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案-第二章-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形式法则
- 格式:doc
- 大小:5.51 MB
- 文档页数:18
服装设计形式美基本原理和法则形式美基本原理和法则是对自然美加以分析、组织,利用并形态化了的反映。
从本质上讲就是变化与统一的协调。
它是一切视觉艺术都应遵循的美学法则,贯穿于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等在内的众多艺术形式之中,也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服装设计中的美学法则。
其主要有比例、平衡、韵律、视错、强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1、比例比例是相互关系的定则,体现各事物间长度与面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数量比值。
对于服装来讲比例也就是服装各部分尺寸之间的对比关系。
例如裙长与整体服装长度的关系;贴袋装饰的面积大小与整件服装大小的对比关系等等。
对比的数值关系达到了美的统一和协调,被称为比例美。
2、平衡在一个交点上,双方不同量,不同形但相互保持均衡的状态称为平衡。
其表现为对称式的平衡和非对称性平衡两种形式.对称的平衡为相反的双方之面积、大小、质料在保持相等状态下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应用于服装中可表现出一种严谨、端庄、安定的风格,在一些军服、制服的设计中常常加以使用。
为了打破对称式平衡的呆板与严肃,追求活泼、新奇的着装情趣,不对称平衡则更多地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这种平衡关系是以不失重心为原则的,追求静中有动,以获得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3、节奏、韵律节奏、韵律本是音乐的术语,指音乐中音的连续,音与音之间的高低以及间隔长短在连续奏鸣下反映出的感受。
在视觉艺术中点、线、面、体以一定的间隔、方向按规律排列,并由于连续反复之运动也就产生了韵律。
这种重复变化的形式有三种,有规律的重复、无规律的重复和等级性的重复。
这三种韵律的旋律和节奏不同,在视觉感受上也各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服装风格,巧妙应用以取得独特的韵律美感。
4、视错由于光的折射及物体的反射关系或由于人的视角不同、距离方向不同以及人的视觉器官感受能力的差异等原因会造成视觉上的错误判断,这种现象称为视错。
例如:(1)两根同样的直线,水平与垂直相交,垂直线会错感觉比水平线长。
欢迎共阅班次日期课题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于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并能合理地进行初步的运用,以适应不同设计的需求,为今后的造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讨论、归纳等程序,教给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讲练结合,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
教学难点:理解形式美法则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法则分析设计作品。
课型与课时:理论讲授课2课时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引导教学、分组讨论、课题训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间分配Ⅰ、复习提问:(5分钟)提问引导1.构成的概念?2.构成的分类?3.平面构成的概念?Ⅱ、导入课题:(5分钟)现代化的大厦,电视铁塔,工厂的烟囱,高高的白桦林,它的结构轮廓都地高耸的垂直线.而垂直线在艺术上给人带来的印象是向上,高大,威严等感受,当我们看到了草原,大海,地平线,又会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的等形式感,再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已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安全,坚固的感受,而倒立的三角形就会有相反的感觉.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诸要素.Ⅲ、讲授新课:(65分钟)帆船的桅杆、电缆铁塔、工厂烟囱、高楼大厦……我们的视觉经验是什么感觉?其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艺术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严格等感受。
大海、田野、草原……我们的视觉经验又是什么感觉?平线、平原、大海等等的结构轮廓是水平线,使人联想到开阔、徐缓、平静等形式感。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的理论,例如毕达格拉斯派从数学的量度中发现的”黄金比率”被应用于一切艺术作品的领域,就是一个证明.因此形式美的诸要素在构成设计中则更加具有它重要的意义.下面择要阐述如下:一、重复与交错重复,指同一形态连续、有规律地出现,即不断使用形状、大小、方向或相似的基本形或线构成画面。
第三节服装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如比例和尺度、对称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对比和调和、统觉和错觉、省略和夸张、条理和反复、衬托和呼应、强调和补正等。
这些形式美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研究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培养对形式变化的敏感,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
