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理数导学案
- 格式:pdf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18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 。
2、阅读课本P 1和P 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2有理数的除法(1)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理解倒数概念,会求有理数的倒数;3、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学习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学习难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课前预习】1、求8÷(-4)的值∵(-2)⨯(-4)=8,∴8÷(-4) =____;又∵8⨯(-41)= ∴8÷(-4)___8⨯(-41),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41. 同样可得:-8÷4____-8⨯41, -8÷(-4)_____-8×(-41)(填“=”或“≠”) 除法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______.即a ÷b = (a 、b 是有理数,且b ≠0).2、从(-2)⨯4=____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8)÷(-2)=_____ (同号两数相除)(-8)÷4=_____ (异号两数相除)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_,异号得_____,并把绝对值相______.零除以任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__. 0不能作 ,0没有 数.3、计算(1)(-90)÷15 (2)383÷(-2.25) (3)(-2512)÷(-53) 解:原式= -(90÷15) 解:原式= -(827 94) 解:原式= (4)(-45)÷5 (5)(-72)÷(-9) (6)-94÷131 【自主学习】1)、小红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
问小红家离学校有 米,列出的算式为 。
2)放学时,小红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 分钟。
列出的算式为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4 的倒数 ,3的倒数 ,-2的倒数 ;【交流、讨论】1、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大小:8÷(-4) 8×(一14); (-15)÷3 (-15)×13; (一114)÷(一2) (-114)×(一12); 【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然后,相互交流、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1.自学P34例5、例62. 师生共同完成例7【课堂练习】1、练习:P352、练习: P36第1、2题【要点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课后练习】1、若a + b <0,ab >0,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a >0,b > 0 B .a <0,b <0 C .a > 0, b <0 D .a < 0 ,b > 02、若ba = 0,那么( ) A .a = 0,b=0 B .a = 0,b ≠0 C .a ≠0 ,b = 0 D .a ≠0,b ≠03、(-0.009)÷0.3 = ÷(-7)=-71 -1÷(-121)= 4、计算(4)531÷(-751) (5)-3.5⨯78⨯(-43) (6)(-7)÷(-231) 5、如果b a ÷()0≠b 的商是负数,那么( )A.b a ,异号B.b a ,同为正数C.b a ,同为负数D.b a ,同号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若b a ,异号,则b a ⋅<0,b a <0B.若b a ,同号,则b a ⋅>0,ba >0 C.b a b a b a -=-=- D.ba b a -=-- 7、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0a b +>B 、0a b ->C 、0a b ⋅>D 、0a b> 8、计算(1)-27÷(-3) (2)32÷(-4) (3)-153÷(-6)9、计算:①123()25125÷- ②551()2184-÷⨯- ③421||(1)932÷-⨯-。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及答案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有理数《1.3有理数的加法》导教案(1) N0:8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论__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_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经历研究有理数加法法例的过程,加深对有理数加法法例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自学教材 16—18 页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例:(1) 同号两数相加,例 1、计算( -4 )+(-5 )第一步:确立种类(-4 )+(-5 )(同号两数相加)第二步:确立和的符号(-4 )+(-5 )=- ()(取同样的符号)第三步:确立绝对值(-4 )+(-5 )= -9(把绝对值相加)练习: 3+2 =(-3 )+(-2 )=(-1)+(-6)=(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例 2、计算( -2 )+6第一步:确立种类(-2 )+6(异号两数相加)第二步:确立符号∵6 2,∴( -2 )+6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第三步:确立绝对值∵ 6-2=4,∴( -2 )+6=+4(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练习 :(-3)+4=+()=3+(-4 )=-()= 5+(-7)==( -12 )+19==同学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的步骤吗?①确立种类;②确立和的(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4)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③最后进行绝对值的。
比方: 5+(-5)= 。
比方: 3+0=-3+3=0+。
(-5 )=2、自学检测(1)+ 8 与- 12 的和取___号,+ 4 与- 3 的和取___号。
(2)按①的格式计算以下各题① 14+(-21 )②(-18)+(-9)③(-0.8)+1.7④ -8+ 8解:①原式 = - (21-14 )=-7三、合作研究1.填空( 1)、某天气温由 -3 ℃上涨 4℃后气温是( 2)、已知两数 5 与-9 ,这两个数的和是;比-3 大 5.,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和是,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2、设a=-2 ,b= 1 ,计算33( 1) a+(-b)( 2) (-a)+b(3)a+2b3、红星队在 4 场足球赛中的战绩是:第一场 3:1 胜,第二场 2:3 负,第三场 0:0 平,第四场 2:5 负。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册九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册第一章:有理数导学目标:了解有理数的定义,会对有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1. 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例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以及可以表示为分数形式的小数。
2. 有理数的表示有理数可以通过分数、小数和负号表示。
例如:32/5,-1.2,-3。
3. 有理数的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数轴进行比较,数轴的左边表示负数,右边表示正数。
例如:-5 < -1 < 0 < 2 < 4。
4.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遵循以下规则:- 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数;- 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为负数;- 正数加负数时,找到两个数的绝对值中较大的数,并用它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
