曲),《摇篮曲》([德]布拉姆斯曲)、《梦幻曲》([德]舒曼曲)等。
在大合唱形式中,还可包含男女声独唱、齐唱、对唱、朗诵及男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多种声乐表演形式,由此构成大合唱的整体。
合唱的组织合唱的组织是依据人声的分类来划分的。
依据人声的不同,一般将合唱分为两大类,一是同声合唱,二是混声合唱。
一、同声合唱同声合唱,是由相同声部类型的声音组合而成的合唱,按照声音类别划分,同声合唱又可分为童声合唱、女声合唱和男声合唱三种。
1、童声合唱:①童声二部合唱:全部由男童和女童组成、并分为高低两个声部。
②童声三部合唱:全部由男童和女童组成、并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
为了演唱更为复杂的作品,有时会将高低两个基本声部再分为四个声部:即第一高音声部、第二高音声部、第一低音声部、第二低音声部。
合唱基本知识合唱(hé chàng)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特点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1、音域宽广。
合唱的音域是所有参与者音域的总合,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2、音色丰富.在合唱中可包含男女高、中、低声部中所有的戏剧、抒情种类,还有每个人的不同音色,以及各种音色的不同组合情况.3、力度变化大.从最弱的ppp到最强的fff,都是合唱所能够胜任的力度变化范围,任何个人都是不能与之比美的。
4、音响层次多。
由于合唱是多声部音乐,不同的和弦、不同的和弦转位、不同的声部组合、不同的力度级别、不同的音色变化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层次。
5、表现力强。
合唱可以表现各种种类的作品,不论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不论任何历史时期、不论任何情绪、不论任何风格的作品,都可以通过合唱来进行完美的表现。
演唱技巧综述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混声的齐声、轮声、领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常见的合唱有同声合唱(男声、女声、童声),混声合唱(男声与女声、童声与男女声),演唱形式有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四部等合唱、无伴奏合唱.合唱有声域更宽、气息更长、力度更大、音色更多的特点.好的合唱应该是均衡而协调.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平衡。
合唱的协调取决于声音的谐和、音准。
混声合唱一般为男女声部混合,如女高音SOPRANO,女低音AITO,男高音TENORE,男低音BASSO。
女高音:明朗、轻柔、柔和。
女低音:充沛、坚实而圆润.男高音:柔和、明朗、清晰、坚实。
讲解合唱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合唱的起源合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间歌舞,人们在丰收、庆典、宗教仪式、战争等场合,通过集体歌唱来表达情感、祈祷、祝福以及进行助威等。
在欧洲,合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宗教音乐的合唱,在教堂等场合演唱,逐渐形成了专业的合唱团和合唱作品。
而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中,也有丰富的合唱形式和曲目。
二、合唱的类型合唱根据演唱者和曲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儿童合唱和混合合唱等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宗教合唱、民族音乐合唱、戏剧音乐合唱、古典音乐合唱、流行音乐合唱等不同类型的合唱。
而合唱曲目也有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世界音乐、流行音乐等各种风格和形式。
三、合唱的基本要素1.和声合唱的和声是指多个声部或者多个音乐器的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旋律或和弦音,最终形成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或者相互对立的声音组合。
和声是合唱音乐的灵魂,它能够增加音乐的变化和层次,使得整个合唱更加美妙动听。
2.合唱指挥合唱指挥是指领导合唱团演唱的指挥家,他需要具备音乐知识、音乐表达能力和指挥技巧,能够通过手势、眼神和身体语言来统领合唱团,使得合唱演唱达到最佳效果。
3.合唱团合唱团是由多名合唱者组成的演唱群体,合唱团的规模、声部、声量和音色会对合唱的表现力和演唱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4.合唱曲目合唱曲目是指专门为合唱创作的音乐作品,包括合唱交响曲、合唱小品、合唱合唱曲、合唱民歌等各种类型的曲目。
