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全)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4
目录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 (1)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5)麻疹合并肺炎临床路径 (9)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 (14)矮小症临床路径 (19)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 (24)川崎病临床路径 (3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 (36)癫痫临床路径 (41)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46)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 (5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 (58)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路径 (6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 (69)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75)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79)热性惊厥临床路径 (86)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 (91)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 (9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 (98)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 (10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109)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117)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ICD-10:A08.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6-24月龄小儿多见,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10余次,伴或不伴发热、呕吐。
2.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
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无吞噬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消化道隔离至腹泻缓解。
2.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紊乱。
(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08.001轮状病毒肠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二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 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 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三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的体征有低热、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格检查可见的体征有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3.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通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也可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B.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RP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CRP有不同程度升高;2病原学检查:视需要可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3ASO、ESR测定:ASO↑、ESR↑常提示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4胸部X-ray: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呈双肺纹理清晰、无炎症影像学改变;5心电图: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心肌炎;四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55%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开窗通风、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2.支持疗法: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氨基酸、维生素等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3.抗感染治疗:合理选用敏感抗病毒或抗生素,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4.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烦躁不安者,可给适量镇静药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气喘者可用解痉平喘药;有低氧症状者吸氧;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呕吐、腹泻者及时予液体疗法; 五标准住院日为3-5天;六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七入院后第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2ASO、ESR;3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4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2.必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避免接触性交叉感染等护理、注意观察高热者病情变化;八入院后3天;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3ASO、ESR复查;4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复查;2.必要的告知: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如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退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九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 连续3天腋温<℃;2. 症状明显减轻; 3. 体征改善-炎症明显吸收;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体温不退、局部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感染药物;2病情进行性加重,炎症向邻近器官蔓延出现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十二费用标准;1200-2000元下付路径表单□表示必选,○表示可选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5天12二、小儿腹泻病临床路径一、小儿腹泻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ICD-10: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6-24月龄小儿多见,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10余次,伴或不伴发热、呕吐;2.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无吞噬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消化道隔离至腹泻缓解;2.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紊乱;四标准住院日为4-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小儿腹泻病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大便轮状病毒检测;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血气分析、大便乳糖检测等;七药物选择;1.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2.肠道菌群调节剂;3.胃肠粘膜保护剂;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血电解质;九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腹泻好转;三、支气管炎临床路径一、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炎ICD-10:J21;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本病诊断要点为:1.病史: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2.症状: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3.体征:大多数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听诊呼吸音粗糙,可有;不过定的散在干罗音、粗中湿罗音;婴幼儿有痰不易咳出,可在咽喉部或肺部闻及有痰鸣音;4.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5.胸部X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重;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同上呼吸道感染;2.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控制感染: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4.