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3
浅谈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方法。
方法:对20例需行骨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正规使用胰岛素调节围手术期血糖,注意胰岛素用药护理,将血糖控制在控腹<7.8mmol/l,餐后2h/11.1mmol/l水平。
术后随访12~42个月。
结果:无一例发生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骨科疾病的痊愈,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围手术期正规使用胰岛素有效调控血糖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骨科疾病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21-02糖尿病是骨科病人常见并发病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抗感染及组织愈合能力差,骨质疏松发生率又高,并发感染或内固定松动和出现并发症可能性大,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很有必要。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08年5月~2010年10月并存糖尿病的骨疾病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岁。
所患骨疾病种类为: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采用治疗方法有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空心钉肉固定、uhs内固定、伽玛钉内固定切开复位,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梳摘除等。
2围手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
2.1.1心理和饮食护理。
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注意其心理变化。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患关系,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倾听,最大限度地诱导患者的心理适应性。
与营养师配合,按患者体重(kg)确定饮食,控制总热量,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合理搭配膳食,改进烹调方法,做到定时、定量、定餐。
同时,注意戒烟,充分休息。
2.1.2术前血糖监测和控制。
术前进行常规检查,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各种降糖药,及时纠正不良反应。
开放性手术患者,在手术前3d停服降糖药,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
手术当日晨皮下注射剂量减少1/3~2/3,术前准备要求血糖空腹控制在7.25~8.34mmol/l(130~150mg/d),24h尿糖少于5~10g,无酮症和酸中毒。
糖尿病病人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关键词糖尿病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是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可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疼痛、增强患膝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自2006年6月~2010年12月共收治60例合并糖尿病的骨性关节炎病人,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60例合并糖尿病的膝关节损伤病人,实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年龄54~75岁,平均68.6岁。
入院前有糖尿病史者20例,10例患者入院查体后诊断为糖尿病。
患者术前空腹血糖7.6~19.8mol/l。
8例长期注射胰岛素,10例长期口服降糖药,2例饮食控制。
全部患者均在血糖稳定后及患者基本情况允许下手术。
住院期间,1例发生低血糖现象,经过治疗后缓解;2例术后创口表浅感染,经过抗炎治疗后延迟数天出院。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平均15天。
护理(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者因膝关节病多年,且合并糖尿病,受双重疾病的折磨,害怕手术失败及预后不佳,担心手术所需的经济负担等,易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
有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33.43%[1],膝关节炎病人年龄较大,加上长期的躯体疼痛、活动障碍、自理能力下降,更易出现负性情绪。
因此护士要用诚恳的态度、和蔼可亲的语言、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讲明不良情绪会影响血糖变化;同时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目的,人工关节材料的性能及特点,介绍手术医生的精湛技术与当今医疗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顾虑,稳定情绪,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适量蛋白质、高纤维、适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所给的热量分配进行饮食。
合理饮食既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又能提高手术效果。
用药护理: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
血糖少于10mmol/L[2]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适应能力,为达到要求除了严格的饮食控制外,本组患者均选用胰岛素治疗。
老年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速,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日益增大。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外伤等各种原因发生骨折后,严重的患者要进行手术治疗。
这些患者由于长期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对手术耐受力差,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高,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因此,骨科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血糖监测十分重要。
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于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具有关键作用。
现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术前心理护理患者由于意外引起躯体运动障碍,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突然改变,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
加之患者年老体弱,突然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烦躁甚至情绪低落等。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严重抑郁情绪,骨折后患者抑郁情绪更为严重。
因此,护士需多帮助患者走出抑郁,应加强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并介绍同种疾病已成功病例,减少恐惧心理,解除其顾虑,教会患者如何分散注意力,使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并联合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
2.骨科疾病护理2.1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CT检查等。
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对术前用夹板固定或皮牵引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开放性伤口要注意敷料渗出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及时有效止痛,减轻患者疼痛。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的相关训练、咳嗽训练和咳痰训练。
入院后 24 h 常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前1天停用。
积极控制合并症:高血压者血压尽可能降至160/90 mmHg 以下,心肺疾患者积极改善心功能和肺功能;积极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情况。
