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品势含义及基本动作名称
- 格式:pdf
- 大小:405.12 KB
- 文档页数:6
跆拳道品势章节介绍跆拳道品势章节介绍导语:品势在跆拳道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跆拳道爱好者在练习品势的过程中不知道品势是什么、为什么要练品势、如何才能练好品势等等问题。
为了加深跆拳道爱好者对品势的理解,对品势做如下说明。
一、跆拳道品势含义是指练习者以技击为主要内容,通过攻守进退的动作编排,达到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目的的一种练习方式。
跆拳道中的各种品势已知的约有十一型25套,每一套又都有其规定的动作数量和演武路线,是相当规范的。
二、跆拳道品势章节介绍太级一章太极一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乾】的意思,因为【乾】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所以太极一章也是跆拳道品势的`根本。
太级二章太极二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兑】的意思,【兑】的含义为内刚外柔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外在柔的表现和内在强烈的攻击力度。
太级三章太极三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离】的意思。
【离】的含义为如火一般的明亮。
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动作的活跃性。
太级四章太极四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震】的意思。
【震】的含义就是要时刻有着警备及虔诚的态度。
因为套路中的动作难度比较大,所以表现时应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太级五章太极五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巽】的意思。
【巽】的含义为风,因此表现时要注意如风一般越演越烈的精神。
由动作刚开始时的单调沉静至渐渐强烈。
太级六章太极六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坎】的意思。
【坎】的含义是象水一般的柔软。
套路的表现应以柔为重点,突出万物生长以水为育的真理。
太级七章太极七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艮】的意思。
【艮】的含义是山。
套路的表现应包含山一般厚重的力度,并注意动作的节奏。
太极七章的技术动作比较多样化,与前几章比较难度较大。
太级八章太极八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坤】的意思。
【坤】的含义是大地。
大地为万物之源,因此太极八章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在习级中最后的过程。
由于学习者对各技术动作均已熟练,所以表现时反而减去了重复的动作,动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跆拳道品势意义太极一章(乾)太极一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乾”,指天、父(阳),“乾”象征式万物的根源,意味着初始,因此是跆拳道品势当中的第一套品势。
特点是以站势和简单的走步为主,动作由基础动作下格挡、中内格挡、上格挡、直拳、前踢组成。
适合跆拳道8级修炼者练习。
PS:左右移动或旋转时以前脚掌为轴,上格挡前踢与直拳要同步进行,弓步移动的路线是直线。
太极一章的进行路线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二章(兑)太极二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兑”,指外柔内刚。
修炼太极二章可以完成基本挡和踢得动作。
新的动作包括上位直拳和前踢。
修炼太极二章是以进一步锻炼身体协调性为目标,特别是对身体重心的起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适合跆拳道7级修炼者练习。
PS:前踢与直拳要同步进行,中内格挡左右一次时,以前脚掌为轴旋转。
太极二章的进行线路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三章(離)太极三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離”,指火,热情与光明。
