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酒三十六失、十过,酒水业果报

饮酒三十六失、十过,酒水业果报

饮酒三十六失、十过,酒水业果报

今人多喜饮酒,且不仅喜自饮,更喜迫他人共饮;彼本不喜饮酒者,面对人情,总谓难推却,皆非不知饮酒之害,实属贪、欺、妄、痴而已。如今年关将至,回想向前贪杯诸种恶业,饮酒诸种痴行,发大忏悔心,恭录世尊所述饮酒之三十六失,并印光大师破世人假借错解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而自欺欺人之开示,及《大庄严论》所述饮酒十过等,令己及有缘者生大信心,深识饮酒之害,永断饮酒恶行。

《分别善恶所起经》云: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

何等三十六失。

一者人饮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无有上下。(醉酒后,往往会不敬父母、颠倒伦常次序,以下犯上)

二者语言多乱误。(醉后说话,常颠三倒四)

三者醉便两舌多口。(醉后常说多话、两面话,损害

人际关系)

四者人有伏匿隐私之事。醉便道之。(醉后往往会说出别人的隐私)

五者醉便。骂天溺社。不避忌讳。(醉后忘记了忌讳,骂天地、到处小便)

六者便卧道中。不能复归。或亡所持什物。(醉后睡在路上,不认识回家的路,丢东西)

七者醉便不能自正。(醉后,路都走不直)

八者醉便低仰横行。或堕沟坑。(醉后常常横冲直闯,掉入沟坑中)

九者醉便躄顿。复起破伤面目。(走路像瘸子,摔伤脸面)

十者所卖买谬误妄触抵。(错买错卖,招致损失)十一者醉便失事。不忧治生。(醉后连干活劳作、家人生计都忘了)

十二者所有财物耗减。(饮酒无度的人,损耗钱财,基本上没有富人)

十三者醉便不念妻子饥寒。(醉后根本想不起家人也有冷暖、饥渴)

十四者醉便嚾骂不避王法。(醉后乱骂,不知不觉触犯国法)

十五者醉便解衣脱裤绔。裸形而走。(醉后乱脱衣裤,不知道羞耻)

十六者醉便妄入人家中。牵人妇女语言干乱。其过无状。(醉后往往误入他人家中,骚扰妇女,最损形象,招人记恨!)

十七者人过其傍欲与共斗。(旁人路过,就想找打)十八者蹋地唤呼惊动四邻。(醉后大呼小叫,扰邻,招人讨厌)

十九者醉便妄杀虫豸。(醉后乱杀动物)

二十者醉便挝捶舍中付物破碎之。(醉后摔打家中东西,白费钱财)

二十一者醉便家室视之如醉囚。语言冲口而出。(被家人视为醉酒的囚犯,恶言恶语冲口而出)

二十二者朋党恶人。(结交恶友)

二十三者疏远贤善。(疏远了贤人、好人)

二十四者醉卧觉时。身体如疾病。(睡醒后身体不舒服,像病了一场)

二十五者醉便吐逆。如恶露出。妻子自憎其所状。(酒后呕吐,妻子儿女无人喜欢!)

二十六者醉便意欲前荡。象狼无所避。(醉后往往像狼一样四处游荡)

二十七者醉便不敬明经贤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门。(醉后不敬重那些通达佛经典籍的贤者、修道的出家人)

二十八者醉便淫妷。无所畏避。(醉后容易放纵性欲,无所畏惧和避讳)

二十九者醉便如狂人。人见之皆走。(醉后像疯子,他人远避)

三十者醉便如死人。无所复识知。(像死人一样,一无所知)

三十一者醉或得疱面。或得酒病。正萎黄熟。(酒精过敏,酒精中毒)

三十二者天龙鬼神。皆以酒为恶。(天龙八部、鬼神,都把酒视为恶毒的东西)

三十三者亲厚知识日远之。(导致对自己很亲近友好的人逐渐离去)

三十四者醉便蹲踞视长吏。或得鞭搒合两目。(醉后往往无礼藐视长辈、官吏,而招致惩处)

三十五者万分之后。当入太山地狱。常销铜入口。焦腹中过下去。如是求生难得。求死难得。千万岁。(死后入地狱中,长期遭受酷刑惩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三十六者从地狱中来出。生为人常愚痴。无所识知。(很久以后,才能从地狱中出来,即使生来为人,也往往很愚蠢,一点都不聪明。)

今见有愚痴无所识知人。皆从故世宿命喜嗜酒所致。如是分明。亦可慎酒。

酒有三十六失,人饮酒,皆犯三十六失。

(常见的一些愚蠢、痴傻糊涂的人,多是从地狱中出来的。因果如此分明,实在该禁酒了。

现今之人,自己喝酒或劝人喝酒时,喜欢引用济公活佛的口头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都没有说出济公活佛所说的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所以都是误解济公活佛慈悲济世的好意与善