对症治疗:应使痰易于咳出,故不用镇咳剂;可用祛痰药、平喘、抗过敏等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支气管炎疾病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与CRP、尿常规、粪常规、胸片检查;2.根据病情科选择: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呼吸道病毒检测;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心电图;3.必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七入院后第5-7天;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检测;心电图复查;血清过敏原检查;超声心动图;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2.必要的告知: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出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八出院标准;1.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2.连续3天腋温<℃;3.肺部体征明显改善;九变异及原因分析;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7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称为难治性支气管炎,应当及时退出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十标准费用控制;1400-2000元下附表单及费用测算□表示必选,○表示可选二、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炎ICD-10:J2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临床表现:起病或急或缓,常伴有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患儿常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2.呼吸道症状与体征:咳嗽、气促,重症表现为鼻翼扇动、口周和指趾端发绀及三凹征;两肺固定性细湿罗音,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以后可闻及,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叩诊多正常,但当病灶融合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肺实变体征;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症肺炎可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及紫绀,并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临床表现时,警惕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胸腔并发症等情况;4.胸部X线: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肺底部、中内带及心膈角较多,由于细支气管的阻塞,可发生局部肺不张或肺气肿;也可以表现为节段性和大叶性肺部实变或不张;5.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60%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供给充足水分,给营养丰富饮食;2.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补充,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适当补充液体还有助于气道的湿化;但有注意输液速度,过快还可加重心脏负担;3.抗感染治疗: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4.对症治疗:1氧疗: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发绀或动脉血氧分压小于60mmHg时,需吸氧;2气道管理:及时清除鼻腔内分泌物与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气道的湿化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3腹胀的治疗:低钾血症科补钾,缺氧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也可用酚妥拉明;4其它: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气喘者可用解痉平喘药;若烦躁不安可适当用镇静药;5.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与微循环,降低颅内压;使用指征:1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3合并感染中毒休克;4出现脑水肿;5胸腔短期有较大量渗出;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支气管肺炎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需要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胸片;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血支原体、衣原体测定;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心电图;2.必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七入院后3-5天;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气分析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肺功能检查;肺CT;支气管镜检查;2.必要的告知: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八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4〕版执行;生物制剂:重症患儿可酌情给予血浆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九出院标准;1.咳嗽明显减轻;2.连续3天腋温<℃;3.肺体征改善;线胸片示炎症明显吸收;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难治性肺炎:即对常规抗感染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不退、肺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3肺炎吸收不明显;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十一标准费用控制;1600-2300元附临床路径表:□表示必选,○表示可选二、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五、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一、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ICD-10:(二)诊断依据:1、病因:劳累、受凉;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常引起耳根部放射痛;可有畏寒、高热、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及四肢疼痛等;部分患儿可因高热引起抽搐、呕吐及昏迷;3、查体:急性面容、面色潮红、精神不振或萎靡;局部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双侧腭咽弓最为明显;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或在隐窝处可见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物渗出,可连成一片形似假膜,易拭去,不易出血;双侧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压痛;(三)实验室检测: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四)治疗方案1、注意休息,锻炼身体;2、控制感染;3、对症支持;4、营养支持;(五)标准住院日4-6天;(六)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ICD-10:;2、当患儿同时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有进入路径;七入院后第1天;1.需要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CRR、血培养、降钙素及白介素6;EB病毒DNA必要时;手足口病病毒检测;2.必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叮嘱患儿卧床休息,定时测量体温;八入院后2-3天;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心电图、CRR、血培养、降钙素及白介素6;2.必要的告知:观察咳嗽程度、保持呼吸道畅通;在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肾炎、败血症、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退出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九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4〕版执行;生物制剂:重症患儿可酌情给予血浆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十出院标准;1.连续3天腋温<℃;2.扁桃体肿大消退;3.无其他并发症症状;4、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血象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难治性扁桃体炎:即对常规抗感染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温不退、扁桃体肿大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临床路径未包含的抗菌药物;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各种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十二标准费用控制;1000-1800元下附临床路径表单及费用测算□表示必选,○表示可选二、儿科扁桃体炎临床路径表单适对象:第一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6天。
小儿感冒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感冒的患者。
