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保险法》对比解读及其其应对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0
新旧《保险法》的十大区别一、完善了有利解释原则原保险法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新保险法则在第30条规定“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新法修订考虑了首先适用“通常解释”,是对原有原则过分侧重被保险人权益保护的纠偏,可以认为是对保险人有利的修订,当然“通常解释”本身就是一个很不明确的事情,究竟如何在实务中适用仍然是一个问题。
二、明确了保险合同的成立时间新修订的保险法对保险合同成立时间与效力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新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
”“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这样实际就廓清了保险合同是实践合同还是诺成合同这样一个理论界一直争论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人们购买保险时一般要经过保险公司的核保程序,投保人在填写好保单并交纳保费之后,往往有一段时间等待保险公司是否同意承保。
在这段等待期,投保人发生保险事故引发的纠纷很多。
同时对保险公司的一些诸如电话销售、个财期缴业务也有影响,需要进行调整。
当然保险人可以就保险合同附条件(如缴纳保费后)、附期限(某个特定的日期)。
三、规定了保险人理赔的程序和时限新保险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保险理赔的程序、时限,解决理赔难的问题。
一是约束保险人要求被保险人补充索赔材料的行为,规定,保险人认为被保险人等提供的有关索赔请求的证明和材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书面”通知被保险人等补充提供,以避免保险人以此为由拖延理赔;二是明确核赔期限和通知义务。
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索赔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书面”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新旧保险法对照新法速递2009-07-28 08:43 阅读1279 评论3字号:大中小(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修正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对照】本法所有【对照】中引用的法条都是2002年修订后《保险法》中的条文。
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简评】立法宗旨中增加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第二条〔保险概念〕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简评】本条条文序号无变化。
在条文内容上,只是个别语句用词的完善。
第三条〔空间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保险活动,适用本法。
【简评】本条条文序号、内容均无变化。
第四条〔合法原则〕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对照】第四条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循自愿原则。
【简评】本条增加了保险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删除了“遵循自愿”原则的规定。
为了更完整的表述保险合同订立遵循自愿原则,在该法第11条作了专门规定。
第五条〔诚实信用原则〕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保险法修订前后对比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1995年公布的,2002年为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曾作过部分修改。
这部法律对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保险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修改保险法以适应当前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2008年8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草案)》,经常委会三次审议,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案)》。
修订后的保险法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理解这部法律,以下对这部法律的主要修改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修订后的保险法进一步明确了保险活动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加强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
(一)关于保险利益修订前的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实际上,现在的保险法主流观点认为,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是对被保险人的要求,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是对投保人的要求。
由于财产保险合同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同一人,要求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也就等于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但是从法理上讲,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是实质性要求。
而人身保险合同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相分离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不要求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就等于允许任何人以他人为被保险人投保人身险,这不符合保险利益原则,所以人身保险合同应当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因此,修订后的保险法规定,即: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新保险法与旧保险法区别10月1日开始,修订后的《保险法》将正式实施。
历经三次审议通过的新版《保险法》共8章187条,较现行《保险法》的158条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业内人士称,与旧版相比,新保险法的一大变化就是在规则完善和制度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广大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利益的保护。
亮点1:新增不可抗辩规则新保险法增加了不可抗辩规则,规定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同时,为防止保险公司滥用合同解除权,规定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
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解读:中美大都会保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张简志汉表示,此规则其实是国际通行惯例,对于长期人寿保险合同下的被保险人意义重大,可有效保护其权益。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癌症客户投保健康险,保险公司经过调查,了解其患病情况,应该不予承保,如果有些保险公司违规承保,但出险后却以投保人有病为由拒绝理赔。
根据新《保险法》,保险合同成立满2年后,保险公司不得再以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解除合同,这既是对投保人的呵护,也将对规范保险市场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com亮点2:达成协议10天内赔付新保险法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提出索赔时,保险公司如果认为需补交有关证明和资料,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对方;材料齐全后,保险公司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天内作出核定,并将核定结果书面通知对方;对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在赔付协议达成后10天内支付赔款;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3天内发出拒赔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解读:“投保容易理赔难”是客户集中反映的问题。
某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各家保险公司理赔方面的规定比较模糊,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
新《保险法》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保险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近年来,我国的保险行业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对于活跃市场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新《保险法》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的保险法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浅析新《保险法》存在的缺陷及其改进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保险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行业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对于活跃市场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政府所颁布的保险法当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这就使得其在保证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当中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特别是其中存在的一些免责条款等缺陷,严重影响了保险行业的稳定发展。
因此,必须要强化对于新《保险法》实施的研究工作,从而更好的了解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的对其进行完善,从而充分的发挥其在保证保险行业发展当中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新《保险法》;免责条款;缺陷;措施。
自从我国于1995年出台第一部《保险法》之后,我国在完善《保险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而更好的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进行规范。
特别是在近几年间出台的新《保险法》其与以往的法规相比,有了很大的完善,在经过了全面彻底的修改之后,其对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保险纠纷的产生,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但是在这部法律当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这就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对保险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通过强化对于新《保险法》的研究,能够更为有效的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更好的提升其整体的法律水平,充分的发挥出其在促进保险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