5.合唱技巧合唱技巧是指合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音乐技巧,包括音准、节奏、呼吸、发声、共鸣、表情、发音、音色等方面的技术。
6.合唱训练合唱训练是指合唱团在平时进行的声乐练习、音乐理论学习、排练演出等活动,通过训练来提高合唱者的音乐素养、声乐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合唱的技巧和训练合唱是一种需要高度合作的音乐形式,合唱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够演唱出高水平的合唱作品。
在合唱技巧和训练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乐训练声乐训练是合唱者必备的基本功,包括发声、共鸣、音准、表情、发音等方面的训练。
论合唱中的声乐技巧合唱是一种声乐形式,需要多位歌手共同演唱以表现和谐的声音。
在合唱中,歌手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声乐技巧,以确保合唱团的声音更加和谐和美妙。
本文将讨论合唱中的声乐技巧,并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提高合唱表演的质量。
合唱中的声乐技巧包括呼吸控制、音准、声音投射和表情力等方面。
呼吸控制是声乐技巧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歌手们产生稳定和持久的声音。
在合唱中,歌手们需要注意深呼吸,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以确保他们的声音能够持续并且均匀地传递给观众。
呼吸控制也可以帮助歌手们在演唱过程中保持节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合唱的表现水平。
音准是合唱中不可或缺的声乐技巧之一。
音准指的是歌手们在演唱时能够准确地掌握音高和音长。
在合唱中,每位歌手都需要保持准确的音准,以确保整个合唱团的声音和谐。
歌手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提高他们的音准技巧,并且在合唱演出中保持稳定和准确的音高。
声音投射是影响合唱表现的重要声乐技巧之一。
在合唱中,由于合唱团通常是由多名歌手组成,因此需要确保每个歌手的声音都能够被观众清晰地听到。
为了实现这一点,歌手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投射自己的声音,以确保其能够在合唱团中被听到,并且与其他歌手的声音相协调。
声音投射技巧的提高可以帮助合唱团在表演时产生更加悦耳和和谐的声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情力是合唱中的另一个关键声乐技巧。
在合唱表演中,歌手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歌手们需要学会如何通过自己的脸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情感,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歌曲的内在含义。
通过表情力的提高,合唱团可以更好地演绎歌曲,从而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
在训练和练习声乐技巧时,合唱团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声乐指导和指导老师。
声乐指导可以帮助歌手们纠正不良的演唱习惯,并且提供专业的技巧指导。
指导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歌手的特点和表现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帮助歌手们提高他们的声乐技巧。
通过与指导老师的合作,合唱团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声乐技巧,并且在表演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声乐与合唱介绍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孩子们艺术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声乐和合唱是音乐教育中常见的两个方面,通过声乐和合唱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培养自信心、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声乐教学内容1.音准:在声乐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音准感。
通过练习唱出准确的音高,锻炼耳朵辨别音高并进行调整。
2.声音发声技巧: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呼吸和发声方式,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3.发音清晰:帮助孩子们正确发出字母和音节的发音,并强调清晰度和准确性。
4.表情与感情表达:通过歌曲演唱,引导孩子真实地表达内心情感,加强歌曲文本理解。
