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管理培训手册.共47页
- 格式:ppt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47
(完整版)猪饲养管理手册猪饲养管理手册1: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猪舍构建与管理2.1 设施选址2.2 猪舍设计2.2.1 猪舍类型2.2.2 猪舍规模2.2.3 猪舍布局2.3 环境控制2.3.1 温度控制2.3.2 通风系统2.3.3 照明系统2.3.4 噪音控制2.4 清洁与消毒2.4.1 猪舍卫生管理2.4.2 饲槽与饮水设备清洁 2.4.3 消毒程序3:饲料与营养管理3.1 饲料选择与采购3.1.1 饲料成分3.1.2 饲料种类3.1.3 饲料供应商选择3.2 饲料的配制与储存3.2.1 饲料配方3.2.2 饲料储存管理3.3 喂养管理3.3.1 喂养计划3.3.2 喂养量控制3.3.3 饲料投放方式3.4 营养补充3.4.1 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3.4.2 蛋白质补充3.4.3 药物添加剂使用4:疾病防控与兽医保健4.1 健康监测4.1.1 疫情监测4.1.2 猪群健康检查4.2 预防措施4.2.1 疫苗接种4.2.2 内外寄生虫防治4.2.3 咨询兽医4.3 疾病识别与治疗4.3.1 常见疾病识别与防治 4.3.2 应急抢救与处理5:猪群管理与繁殖5.1 种猪的选购与管理5.1.1 种猪品种选择5.1.2 种猪健康管理5.2 发情控制与人工授精5.2.1 发情周期监测5.2.2 人工授精技术5.2.3 妊娠诊断5.3 产仔管理5.3.1 分娩准备工作5.3.2 分娩监测与干预5.3.3 仔猪后备管理6:行为管理与福利保障6.1 行为观察与评估6.1.1 猪群行为观察6.1.2 不良行为处理与纠正 6.2 动物福利与合规性6.2.1 动物福利标准6.2.2 合规性监测与报告7:附件- 扩建猪舍的图纸- 引进新品种种猪的合同范本- 饲料配方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 《畜牧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包括养殖管理、安全与卫生、动物福利等方面的规定。
- 《动物防疫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猪只的疫苗接种、防疫措施等有详细说明。
猪场饲养管理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一)引种管理、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空栏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7天,消毒水选用烧碱、过氧乙酸、消毒威等。
、进猪时要在出猪台对猪车进行全面严格消毒,并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
、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殊护理,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刚引进的后备母猪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等,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西药保健、中药保健(如鱼腥草、穿心莲等)以提高后备母猪的抗病力。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6月龄前自由采食,6~7月龄适当限饲,控制2.0~2.3kg/头/天。
、6至7月龄的发情猪,根据膘情情况做好合理的限饲和优饲计划,配种前10至14天要安排喂催情料,比正常料量多1/3,到下一个情期发情即配。
、发情母猪饲养管理应注意湿度控制,粪便以铲、扫为主,减少不必要的冲栏与冲猪身。
后备母猪配种的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g以上,在第2或第3次发情时及时配种。
(三)促进母猪发情的措施要到位、搞好夏天的防暑降温:夏天通风不良,气温过高对后备母猪的发情影响较大,会造成延迟发情甚至不发情。
、合理喂料:保证后备猪有合理的膘情,不肥也不瘦,从而确保正常发情。
(四)疾病防治与保健工作7天。
此外,有炎症的母猪在配种前、后备母猪生殖道炎症需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在发情后使用利高霉素,4g/头/天,连用4~可再加药一次。
、接种疫苗前适当限料,并于接种前一天加VC或多维,以减轻免疫应激。
、确实保证各种疫苗的接种质量。
种公猪饲养管理、温度与通风:18-25℃,当环境温度高于27℃时注意公猪的防暑降温(风扇或水帘降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注意公猪的保温(关好窗户)。
、公猪日喂2次, 6至8月龄每头每天喂2.3~2.5公斤,成年公猪按标准饲喂2.6-2.8公斤/天。
每餐不要喂得过饱,以免猪饱食贪睡,影响性欲和清液品质。
、公猪要求单栏饲养,不要将公猪长期养在栏内,温度低于25℃时放公猪出去逍遥运动,增强其食欲和性欲。
猪场安全生产规程培训猪场安全生产规程培训一、培训目的猪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工作场所,存在一些特殊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猪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开展猪场安全生产规程培训,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规范,减少事故发生率,保证猪场的正常运营。
二、培训内容1. 猪场安全意识培养- 员工应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保持警觉。
- 换位思考,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不盲目自信,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2. 猪场安全设施和器具使用- 熟悉工作场所的紧急疏散通道,并清楚标示出来。
- 学会正确使用紧急救援设备,包括消防器材等。
- 合理使用工具和设备,保证其完好无损。
3. 猪场动物管理安全- 熟悉猪类的特性和行为习惯,避免引起动物的暴动。
- 学习正确的猪类管理方法,避免被猪类受伤。
- 防止猪类感染疾病,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4. 猪场疫病防控常识- 掌握常见疫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 学习正确的病猪识别和分离方法。
- 积极协助兽医进行疫病防控工作。
5. 猪场饲养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积水和异味。
- 定期对猪舍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垃圾分类和处理,保证环境卫生。
6. 猪场防火防爆知识- 熟悉猪场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通道。
