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度计算表格-简单
- 格式:xls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82
1•道路照度计算公式:E=©NU/KEDE:道路照度,©:灯具光通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 U:利用系数,K:混泥土路面取1.3 ,沥青路面取2 , B:路面宽度, D:电杆间距2. 平均照度的计算公式:E=N/S.WU为利用系数,k为维护系数(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 , S为路灯安装间距(28, 30为安装间距),W为道路宽度(18为道路有效宽度),N为路灯排列方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E= 2x9000x0.65x0.36/18/30 = 7.8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 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 1- 1,双侧对称布置)E= 2x16000x0.65x0.36/18/30=13.8Lx (150W高压钠灯,杆高10 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 1- 1,双侧对称布置)E= 2x9000x0.65x0.36/18/28=8.35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 米,间距28米,道路有效宽度:20- 1- 1,双排对称布置)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还是沥青路面取2 (我得到资料中为提及路面)2、U利用系数和K维护系数,分别代表数据中哪个数值?3、公式中的F是什么数据?它对应数据中哪个数值?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 K的数据在新的计算中如何得到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2、U利用系数=0.65,K维护系数=0.363、公式中的F是光通量,它对应数据是9000和16000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 K的数据都是根据所选择的灯具和光源的类型得到的。
3. 路灯灯具布置设计以30米宽的混凝土路面道路为例,假设该道路为次干路,车流较多,车速较快,则可选择双侧对称布置。
灯具高度H=8.5米,间距S=25米,灯具悬挑长2米,则有效路宽为26米,根据国家照明标准要求,其照明平均照度Eav不低于5.6Lx,照度均匀度Emin/ Eav 不小于0.35。
1•道路照度计算公式:E=©NU/KEDE:道路照度,©:灯具光通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 U:利用系数,K:混泥土路面取1.3 ,沥青路面取2 , B:路面宽度, D:电杆间距2. 平均照度的计算公式:E=N/S.WU为利用系数,k为维护系数(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 , S为路灯安装间距(28, 30为安装间距),W为道路宽度(18为道路有效宽度),N为路灯排列方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E= 2x9000x0.65x0.36/18/30 = 7.8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 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 1- 1,双侧对称布置)E= 2x16000x0.65x0.36/18/30=13.8Lx (150W高压钠灯,杆高10 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 1- 1,双侧对称布置)E= 2x9000x0.65x0.36/18/28=8.35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 米,间距28米,道路有效宽度:20- 1- 1,双排对称布置)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还是沥青路面取2 (我得到资料中为提及路面)2、U利用系数和K维护系数,分别代表数据中哪个数值?3、公式中的F是什么数据?它对应数据中哪个数值?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 K的数据在新的计算中如何得到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2、U利用系数=0.65,K维护系数=0.363、公式中的F是光通量,它对应数据是9000和16000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 K的数据都是根据所选择的灯具和光源的类型得到的。
3. 路灯灯具布置设计以30米宽的混凝土路面道路为例,假设该道路为次干路,车流较多,车速较快,则可选择双侧对称布置。
灯具高度H=8.5米,间距S=25米,灯具悬挑长2米,则有效路宽为26米,根据国家照明标准要求,其照明平均照度Eav不低于5.6Lx,照度均匀度Emin/ Eav 不小于0.35。
P:灯具功率(W)N:灯具数量(取值2)L:灯杆间距(M)W:道路宽度
(M)
喵喵喵机动车道30米路宽(W=240W)24023030喵喵喵机动车道30米路宽(W=240W)
24023530喵喵喵非机动车及人行道7米路宽
(W=180W)
1801307喵喵喵路(喵喵喵至喵喵喵段)机动车道20米路宽(W=240W)
24022520喵喵喵路(喵喵喵至喵喵喵段)非机动
车及人行道7米路宽(W=180W)
(W=180W)
18012573喵喵喵路(喵喵喵至喵喵喵段)20米路
宽(W=240W)
240230204喵喵喵大街20米路宽(W=180W)
18023020喵喵喵机动车道30米路宽(W=240W)24023030喵喵喵非机动车及人行道7米路宽
(W=180W)
24013076喵喵喵喵喵喵路交叉口(W=240W*2)
480232507喵喵喵喵喵喵路交叉口(W=240W*2)48023245
功率密度计算
序号计算位置计算公式:LPD=P×N/
5
21
P×N/(W×L)
LPD:平均照度
备注(W/m2)
0.53≤1.0
0.46≤1.0
0.86≤0.7
0.96≤1.2
1.03≤0.7
0.80≤1.2
0.60≤0.8
0.53≤1.0
1.14≤0.7
0.60≤1.0
0.67≤1.0。
1.道路照度计算公式:E=φNU/KBDE:道路照度,φ:灯具光通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U:利用系数,K: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 ,B:路面宽度,D:电杆间距2.平均照度的计算公式:E=F.U.K.N/S.WU为利用系数,k为维护系数(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 ,S为路灯安装间距(28,30为安装间距),W为道路宽度(18为道路有效宽度),N为路灯排列方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E= 2x9000x0.65x0.36/18/30=7.8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侧对称布置)E=2x16000x0.65x0.36/18/30=13.8Lx (15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侧对称布置)E=2x9000x0.65x0.36/18/28=8.35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28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排对称布置)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还是沥青路面取2(我得到资料中为提及路面)2、U利用系数和K维护系数,分别代表数据中哪个数值?3、公式中的F是什么数据?它对应数据中哪个数值?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K的数据在新的计算中如何得到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2、U利用系数=0.65,K维护系数=0.363、公式中的F是光通量,它对应数据是9000和16000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K的数据都是根据所选择的灯具和光源的类型得到的。
