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相关氧化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5
棕榈油基本情况介绍一、棕榈油基本情况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
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
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
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
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
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棕榈油质量标准
棕榈油质量标准是指对生产、加工和销售棕榈油的品质要求和相关规定。
以下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棕榈油质量标准:
1. 外观:棕榈油应呈黄色、半固态或液态,无悬浮物或不溶性杂质。
2. 纯度:棕榈油的纯度应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重金属或农药残留。
3. 酸价:棕榈油的酸价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不超过
2mgKOH/g。
4. 过氧化值:棕榈油的过氧化值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量的过氧化值可能表示油脂已经变质。
5. 水分和杂质:棕榈油的水分和杂质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食用安全和产品质量。
6. 脂肪酸组成:棕榈油中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应满足行业要求,例如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以上仅为一般棕榈油质量标准的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不同国家、地区或用途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购买或销售棕榈油时,需要参考当地相关法规和标准。
棕榈油知识简介,希望对这里的朋友有帮助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 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 、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 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棕榈油知识简介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 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 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时已全无固体成分。
24°棕榈油指标24°棕榈油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和生物燃料等领域的重要植物油。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适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指标来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对24°棕榈油指标的详细介绍:一、外观24°棕榈油应为澄清、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颜色应为淡黄色或红褐色。
其色泽应均匀,不应有悬浮物、沉淀物或其他杂质。
二、碘值碘值是衡量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一种指标。
24°棕榈油的碘值应在50-56之间,这表明其含有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
三、酸值酸值反映了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24°棕榈油的酸值应低于1.0mg KOH/g,以确保其质量和口感。
高酸值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产生异味和有害物质。
四、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
24°棕榈油的过氧化值应低于10meq/kg,以确保其新鲜度和稳定性。
过氧化值过高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产生有害物质。
五、熔点熔点是指油脂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24°棕榈油的熔点应在40-44℃之间,这使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熔点过低可能导致油脂在常温下呈液态,影响产品的感官质量;熔点过高则可能导致油脂在低温条件下凝固,影响使用效果。
六、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是衡量油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4°棕榈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应低于0.1%,以确保其口感和稳定性。
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产生异味和有害物质。
七、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反映了油脂的纯净度。
24°棕榈油中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应低于0.1%,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脂变质,影响使用效果。
八、杂质含量杂质含量是衡量油脂纯净度的另一重要指标。
24°棕榈油中的杂质含量应低于0.1%,以确保其质量和适用性。
杂质包括机械杂质、矿物质、蛋白质等,它们可能影响油脂的口感、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1]棕榈油是一种植物油,又名,是从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是续大豆色拉油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
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为生物柴油使用。
马来西亚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生产国。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受全球棕榈种植面积扩张以及成熟棕榈油面积提高等因素影响,2013年全球棕榈油产量继续增加,或创下历史新高。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棕榈油是从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 Palm Oil),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Palm Kernel Oil),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
棕榈油主要含有(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
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Refin 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榈仁油。
它被人们当成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
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花生油、向日葵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一、棕榈油概况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