- 禁止在易燃易爆区域吸烟和使用明火。
- 掌握正确的火灾应急处理方法。
三、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通过讲解、图表、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员工传授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 演示培训通过现场演示,让员工亲身体验相关操作,并观察现场师傅的操作技巧,提高操作水平。
3. 调研学习组织员工前往其他规范猪场进行调研学习,深入了解行业最佳实践和创新。
四、培训后续1. 定期检查猪场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检查和工作操作的督导,确保员工遵守相关安全规程。
2. 定期演练猪场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安全奖惩制度猪场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奖惩制度,鼓励员工遵守安全规范,并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
猪场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安全意识培训在猪场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安全意识的任务,因为我们需要处理和照顾生物动物,同时也需要在农场环境中处理各种机械设备。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培养和加强猪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1.1 了解风险和危险首先,每个猪场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了解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这包括了解与猪交互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了解机械设备的潜在风险以及了解各种环境因素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只有了解了这些潜在的风险和危险,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避免意外发生。
1.2 安全操作规程猪场应该制定一套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所有员工熟悉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这些规程应该包括与猪交互的安全方法、使用机械设备的标准操作程序、急救措施以及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安全要求。
员工应该在进入猪场工作之前接受全面的培训,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程。
1.3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在猪场工作时,穿戴正确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这包括穿戴防护服、带好安全帽、戴上防护手套等,并根据具体情况佩戴其他适当的防护设备。
员工应该了解并遵守猪场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规定,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二章猪场生物安全在猪场工作时,保持猪场的生物安全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播和病害爆发。
本章将重点介绍猪场生物安全的相关内容。
2.1 清洁和消毒猪场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病害的爆发。
这包括清洁猪圈、喂食设备和饮水设备,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员工应该按照猪场的清洁和消毒程序进行操作,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记录。
2.2 疫苗接种及时疫苗接种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猪场工作人员应该定期接种猪只,并记录接种的类型和日期。
此外,员工还应该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阻止疾病传播。
2.3 疫情监测猪场应该建立有效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应对任何潜在的疾病病害。
定期监测猪只的健康情况,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猪场生产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培训教材)/article_56465.html目前,我国养猪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需求,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中国农产品加工网特约湖南广田生物科技集团根据国内外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管理特点和要求,在总结了近几年养猪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辑了《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猪场生产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培训教材)目录(点击打开相应内容)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第一节猪场建设第二节猪舍常用设施及维修第三节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第四节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第五节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第六节猪场物资与报表管理第七节猪场各项规章制度第八节每周工作流程第九节猪场存栏猪结构第十节各类猪喂料标准第十一节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第二章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隔离舍(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二节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第三节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四节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五节生长育肥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六节种猪代售栏的管理第三章猪病防制第一节总论及摘要第二节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第三节猪场卫生防疫制度第四节猪场免疫程序第五节猪场驱虫程序第六节猪场消毒制度第七节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第八节猪场常见病防治第九节常见传染病诊断与防制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第一节猪场建设1.猪场选址原则猪场建设地应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