5.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即求减数的相反数后再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7-3可以转化为7+(-3)。
第二章:代数基础导学目标:掌握代数基础概念,灵活运用代数式进行计算1. 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是由数或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可以包括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
2. 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可以通过代数运算进行计算,其中常用的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和指数符号。
3. 代数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代数式的展开指的是将括号中的内容按照规则进行计算,例如:(a+b)^2 = a^2 + 2ab + b^2。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指的是将代数式分解成乘积的形式,例如:4x^2 + 12x = 4x(x + 3) 。
4. 代数式的简化代数式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进行简化,合并同类项是将相同字母的项合并在一起,例如:2x + 3x = 5x。
第三章:图形的认识导学目标: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判断1. 平面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包括点、线段、射线、直线和曲线,可以通过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有不同的性质,例如:矩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第一章《有理数》章末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梳理本章知识,熟悉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熟练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2、体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合作交流,克服易错点及运算错误,提高对本章知识的整体把握。
重难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一.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 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练习】(1)判断:①a 一定是正数; ②-a 一定是负数; ③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④-(-a )一定大于0; ⑤0是正整数。
⑥ 0℃表示没有温度(2)增加-20%,实际的意思是 . 甲比乙大-3表示的意思是2.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类 按正负性质分类【练习】(1)在-3.14 , 52-,12 , -3 ,0 ,)(92-- ,8- ,2-π ,21,•6.0中 ,哪些数是整数,分数,正整数,负分数,非负数?整数: ; 分数 ;正整数: ;负分数 ; 非负数: ;非负整数 。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①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 ; ②正数都 0,负数都 0; 正数 一切负数;③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练习】(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 -|-2|, -4.5, 1, 0 (3)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②已知m是整数且-4<m<3,则m为_______________。
③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
最大的非正数是_ 。
④与+1的距离为三个单位的点有 个,他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 。
⑤一个蜗牛从原点开始,先向左爬了4个单位,再向右爬了7个单位到达终点,那么终点表示的数是 。
《有理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能区分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给定的数进行分类。
3、理解数轴的概念,能正确画出数轴,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4、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2)数轴的概念及应用。
(3)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及计算。
2、难点(1)对负数概念的理解。
(2)绝对值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例如:5、0、-3 等。
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例如:1/2、-3/4 等。
(二)有理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
整数分为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2、按性质分类: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
正有理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负有理数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
(三)数轴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任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
(四)相反数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如:5 和-5 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是 0。
2、性质:(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 0。
(2)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五)绝对值1、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作|a|。
2、性质:(1)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即:当 a>0 时,|a| = a;当 a = 0 时,|a| = 0;当 a<0 时,|a| = a。
(2)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0。
四、典型例题例 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5,-314,0,-7,12/13,-20%,-001,21,-98,314159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负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整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解:正数集合:{+5,12/13,21,314159}负数集合:{-314,-7,-20%,-001,-98}整数集合:{+5,0,-7,21,-98}分数集合:{-314,12/13,-20%,-001,314159}例 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3,2,0,-15,5/2解:先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找到对应的点。
七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知道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
二、阅读指导1、我们以前学过的数:1、2、3……0 21、32、53…… 这三类数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下,并在小组读一遍。
2、课本中出现了新数:-3、-2、-2.7%,这些数和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区别?课本上结合实际对它们的意义做了说明,你有其他说法吗? 请想一想在组内说一说。
