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8.21 MB
- 文档页数:28
《茉莉花》音乐教案优秀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茉莉花》的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
2.难点: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钢琴。
3.录音机。
4.歌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分享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第二环节:学习歌曲1.教师简要介绍《茉莉花》的背景和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歌词。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旋律。
4.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三环节: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第四环节: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加入自己的表演元素。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教师邀请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汇报演出。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著名的民族歌曲,进行欣赏和学唱。
具体教学步骤:1.导入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2.学习歌曲简要介绍《茉莉花》的背景和特点。
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歌词。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旋律。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3.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加入自己的表演元素。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邀请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汇报演出。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布置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著名的民族歌曲,进行欣赏和学唱。
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学会《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
《茉莉花》音乐说课稿(精选3篇)《茉莉花》音乐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茉莉花》音乐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茉莉花》音乐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茉莉花》,这是选自人音版八年级第一单元《百卉含英》的知识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它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本单元以“百卉含英”为主题,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描绘花卉的艺术作品,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
河北民歌《茉莉花》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它最初叫“鲜花调”。
这首歌曲在民歌《茉莉花》的基础上,改编后进行了声部处理,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节拍为四四拍,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
2、教学目标根据音乐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⑴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茉莉花》,让学生掌握二声部合唱知识及电子琴演奏技巧。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感情来演唱歌曲《茉莉花》,并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创造《茉莉花》,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河北民歌《茉莉花》,使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3.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电子琴演奏形式表现茉莉花,因为器乐演奏是学生很重要的艺术实践。
教学难点之一是学习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良好的呼吸体验不仅有利于引导歌唱时的发声,而且让人更好地抒发歌曲的情感。
难点之二是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二声部的和谐,充分体会歌曲的旋律美。
(二)说教学策略八年级的学生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增强,我将采用听唱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为目的”的原则,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
音乐教案《茉莉花》(江苏民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我国著名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茉莉花》,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民间风俗。
教学重点:1. 学会《茉莉花》的曲调和歌词。
2. 了解民歌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 民歌文化的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茉莉花》歌曲。
2. 教学PPT:包括歌词、图片、知识点等。
3. 乐器: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
2. 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二、学习歌词(5分钟)1. 教学生学会《茉莉花》的歌词。
2. 分析歌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学习曲调(10分钟)1. 分析《茉莉花》的曲调特点,如音阶、节奏等。
2. 教授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四、实践练习(10分钟)1.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和指正。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茉莉花》的认识。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民歌,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茉莉花》的过程中,对音准和节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验民歌的魅力。
六、深入探讨民歌文化(10分钟)1. 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茉莉花》背后的民间故事和文化内涵。
2. 探讨民歌在民间生活中的作用,如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
七、对比分析(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茉莉花》版本,如北方版、四川版等。
2. 对比分析不同版本间的差异,让学生认识民歌的地域特色。
八、创作与改编(15分钟)1. 教授学生如何创作和改编民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九年级茉莉花音乐教案精品文档九年级茉莉花音乐教案《茉莉花》优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茉莉花》。
问题解决与思考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茉莉花》。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录像中这段音乐的名字吗, 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茉莉花长的什么样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盆茉莉花,你们可以过来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
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是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
1 / 8精品文档师: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湖北民歌《茉莉花》。
二、《茉莉花》歌曲学习1、初次聆听歌曲《茉莉花》。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音乐教案茉莉花课型: 唱歌课课题: 茉莉花教学内容:1、歌曲《茉莉花》2、综合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歌唱教学方法:2 / 8精品文档听唱法、欣赏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沂蒙山小调》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请大家欣赏几首民歌.民歌的题材有几种,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方录音或者范唱1、《太阳出来喜洋洋》2、《放马山歌〉〉3、《川江船夫号子〉〉、《无锡景》学生回答。
4、板书:民歌的体裁: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三、歌曲学唱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3 / 8精品文档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茉莉花音乐教案茉莉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茉莉花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掌握《茉莉花》的曲调、歌词和演唱技巧。