3.路灯灯具布置设计以30米宽的混凝土路面道路为例,假设该道路为次干路,车流较多,车速较快,则可选择双侧对称布置。
灯具高度H=8.5米,间距S=25米,灯具悬挑长2米,则有效路宽为26米,根据国家照明标准要求,其照明平均照度Eav不低于5.6Lx,照度均匀度Emin/ Eav 不小于0.35。
道路照度手算公式:
E=φNU/KBD
E道路照度
φ灯具光通量
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
U利用系数
K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
B路面宽度
D电杆间距
E=φNUM/SW
φ灯具光通量
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
U利用系数
M为维护系数
S为灯间距
W为道路宽度
U—利用系数,取值0.8~0.75;
M—维护系数,取值0.6~0.7;
光效要考虑灯具损失,LED一般为60LM/W,光源功率取输出功率。
采用工程计算法来计算路面的平均亮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Lr=FUM/KWS
式中,Lr—路面平均亮度,一般取Lr=2cd/m2;
F—光源光通量(lm);
U—利用系数,取值0.8~0.75;
M—维护系数,取值0.6~0.7;
W—道路宽度(m);
S—安装距离(m);
K—平均照度换算系数,沥青路面K取15,混凝土路面K取20.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所选用照明器的光通量来计算安装距离S。
在实际工程验收测量中,测量平均照度比测量路面平均亮度更容易,路面平均亮度Lr可通过下式用平均照度验算:
Lr=Er/q=(Φ×N×UF×K)/q×A
式中,Lr—路面平均亮度(cd/m2);
Er—平均照度(lx);
Φ—单个光源的光通量(lm);
N—光源的盏数;
UF—光通量利用系数;
K—灯具维护系数;
A—照明面积(m2);
q—平均照度核算系数,对于沥青路面取值15,对混凝土路面取值10.。
道路照度计算公式如下:E=φ(光通量)N(路灯单双侧)U(利用系数)/K(路面材料砼1.3、沥青2)B(路宽)D(电杆间距)具体解释/定义E:道路照度φ:灯具光通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U:利用系数K: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B:路面宽度D:电杆间距关于平均照度的计算公式偶然间得到一个求平均照度的公式E=F.U。
K.N/S.W并有几组计算数据E= 2x9000x0.65x0.36/18/30=7。
8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侧对称布置)E=2x16000x0。
65x0.36/18/30=13.8Lx (15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侧对称布置)E=2x9000x0.65x0.36/18/28=8。
35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28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排对称布置)我查了资料了解到U为利用系数k为维护系数(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 )S为路灯安装间距(28,30为安装间距)W为道路宽度(18为道路有效宽度)N为路灯排列方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错布置时取1)我想问的是: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还是沥青路面取2(我得到资料中为提及路面)2、U利用系数和K维护系数,分别代表数据中哪个数值?3、公式中的F是什么数据?它对应数据中哪个数值?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K的数据在新的计算中如何得到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2、U利用系数=0。
65,K维护系数=0.363、公式中的F是光通量,它对应数据是9000和16000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K的数据都是根据所选择的灯具和光源的类型得到的。
五,路灯灯具布置设计以30米宽的混凝土路面道路为例,假设该道路为次干路,车流较多,车速较快,则可选择双侧对称布置。
1.道路照度计算公式:E=φNU/KBDE:道路照度,φ:灯具光通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织布置时取1,U:利用系数,K: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 ,B:路面宽度,D:电杆间距2.平均照度的计算公式:E=F.U.K.N/S.WU为利用系数,k为维护系数〔混泥土路面取1.3,沥青路面取2 ,S为路灯安装间距〔28,30为安装间距〕,W为道路宽度〔18为道路有效宽度〕,N为路灯排列方式〔(N路灯为对称布置时取2,单侧和交织布置时取1〕E= 2x9000x0.65x0.36/18/30=7.8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侧对称布置〕E=2x16000x0.65x0.36/18/30=13.8Lx 〔15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30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侧对称布置〕E=2x9000x0.65x0.36/18/28=8.35Lx 〔110W高压钠灯,杆高10米,间距28米,道路有效宽度:20-1-1,双排对称布置〕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还是沥青路面取2〔我得到资料中为提及路面〕2、U利用系数和K维护系数,分别代表数据中哪个数值.3、公式中的F是什么数据.它对应数据中哪个数值.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K的数据在新的计算中如何得到1、上边举例的数据中,2是代表对称布置取22、U利用系数=0.65,K维护系数=0.363、公式中的F是光通量,它对应数据是9000和160004、除道路宽度W,路灯排列方式N,安装间距S以外,F、U、K的数据都是根据所选择的灯具和光源的类型得到的。
3.路灯灯具布置设计以30米宽的混凝土路面道路为例,假设该道路为次干路,车流较多,车速较快,那么可选择双侧对称布置。
灯具高度H=8.5米,间距S=25米,灯具悬挑长2米,那么有效路宽为26米,根据国家照明标准要求,其照明平均照度Eav不低于5.6Lx,照度均匀度Emin/ Eav 不小于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