服装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在服装款型构成、色彩配置,以及材料的合理配置上,要处理好服装造型美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依靠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
服装反映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意识。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心理需求,人们正是通过服装这一无声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风格。
美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求及人类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核心是规范化和程式化,规范化是理性的秩序创造,程式化是自然形态进行理性处理的艺术格式。
要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款式及明快和谐的色彩,就要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并掌握其形式构成规律。
比例和分割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是利用各种比例分割关系使服装达到和谐的整体美感,使得服装形态优美,穿着舒适合体大方。
服装的比例要吻合穿衣人的体型,但穿衣人不一定都具有标准的体型,为了弥补这些不理想的体型,采用服装来调整人体上的缺陷。
为此,就必须考虑到服装一、比例(一)比例的概念世界上任何一件统一整体的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几个部分配置组合而成的。
整体和部分、或部分和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比例。
比例美是人们对物体比例协调的一种感受,它给人以舒服美好感觉。
比例指事物局部和整体或局部和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又称比率。
例如,线的长和短、粗和细、曲和直;点的疏和密、聚和散;面的大和小;体的轻和重等等的差异关系的比较。
比例,自古以来为数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设计家所重视。
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体现了各种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形式美法则教案教案标题:形式美法则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和分类;2. 形式美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的应用;3. 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教学设计的实例分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一幅美丽的图画或一段优美的音乐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对形式美的兴趣。
导入知识:2. 介绍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和分类,如对称美、比例美、色彩美等,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进行说明。
知识拓展:3. 分析形式美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的应用,如建筑、绘画、音乐、服装设计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形式美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实例分析:4. 选择一个学科或领域,如绘画,通过分析一幅经典的艺术作品,解读其中的形式美法则,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学设计:5.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的形式美法则,设计一个小组项目,如绘画作品、服装设计、音乐演奏等。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展示自己对形式美的理解和创造力。
总结回顾:6.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形式美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形式美的存在。
作业布置: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或学科,通过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形式美法则,并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个展示海报。
教学评估:8. 针对学生的小组项目和作业,进行评估,包括对形式美法则的正确应用和对形式美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9. 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形式美的例子;2. 经典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小组项目所需的绘画材料、服装设计工具等。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确保教案的有效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形式美的实践和欣赏活动。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式美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设计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形式美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设计创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形式美法则灵活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形式美法则相关案例图片或实物。