意。

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供诸位详知。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

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

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

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

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

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祈洞察是幸。———选自《印光大师文抄》复庞契贞书

另外,世尊曾亲口说过:“十分酷爱饮酒者,于自与他皆无利,酒令丑陋遭诽谤,如哈拉毒莫饮之。”《念住经》中云:“制酒、饮酒、令他饮之人多转生嚎叫地狱。”《宣说戒律经》中云:“饮酒者将堕入烧热地狱。堕入此地狱众生长达数千年中受煎熬之苦。”

此等诸多佛经中对饮酒的过失都有宣说。又如《毗奈耶经》中云:“草尖露珠许酒亦切莫饮,倘若饮用,则彼非我声闻,我非彼本师也。”《宣说善恶经》中说:

“今生饮酒后久睡不醒,死后转生饮铁液之地狱中。”《分别善恶经》云:“饮酒之人将转生饮铜液之地狱中,此间感受罪业之果报。”《金刚顶续》中云:“酒乃诸祸根,是故当断除。”《不动威猛续》云:“智者莫饮酒,断绝世人谤。”《胜乐戒源续》中云:“咒师若成酒疯子,转生嚎叫地狱中。”《文殊根本续》云:“咒师饮酒若已醉,百劫之中不间断,住于嚎叫地狱处。”饮酒一般有三个阶段,正如华智仁波切所说:“最初无度喜好时,中间饮酒已醉时,最后无心如尸时。”他又说:“何人饮酒若已醉,不成自他利之鬼,毁法世间之邪魔,永毁今生来世魔。”敦珠法王是这样说的:“酒醉之徒增长贪心,容易着魔。”诸如此类的教证不可胜数。

饮酒之害,至此可明,望来者今后于杯前三思。

戒酒,是五戒之一。

多种经、律、论中,有对饮酒危害、果报的描述:【酒】

(物名)梵语苏罗Sur?,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

《智度论》列三十五过。

《俱舍论》十四曰:‘契经说:诸有苾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应饮。’《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大佛顶首楞严经》: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

(属九横死之三,横为非人鬼怪之类,夺其精气而死,是为横死。)

《大般涅槃经》: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除断,则远众罪。

不食肉、不饮酒。五辛荤物,悉不食之。是故,其身无有臭秽。常为诸天、一切世人恭敬供养,尊重赞叹。

《念住经》:制酒、饮酒、令他饮之人,多转生嚎叫地狱。

《宣说善恶经》:今生饮酒后,久睡不醒;死后,转生饮铁液之地狱中。

《分辩善恶经》:饮酒之人,将转生饮铜液之地狱中,此间感受罪业之果报。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堕狌狌中,后还为人愚痴,生无所知。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乱酒无礼节,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狱中,洋铜沃其口。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复有众生,或癫或狂,或痴或騃,不别好丑。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时,坐饮酒醉乱犯三十六失。后得痴身,如似醉人。不识尊卑,不别好丑。八万劫堕沸屎地狱,狱卒斩锉,求死不得,求生不得。五穷六极,长夜受苦。以坐贪酒过。受罪已,始得为人,癃残跛蹇,为人之所憎嫉。行逢接他,横事常无乐时。以酒过犯,故获斯罪。

《长阿含经》之《善生经》第十二:

当知饮酒有六失:

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

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分别善恶报应经》:

复次,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

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嗔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

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

二十,舍离善友。

二十一,弃舍饮食。

二十二,形不隐密。

二十三,淫欲炽盛。

二十四,众人不悦。

二十五,多增语笑。

二十六,父母不喜。

二十七,眷属嫌弃。

二十八,受持非法。

二十九,远离正法。

三十,不敬贤善。

三十一,违犯过非。

三十二,远离圆寂。

三十三,颠狂转增。

三十四,身心散乱。

三十五,作恶放逸。

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饮酒十过

一、颜色恶。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

三、眼见不明。谓恣饮狂痴,瞻视昏瞀,而色境莫辨也。

四、现嗔恚相。谓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肆忿怒也。

五、坏田业资生。谓恣饮放逸,破费产业,资财散失也。

六、致疾病。谓饮酒过度,身体失调,以致疾病也。

七、益斗讼。谓醉酒发狠,与人争竞,不惜生命,而斗讼益增也。

八、恶名流布。谓耽饮纵恣,弃舍善法,而丑名恶声,远近流布也。

九、智慧减少。谓饮酒昏迷,狂騃愚痴,而智慧减少也。

十、命终堕恶道。谓朋狎饮酒,善行不修,恶业日增,命终之后,而堕恶道也。

《大庄严论》:佛说身、口、意三业之恶行,唯酒为根本,复堕恶行中。

——《翻译名义集》

《大智度论》卷第八:有人施酒,及自饮酒,得狂愚报。

《瑜伽》七十一卷:何所应受?谓清净物,如来所许。除酒、肉等所不应饮,不应食物。齐何应受?谓知量而受。勿令自损,或损于他。

护不饮酒戒五神:

