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
- 格式:ppt
- 大小:718.50 KB
- 文档页数:57
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篇考点精讲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见图):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 / 反思过程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用于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都属于教学媒体范畴。
(5)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究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第一讲 心理学概论学习和考核大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 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3.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难点: 1.心理学的概念; 2.心理学的流派。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学派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八、现代心理学的新理论。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实验法;四、调查法。
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外世界;二、调整和控制行为;三、直接应用在社会实践中。
三、考核知识点一、心理学的概念;二、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三、心理学的分支;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四、考核要求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心理学的概念; 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领会:心理学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的行为活动及精神过程的科学。
这个定义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心理。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心理学的结论要建立在依据可循方法原则收集到证据的基础上。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
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参考书目:《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叶浩生主编《积极心理学》教案绪论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相信你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刘毅平:解放你我的积极心理学。
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一、什么是心理学问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对时时刻刻都在接触着心理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你有没有学过心理学?你也许从别人那里听说过心理学家在干些什么,但没有学过心理学;也许你还读过几本心理学的科普读物,对书中介绍的一些心理学只是有兴趣,比如你可能读过怎样提高记忆的效果,怎样培养自己的注意力,人有哪几种气质,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社会准则等。
它们有的属于自然现象,有的属于社会现象。
这些现象分别由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构成了人类不同的知识领域。
在各种各样的科学中,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
人眼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人耳可以聆听旋律优美的钢琴协奏曲,人脑可以存储异常丰富的知识,事过境迁而记忆犹存。
人有“万物之灵”的智慧,人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人还有“七情六欲”,他们能通过活动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并在周围环境中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迹……总之,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各种知识,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和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的。
只要有人存在,就有心理的存在。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要点第一讲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