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54课时总复习(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3.05 KB
- 文档页数:2
一年级数学总复习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钟面上的时刻的辩认。
2.做一个爱惜时间、爱学习的好学生。
【重点难点】:
重难点:认识整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复习“认识钟表”
1.学生利用学具钟,拨整时刻,并说一说是怎样拨的。
师:再拨一个半时。
整时和半时,在拨钟时有什么不同?
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题第(6)小题。
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数,并用两种写法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请说一说分别是几时。
四、巩固练习
1.认一认,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反思:
尊重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乐“说”。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始终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钟表外部结构认识、时刻的认读写,总是让学生先谈自己知道的,再针对学生不解的地方有的放矢地探索。
即便是学生不解的地方,也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用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的语言帮助其他学生。
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看钟面的整时。
教学难点:时间的两种书写方法教学准备:教具:自制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每人一张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橡皮泥、两根牙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他是谁呢?(课件显示图)懒羊羊怎么还在呼呼大睡,懒羊羊经常迟到,羊村的小羊们决定送给懒羊羊一件礼物,你们猜会是什么礼呢?(放音效)(闹钟)。
2、闹钟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着,它能告诉我们什么?生:它催我们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诉我们时间。
3、除了闹钟,有这种作用的还有什么?生:手表、台钟、挂钟、公鸡…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的钟表,它们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出示课题)4、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还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不想和懒羊羊一起来了解它。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生讨论,汇报:有12个数字师:都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在钟面围成一圈,最上面的数是(),最下面的数是(),最左边的数是(),最右边的数是()。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时、半时,会拨整时、半时。
熟练应用时刻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半时的认读及拨表。
【教学难点】过一小时后是几时,补时针与分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作业纸。
【学具准备】小钟表、彩笔、练习本。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6点了吗?”)师:图中的小姑娘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想告诉她什么?师:你怎么知道这是6时的?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这节课我们就对钟表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认识钟表。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师:你已经学会了钟表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拿出课本看一看,或者拿出钟表想一想,拨一拨,小组之内互相说说掌握了哪些知识。
汇报的时候看哪个小组汇报的最全面、最详细。
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参与讨论。
2、师指名小组代表汇报。
(1)生汇报时师随机板书:12个数字,12个格,时针,分针。
然后课件出示:钟面,依次出12个数字,指出12个大格。
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时针和分针就是沿着12个数字转动。
(2)师:怎么认整时和半时呢?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3)师:我们在拨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呀?学生汇报,师提醒:在拨整时时,分针一定指向12,是几时,时针就正对着几。
拨3时半的时候,分针指向6,而时针则要拨到3和4的中间。
3、师: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先在钟表上拨出来,并用你喜欢的方法写在本子上。
同时指名几生写在黑板上。
(学生板书:如11:00 3时5:30 9:00 6时半1:30 4:30)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整时、几时半,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一定的数感、估算能力。
3、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回忆钟面、电子表面
教师拨出6时,指名说说是几点,分针和时针分别对着几?你会写这个时刻吗?(指名板书)
教师拨出4时30分,说说分针和时针分别对着几?自己写6:30
教师说相出5时差5分,请一名学生上来拨一拨。
最后请学生来拨一拨9时、5时、12时30分 1时差5分、2时多5分这几个时间。
练习P117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P120第9题
说一说,大约是几时?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制作一张你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先独立完成,然后指名说一说你一天的作息时间,在黑板上列出一张表格。
师:观察后,你的作息时间和这个小朋友的有什么不同?
谁的作息时间合理,谁的不合理?