3. 学生设计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美好事物,如自然景观、艺术作品等,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形式美?形式美有哪些法则?二、讲解新知1. 形式美的概念:形式美是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所感受到的美的形态和规律。
2. 形式美的法则:a. 对比与调和:通过对比和调和使画面产生鲜明对比,达到视觉上的美感。
b. 重复与变化:通过重复和变化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和动感。
c. 节奏与韵律:通过节奏和韵律使画面产生和谐感。
d. 比例与尺度:通过比例和尺度使画面具有平衡感和协调感。
e. 对称与均衡:通过对称和均衡使画面具有稳定感和美感。
三、案例分析1. 展示形式美法则在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2. 分析案例中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其原理。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形式美法则,设计一幅具有美感的平面作品。
2. 各组展示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形式美法则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提出问题:如何将形式美法则灵活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二、讲解难点1. 如何将形式美法则灵活运用到实际设计中:a. 分析设计需求,确定设计主题和风格。
b. 运用对比与调和、重复与变化、节奏与韵律等法则,使设计作品具有美感。
c. 注重细节处理,使设计作品更加完美。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a. 多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形式美及其法则教案近年来,形式美逐渐成为设计界的热词,被广泛运用于广告、包装、平面设计等领域。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形式美的概念并不容易理解。
本篇文章旨在为读者介绍形式美的概念及其法则,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设计技巧。
一、形式美的概念形式美是指在造型、色彩、结构、比例等方面,让人们感受到和谐、美观、和平、稳定和舒适的感觉。
所谓形式美,是指在艺术中对形式的美学追求。
这种追求旨在消除任何不必要的元素、构建有规律的形式、使整体看来更合理而美丽。
二、形式美的法则1.对称性法则对称性是指相同的形式、位置、颜色、大小等重复出现。
这种重复形式的方式在视觉上产生了一种秩序感和稳定感,具有平衡的效果。
设计中,可以通过对称性来强调重要性、增加吸引力。
2.比例法则比例法则是指在设计中,根据各种元素的大小和形状关系,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平衡感和谐感。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大小和位置,改变形状和纹理等方式,实现比例法则。
3.节律法则节律法则在设计中常常用来生成连续和平衡的视觉节奏。
这种节奏可以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形式、大小、颜色等元素。
使用节律法则能够创造出一种有序、平衡和协调的效果。
4.色彩法则色彩法则是在设计中用来调整颜色的方式。
不同的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
比如蓝色的冷静、红色的热烈,灰色的内敛等。
在设计中,要注意不同颜色的搭配,使整个设计看起来更和谐。
5.空间法则空间法则是指在设计中,通过空间和物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平衡感和深度感。
通常的方法是对不同元素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调整,增强空间的感受。
三、形式美的教学案例下面列举了一些关于形式美的实践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形式美的概念以及法则。
1.太极形式太极是一种运用形式美的最经典的案例之一。
太极形式的特点是有规律地协调整体,达到均衡、和谐、固定的目的。
在设计上,可以运用太极形式的原则,使视觉效果更和谐。
2.三段论式展现三段论式展现是指把内容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前言、正文和结论。
服装设计教案第二章服装的形式美第二节服装的款式美引言:款式即服装内、外结构的形式,它是构成服装外观美最基本的要素。
在服装的款式变化中,服装外形即服装的外轮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外形相同的服装,虽然它们的领、袋、门襟等局部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一定明显;在同时外形不同的服装,即便它们的局部设计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却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
因此,服装的款式设计一般均从服装的外形入手。
阐述教学内容:一、服装的外形1、H型:也叫柜型、箱型、方型。
外形为H型的服装,肩、腰、下摆部的宽度基本相同,如直身衬衣、大衣、连衣裙、筒裙、直筒裤等。
这种外形的服装具有庄重、朴实的美感。
图示:2、A型:也叫三角型、正梯型。
外形为A型的服装上窄下宽。
如披风、喇叭裙、喇叭裤等。
这种外形的服装具有活泼、潇洒的美感。
图示:1、V型:也叫倒三角型、倒梯型。
外形为V型的服装上宽下窄,如夸张肩部、收缩下摆的茄克、连衣裙、大衣;夸张臀部,收缩脚口的马裤、锥裤等。
这种外形的服装具有洒脱、威武的阳刚之美。
图示:2、S型:外形为S型的服装外轮廓线条柔和,如西装上衣、旗袍、小喇叭裤、鱼怕、尾裙等。
这种外形的服装具有温和、典雅的美感。