通过修炼培养人的正气和修炼欲望。
新动作有单手刀颈部攻击、单手刀中外格挡。
新的站势是三七步,技术特点是连续两次直拳然后迅速格挡对方的进攻。
适合跆拳道6级修炼者练习。
PS:三七步时前脚尖与后脚跟相距为三脚距离。
单手刀中外格挡时,格挡的手刀从髋关节经过肩部后格挡。
在单手刀颈部攻击起始动作时,辅助手臂放松伸直,与胸口同高,拳心向下,攻击手臂的掌心向外,手尖与耳部同高。
前踢后,两次直拳要同步进行。
太极三章的进行线路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20个动作。
太极四章(震)太极四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震”,指雷,威严和力量。
太极四章中上位的技术动作和准备实战前的各种动作及站势比较多。
新的动作包括手刀格挡、燕子手刀颈部攻击、平手尖刺击、中外格挡、背拳前击、腿法是侧踢等,适合跆拳道5级修炼者练习。
PS:重心的移动不能起伏过大。
背拳前击时,拳从辅助手臂的内侧向外击出。
跆拳道品势金刚图解
跆拳道品势金刚图解
金刚品势的含义是强与重,分别代表两位神将,同时也象征男性。
新动作包括掌根上位前击、鹤立步金刚格挡、正拳胸前侧击、山形格挡等,适合黑带二段修炼者练习。
跆拳道段位品势
【金刚动作1-10】
注意事项:掌根上位前击时,起始动作的拳心向上,动作进行的同时展开手掌攻击目标,手尖的'角度是45°角。
鹤立步金刚格挡时,支撑腿的脚尖和膝关节向正前方。
正拳胸前侧击时,进攻的拳心向下,拳离身体一拳距离,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
注意马步山形格挡时,双臂的腕部与耳部同高,拳心向耳部,视线注视进攻的方向。
跆拳道品势六章
跆拳道是一种以拳、腿、身体技巧为主的格斗运动,注重技术精湛与道德修养的结合。
在跆拳道中,品势是一种形式化的表演,通过具体的动作来展示出技术和美感。
下面是跆拳道品势的六个章节简述:
1.信(Chon-Ji):信章是跆拳道中最基本的品势,意味着“天
地太极之始”。
它以推进、退后和旋转的线性运动为主,通过一系列平衡和精确的动作,展示出跆拳道基本技巧和身体协调性。
2.义(Dan-Gun):义章是对传统英雄丹这个形象的致敬,表达
了君主兴起、国家独立的决心。
它强调旋转、跳跃和踢腿等动作,通过变化的节奏和力道展示出跆拳道的快速攻防能力。
3.礼(Do-San):礼章是纪念朝鲜独立领袖李舜臣将军的英勇
事迹,意味着“尊重”和“礼仪”。
它通过舒展、流畅和沉着的动作展示出跆拳道的灵活性和优雅性,强调身体的协调和动作的连贯性。
4.仁(Won-Hyo):仁章是纪念高句丽大臣元暹的勇敢和智慧。
它通过力度变化、停顿和出拳动作的快慢差异展示出跆拳道的节奏感和变化性,强调了攻防的转换和战略的运用。
5.忠(Yul-Gok):忠章是纪念高句丽学者具茂台的品德和智慧。
它通过大范围的防守动作、旋转踢腿和连续出手等展示出跆拳道的动作力度和速度,强调了力量的控制和动作的精准性。
6.孝(Joong-Gun):孝章致敬于朝鲜抗日英雄安重根。
它通过
迅速的攻击、跳跃和灵活的动作展示出跆拳道的速度和灵敏性,体现了战斗的决心和毅力。
这些品势章节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和表演要求,展示了跆拳道运动的训练和技巧。
它们不仅展示出武术的美感,也传递着跆拳道更深层次的道德修养和继承精神。
什么是跆拳道品势品势在跆拳道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跆拳道爱好者在练习品势的过程中不知道品势是什么、为什么要练品势、如何才能练好品势等等问题。
为了加深跆拳道爱好者对品势的理解,对品势做如下说明。
1.品势是什么?品势是根据基本动作把防御和攻击作成套路来训练的练习体系。
品势是假设真实格斗,当对方攻击时反击的技法。
即先定好对方的攻击,利用适当的技术练习的训练体系。
品势按修炼者的实力与级别来分配,一种品势可由20~3 0个技术动作组成。
(1)品势的解释和意义品势=品(样式)+势(气势)品势的名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品势是由“品”和“势”结合而成。
品指的是“模样”,势指的不只是“气势”。
从上述名称不难看出品势不只是外型技术动作,更要表示其动作的气势。
品势不只要外型漂亮,更要结合内在气势,这才是正确的。
相信大家把对品势的理解和实际品势结合在一起的话,会懂得如何去练习的。
(2)做品势的理由我们做品势并不只是为了应付审查。
我们练品势是有目的的。
它是理解跆拳道的全面技术和如遇到危险情况时的对应训练。
特别是跆拳道的全部技术都是由腿法为主的对练和表演训练构成。
而品势因为是由手、拳、腕、肘等上肢动作组成的,所以在弥补上肢技术的时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品势是考虑到紧急关头格斗时的状况后,以自我简便训练的方法来练习。
且品势有着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水准练习,而没有受伤危险的好处。