课堂小结。
一年级的教案设计: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一年级的教案设计: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加深同学们对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 通过复习,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同学们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 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加深同学们对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的理解,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教师:我们在这本书中还认识了方向和位置、认识了一些图形,还认识了钟表,能简单地回忆一下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指导学生说出在方向和位置中认识了前和后、上和下、左和右,还会在教室里找出座位,会辨认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象;在认识图形中,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认识钟表中,认识了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知识。
二、复习方向和位置教师:在方向和位置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现在你能用手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吗?学生指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
教师: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用上、下这两个方向词,在什么情况下用前、后这两个方向词来介绍物体的位置呢?学生:介绍的`物体位置在一个竖立的面上时,就要用上、下的方向词来介绍,在一个水平面上时,就用前、后的方向词来介绍。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20页第6题的遥控板图。
教师:这是一个竖立起来的遥控板,如果要介绍这个遥控板上按键的位置,你觉得应该用你学过的哪些方向词来介绍?学生:应该用上、下、左、右这些方向词来介绍。
教师:为什么要用上、下的方向词来介绍呢?学生:刚才老师强调这个遥控板是竖立起来的,所些这些按键每竖列的关系是上、下的关系。
教师:我觉得同学们的解释是有道理的,同学们的这个想法对吗?请大家翻开书第12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视察、操作、概括和交换的进程中,发展数学摸索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近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进程:一、导入1、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
(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
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贴课题)二、探究(一)认识整时的时刻1、认识钟面。
(1)谈话:我们常常看钟面了解时间。
大家仔细视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
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
请大家随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说一说。
(2)交换: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 (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6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
师:你会怎么告诉她呢? 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
生:我会告诉她,到6点了。
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生: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生演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是4时) 生:分针指向6时,时针指向7和8中间,表示7时半。
(生演示) 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 (学生对自己的拨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珠的过程。
)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
(教师予以提醒)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
(板书:11:00 3时 5:30 9:00 6时半 1:30 4:30) 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 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
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 (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8:00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7:30。
)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8时。
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7时30分。
[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九、总复习【课题】图形、位置和钟表的复习【学习目标】1、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 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 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3、复习上下前后左右六个位置,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学习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认识【学习难点】进一步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学习准备】课件、立体图形 【学习过程】【一、复习位置】 师:同学们在本学期的开始我们学习了哪些表示谁在你的左位置的词语?1、你能说说谁在你的左边,谁在你的右边,谁在你的前边,谁在你的后面吗?2、观察画面提问题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一、说一说小猴怎样走才能吃到桃子?小兔要吃到萝卜应该怎样走?还可以怎样走?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吗?小猴子要吃香蕉要怎么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二、复习立体图形】1、 出示第106页第3题(1) 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 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 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 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5) 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出示第109页第12题(1)学生看书并回答机器人是由哪几种图形拼组成的?(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1)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和正方体,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4)完成书上第109-110页第13、14题,集体订正。
【三、复习钟表】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钟面:12个数字、时针、分针。
②会书写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7时、7:0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钟面的组成,认读、写整时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与书写教学难点:会看钟表上的时间教学准备:对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展台教学过程: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猜出来!2、课件出示谜语3、课件出示闹钟的图片。
师:你们真聪明,棒棒哒!夸夸自己(生:棒棒,我真棒,我是你们的好榜样)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课题板书领孩子读。
4、师出示钟面教具,师: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钟面教具。
孩子们把你们制作的钟面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观察钟面上都有新授。
1、组织学生认识钟面1、1重点1:12个数字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师,你能从小到大把这12个数字数出来吗)生:数12个数字,(师:请小朋友们快速找到钟面上数字1,用小手指着从1开始从小到大数数看看是不是12个数字)师:还有什么1、2重点2:分针时针预设孩子怎么回答预设1生:还有分钟和时钟,(老师过去抱抱孩子,你太聪明了,你能区分哪个是分钟,哪个是时针吗)生:短————长。
师:哪个小盆友再来说说(让孩子拿着自己的学具上黑板指着针认分针时针)预设2如果有孩子说出还有两个针等等,师顺着学生思路往下追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长针师分钟短针时针。
1、3重点12个大格:如果孩子说不上来,老师可以告诉。
1、4重点每个大格又分了5个小格,钟面60个小格。
师:还知道:时针走一大个1小时,分钟1小格1分钟,可以介绍时钟走一大个,分钟走60小格。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产好,我们一起去大象家去做客好不好大象家里有一个大座钟。
大座钟的肚子里藏着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认真听,仔细看,视频结束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宝宝,知道了大座钟的秘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