5.歌曲练习:选取适合小学生的经典歌曲或原创作品,让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唱功和艺术表现能力。
合唱教学内容1.协调性:培养孩子们的听觉和视觉协调能力,使音乐家之间能够默契配合。
2.和声与对位:介绍孩子们基本的和声方法,包括旋律编排、分声部演唱等。
同时通过引入对位技巧,提高学生集体合唱的层次感。
3.配合与呼应:在合唱过程中培养孩子们互相配合和呼应的能力,让每一个声部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独特的音色和音质。
4.表演技巧:引导孩子们在合唱表演中注重姿势、动作以及舞台表现技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1.基础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唱法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声乐和合唱的基本知识。
2.聆听案例:播放一些优秀的声乐与合唱录音给学生聆听,并进行讲解示范,展示专业演唱者声音和技巧。
3.互动学习: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集体讨论、合作练习中相互学习和进步。
4.表演机会: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如校内比赛、演出等。
教学资源与评估1.资源:利用音频、视频以及多媒体设备来支持声乐与合唱教学。
收集丰富的教材和曲目,如童谣、流行歌曲、民族音乐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评估方法:通过口头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表演以及个人与团队作品的评估来衡量学生在声乐与合唱方面的进步。
论合唱中的声乐技巧合唱是指多个人以相同或不同声部在指挥家的领导下进行的歌唱活动。
由于不同的声部和唱法要求,合唱中涉及的声乐技巧也各不相同。
下面就从声部划分入手,概括论述一下合唱中的声乐技巧。
1.男高音男高音是合唱中的高音声部,一般分为一、二、三部,有时会增加第四部。
男高音要求较高的音域,声音要清晰,明亮,富有穿透力。
1.1 声音的穿透力:男高音通常被认为是高音区中最困难的一个声部。
因此,在合唱训练中,男高音需要有足够的声量和穿透力。
唱高音时,要学会用肚子发声,不要用喉咙,以避免喉头损伤。
同时要注意控制气息,不要吸气过多,也不要一口气唱完,以免导致声音平稳性不足。
1.2 音域和谐度:男高音的音域范围较广,从C2到G4,这就要求他们需要掌握良好的音域控制和转调技巧,能够应对不同的音乐作品。
在合唱中,男高音要注意与其它声部的和谐性,尤其是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声音,影响到整体的音乐效果。
1.3 稳定的音质:男高音的声音往往比较尖锐,为了使其音质更加平衡和稳定,平时要多运用发音、调音、换气等技巧,并多听、多模仿,不断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
2.男低音男低音是合唱中最低的声部,一般分为一、二、三、四部。
男低音的声音要求清晰、醇厚、低沉,应当有良好的气息控制和音色掌握。
2.1 嗓音发声:男低音采用哼唱的方法发声,注意喉咙要放松,用腹部控制呼吸,让空气流往下流,使声音更低沉、更醇厚。
2.2 减少颤音:男低音声音中颤音要尽量减少,以免破坏音色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2.3 转调合唱:男低音在合唱中常常需要转调,当高低不够时,女高音和中音可以协助低音演唱,引导低音唱对,尤其在高音部分上要注意音高转移和维系。
3.女高音3.1 适当的气息控制:女高音要注意在高音区域中的气息控制。
一旦呼吸不顺,就会影响声音的高音亮度和音色。
因此,在演唱高音时,要保持呼吸畅顺,注意不要紧张,同时也要学会控制气息。
3.2 正确的发音:女高音要掌握良好的发音技巧,尤其要注意元音的准确发音。
合唱声乐基础知识于都县教育局中小学音乐教师暑期合唱培训班(2012.8.3---8.7)主讲: 燕录音(8月6日修改稿)第一章合唱与指挥概述一、合唱的含义合唱广义上说,是包含同声的、混声的齐唱、轮唱、领唱、对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的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二、指挥的含义1,发令调度;2,发令调度的人;3,在乐队或合唱队前面指示如何演奏或演唱的人。
第二章合唱的组织形式一、合唱的种类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
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1、种类:齐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小合唱,大合唱和表演唱。
2、演唱形式:有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四部等合唱、无伴奏合唱。
