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养生”与“生命”的理解

  • 格式:docx
  • 大小:20.17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文化养生”与“生命”的理解

文化,关乎一个国家以及每个国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关乎国民性格和民族灵魂!

缘起:在健颐舒院听了陈一弘老师传讲的文化养生课程,一直想写一点自己的体会,鉴于自己的理解能力一直不敢写成文字,今天刚好看到一篇著名学者发的文章,觉得自己有必要写出一点理解,就形成了本文。文章不足以表述陈一弘老师所讲,笔者文责自负,愿与有兴趣的有缘人交流学习。

文化,关乎一个国家以及每个国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关乎国民性格和民族灵魂!

“文化养生”概念的提出

“养生”是目前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从饮食到运动,形成了所谓的“养生文化”,蔚为壮观。其实,中国文化的核心功用,就是用来解决生命问题的,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体现了这个功用。简单地讲,文化本身内涵是自然养生的。

文化养生的概念因此而来。

养生是宽泛的,中国文化表达这个“生”,有“身”的部分和“心”的部分。中医或者临床,更多是针对和基于身体各种各样不同的丰富的症状来描述养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是《易经》《道德经》,还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都有“七分养,三分治”的观念。现代各种疾病爆发,医院人满为患,这种现状说明我们跟中国文化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饮食、运动养护的是身体,文化养护的则是生命,所以,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文化养生”而不是“养生文化”。无论声闻、体悟都是对生命最好的护持,即使一时不明确其中道理,先依顺规律去做,也是大有裨益的。正如孔子所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并不是愚民,而是深刻地认识到许多道理是在做中学的。

“文化养生”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养生?当然是经典文化!那么什么是经典文化呢?当下的“国学热”误将由经典文化衍生出来的诸如《三字经》《弟子规》之类作为圭臬,显然是泛化了经典文化的内涵,容易走偏。就像书法最好要从王羲之开始,文化也一定要从经典开始。回归到万物起始,“归元”是矣。

医易同源

医理与《易》理同源于事物的阴阳变化。《易经》把天地人看做一个整体,所谓“天

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易经》讲内五行外八卦,天地有阴阳,阴阳有和历。《周易•系辞》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全部的缩影,几千年

来我们的文化都没有离开这个框架。而中医的许多核心精神正是从这段话中衍生出来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而阴阳是需要体认到的,不仅仅是头脑里的观念。《易经》中的五行之气,就是中医

中的五运六气。易经中的木火金水土就代表人体的肝心肺肾脾。命理中出现刑克,就会反

映到脏腑隐藏一些疾病,应期看流年。

明朝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撰《类经图翼•医易》云:“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放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易学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道理,中医学研究、阐明人体阴阳盛衰消长的机制,

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所以“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两者同源于对

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故称“医易同源”。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中医不离阴阳,中医的秘诀就是如何认识阴阳,这是中医

的命根,中医的构建就在“中”上。《中庸》开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

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本,意味着根本源头,“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中”的作用是和;能生“和”,展现“和”的是“中”。阴阳如何自和?有“中”才能自和。《内经》讲“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就是

以“和”为期。中的作用如何展现?透过阴阳、两端呈现,两端以定中。《中庸》:“执

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医做的事情就是执两用中,如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虚者补之……讲的都是执两,执两的目的是使中的作用展现,和合阴阳。正如《黄

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夫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中”了,就产生“和合”了。《老子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

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总之“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中医的子午流注图,与《易经》中的八卦图相似,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反应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医在远古是属于经、史、子、集中“子学”的范畴。和中医关系

密切、并相互联系的学科统称为“五术”。即“山、医、命、相、卜”这五个模块,它是

以《易经》为版本,是人类为了追求幸福人生所成立的一种趋吉避凶的方术,了解“五术”的意义与运用,就可大致了解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命的意义。

金元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在其《儒门事亲》中就专门指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

事亲者当知医。”学问是用来调心的,医理是用来养生的,真正的读书人,一定要具备身

心具治的本领!

唐代药王孙思邈为人间的明医定下了基准——“不研易,不足以为太医。”作为一个

医人,你要精通《易》道,才能达到医家的最高水平——太医。

晚清重臣曾国藩总结的更是一语中的——“各朝学者,无不读《易》者,无不悉医者。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

国学之大在经学,经学之首在《易经》。我们从中不仅能够看到古代学者的学养,更

可窥见“医易同源”的思想共识。因为,智慧在源头上是没有分别的!

很多疾病的来源是什么呢?《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总之,人有其内,必彰其外。人的脏腑与自己的外

在际遇是完全对应的!那些爱抱怨的人容易得胃病;易发怒的人容易得肝病;疑心重,猜

忌心强,思维多幻想、联想者,容易得风湿疾患;而任性与偏执者则多患神经性头痛;那

些由嫉妒所引发的内心不平衡之人,则多患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等疾患……因此,要想不

与疾病为伍,就要保持身心的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

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

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返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

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四时和阴阳在指导着万物的开始和结束。

一切万物的开始和结束,是由阴阳和四时主导的。“死生之本也”——阴阳四时是生死之本,也就是说:生者,也是这个阴阳四时;死者,也是这个阴阳四时。那么“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句话就已经结论了:逆了这个阴阳四时那么不论是谁,则

灾害生,“苛”是众多的意思。“苛疾”就是众多的病。现代社会的疾病有两万多种,病

的名称就有两万多种(比如H1N1这样的代码),把这些代码或者英文病名背下来都不容易,所以西医学分科越分越精密。可是中国文化“苛疾”一词就指代了这两万多种病。“苛疾

不起”——几乎所有的病都不起。“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对于愚者来说,

这个东西在那里,但是他没有受用受持。“从阴阳则生,逆阴阳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