3.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掌握《茉莉花》的曲调和歌词。
2.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包括声音的吐字清晰、音准准确以及情感的传递。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与学生共同回顾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并简单介绍茉莉花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学习曲调和歌词(15分钟)老师现场演唱茉莉花,学生跟读歌词和模仿曲调。
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茉莉花的曲调和歌词。
3.演唱训练(20分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演唱。
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改善演唱的声音、语言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4.情感演绎(10分钟)提醒学生要理解茉莉花的情感,通过适当的发声和表情来传递这种情感。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演唱茉莉花,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欣赏和评价(10分钟)欣赏经典的茉莉花演唱视频,并引导学生对演唱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进行评价。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6.总结(5分钟)老师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要继续努力学习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对茉莉花音乐教学的设计,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这首经典的音乐作品,了解它的背景和特点。
在演唱训练中,通过分组练习和个别指导,学生的演唱技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在情感演绎和欣赏评价环节,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水平。
《茉莉花》音乐课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第三节《江南民歌》,详细内容为学习民间歌曲《茉莉花》。
通过学习这首经典民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江南地区的音乐特色,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茉莉花》的创作背景,感受江南民歌的韵味,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演唱《茉莉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掌握歌曲中的音准、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及装饰音的掌握。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及江南民歌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教鞭。
学具:音乐教材、歌词单、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江南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茉莉花》的创作背景,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民歌的风格。
3. 示范:教师演唱《茉莉花》,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组员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茉莉花》2. 歌曲背景:江南民歌3. 歌曲分析:旋律、节奏特点4. 歌曲演唱技巧:音准、节奏、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茉莉花》,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由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茉莉花》的演唱技巧,但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其他地区的民歌,进行对比分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民歌比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及装饰音的掌握。
最新小学音乐《茉莉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美丽的民歌》中的《茉莉花》。
歌曲描述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歌词简洁、旋律优美,是我国脍炙人口的民歌之一。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歌词学习、旋律学唱、节奏练习及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茉莉花》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茉莉花》,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准。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书、歌词单、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茉莉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谈论茉莉花,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唱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2)学唱旋律: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学唱旋律。
(3)练习节奏:教师引导学生用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练习歌曲中的节奏。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2)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级进、跳进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歌词、旋律和节奏。
(2)个别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茉莉花》2. 歌词:按照歌词的韵律和节奏,分行书写。
3. 旋律:用五线谱表示歌曲的旋律。
4. 节奏:用节奏符号表示歌曲的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茉莉花》。
2. 答案:学生将演唱的录音或视频提交给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茉莉花的生长过程和用途,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唱其他脍炙人口的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课《茉莉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民歌《茉莉花》,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词曲特点。
2.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茉莉花》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2. 民歌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文化价值。
3. 民歌演唱形式及表演技巧。
三、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茉莉花》,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2. 理解《茉莉花》的歌词内涵,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了解民歌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文化价值。
四、教学难点1. 准确演唱《茉莉花》,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
2. 深入理解《茉莉花》歌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茉莉花》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2. 运用示范法,展示《茉莉花》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民歌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文化价值。
4. 利用视听法,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5.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茉莉花》的演唱和表演。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材料:《茉莉花》不同版本的演唱音频。
2. 教学视频材料:《茉莉花》的MV或演出视频。
3. 乐谱:《茉莉花》的钢琴伴奏谱或吉他伴奏谱。
4. 教学PPT:包含《茉莉花》的歌词、曲谱、图片等。
5.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麦克风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茉莉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分析《茉莉花》的词曲特点,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3. 示范:教师演唱《茉莉花》,展示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
4. 练习:学生跟随伴奏练习演唱《茉莉花》,教师指导音准、节奏和音色。
5. 讨论:分组讨论民歌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文化价值。