3、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混声的齐声、轮声、领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男女声分四个声部的叫混声合唱;男声多声部群唱叫男声合唱;女声多声部群唱叫女声合唱。
人数较少的多声部群唱有人称作小合唱。
但不能把人数众多的多声部群唱叫大合唱。
因为大合唱已有上面所说的另一种含义。
表演唱也称歌表演。
指以唱为主、辅以必要动作(包括简单的舞蹈动作)的一种演唱形式。
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混声的齐声、轮声、领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常见的合唱有同声合唱(男声、女声、童声),混声合唱(男声与女声、童声与男女声),演唱形式有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四部等合唱、无伴奏合唱。
合唱有声域更宽、气息更长、力度更大、音色更多的特点。
好的合唱应该是均衡而协调。
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平衡。
合唱的协调取决于声音的谐和、音准。
混声合唱一般为男女声部混合。
二、合唱的声部合唱艺术美的不同构成方式合唱艺术美有不同的构成方式。
通常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分为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
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只有一个声部的演唱称为齐唱。
在专业领域,合唱特指多声部声乐作品,但在一般人的理解中,一个声部的演唱也称为合唱,是合唱的一种齐唱方式。
合唱美的形式构成,主要是以人声音色和音域来分类的,可分为下面四类:一类是童声合唱,就是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为什么这个时候男女同学会组合在一起呢?因为在没有变声之前童声是不分男女的,声音是同一高度,经过变声期以后,男声和女声的音域会相差一个八度。
第二类是女声合唱,就是由变声后的女声组织的合唱。
第三类是男声合唱,由变声后的男声组织的合唱。
第四种是混声合唱,就是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
前三类合唱均为同类人声组成,故亦称为同声合唱。
同声合唱都有高音和低音两个基本声部,根据具体合唱歌曲的演唱需要,每个基本声部还可以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声部,即高音声部还可以分出第一高音声部和第二高音声部,低音声部也可以分出第一低音声部和第二低音声部。
听合唱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声音非常厚重,那就是由不同的声部所形成的厚度,如果所有人唱同一声部,那就会感觉声音非常单薄了。
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合唱称为混声合唱,每个基本声部可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分声部,这样一来,声部就越来越多了。
混声合唱包含男女各声部:(合唱团各声部在合唱中所担负的任务)女高声部(Soprano 缩写为 S):声音的特点是:高、多变、灵活、轻巧、清脆、明亮、优美、抒情;女高音声部的音域:从小字一组c1 到小字二组的a2。
第一女高音声部在合唱中多担任主旋律的演唱。
第二女高音声部在合唱中常担任辅助旋律或和声性声部。
女低声部(Alto 缩写为 A):声音的特点是:低、厚、饱满、圆润、温柔;女低音声部的音域:从小字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d2。
第一女低音声部在女声二部合唱中,常常起着第二声部和低音衬腔的作用。
第二女低音声部常常作为男高音音色上的补充。
以假声为主.在低音上要加真声.男高音声部(Tenor 缩写为 T):声音的特点是多变、轻巧、明朗、壮丽、坚定、有力;男高音声部的音域:从小字组的c1到小字二组的a2。
第一男高音声部常在抒情合唱中起着主导声部的作用,或单独与女高音一起演唱旋律。
第二男高音声部则常担任主旋律,在一些气势大的作品中,该声部特有的音质,发挥着主要作用。
在高音上要用关闭技巧.男低音声部(Basso 缩写为B):声音的特点是浑厚、有力、粗壮、低沉、刚毅、宽广。
以真声为主.男低音声部的音域:从大字组的f——g到小字二组的d2。
男低音声部则常在合唱中担任基础音声部,在男声二部合唱中则起着第二声部的作用。
★男高音的教学规律::1、呼吸练习2、中声区是基础3、过渡是关键换声区:d2-#f2(少见a1 )4、男高音的练声曲:(少练精练)☆真假声混合、机能轻小声唱:1 i 1 - ‖a he a1 i 7 6 ︱ 5 4 32 ︱1 - ‖a he a☆跨越换声区:5 6 7 i︱ 7 6 5 4 ︱ 3 2 1 ‖Wu ai5 6 7 i︱7 6 5 3 ︱ 1 - ‖yo yi yo yi yoyo ye yo ye yoi 7 6 5 ︱ 4 3 2 1 ︱ 1 - ‖mei ma mei(示范练唱)★女高音的教学规律:在音乐里,女高音(soprano)音域占C1-C3共15度。
她们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1、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音色华丽清脆高亢,善於快速的装饰音群,在高音处极为灵便。