一、感冒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感冒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朱福堂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儿感冒”主证证候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时疫感冒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儿感冒”治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感冒。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峡炎。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C 反应蛋白(CRP)(3)降钙素原(PCT)(4)肺炎支原体检测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如细胞形态、肝功、肾功、心肌酶谱、痰培养、血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胸部X线片、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测、肺功能、心电图检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寒感冒证:辛温解表。
风热感冒证:辛凉解表。
时疫感冒证:清热解毒。
夹痰证:风寒夹痰者宜辛温解表,宣肺化痰;风热夹痰者宜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夹滞证:疏风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2.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液3.外治法(1)中药敷脐及药物穴位敷贴疗法(2)雾化吸入疗法(3)耳穴压豆(4)中药灌肠(5)小儿推拿捏脊4.护理:辨证施护。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451)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455)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460)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464)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467)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471小儿肌性斜颈中医临床路径 (476)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
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TCDS码:BEZ2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癩TCD®码B EZ24C和过敏性紫瘢ICD-10编码D69.004)的患者。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出现严重腹痛、呕血、便血、肾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60例,并且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占80例,对照组的患儿应用的是常规的儿科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是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最终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儿,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儿的满意度为90.0%,观察组患儿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缩短平均的住院日期,提高患儿满意度并且减轻了日后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
【关键词】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253-02所谓的临床健康路径主要就是以病人为核心,从患者入院以及到出院时的一个整体护理工作计划。
整个工作过程是一个具有连续性、活动性、可预见性的一项工作。
据调查报告显示:有效的执行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平均的住院时间,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CNP能够有效的促进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诊断计划实施,保障了患儿的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因此,笔者将针对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进行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研究,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60例,并且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占80例。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括。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有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量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纪、性别、职业和地域差别。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优秀。
但因为发病率高,拥有必定的传染性,不单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踊跃防治。
本病整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天节高发,可经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器具流传,多为发散,但可在天气突变时流行。
因为病毒的种类许多,人体对各样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没有交错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惹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以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分疲惫等引发要素,使浑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守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快速生殖,惹起本病,特别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精选.(三)诊断依照。
依据《临床诊断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一般感冒(common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有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炙烤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因为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哭泣、味觉愚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浑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欧阳家百(2021.03.07)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 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
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A。
临床表现1。
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8-04T14:29:09.86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作者:汤曙妍[导读]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确切,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桃江县人民医院湖南益阳 413400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选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儿45例。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儿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确切,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达标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优质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临床症状主要有呕吐、咽痛、高热等,查体显示咽部充血,于咽峡部等处可见疱疹,大小为2~4mm,部分破溃形成小溃疡[1]。
近些年来,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在给予合理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实施,以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现对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选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儿45例。
儿科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时间:2013-8-25地点:儿科医生办公室发言人:吴秋云主要内容: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依据。
根据《儿科学》《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1.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
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
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局部症状:可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咽部不适等,多于3-4天自愈。