一、阿摩罗斯兜嘻,护持戒人若入山林,不为虎狼所害;

二、那罗门阇兜帝,护持戒人不为伤亡所娆;

三、鞞尼干那波护,持戒人除恶鸟鸣狐鸣;

四、荼鞞斗毗舍罗,护持戒人除犬鼠变怪;

五、伽摩毗那阇尼佉,护持戒人不为凶注所牵。(凶注者,谓阴司注写凶恶之事也。)——《三藏法

数》

【五种不应施】之〔二、酒及毒药〕:

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故不应施与人也。——《法苑珠林》

做酒水业的果报很可怕: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四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压之油便流出。汝当观此压麻油人于日夜中杀几生命。假使如是压麻油人以十具轮相续恒压于一日夜一一轮中所压麻油数满千斛。如是相续至满千年。汝观此人杀几生命。所获罪业宁为多不。地藏菩萨摩诃萨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所杀无量无边。所获罪业不可称计。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唯佛能知余无知者。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为财利故置十淫.坊。一一坊中置千淫.女。一一淫.女种种庄严。诳惑多人恒为欲事。如是相续至满千年。此人获罪不可称计。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前十轮压油人罪等一淫.坊所获罪业。

又善男子。假使有人为财利故置十酒坊。一一坊中种种严饰。方便招诱千耽酒人饮兴欢娱昼夜无废。如是相续至满千年。此人获罪不可称计。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前所说十淫坊罪等一酒坊所获罪业。又善男子。假使有人为财利故置十屠坊。一一坊中于一日夜杀害千生。牛羊驼鹿鸡猪等命。如是相续至满千年。此人获罪不可称计。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前所说十酒坊罪等一屠坊所获罪业。如前所说十屠坊罪等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于前十恶随成一轮一日一夜所获罪业。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十压油轮罪等彼一淫坊

置彼十淫坊等一酒坊罪

置十酒坊罪等彼一屠坊

置彼十屠坊罪等王等一

佛弟子做烟酒批发是不太好,如果有别的谋生方式,建议转行。阿弥陀佛!

龙树菩萨:饮酒的过失有卅五项

《大智度论的故事》

佛曾经告诉一位名叫难提迦的居士,关于喝酒会有卅五项过失:

一、在现世会失去财物。原因是:酒醉后,心里不会想到节约,只知无限度花费下去。

二、打开诸多病门,病从口入。

三、构成争吵不休的原因。

四、赤身裸体也不难为情。

五、身败名裂,恶名昭彰,不能令人尊敬。

六、智慧荡然无存,完全被蒙蔽了。

七、该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已经得到的东西会散失。

八、应该隐藏的话,也会全部吐露出来。

九、荒废各种事业,不能成功。

十、酒醉为忧愁之本。原因是,喝醉时有许多损失,酒醒后,会有惭愧与忧愁。

十一、体力会逐渐衰退。

十二、身体会逐渐破损。

十三、不知敬爱父亲。

十四、不知敬爱母亲。

十五、不敬仰出家修行者。

十六、不恭敬婆罗门。

十七、不恭敬父母、伯、叔、姑与尊长。因为酒醉时,迷糊不清醒,分辨不出谁是谁。

十八、不敬佛。

十九、不敬法。

二十、不敬僧宝。

二一、与恶人为伍。

二二、会疏远贤能与善良之辈。

二三、结交破戒之徒。

二四、失去惭愧心。

二五、守不住六情(眼、耳、鼻、舌、身和意等六项感官)。

二六、随心所欲,肆无忌惮。

二七、被人憎恨,难被人所乐见。

二八、被尊贵的亲人与许多善知识丢弃一边。

二九、做不善之法。

三十、舍弃善法。

三一、得不到那些能明辨是非和有智慧者的信用。原因是,喝酒无异一种放肆不羁。

三二、会远离涅槃。

三三、会结下疯狂与愚蠢的因缘。

三四、命终之后,会堕下恶道与地狱里。

三五、如果投胎转世,即使可以做人,一生下来也必然会变成疯狂愚笨。

(卷十三,《大正藏》一五八页中、下段)

忏悔偈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破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弑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

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

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