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150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
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2.猪场布局猪场布局应设置四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和种猪运动区;生产区应包含繁殖、保育、育肥区,每区应相距1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应按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
猪场管理技术要点襄樊正大有限公司二○○五年四月目录1、猪场管理要素2、猪场的建造3、种猪饲养管理4、仔猪饲养管理5、育成猪饲养管理6、保健及免疫程序第一章猪场的管理要素管理工作是企业效益的源泉和放大器,作为猪场也是如此。
同时象其它企业一样,猪场的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始终追求的目标是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而且由于猪场经营的产品是有生命的动物,用于生产的机器是有生命的种猪,因此,管理工作会更大地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和必须考虑更多的自然环境因素;也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更深入生产第一线,以及要有更大的耐心,更敏锐的观察,更多的爱心-—因为生产的机器和产品都具生命而不会语言表达.一个猪场的管理总体来讲是人、财、物的组织和经营,亦即企业员工、生产资料和流动资金及固定资金的组织和营动,就生产过程而言则是品种(遗传)、营养(饲料)、环境条件和猪群健康水平的有效整合。
好的猪场品种质量需要不断提高并适应市场需求,与之相适应、充分、合理、全面的营养供应是必须的。
环境条件要尽量满足不同猪群的不同需要,健康水平的提高始终是头等大事。
这四个因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将直接影响生产的最终成果。
好的品种是生产高效率的基础,但营养、健康水平、环境条件影响和限制着品种遗传性能的发挥;品种一定,应该说营养要求一定,但往往健康水平的高低,环境条件的好坏又左右着饲料的浪费还是节约,营养和环境也可导致健康水平的下降;猪群的健康水平越高,品种性能的发挥将越充分,营养物质的利用会更节省。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会相对宽松,而环境条件越符合猪群的不同需要时,猪群生产性能表现会越充分,身体状况会越健康。
以上这种复杂的关系,用图示则可表现为:饲料/营养品种/遗传生产管理健康水平环境条件需要明确的是:任何猪场甚或任何一种类型的养殖场,其良好的生产管理始于建场,而终于高质量产品的售出,二者之间充实的则是管理者日复一日,甚或繁琐、细微的不断努力。
猪场生产管理手册一、前言:为了满足正邦农牧公司养猪工作者的技术和知识需要,满足规模化猪场标准化生产实际需要,促进我们正邦集团猪场正规化、科学化管理的进程,不断提高各猪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根据集约化、规模化大型猪场的特点和要求,在查阅国内外近几十年规模化养猪发展的历史资料基础上,在总结近几年养猪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编辑了本套《正邦农牧猪场生产管理手册》.希望公司广大员工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努力把正邦养猪技术和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为我国养猪业及正邦养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方有一句名言:“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总是有更好的方法)“。
社会在发展进步,技术的革新也是日新月异,我们希望每一位员工对本手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每天的生产实践中和每周的例会中不断探讨新方法,总结经验, 大家共同努力使本《手册》成为一套更为先进、更为完善、更为实用的《手册》。
二、主要内容:正邦农牧猪场生产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管理第三部分猪病防治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一部分第一章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及生产流程第二章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第三章第一部分规模化猪场管理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第四章猪场物资与报表管理第五章猪场各项规章制度第六章猪场每周工作流程第七章猪场存栏猪结构第八章猪场各类猪喂料标准第九章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第六章生长育成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五章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隔离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二章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三章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二部分第六章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第七章猪场常见病防治第五章猪场消毒制度第四章猪场驱虫程序第三章猪场免疫程序第一章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第二章猪场卫生防疫制度第三部分猪病防治第一部分规模化猪场管理第一章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及生产流程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3年。