除此之外品势还有助于发达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的体操效果。
(3)品势的种类 -公认品势和创作品势品势种类可按其内容分为公认品势和创作品势。
公认品势是由国技院指定的,在跆拳道修炼过程中必须练习的品势。
大家练习的太极1~8场,高丽,金刚,太白等就是公认品势。
公认品势是品级审查时指定为考试内容的指定品势。
创作品势是把跆拳道技术按照自己的想法改编的品势。
每年召开的一些跆拳道大赛中创作品势也有着很大的人气。
跆拳操,跆拳舞也是借助品势的形态而编为体操或舞蹈形式的,自由的动作和轻快的节奏很能搏得大家的兴致。
白带1.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国旗礼、教练礼、长辈礼、接物礼、握手礼抱拳礼2.品势:三字经3.步伐: a。
上步、后撤步b。
前滑步、后滑步(左右腿各二组、配合发声)4.基本功:开步冲拳左手先(左右各4次)开步冲拳右手先(左右各4次)开步冲拳两拳左手先(左右各4次)5.腿法:a. 向上踢(正踢)(左右各4次、配合发声)b。
外摆腿c. 里合腿d. 正蹬6。
体能:a。
俯卧撑(男10个,女6个,儿童4个)b。
仰卧起坐(男15个,女8个,儿童6个)c.快速左提膝10次,快速右提膝10次(支撑腿跳离地面) 7。
考试:攻力击破(直拳击木板)8。
整理道服,退场。
黄带1.礼仪、礼节:系道带、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2.品势:太极一章3.步伐:a.前滑步、后滑步(左右腿各二组、配合发声)b.前交叉步、后交叉步(左右腿各二组、配合发声) 4.基本功:马步冲拳(三段攻防)5.腿法:a. 向上踢(正踢) (左右各4次、配合发声)b。
外摆腿c.里合腿d.正蹬e。
前踢(左右各4次、配合发声)f. 前踢接前踢(左右各4次、配合发声)g.下横、坚叉(裆距地小于20厘米)6. 体能:a。
俯卧撑(男10个,女6个,儿童4个)b。
仰卧起坐(男15个,女8个,儿童6个)c.快速左提膝10次,快速右提膝10次(支撑腿跳离地面)7. 考试:攻力击破(前踢木板)8。
整理道服,退场。
跆拳道考级动作黄绿带1。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2。
品势:太极一章、太极二章3.基本功:行进间弓步a.下格挡冲拳(左右各2次)b。
中格挡冲拳(左右各2次)c.上格挡冲拳(左右各2次)4.拳法:直拳击靶(左右各3次)6.腿法:a.横踢(左右腿各4次,配合发声)b.横踢接下劈(左右腿各4次,配合发声)c.横踢接高位横踢(左右腿各2次,配合发声)d。
下横、坚叉(裆距地小于15厘米)6.体能:a。
俯卧撑(男15个,女10个,儿童8个)b.两头起(男15个,女10个,儿童8个)c.背肌(男20个,女10个,儿童8个)d。
跆拳道品势一二三四章跆拳道品势一二三四章事实上,品势在跆拳道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跆拳道爱好者在练习品势的过程中不知道品势是什么、为什么要练品势、如何才能练好品势等等问题。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跆拳道品势一二三四章,欢迎阅读。
太极一章品势内涵:太极一章的一套动作是对八卦中“乾”(天)的运用,“乾”是八卦的第一卦,太极是万物之源,由乾开始。
有天就有光和雨——这两者是自然界的开始,生长和延续所必须的,天始地成,人的生命开始于地,但延续在于天。
八卦的卦象象征地表达了人、自然和宇宙的所有现象。
(健也!代表万物的根源和开始)太极一章的特点是以站势和简单的走步为主,动作由基本动作下格挡、中内格挡、上格挡、直拳、前踢组成,是跆拳道8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左右移动或转身时以前脚掌为轴,上格挡前踢与直拳要同步完成,弓步移动的路线是直线。
太极一章的进行线路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二章品势内涵:太极二章是应用八卦中表示“欢悦”(兑)的一套动作,代表着沼泽。
动作要做得温柔且有力,因此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悦也!代表外柔内刚)太极二章新的动作包括上位直拳和前踢。
修炼太极二章是以进一步锻炼身体协调性为目标,特别是对身体中心的起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是跆拳道7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前踢与直拳要同步完成,中内格挡左右各一次时,以前脚掌为轴转动。
太极二章的行进路线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三章品势内涵:太极三章代表着“离”(火),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因为人能使用火,点火能给人光明、温暖、热力和希望。