6. 展示:各小组选取一首民歌进行演唱和表演,分享学习成果。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茉莉花》的词曲特点和演唱技巧。
《茉莉花》音乐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中的《茉莉花》。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背景介绍、音乐结构分析、旋律学唱、歌词理解以及相关的民族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的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学会分析《茉莉花》的音乐结构和旋律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合唱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学唱和音乐结构分析。
教学重点:歌词理解和民族音乐知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茉莉花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首歌曲的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茉莉花》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历史渊源。
3. 歌曲学唱: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b. 分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c. 集体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 音乐结构分析:a. 讲解歌曲的结构,如:起承转合;b. 分析旋律特点,如:五声音阶、民族风格。
5. 歌词理解: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茉莉花的美,理解歌曲的意境。
6.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旋律接龙,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茉莉花》2. 音乐结构:起承转合3. 旋律特点:五声音阶、民族风格4. 歌词大意:描绘茉莉花的美丽和清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茉莉花》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观点明确,表达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音乐结构分析部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如《小放牛》、《送别》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学唱中的音准和节奏掌握;2. 音乐结构分析和旋律特点的讲解;3. 歌词理解和意境感受;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反思。
《茉莉花》的音乐教案《茉莉花》的音乐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茉莉花》的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茉莉花》的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本国民歌的热爱之情。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作品作出初步的评价。
3.了解与茉莉花相关的文化知识,开拓视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难点: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出形式作出对比,并且进行恰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给大家演唱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熟悉。
教师操作:教师范唱。
生:是《茉莉花》。
师:对了,就是茉莉花,你们说说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生:白色的,有很多花瓣,闻起来很香。
教师操作:出示照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因其曲调优美、旋律流畅而广泛流传。
你们都在哪儿听到过这个曲调?生1:在电视上。
生2:在上届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中国小女孩就演唱了这首歌曲。
生3:在音乐会上。
师:对,在音乐会上及很多重要的场合,都播放过《茉莉花》这首歌曲,在澳门回归的时候,军乐队就奏响了《茉莉花》。
20__(请自填)年悉尼奥运会闭幕式上,我们国家作为下一个承办奥运会的国家,表演了一些节目,其中就有歌曲《茉莉花》。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茉莉花》可以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二、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师:刚才老师为大家演唱了《茉莉花》这首歌,现在你们想了解哪些和茉莉花有关的内容呢?生1:我想了解茉莉花的形状,样子。
生2:我想了解《菜莉花》这首歌的背景。
.生3:我想了解《茉莉花》有多少种版本。
生4:……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茉莉花,更喜欢《茉莉花》这首歌。
因此,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制作了一个关于茉莉花的网站,今天我就邀请同学们到我的网站去做客。
《茉莉花》音乐教学设计年级:九年级(7)班课型: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教材分析】江苏民歌《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产生于明清时代,最早叫《鲜花调》,2/4 拍,单乐段歌曲。
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洁白无瑕、美丽圣洁、芬芳怡人、朴实无华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
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
此歌曲旋律节奏简单流畅,故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情感领悟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的】1.情感、态度价值观: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对我国拥有优秀的民歌遗产感到自豪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听赏、辨析等活动,同学们能够感受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的关系;3.知识与技能:1)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2)欣赏多首以“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了解它们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教学重点】能够用舒展、流畅、柔美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江西民歌《茉莉花》【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风格、文化上的差异。
【教学方法】演唱法聆听法辨析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同学们告诉老师,民歌体裁分为哪三类?2.现在聆听四首曲子片段,请辨析它们分别属于什么体裁?1)《无锡景》 2)《放马山歌》3)《川江船夫号子〉〉 4》《茉莉花》3.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最后一首曲子的曲名是什么?是哪个地方的民歌?4.简介茉莉花:茉莉花也叫茉莉,为白色的小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
音乐教案茉莉花(江苏民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江苏民歌的独特风格,感受茉莉花的优美旋律。
2.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茉莉花,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茉莉花》,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换气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音响设备、钢琴、歌谱。
2. 学生准备:练习歌唱技巧、了解民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学习:教师教授歌曲《茉莉花》,讲解歌曲的背景、特点,带领学生学唱。
3. 歌唱练习: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和换气技巧。
4. 集体演唱:全体学生共同演唱《茉莉花》,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5. 表演展示:学生自主编排表演,展示对《茉莉花》的理解和喜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换气技巧掌握程度。
2.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
3. 表演评价:评价学生的表演创意、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扩展1. 对比学习:教师选取其他地区的《茉莉花》版本,如东北民歌、四川民歌等,让学生对比欣赏,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2. 创作活动:邀请学生根据《茉莉花》的旋律创作新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对音乐的热爱。
七、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茉莉花》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对民歌的认识。
八、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茉莉花》,加强音准、节奏和换气技巧的掌握。
2. 调查家乡的民歌,了解家乡的音乐文化,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课后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总结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