2、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音色柔美而富感情3、戏剧女高音(dramatic soprano)音域宽广且富弹性。
有宋祖英、殷秀梅、旅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莉等。
1、呼吸练习2、首先是转假声(去掉喉头负担)。
3、中声区的基础。
4、换声区向假声靠拢。
5、以跳音为突破口,打好基础后再练高音拖腔。
6、以闭口母音为主,带动其它母音。
7、母音练习5 6 5 4 | 3 2 1 ‖Wu yiyi yo yiyi ya yi5 4 3 2 1 2 3 4 5 4 3 2 1 ‖yi▽▽▽▽▽▽▽5 3 5 3 5 3 1 ‖hihi hihi hihi hi1 3 5 i 5 3 1‖yi yo yi yo★男中音和男低音的教学规律:抒情男中音抒情男中音这是以抒情见长的高男中音,音域为F—g1或a1。
例如唐尼采第《宠姬》中的国王阿尔方索十一世、威尔第《茶花女》中的阿芒、比才《卡门》中的埃斯卡米洛等均属此类。
戏剧男中音戏剧男中音音域为E-e1至g1。
嗓音结实、浑厚,情绪激烈。
例如《罗恩格林》中的泰拉蒙德、威尔第《奥赛罗》中的雅戈、穆索尔斯基《鲍里斯·戈东诺夫》中的鲍里斯、列昂卡伐洛《丑角》中的托尼奥、贝尔格《沃采克》中的沃采克等均属这一类型,其中有的角色(如沃采克)的音色更接近于男低音。
炫技性男中音其音域近似抒情男中音,擅长于语言、节奏较快而又机智的表演。
历史例如:罗西尼的作品中绕口令式的宣叙调、叙咏调、咏叹调屡见不鲜,急促的连续虚词、歌词唠叨不绝的重复,使音乐轻巧活泼,让听众为演员高超的吐音咬字技巧而赞赏不绝。
还有人们熟悉的《塞尔维亚理发师》中费加罗著名的快速咏叹调“请让开路……”也属此类之典型。
1、气泡音的练习2、关于3个支点的概念(上支点、中支点、下支点)3、低音练习1) 1 2 3 4 5 - ‖a2) 5 4 3 2 1 - ‖yo ya yo3)先练气泡音,在练低音。
4)高音的练习方法(借鉴男高音的方法)。
混声合唱中的女高音声部本身就可以分为第一女高音声部和第二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又可以分为第一女低音声部和第二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也是可以分为第一男高音声部和第二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也一样可以分为第一男低音声部和第二男低音声部。
这样,声部越来越多,从音响上去判断感受的话,声音的厚度就会加大,这就是由不同的声部造成的。
三、合唱的队形一. 合唱分类与排列方法合唱可分为以下类型: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以人数区别有大合唱和小合唱,及有伴奏合唱与无伴奏合唱。
合唱排列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二种,传声器的设置根据不同的平衡条件有所区别:(a)女低音与男低音分别排在队形两侧,女高音与男高音在中间。
这种排列方法对于录音音响的平衡很有好处,如果以两只话筒进行拾取:一只置于女低与女高音中间位置M1,另一只置放于男高男低音位置M2,两只话筒应拉开2至3米横向距离,纵向话筒与第一排声源应为0.7至1.4米左右调整,高度在2米左右调整。
两传声器应将人声置于主轴夹角之内,如A—B制录音。
(b)女高音在左下方,女低音在右下方,男高音在左上方,男低音在右上方。
这是标准的舞台合唱排列队形。
这种排列:声部平衡好,用两只话筒的上下移动来找出声部的平衡点。
另外还有男女声部混杂排列和男声部镶边排列法等。
合唱歌曲不是每个人都从头到尾一直唱下来的,当中穿插有合声、轮唱、领唱等形式,所以,为了在排练和演出时有利于声部间的配合,便于指挥、合唱、领唱三者间的合作,合唱队形要合理编排,通常是略成弧形。
当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排成“一”字形,其它队形也可以,只要把握一条原则,就是达成指挥与合唱队的合作。
基本的合唱队形确定后,就是如何来编排了。
编排队形时主要从这几条考虑:1、首先考虑的是个头,合唱队要整齐、和协,给人一种美感。
通常是中间高,两侧低,由低到高为大个到小个的顺序,也可根据台子的高低来确定前后排的个头。
2、一声部在左,二声部也就是合声在右,这样便于指挥。
3、把一些唱得比较好的最好放在中间的位置上,这样便于带动大家,也是合唱队的支柱,中间也是麦克风的位置。
4、领唱和朗诵通常在第一排的左侧,突出的一个位置,也可在队形中间。
第三章合唱的基本训练合唱对声音的总体要求:★声音:强调共性,消除个性,也就是“中庸之道”。
每个声部的每位队员声音音量要一样,音色相同;各声部之间音色相近靠拢,音量要根据作品协调一致,主旋律声部音量稍微突出,其他声部要退据二线。
★声音状态:女声的声音状态:以假声为主男声的声音状态:以真假声混合为主.★时值:要求严格读谱。
★纪律:排练、演出时要求准时到,步调一致听指挥。
★艺术指导和指挥:要有绝对的权威。
全部合唱队员要拥护艺术指导和指挥。
一、合唱的呼吸在合唱训练中,合唱的呼吸有整体呼吸、声部轮流呼吸和循环呼吸三种。
★合唱的呼吸1、整体性的呼吸即全体合唱队员同时呼、同时吸、同时换气,数十百人都如一人,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