3、把一组旧数和新数放在一起:3、2、1、1.8%、+6、+3.2、-3、-2、-2.7%、0,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知识把它们分类一下,并读出来。
4、归纳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5、正数、0、负数结合实际后都能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课本中都举出哪些可用正数、0、负数表示的例子,请找出来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三、尝试练习课本P3页的练习1、2、3、4;P4页练习。
课本P5页习题1.1第1、2、3题.四、交流展示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
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
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五、当堂反馈1、课本P5页习题1.1第4-8题.2、(1)若规定向南为正,则向北50米记作(2)若+101元表示收入101元,则-100元表示3、2008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1.8%,-2.7%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六、反思小结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举例说明正数、负数在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的作用。
§1.2.1 有理数一、学习目标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有理数,会将有理数进行分类。
二、阅读指导1、至今为此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 其中对正分数和负分数的理解,你有什么疑问?2、正数包含:负数包含:3、有理数包含:4、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三、尝试练习1、课本P8页练习;课本P14页习题1.2第1题。
5. 已知下列各数:- ,-,3.14,+3065,0,-239.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432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3.下列语句:○1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20℃表示没有温度;○3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4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5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6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其中正确的有()(3)顺时针转5圈和逆时针转3圈;(4)高于海平面800米和低于海平面200米.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 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绝对值不等时,取 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 . ◆ 质疑导学:例1.计算 (1)(+8)+(+5) (2)(-8)+(-5) (3)(+8)+(-5)(4)(-8)+(+5) (5)(-8)+(+8) (6)(+8)+0; 例2用“>”或“<”号填空:(1)如果a >0,b >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 <0,b <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 >0,b <0,|a|>|b|,那么a+b ______0;(4)如果a <0,b >0,|a|>|b|,那么a+b ______0. 例2.某公司三年的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规定盈利为“+”(单位:万元)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 ◆ 学习检测1.(+5)+(+7)=_______; (-3)+(-8)=________ (+3)+(-8)=________; (-3)+(-15)=________; 0+(-5)=________; (-7)+(+7)=________. 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 3.(-5)+______=-8; ______+(+4)=-9. _______+(+2)=+11;______+(+2)=-11; 4. 如果,5,2-=-=b a 则=+b a ,=+b a5、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6、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绝对值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看教材第12页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图,你能将这一周的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这节课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2)会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3。
学习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分层学习1。
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2页“思考”到教材第13页第4行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借助数轴来归纳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看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有什么规律.(4)自学参考提纲:①说出数轴上各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顺序。
a。
把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后,在温度计上所对应的点是从下到上的;按照这个顺序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各点的顺序应该是从左到右的。
b。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②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特征(原点右边的数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数表示负数)和上述规定(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可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一: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对于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离原点越远,说明这个数的绝对值越大(填“大”或“小”),表示该数的点越往左(填“左"或“右”),因此可以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二: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③填空:(填“>”或“<”)—100<0 -50<120<0。
0001④-78和—89这两个负数谁大?怎样来比较?解:∵-|78|<|—89|,∴—78>—89⑤你能总结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吗?相互交流一下。
2。
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和交流探讨.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自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进度,收集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差异指导:a。
指导部分未找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学生观察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的位置与它们的大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