做动作时要多变、热烈。
(丽也!代表光明和希望)太极四章新动作有单手刀颈部攻击、单手刀中外格挡。
新的站势是三七步,技术特点是连续两次直拳然后迅速格挡对方的进攻。
是跆拳道6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三七步时前脚尖与后脚跟相距为三脚距离。
单手刀中外格挡时,格挡手刀从髋关节经过肩部后格挡。
跆拳道品势品势在中是非常重要的,品势是根据基本动作把防御和攻击作成套路来训练的练习体系。
品势是假设真实格斗,当对方攻击时反击的技法。
即先定好对方的攻击,利用适当的技术练习的训练体系。
品势按修炼者的实力与级别来分配,一套品势套路可由20~30个技术动作组成。
太极一章具有八卦中的「乾」之意。
乾则具有宇宙万物根源之太初之意。
换言之,太极一章可视为跆拳道招式的根源。
在构成上也多半使用前屈站立姿势,以期初学者亦能充分获得修练。
所使用的技法,也只有中段直拳、下段封挡、中段接招、上段招以及前踢而已。
一、← 前行步下防,正拳(左右各一次)二、↑ 弓箭步下防,正拳三、→ 前行步外腕内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弓箭步下防,正拳五、← 前行步头防,前踢,正拳(左右各一次)六、↓ (左手左脚)弓箭步下防,跨弓步正拳。
太极二章具有八卦中的「兑」之意。
为内刚外柔,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外在柔的表现和内在强烈的攻击力度。
因此,太极二章的招式虽看似柔软,却可随时发动强烈攻击。
由下段封挡、中段直拳、前踢、上段接招等的技法所构成。
一、← 前行步下防,弓箭步正拳(左右各一次)二、↑ 前行步外腕内防二次三、← 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上端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前行步头防二次五、→ 前行步外腕内防(左右各一次)六、↓ 前行步下防,前踢,正拳七、↓ 前踢,正拳,前踢,正拳。
“离”是象征着火,八卦中的「离」之意。
具有光和热的含意。
因此太极三章的形态,含有充满活力的动作,主要由下段、前踢、正功及手刀等技术动作所构成。
离则具有热而明亮如火之意。
因此,太极三章招式的动作,充满活力。
由下段封挡、前踢、直拳、手刀攻击、手刀接招等多种技法所构成。
本章招式乃用来培养重心移动的基础。
同时,由于其手脚及体动作是依次交叉性施展,所以亦可用来培养由防御转为攻击时的敏捷性。
一、← 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次)二、↑ 前行步手刀内砍二次三、← 三七步单手刀侧防,跨弓步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前行步外腕内防二次五、→ 右脚不动,后转回到一(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六、↓ 前行步下防,正拳(重复一次)七、↓ 前行步前踢,下防,正拳。
跆拳道品势中的动作规格及要求[五篇]第一篇:跆拳道品势中的动作规格及要求跆拳道品势中的动作规格及要求一、站势(seogi)1)准备姿势(Naranhi seogi)规定动作:·两脚的间距是一脚长的宽度,脚内侧平行。
·两腿膝盖伸直。
扣分事项:·两脚尖不能向里或向外。
2)并步(Moa seogi)规定动作:·双脚内侧合并,双腿膝盖伸直。
扣分事项:·双脚尖没有并拢时 3)马步(Jushum seogi)规定动作:·双脚间宽度为二脚距离。
·两腿膝盖弯曲。
·上体中正,双膝弯曲,低头向下看时膝关节和脚类在一条直线上。
·膝盖扣紧,不能向外。
扣分事项:·膝关节过多向外或向内时。
·双脚尖过多向外或向内时。
·上身向前倾斜或臀部过于向后时。
4)走步(Ap seogi)规定动作:·自然走步时停顿的动作。
·双腿伸直,重心均匀的分面的两脚。
扣分事项:·两脚过宽或过窄时。
·上身倾斜时。
5)弓步(Ap kubi)规定动作:·双脚间距为一步半。
·前脚尖向正前方。
·上体中正,前膝关节弯曲,低头向下看时膝关节和脚尖在一条直线上。
·上身挺直,后脚尖与正前方形成扣分事项:·步伐过大时。
·后脚跟抬起或后膝关节弯曲时。
·后脚尖与正前方形成大于·重心的2/3没有放在前腿时。
6)三七步(Dwi tkudi)规定动作:·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 30度角,后腿伸直,重心的 30度角时。
90度角。
2/3放在前腿。
·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
扣分事项:·双脚跟并拢时脚尖没能形成90度角时。
·重心过于向前时。
·前脚跟离开地面时。
·上身向前倾斜或臀部过于向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