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有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他油脂,可替代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标的:24度棕榈油(常见棕榈油包括毛棕榈油,24度棕榈油,33度棕榈油,44度棕榈油)产品用途:24度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饼干,泡面)的煮炸,44度主要用于肥皂,硬脂酸和甘油的制造。
主要消费集结地:天津港,山东日照港,防城港,张家港,宁波港,厦门港,广州港。
检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用棕榈油GB-T 15680-1995三、棕榈油的营养成分棕榈油含有50%的饱和脂肪,也被称为“饱和油脂”。
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
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
和其他食用植物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认为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但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为不同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的含量很少(仅占1%)。
收稿日期:2013-05-09; 修稿日期:2013-05-20作者简介:李佑贵(1984-),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储藏方向的研究及应用工作,通信地址:511480广东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上街66号A广州市番禺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油脂分公司,E-mail:liyougui1986@163.com。
不同储备条件对储备棕榈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李佑贵1,彭红梅1,黄景晟2,缪丽华2,胡晓露2(1.广州市番禺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油脂分公司,广州511480;2.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州510110)摘要:针对高温高湿的珠三角地区储备的24度精炼棕榈油,以及常规储备精炼棕榈油出现的问题,重点探究了不同储备条件下金属离子和温度两个因素对棕榈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储备油罐若未作食品级内防腐处理,储备期间油罐内壁氧化产生的金属离子会对棕榈油产生明显的促氧化作用,棕榈油氧化速度明显加快,过氧化值快速升高,酸值有变化但不明显;等同质量的棕榈油,在夏季高温期入库储藏要比冬季低温期入库储藏更容易氧化变质。
关键词:储备条件;棕榈油;金属离子;温度;过氧化值;酸值中图分类号:TS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95(2013)04-0016-04doi:10.3969/j.issn.1005-1295.2013.04.005EffectsofStorageConditionsontheOxidativeStabilityofReserveofPalmOilLIYou-gui1,PENGHong-mei1,HUANGJing-sheng2,MIAOLi-hua2,HUXiao-lu2(1.GuangzhouPanyuReservesofGrainsCo.Ltd.GreaseBranch,Guangzhou511480,China;2.GuangzhouQualitySupervisionandInspectionInstitue,Guangzhou510110,China)Abstract:InviewofthehightemperatureandhighhumidityinthePearlRiverDeltaregionreserves24ofrefinedpalmoil,refinedpalmoilandconventionalreservesproblems,focusonmetalionsandtemperatureofdifferentstorageconditionstwofactorseffectontheoxidationstabilityofpalmoil.Thetestresultsshowthatthereservetank,ifnothandledanti-corrosionfoodgrade,metalionreservesduringthetankinnerwalloxidegeneratesignificantroleinpromotingoxidationofpalmoil,palmoiloxidationspeedisacceleratedapparently,peroxidevalueincreasedrapidly,acidvaluechangesbutnotobvious;Equalqualitypalmoil,intheheatofthesummerperiodwarehousingstoragetobemoresusceptibletooxidativedeteriorationthanthewinterlowtem-peratureperiodwarehousingstorage.Keywords:reserveconditions;palmoil;metalions;temperature;peroxidevalue;acidvalue0 引言棕榈油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油脂,是棕榈果经压榨制取的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油脂,主要产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非洲等地[1]。
工业用棕榈油脂肪酸的脱色技术研究脂肪酸是棕榈油中主要的脂肪成分之一,而棕榈油作为重要的食用油和工业原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棕榈油中常常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色物质,对其用途和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开发棕榈油脂肪酸的脱色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脂肪酸的脱色是通过吸附、交换、还原、氧化等方法将棕榈油中的杂色物质去除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脱色技术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精炼脱色剂吸附、高温还原脱色、氧化脱色等。
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脱色技术,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活性炭具有大的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度,能够吸附棕榈油中的色素物质和其他杂质。
在活性炭吸附脱色过程中,首先将粗棕榈油与一层活性炭接触,杂质物质通过吸附作用被活性炭吸附。
然后,通过对活性炭的再生处理,将吸附物质去除,从而实现棕榈油的脱色。
活性炭吸附脱色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棕榈油中的其他有价值的成分进行损失。
精炼脱色剂吸附是另一种常见的脱色技术,通过添加精炼脱色剂来吸附和去除棕榈油中的色素和杂质。
精炼脱色剂通常由硅烷、硅酸盐、金属氧化物等组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在精炼脱色剂吸附脱色过程中,将棕榈油与脱色剂混合,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和接触,使脱色剂与棕榈油中的杂质发生吸附反应,从而实现脱色。
精炼脱色剂吸附脱色技术具有脱色效果好、吸附能力强等特点,但也存在着脱色剂回收难、工艺复杂等问题。
高温还原脱色是一种利用高温和还原剂对棕榈油进行脱色的技术。
在高温条件下,还原剂能够与棕榈油中的色素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将其还原为无色或浅色物质。
在高温还原脱色过程中,还原剂的种类和添加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都会对脱色效果产生影响。
高温还原脱色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脱色效果好等特点,但也存在着还原剂回收困难、能耗较高等问题。
氧化脱色是一种将棕榈油中色素物质氧化为可溶性或可分离的无色物质的技术。
在氧化脱色过程中,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化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