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
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
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因发热引起惊厥。
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有时可见下颌和淋巴结肿大。
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肠道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
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表现为明显咽痛、高热、流延、厌食、呕吐等,病程约为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咽的粘膜表面有多个2-4mm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 日后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
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它部位。
病程约为一周左右。
3.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3.7型引起。
以发热、咽炎、结膜炎未特征。
常发生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
临床表现有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
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合膜炎,可伴有结合膜出血;颈后及耳后淋巴结增大。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欧阳家百(2021.03.07)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咽峡炎(小儿)临床路径一、咽峡炎(小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咽峡炎(ICD-10:J02.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病诊断要点为:咽峡炎,是发生在咽峡部位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咽峡,是指咽部垂直面的一个环形结构,上面为悬雍垂与双侧软腭游离缘,下面为舌根,左右面为腭舌弓、腭咽弓,这四面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狭窄部分,称为咽峡。
咽峡炎以病毒感染为主,细菌和其他病菌亦可引起,也可并发和继发细菌感染。
临床以咽峡部明显充血为特征,部分可见咽峡部疱疹和溃疡、软腭和悬雍垂水肿,表现以发热、咽痛为主,可伴有头痛、肌痛、乏力等症,颌下淋巴结常有肿大和压痛,婴幼儿可表现为哭闹、呕吐、拒食等症,甚至发生热性惊厥。
本病可见于各年龄段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气候剧变的冬春和秋冬之交为著。
1.病史:大多数有着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或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环境卫生条件差、维生素缺乏、胃肠道疾病、口腔不洁、龋病、恶病质、血液病等。
大多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5-7天,较重者1-2周。
2.症状:以发热、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肌痛、乏力等症,婴幼儿可表现为哭闹、呕吐、拒食等症,甚至发生热性惊厥。
3.体征:咽峡部明显充血为特征,部分可见咽峡部疱疹和溃疡、软腭和悬雍垂水肿,颌下淋巴结常有肿大和压痛4.外周血常规及炎症指标: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增高,血沉亦可增快,核左移。
5.并发症或继发症:部分病例可合并或继发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颈淋巴结炎、肾炎、心肌炎和颅内感染等,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异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路径单病种督查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附件1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医院评估表附件2编号________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调查评估表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市医院名称2.本表所统计内容均按2010年1月1日至统计评估时计算。
3.平均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4.平均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附件3编号:单病种相关非特异性指标评估表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所统计内容均按2010年1月1日至统计评估时计算。
附件4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您好,请根据您在本院接受治疗服务的过程及结果,结合您的感受,填写本问卷。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您还可以在下面留下具体的书面意见(您的感想、看法、意见、建议)38.您在住院期间遇到的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请在下面书写)39.您在住院期间遇到的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请在下面书写)40.您认为医院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请在下面书写)谢谢您填写了这份问卷,请您再检查一下是否回答了所有问题。
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被督查科室:督查人员:督查日期:医院护理部专项督查项目及细则督查部门/人:护理部被督查科室:妇产科督查人员:督查日期: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单纯疱疹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0.0、B00.1、B00.2、B00.9)。
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2017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4版)。
1.各年龄均可发病,原发性单纯疱疹多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复发性单纯疱疹可见于各年龄组。
2.可有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可有低热、头痛、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与体征。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及口周皮肤可出现成簇小水疱、糜烂与血痂等。
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无异常。
5.必要时可根据病损组织脱落细胞光镜检查、病原体检测或分离培养、血清抗体检测等辅助诊断。
6.病程约7~14天,可复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2017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4版)。
经临床和(或)必要检查符合上述诊断依据,患者本人要求并自愿接受治疗,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1.局部治疗。
2.全身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0.0、B00.1、B00.2、B00.9单纯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首诊1.必须询问的病史:包括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发热史、口腔黏膜病损史、皮肤病损史、本次发病后的就诊、治疗情况等。
2.必需的临床检查:包括口腔黏膜病损和皮肤病损的检查。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之杨若古兰创作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二)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罕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别.普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因为发病率高,具有必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净化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因为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发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没有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惹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以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引发身分,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敏捷繁殖,惹起本病,特别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三)诊断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示+实验室检查.A.临床表示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次要表示.罕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因为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普通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的体征有低热、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普通经5~7天痊愈.