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检测(一)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

1.(2020·甘肃一模)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解析由材料“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可知甲骨文中关于自然与人关系的探索、记录影响到后期天人关系思想的形成,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甲骨文对研究历史有重要的意义,“真实状况”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早期自然崇拜给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而非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由材料“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可知影响的是秦汉以后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

答案 D

2.(2020·四川绵阳模拟)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ji)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有夏多罪,天命殛(ji)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知,先秦时期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逐渐萌发,故选C项;材料不强调神权统治的思想,而是人民的意志,排除A项;先秦时期统治阶层内部等级森严,排除B项;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是在西汉时期,排除D项。

答案 C

3.(2020·湖北宜昌二模)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这说明董仲舒()

A.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

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

C.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

D.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

解析据材料“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可知,“木胜土”即为民胜官,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是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故选B 项;“五行”属于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并非道家,排除A项;周代礼乐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而董仲舒“木胜土”的论述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二者并不相同,排除C项;董仲舒针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的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而材料中的论述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与建立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项。

答案 B

4.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下列选项与民本思想无关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解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属于封建礼教,与民本思想无关。

答案 C

5.(2020·安徽合肥模拟)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主要反映了()

A.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B.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

C.兼并战争过于频繁

D.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

解析题干中“定于一”和“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可知孟子和《吕氏春秋》都认同统一思想,故选A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看出兼并战争过于频繁,排除C项;材料反映人们形成统一的共识,并非渴望重建西周秩序,排除D项。

答案 A

6.(2020·贵州适应性测试)位于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当时发掘出的稀世之宝,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这表明()

A.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

B.南越地区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入侵

C.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

D.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

解析由材料“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可知南越文化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吸收融合,具有包容性,故选A项;材料强调南越文化的包容性而非中原文化对南越文化的入侵,排除B项;材料强调南越文化对其他各地文化的包容而非南越文化自身的内容特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南越地区与其他各地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排除D项。

答案 A

7.从公元858年即位的天皇“惟仁”开始,以后所有天皇的姓名中就必须有“仁”字,而且至今为止也没有出现过一次断更。这说明()

A.日本一直仰慕中华文化

B.日本一直向中国学习

C.中日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D.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日本曾谋求“脱亚入欧”,向西方学习,A、B两项错误,排除;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中日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排除C项。

答案 D

8.(2020·福建泉州质检)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陶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这说明梁武帝时期()

A.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

B.社会主流思想受到挑战

C.开始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统治政策随国情变化而调整

解析材料“崇奉道教”“推崇佛教”说明儒家的主流思想地位受到挑战,故选B项;材料梁武帝推崇佛道,但没有反映出将其列为统治思想,排除A项;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统治者喜好对统治政策的影响,与国情变化无关,排除D项。

答案 B

9.(2020·福建泉州质检)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