术前 30 min使用单次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和护理。
当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后,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这是因为糖尿病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和质量,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骨折手术会对患者的血糖控制产生影响。
对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格外重视,下面将介绍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巧。
一、术前准备1. 评估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骨折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和护理计划。
2. 血糖监测和控制: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了解其血糖水平是否正常。
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需要及时采取降糖措施,以确保手术时的血糖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3. 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容易发生干燥、龟裂和感染,因此术前需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护理,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情绪疏导:骨折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生活事件,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二、术中护理1. 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在麻醉下的血糖监测。
2. 术中配合:护士需要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协助其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过程安全、顺利。
1. 伤口护理:术后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定期护理,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时更换敷料,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2. 血糖监测和控制: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况,以保证伤口愈合的顺利进行。
3. 深静脉血栓预防: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后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护士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进行翻身、按摩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4. 营养支持:术后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充分摄入,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5. 康复训练:术后需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其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加快康复进程。
6. 定期复诊: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复诊,以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和病情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在骨科手术中,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护理作用。
选择一家医院15个月内接受过整形骨科手术的262名糖尿病病人作为对照实验,将两组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
术后观察患者的满意程度、手术指征、术前血糖、心理变化、术后感染情况。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提高围术期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引言:目前,我国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相对较多。
糖尿病的病因与遗传、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饮食习惯。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在骨科手术中。
血糖过高会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增加感染风险,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在骨科手术中,麻醉剂和麻醉过程也会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
本研究以262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在接受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模式下,其满意程度、手术指征、血糖、心理及感染状况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1.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1.1术前护理术前准备工作的完成与否,对手术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病人进行术前教育,并对其进行指导和跟踪,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病人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等因素,对病人进行宣教,并根据手术的要求,改变病人的治疗观念,提高病人的合作意识。
其次,护士要注意病人的情绪,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做好术前心理疏导,防止不良情绪的干扰。
另外,还要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做好病人的保暖和个人卫生,在冬季要注意防止冻疮的发生,还要注意身体的各项指标。
1.2术中护理护士应在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在手术中,要根据手术的困难和类型,对病人进行高质量的护理。
局麻病人在手术中要注意对病人的情绪支持,要在麻醉前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做好呼吸控制,并根据病人的面部表情和仪器的数据来判断病人的身体情况。
1.3术后护理术后病人的精神状态会慢慢恢复,要及时将手术的情况汇报给病人,并做好后续的康复治疗。
骨科患者伴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97-02骨科疾病伴糖尿病的患者行手术后,由于本身存在的内分泌代谢障碍及手术创伤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与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感染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
对这类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和减少感染有重要作用。
我科对近三年45例多种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共收治多类骨折伴糖尿病患者45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5~73岁,平均57.48岁,糖尿病病程1~12年,住院天数15~32d,术前有高血压、冠心病史3例。
全髋置换术12例,pnp 行髓核摘除术13例,锁骨骨折行内固定术7例,糖尿病足行截肢术9例,其它创伤性多发性骨折4例。
2 结果痊愈43例,术后并发脑血管疾病、伤口痊愈后转心血管内科治疗1例,并发伤口不愈1例。
3 护理3.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为恐惧及焦虑,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接触,耐心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正确、合理地饮食,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及其方法。
3.2 术前准备除做好骨科术前常规准备外,必须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方法及术后如何配合,控制原有的内科疾病。