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惹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炽热感,咽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惹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格检查可见的体征有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凑趣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3.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惹起,表示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概况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四周有红晕.多于冬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4.咽结膜热:次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惹起.临床表示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冬季,通过泅水传播.儿童多见.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A组惹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惹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概况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凑趣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也可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B.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惯例和CRP: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RP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景象,CRP有分歧程度升高.(2)病原学检查:视须要可进行罕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点临床用药.(3)ASO、ESR测定:ASO↑、ESR↑常提示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4)胸部X-ray:须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呈双肺纹理清晰、无炎症影象学改变.(5)心电图:须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心肌炎. (四)医治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普通医治:坚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55%)留意歇息,坚持呼吸道通畅.开窗通风、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2.撑持疗法: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养分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氨基酸、维生素等撑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3.抗感染医治:合理选用敏感抗病毒或抗生素,选择最好给药方案,及时、充足、须要时联合利用.4.对症医治: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烦躁不安者,可给适量沉着药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气喘者可用解痉平喘药;有低氧症状者吸氧;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呕吐、腹泻者及时予液体疗法.(五)尺度住院日为3-5天.(六)进入路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06.9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须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七)入院后第1-2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CRP、尿惯例、粪惯例;(2)ASO、ESR;(3)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4)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2.须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防止接触性交叉感染等护理、留意观察高热者病情变更.(八)入院后3天.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复查血惯例、尿惯例、粪惯例;(2)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3)ASO、ESR复查;(4)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复查.2.须要的告知: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如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示,及时退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九)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利用指点准绳》(卫医发〔2004〕285号)履行.(十℃;2. 症状明显减轻; 3. 体征改善-炎症明显接收.(十一)变异及缘由分析.1.对惯例医治不克不及控制疾病,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体温不退、局部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须要改用其他抗感染药物.(2)病情进行性加重,炎症向邻近器官蔓延出现并发症,须要加用其他医治方案.2.因为上述缘由导致医治费用和耽误住院时间.(十二)费用尺度.(1200-2000元)(下付路径表单)□暗示必选,○暗示可选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3-5天(1)(2)二、小儿腹泻病临床路径一、小儿腹泻病临床路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ICD-10:A08.001)(二)诊断根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6-24月龄小儿多见,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10余次,伴或不伴发热、呕吐.2.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3.实验室检查:大便惯例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无吞噬细胞;血惯例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三)医治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消化道隔离至腹泻缓解.2.根据临床表示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杂乱.(四)尺度住院日为4-5天.(五)进入路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08.001小儿腹泻病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需住院期间不须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大便惯例;(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大便轮状病毒检测.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血气分析、大便乳糖检测等.(七)药物选择.1.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2.肠道菌群调节剂.3.胃肠粘膜呵护剂.(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三、支气管炎临床路径一、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炎(ICD-10:J21).(二)诊断根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本病诊断要点为:1.病史: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2.症状: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示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3.体征:大多数有发热,体温高低纷歧.听诊呼吸音粗糙,可有.不过定的散在干罗音、粗中湿罗音.婴幼儿有痰不容易咳出,可在咽喉部或肺部闻及有痰鸣音.4.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5.胸部X线:约对折表示为肺纹理增重.(三)医治方案的选择.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普通医治:同上呼吸道感染.2.加强呼吸道护理:添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利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坚持呼吸道通畅.3.控制感染:因为病原体多为病毒,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响应抗生素(遵守儿科用药的方法).4.对症医治:应使痰易于咳出,故不必镇咳剂.可用祛痰药、平喘、抗过敏等医治.(四)尺度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支气管炎疾病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须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血惯例与CRP、尿惯例、粪惯例、胸片检查;2.根据病情科选择: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呼吸道病毒检测;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心电图.3.须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留意观察肺部症状变更.(七)入院后第5-7天.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检测;心电图复查;血清过敏原检查;超声心动图;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2.