图示:3、X型:外形为X型的服装阔肩、收腰、放摆,外轮廓起伏明显,既具有男性的刚强,又具有女性的活泼。
图示:4、O型:也叫椭圆型。
外形为O型的服装其外轮廓无明显的棱角,且较宽松,因此,给人以含蓄、温和的美感。
图示:5、更多的服装外形:学习总结:以上是服装的几种主要基本外形,运用基本外形的增、减、集积,还可以产生更多的服装外形。
由于服装外形对服装的款式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设计者应重视服装外形的处理。
二、点、线、面在款式设计中的运用:引言:在服装的外轮廓造型(即服装的外形)确定以后,可以运用点、线、面等视觉元素来丰富款式的变化。
1、点:1)点的概念:在造型艺术中,点是最小的视觉元素。
对点的判断和点的作用均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服装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如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统觉与错觉、省略与夸张、条理与反复、衬托与呼应、强调与补正等。
这些形式美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研究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培养对形式变化的敏感,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
服装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在服装款型构成、色彩配置,以及材料的合理配置上,要处理好服装造型美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依靠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
服装反映人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意识。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心理需求,人们正是通过服装这一无声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风格。
美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求及人类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核心是规范化和程式化,规范化是理性的秩序创造,程式化是自然形态进行理性处理的艺术格式。
要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款式及明快和谐的色彩,就要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并掌握其形式构成规律。
比例与分割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是利用各种比例分割关系使服装达到和谐的整体美感,使得服装形态优美,穿着舒适合体大方。
服装的比例要吻合穿衣人的体型,但穿衣人不一定都具有标准的体型,为了弥补这些不理想的体型,采用服装来调整人体上的缺陷。
为此,就必须考虑到服装一、比例(一)比例的概念世界上任何一件统一整体的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几个部分配置组合而成的。
整体与部分、或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比例。
比例美是人们对物体比例协调的一种感受,它给人以舒服美好感觉。
比例指事物局部与整体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又称比率。
例如,线的长与短、粗与细、曲与直;点的疏与密、聚与散;面的大与小;体的轻与重等等的差异关系的比较。
比例,自古以来为数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设计家所重视。
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体现了各种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芬奇论绘画》第28页)。
凡是美的事物,整体的每一部分都与整体成比例。
(二)比例应用的范围在设计一件服装时,首先涉及的是比例问题,比例的变化首先在外轮廓上,其中有上衣与下衣、外衣与内衣、肩部与衣长、衣长与袖长等,内轮廓有腰线与臀线与内部分割线的设置,另外还有其它部件:袖、领、口袋及装饰物配置的比例关系。
这也是服装设计应首先考虑的,并且是设计新颖款式的关键所在。
比例的应用在设计服装时可具体概括为:一个形态的长度比例分割(长与宽之比);两个形态的边长比例分割(边长与边长之比);两个形态的面积的比例分割(衣长与下身之比)。
只要符合统—与变化的规律,即符合整体与局部,这一辩证的关系都是美的比例。
如中国的米字格、九宫格都是按科学的比例部位拚方、联形及不同横、竖、斜线等分割而具备了美的比例关系。
(三)比例分割的形式比例分割有四种:黄金比例、以√2为矩形的量比关系、费波那奇数例、无规则的比例关系。
1.黄金比例将已知线段做大小两部分的分割,使小部分和大的部分之比,等于大的部分和全体之比,就称为黄金分割。
即(a+b):a=a:b,其比值为1. 618,见图3—1—1自从古希腊哲人用几何方法发现黄金之比以来,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艺术创作之中,占今中外不少优秀画家都曾多次运用这一比例关系,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
如古希腊的维纳斯雕像,在优美的人体中就曾多次地应用黄金比例分割。
因此,它被公认为是最富有美感的比例关系,在服装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
2.以√2为矩形的量比关系在艺术形式中,美好的比例往往是一种非理性的,是不能用绝对的数字去衡量的。
通常,只要接近黄金比例关系都能被人接受,如l:√2、1:√3、l:√4、1:√5等。
1:√2是矩形的量比关系,是耶鲁大学杰·汉比基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以矩形为基础的比例法。
它是以√2矩形长短边长之比,等于一个正方形一条边长的对角线长度之比,其比值为l:√2,给人一种相对和谐安定的弱对比,因而十分协调。
通过它又可以得到其它比例协调的矩形量比关系。