某公司的养猪管理手册1. 简介本管理手册为某公司养猪方面的操作指南和管理规范,旨在确保养猪场的高效运作和科学管理。
本手册涵盖了养猪场的日常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安全检查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
2. 养猪场日常管理2.1 养猪场设施管理为了保证养猪场设施的正常运作和安全性,养猪场管理人员需负责设施的检修、维护和修理。
具体要求如下:•定期检查养猪舍、饲喂设施、水源等设施的状况,确保其安全完好。
•及时处理设施出现的故障,确保设施正常运作。
•对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消毒,以保持其卫生状况。
•配备养猪场设施操作手册,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设施。
2.2 养猪场环境管理养猪场的环境管理对猪只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管理人员需密切关注以下环境指标并采取相应措施:•温度控制:根据猪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合理调节养猪舍的温度,确保猪只舒适。
•通风管理:保持养猪舍的良好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并预防疾病传播。
•光照管理:适当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促进猪只生长发育。
2.3 养猪场出入管理为了确保养猪场的安全和防止疾病传播,养猪场管理人员需采取以下出入管理措施:•严格实行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凡是进入养猪场的人员必须进行登记。
•严格控制进入养猪场的车辆,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检疫。
•养猪场内外设立明显的隔离带,确保猪只与外部环境的有效隔离。
3. 疾病预防和控制3.1 疫苗接种管理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养猪场管理人员需按照兽医的指导,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并落实以下管理要求:•定期检查疫苗的储存条件,确保其保存良好。
•编制疫苗接种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接种。
•登记疫苗接种情况,及时跟踪疫苗的效果。
3.2 疾病监测和报告养猪场管理人员需密切关注猪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报告疾病的出现。
具体要求如下:•定期进行猪只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温、食欲和精神状态等指标。
•将疾病情况按要求上报给当地兽医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4. 安全检查为了确保养猪场的安全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养猪场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
猪场人员安全培训教材一、引言猪场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的工作环境。
为了保障猪场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本教材旨在向猪场人员传授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降低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二、基本安全要求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实施安全防护是猪场工作的首要任务。
所有人员在进入猪场之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带有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2.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保持猪场的整洁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避免绊倒、踩踏或其他意外伤害。
人员应定期清理工作区域,尤其是猪舍内的杂物,并确保道路和通道畅通无阻。
3.禁止携带易燃物品和火源为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严禁在猪场区域内携带易燃物品、火源或吸烟。
这包括打火机、火柴、香烟等。
任何具备火灾危险的物品都必须在规定的存储区域存放。
4.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人员在使用猪场的工具和设备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在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迅速报修或更换损坏或有缺陷的工具和设备。
三、常见风险和应对措施1.咬伤风险在与猪交互时,存在被咬伤的风险。
为了降低咬伤的可能性,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措施:(1)避免与猪面对面站立,尽量保持安全距离;(2)正确使用猪棒和围栏等器械,控制猪的行动;(3)了解猪身体语言,如果猪表现出攻击性或不安全的迹象,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2.滑倒和摔倒风险由于猪粪和其他湿滑物质的存在,猪场的地面容易湿滑。
为了防止滑倒和摔倒事故,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穿戴适宜的防滑鞋;(2)在湿滑的地面上行走时,保持平稳的步伐;(3)清理和清洗地面上的湿滑物。
3.呼吸系统危害在猪场,猪的粪便和尿液会产生强烈的气味和粉尘,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为了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操作人员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2)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工作;(3)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注意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四、应急处理1.火灾事故当猪场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尽快报警,通知猪场领导和消防部门;(2)按照事先制定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并确保其他人员也安全撤离;(3)切勿返回火灾现场,等待消防部门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