本组中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请内科会诊协助治疗后,术前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3.3 病情监测3.3.1 加强呼吸道护理对插管全麻的老年患者,针对糖尿病易致感染的特点,注意听诊肺部呼吸音,及时吸痰。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拔管改鼻导管吸氧后,仍要加强超声雾化以稀释痰液,并协助扣背、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3.3.2 血糖的监测与调整(1)血糖监测:血糖监测对适时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糖尿病骨科手术护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骨折病人合并糖尿病也越来越多。
因糖尿病人自身抵抗力低下,常并发有全身微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其发生率约为17.2%[1]。
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对34例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行手术治疗,由于重视了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均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病人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0-98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股骨头颈部骨折18例,胸腰段骨折8例,糖尿病足合并溃疡8例。
全部为Ⅱ型糖尿病。
1.2治疗方法术前均正规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测三餐后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9.4mmo/L以下,在全身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全髋关置换术18例,骨折切开复内固定术6例,胸腰后路切开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2例,糖尿病足伤口清创缝合术8例。
术后均给予抗感染,加强伤口换药,注意饮食,控制血糖治疗。
1.3结果本组3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因糖尿病人病程长,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手术认识不足,心理负担重,对预后缺乏信心,多表现为抑郁、悲观、恐惧等。
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关心病人,同时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家属支持。
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详细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手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借以减轻或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2健康宣教2.2.1饮食宣教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而创伤又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消耗,极易形成负氮平衡。
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亦逐渐增高,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也越来越多,这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日常护理经验谈谈对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日后护理工作留下些许参考。
什么是围手术期?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d至术后7~12d。
1 术前护理1.1心理方面准备患者由于本身患有糖尿病,又发生骨折,担心手术后伤口是否容易愈合,是否引起术后感染。
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情绪低落,甚至拒绝手术。
我们要增进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及预后,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
1.2生理方面准备患者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安全度过手术和手术后的过程。
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咳嗽和咳痰方法。
1.2.1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进行饮食控制。
严格控制早、中、晚三餐的热量,三餐要定时定量。
根据每日所需的总热量=标准体重×每千克体重所需要的热量,饮食原则为:蛋白质15%,脂肪25%,碳水化合物60%,禁食高糖、淀粉及动物内脏和脂肪。
早餐1/5,午餐2/5,晚餐2/5。
并与胰岛素注射时间相合。
另外,糖尿患者一日至少应进食三餐,而且要结合临床用药情况定时定量。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或易出现低血糖以及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还应在3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但时间必须相对固定,否则会造成血糖的紊乱。
1.2.2应用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控制糖尿病的特效药,但在应用过程中易发生不良反应,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1.2.2.1低血糖反应:术后清晨、夜间或胰岛素过量引起头晕、心悸、乏力、出汗、软弱等明显地血糖反应。
2019 年1月第6卷/第2期V ol.6, No.2 Jan. 2019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95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沈秋兰(南京市高淳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1300)【关键词】糖尿病;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95.02在骨科患者中,由于糖尿病患者抗感染及组织愈合能力较差,影响伤口的愈合,骨科手术通常需要置入内植入物,一旦感染,即会造成手术失败;严重的创伤及手术容易造成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状态,特别是患糖尿病多年的患者易造成糖尿病慢性病变的严重体现,甚至死亡。
可见,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患者的负性情绪对血糖的影响波动较明显,这份负性情绪主要来自于:(1)住院后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不了解。
(2)外伤患者受伤原因大多为高能量机制,如高处坠落、车祸等,易形成创伤后的恐惧心理。
(3)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对于糖尿病对骨科疾病的影响及预后的担忧。
(4)应激状态下,血糖处于高水平状态,糖尿病患者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焦虑。
出现这种情绪的患者会造成抵触心理,治疗、护理依从性较差,对手术进程的顺利实施和术后康复都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护理人员要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在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配合医生主动地讲解骨科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要让患者及家属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和了解,增加信任感,减少不良情绪产生,有利于血糖的稳定和骨科疾病的康复。
1.2 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常规查血糖、尿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及心电图。
1.3 血糖调节血糖高于11.1mmol/L,可影响伤口愈合[1]。
术前尽量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以利于手术时机的选择。
术前检查发现HbA1c>9%,或空腹血糖>10.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3.0 mmol/L者的非急诊手术应予推迟,当血糖控制在11.1 mmol/L以下时可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