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第八章 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13
专题之一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隔热1.1 概述热环境→保温与隔热声环境→隔声湿度环境→防水与防潮涉及到三个问题:部位→在什么位置做?材料→用什么材料做?构造→怎么做?一、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要求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2、冬季保温设计要求①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向阳地段,尽量争取主要房间有较多日照。
②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之比(体形系数)应尽可能地小。
平、立面不宜出现过多的凹凸面。
③室温要求相近的房间宜集中布置。
④严寒地区居住建筑不应设冷外廊和开敞式楼梯间;公共建筑主入口处应设置转门、热风幕等避风设施。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宜设置门斗。
⑤严寒和寒冷地区北向窗户的面积应予控制,其他朝向的窗户面积也不宜过大(窗墙比),应尽量减少窗户缝隙长度,并加强窗户的密闭性。
⑥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外墙和屋顶应进行保温验算,保证不低于所在地区要求的总热阻值。
⑦热桥部分(主要传热渠道)应通过保温验算,并作适当的保温处理。
3、夏季隔热设计要求①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环境绿化、自然通风、建筑遮阳和围护结构隔热等综合性措施。
②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单体的平、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尽量避免主要房间受东西日晒。
③南向房间可利用上层阳台、凹廊、外廊等达到遮阳目的。
东、西向房间可适当采用固定或活动式遮阳设施。
④屋顶、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通过验算,保证满足隔热设计指标。
⑤为防止潮霉季节地面泛潮,底层地面宜采用架空做法。
地面层宜选用微孔吸湿材料。
二、传热方式和传热过程1、传热方式:(1)传导:指物体或媒质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通过接触进行的热量的传递过程。
(2)对流:只在流体中进行,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量的过程。
(3)辐射:以电磁波来传递热量。
2、传热过程三个过程:吸热(内表面从室内空气吸热)→传热(围护结构内部传热)→放热(外表面向低温空间散热)三、热工指标(传热阻、热阻、传热系数、导热系数、换热系数、蓄热系数、热惰性指标)1、传热系数K: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1小时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夏热冬暖地区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作者:董涛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8期摘要:结合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点,对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窗体;屋面构造中图分类号:TU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8-0069-02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节约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社会能耗中,建筑的运行能耗占据了整体总能耗的30%以上,因此,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能耗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建筑全年累计冷热负荷。
对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1 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点夏热冬暖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北纬25°以南,东经105°~120°之间的范围,包括广东省、台湾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多数情况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0 ℃,最热月平均温度在25~29 ℃之间,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夏热时间长,高温高湿气候持久(从每年的5月上旬一直到10月中旬,温度都会超过25 ℃)。
根据我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在该地区,建筑的节能率应该达到50%以上,而由于建筑能耗中用于保暖和降温的空调占据了55%以上的比例,因此,建筑节能的重点应该放在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方面。
通常来讲,当建筑的围护结构表面温度低于人体皮肤平均温度时,建筑内部的温度相对合理;当高于此值时,则会感到明显的热辐射;如果围护结构的表面温度在36 ℃以上,则人们会产生很大的热感。
因此,在夏热冬暖地区,要想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就应从围护结构入手,加强优化设计,提升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2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优化设计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对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三章屋顶3.4 屋顶的保温与隔热构造
1)建筑热工学:
2)围护结构:
3)热阻:
4)围护结构传热阻:5)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6)气密性:
7)建筑保温:8)内保温:9)外保温:10)建筑防热:
热环境质量节能
设置保温层设置隔热层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保温层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外保温内保温
外保温
内保温
外保温正置式倒置式
防水层之下结构层之上
隔汽层。
防水层之上3%
吸水率低长期浸水不变质
构造层次
屋顶承重结构层之下
防止保温层结露
概述
☐设置
隔热层
☐种植架空蓄水☐
3.4.2 屋顶的隔热构造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1)基本构造层次
2)种植隔热屋面的典型构造
屋面防水层上薄型制品架设一定高度
良好通风不宜在寒冷地区采用混凝土板架空屋面坡度不宜大于5%
架空高度宜为180~300mm与女儿墙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屋面宽度大于10m通风屋脊
进风口正压区出风口负压区制品形式多样点式条形
蓄水隔热设水池蓄积一定深度的水水的反射和蒸发
小结:
正(内)置式外保温倒置式外保温内保温
种植隔热架空隔热蓄水隔热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隔热摘要本文简述了建筑传热原理、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隔热的构造要求和工程问题关键词节能、传热、建筑保温、建筑隔热引言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占有较大比重。
随着我国能源消耗的飞速增长,尤其在当前我国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如何降低建筑能耗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通过加强建筑物的保温隔热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因此国家对建筑节能工作也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标准,并制定了建筑节能50%的目标。
同时指出由于过去夏热冬冷地区不采暖、不空调,居住建筑的设计对保温隔热问题重视不够,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很差,使得该地区的采暖、空调能源消耗非常大,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还污染了自然环境,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步伐。
因此建筑节能工作除了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必须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现建筑节能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不少的城市居住建筑已制定节能65%的目标。
1建筑传热原理凡是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必然有热能的传递、转移现象的发生。
围护结构传热就是由于室内外存在温差导致的。
1.1影响建筑传热的因素传热的基本方式分为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做好节能工作则需要了解每一个传热方式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这对于选择保温或隔热材料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1.1.1影响导热的因素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其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材料材质的影响:由于不同材料的组成成分或者结构不同,其导热性能也就各不相同,甚至相差悬殊,工程上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3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做保温隔热之用。
2)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的干密度反映材料的密实的程度,材料愈密实干密度愈大,材料内部的空隙愈少,其导热性能也就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