图3—1-2为√2的矩形的量比关系。
连接对角线cB,以c为圆心,CB为半径画弧,在CD的延长线上得一点E,做AC的平行线EF,得到了一个新的矩形,这就是1:√2矩形的量比关系。
类似可椎出1:√3、1:√4、1:√5的量比关系。
不同的比例量比关系,会给人们不同的比例美感。
1:√2给人以严谨、温和、庄重之感,见图3—1—3(a)。
1:√3给人以均衡、优美的流动曲线美感,见图3—1—3(b)。
1:√4给人以机械、单调、一分为二的感觉,见图3—l-3(c)。
1:√5给人以现代、时尚、具有很强动态美感,见图3-l—3(d)。
其中以1:√2和l:√5的比例关系是最为重要、为最美的比例关系。
3.费波那奇数列它是按一定的比例作阶梯式的渐变,其有规则的渐变是按一定的数列进行的。
在服装设计的实际运用中,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数列:1:2:3:5:8:13:21等得出,即每一项是前面两项之和,渐变比例是逐渐而有规律地不断变化的。
因此显得既柔和而又富节奏变化,服装的渐变比例应按服装的造型特性与功能而选择,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数列,其这些奇数列的数值可作为其分割的近似值。
在服装设计中,常运用于多层次服装的长度的比例或胸部与裙及内部装饰的布局上,能产生优美的节奏韵律的美感,见图3—1-4。
4.无规则的比例随着现代艺术潮流对服装的影响,人们将追求款式上新颖独特,以给人强烈的个性时尚感。
因此在服装的比例上,打破常规追求较为悬殊的比例组合关系,如曾流行一时的职业女装长衣短裙,上衣的长度为13、短裙的长度为5的比例数值。
在比例上采用悬殊的比例对比关系,给人强烈的对比效果,富有极强的创新与个性时尚,给人过目不忘的强烈印象,较适合前卫服装与时装表演。
服装造型设计的比例关系主要体现在:1.服装造型与人体的比例衣长与身高的比例;衣长与肩宽的比例;腰线分割的上下身长度的比例;衣服的各种围度与人体胖瘦的比例等等。
2.服饰配件与人体的比例帽子、首饰、包袋、手套、腰带、鞋袜等的形状大小与人体高矮胖瘦的比例。
3.服装色彩的配置比例服装色彩配置中各色彩块的面积、位置、排列、组合、对比与调和的比例;服饰配件色彩与衣服色彩的比例等。
服装的比例是为美化人体比例服务的。
衣裙的长短宽窄可改变人体高矮胖瘦的观感。
上短下短的服装比例如短上衣配超短裙,集青春、活泼、美丽于一身,适合体型较好的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
上短下长的服装比例如短上衣配长裙或长裤,重心高,使下肢有拉长感,显得矫健、优雅富有生命力,对双腿够长但较粗或太细的人最合适。
上长下短的服装比例如长上衣配短裙,重心低,压缩了下肢的视觉长度,给人以持重、安静的感觉。
如果上身是宽松而加长的T恤衫或长背心或长身的西装,则可以增加服装的成熟和稳重感,适合30岁以上40岁以下身材姣好的女性。
如果是收腰紧身上衣配上蓬型短裙,则流动轻盈,充满年轻魅力。
上长下长的服装比例,则可以把年龄和身材的缺陷降到最低点,高矮胖瘦、老中青少都可穿。
另外,紧身衣服玲珑秀美,松身衣服洒脱豪放;短裙轻松活泼,长裙温文优雅。
设计师必须抓住这些感受,根据穿着者的体型特点二、分割(一)分割的概念分割即布局。
在设计服装中,设计者首先涉及的是服装造型布局安排的问题,是在服装的外轮廓范围内首先对整体结构做整体的规划安排,然后视线从外轮廓移到内部空间的布局上,将整体的服装分为上装与下装等,还要在服装上设置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的部件:领、扣、兜、袢带、褶、省道等。
这些都是在运用各种不同块面与线条线,它们可将整体块面分成几个大小不同的块面线条,其分割后使服装便于开启、穿着。
不但起到功能性的作用而且还适应人体的复合曲面。
分割后增加的各种形状的线条,无论作为功能性和装饰性的线条都可使款式变得既实用又美观活泼大方,这些都是在运用各种不同线条在服装表面上进行各种分割处理的方法。
(二)分割的形式分割有五种形式:垂线分割、横线分割、垂线与水平交叉分割、斜线分割、斜线交叉分割。
垂线分割给人以庄重、坚实、明快、稳重之感,使服装具有一定的量感;横线分割给人以安静、柔和、平静而浪漫之感;垂线与水平交叉分割给人以深沉、威严的感觉;斜线分割在这些分割中最为优美,它集合竖线与横线的所有优点,给人以庄重而又活泼、俏丽的感觉;斜线交叉分割给人以轻盈、温和的感觉。
根据分割线的曲直及左右是否平衡,分割是否有规律对称平衡与非对称平衡艺术造型中,整体内各形式因素之间组合关系,如果能给人以平稳、安静的感觉,这组合关系则可称为平衡。
服装上的平衡,指服装整体外观的相互对称。
服装造型艺术中的平衡,是靠人们的视觉和心理去感受,处于平衡状态的形象能给人以舒适、恬静的美感;反之使人感到杂乱不安。
平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
一、对称平衡(一)对称平衡的概念对称是平衡的特殊形式,在以对称形式构成的画面中,均可以找到一个中心点或一条中轴线把画面分成两个部分。
这两部分的形式因素不仅数量、质量相同,而且到这个中心点或这条中轴线的距离也相等。
处在对称平衡中形式因素是同等、同形、同量的,能产生整齐平衡的效果。
因此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如服装设计、建筑艺术中的庙宇等以及装饰图案中,常采用对称平衡的艺术形式。
(二)对称平衡的形式对称平衡有三种:单轴对称、多轴对称、反转对称。
1.单轴对称以一轴线为基准,在轴的两侧存在着同等、同形、同量的形体而进行造型因索的对称设计。
2.多轴对称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轴为基点,分别在轴的两侧存在着不相同的形、不同量的形体而进行的造型因素的对称设计。
3反转对称以一个点为基准,将造型因素进行反方向的对称设计。
在这些对称式中,单轴对称较呆板、乏味;多轴对称则给人以富有动感与变化;反转对称则较新颖别致,具有很强的运动感。
对称式平衡,由于各个部分完全相等,因此形态特点倾向于统一,有稳定、整齐、庄重的感觉。
但缺少变化,过于严肃规整,所以带有朴素性和生硬性。
如正统的中山装或左右对称的套装、连衣裙等,一般宜于在会议、办公室等正式场合穿着。
有时为避免过分刻板拘谨.则可在面料的质地肌理、色彩或装饰上加以适当调节。
如选择织纹富于变化、肌理效果明显、色彩较轻快明亮的面料.或是在西装手巾袋上插以色彩较为鲜明的手帕等,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由于对称式有它自身的特点,当人们看的时间过长,款式上采用绝对对称就会给人过于呆板乏味之感。
因为由于人的视觉在连续受到某一单一的形状、色彩等造型刺激后,视觉上易产生疲劳,心理也会产生厌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