须要的告知: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该当及时出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八)出院尺度.℃.3.肺部体征明显改善.(九)变异及缘由分析.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医治7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称难堪治性支气管炎,该当及时退出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十)尺度费用控制.(1400-2000元)(下附表单及费用测算)□暗示必选,○暗示可选二、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炎(ICD-10:J2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5–7天四、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二)诊断根据.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普通临床表示:起病或急或缓,常伴随发热,热型不定,重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患儿常有烦躁不安、精神委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2.呼吸道症状与体征:咳嗽、气促,重症表示为鼻翼扇动、口周和指(趾)端发绀及三凹征.两肺固定性细湿罗音,初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当前可闻及,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叩诊多正常,但当病灶融合累及部分或全部肺叶时,可出现肺实变体征.3.其他零碎症状与体征:重症肺炎可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及紫绀,并伴发其他零碎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认识妨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逝等临床表示时,警惕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胸腔并发症等情况.4.胸部X线: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暗影,以两肺底部、中内带及心膈角较多,因为细支气管的梗阻,可发生局部肺不张或肺气肿.也能够表示为节段性和大叶性肺部实变或不张.5.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惯例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分歧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分歧病原所致,须要进行罕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三)医治方案的选择.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普通医治:坚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60%)留意歇息,坚持呼吸道通畅.经常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接收.供给充足水分,给养分丰富饮食.2.撑持疗法:留意水电解质弥补,纠正酸中毒、电解质杂乱,适当弥补液体还有助于气道的湿化.但有留意输液速度,过快还可加重心脏负担.3.抗感染医治: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选择最好给药方案,及时、充足、须要时联合利用.4.对症医治:(1)氧疗:出缺氧表示,如烦躁、发绀或动脉血氧分压小于60mmHg时,需吸氧.(2)气道管理:及时清除鼻腔内分泌物与吸痰,坚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气道的湿化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3)腹胀的医治:低钾血症科补钾,缺氧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也可用酚妥拉明.(4)其它: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气喘者可用解痉平喘药.若烦躁不安可适当用沉着药.5.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与微轮回,降低颅内压.使用指征:(1)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3)合并感染中毒休克;(4)出现脑水肿;(5)胸腔短期有较大量渗出.(四)尺度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尺度.支气管肺炎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须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须要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粪惯例;胸片;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血支原体、衣原体测定;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心电图.2.须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留意观察肺部症状变更.(七)入院后3-5天.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复查血惯例、尿惯例、粪惯例;血气分析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肺功能检查;肺CT;支气管镜检查.2.须要的告知: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示,及时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八)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利用指点准绳》〔2014〕版履行.生物制剂:重症患儿可酌情给予血浆和静脉打针用丙种球蛋白.(九)出院尺度.1.咳嗽明显减轻;℃;3.肺体征改善;4.X线胸片示炎症明显接收.(十)变异及缘由分析.1.难治性肺炎:即对惯例抗感染医治不克不及控制疾病,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体温不退、肺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须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须要加用其他医治方案.(3)肺炎接收不明显.2.因为上述缘由导致医治费用和耽误住院时间.(十一)尺度费用控制.(1600-2300元)附临床路径表:□暗示必选,○暗示可选二、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7–10天五、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一、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尺度住院(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ICD-10:J03.901)(二)诊断根据:1、病因:劳累、受凉.2、临床症状:次要表示为咽部疼痛,常惹起耳根部放射痛.可有畏寒、高热、食欲不振、疲乏有力及四肢疼痛等.部分患儿可因高热惹起抽搐、呕吐及昏迷.3、查体:急性面容、面色潮红、精神不振或委靡.局部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双侧腭咽弓最为明显.扁桃体肿大,概况可见黄白色脓点或在隐窝处可见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物渗出,可连成一片形似假膜,易拭去,不容易出血.双侧下颌角淋凑趣常肿大,压痛.(三)实验室检测: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四)医治方案1、留意歇息,锻炼身体.2、控制感染.3、对症撑持.4、养分撑持.(五)尺度住院日4-6天.(六)进入路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ICD-10:J03.901).2、当患儿同时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有进入路径.(七)入院后第1天.1.须要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粪惯例;心电图、CRR、血培养、降钙素及白介素6;EB病毒DNA(须要时);手足口病病毒检测.2.须要的告知.入选临床路径、叮嘱患儿卧床歇息,定时测量体温.(八)入院后2-3天.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复查血惯例、尿惯例、粪惯例; 心电图、CRR、血培养、降钙素及白介素6.2.须要的告知:观察咳嗽程度、坚持呼吸道疏通;在化脓性扁桃体炎医治过程中如出现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肾炎、败血症、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示,及时退出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九)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利用指点准绳》〔2014〕版履行.生物制剂:重症患儿可酌情给予血浆和静脉打针用丙种球蛋白.(十)出院尺度.℃;2.扁桃体肿大减退;3.无其他并发症症状;4、须要时复查血惯例血象正常.(十一)变异及缘由分析.扁桃体炎:即对惯例抗感染医治不克不及控制疾病,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体温不退、扁桃体肿大没有明显缓解,须要改用其他临床路径未包含的抗菌药物.(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各种并发症,须要加用其他医治方案.2.因为上述缘由导致医治费用和耽误住院时间.(十二)尺度费用控制.(1000-1800元)(下附临床路径表单及费用测算)□暗示必选,○暗示可选二、儿科扁桃体炎临床路径表单适对象:第一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4-6天。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一、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ICD-10:B0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1-7岁多发。
2.潜伏期常2-4天,常突然发热及咽痛。
热程大都2-4天,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
3.可伴有头痛、腹痛、肌痛及呕吐、咳嗽等症状。
4.病程大多4-6天,偶有延至2周者。
大都预后良好,偶有腮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但极少数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5.查体可见眼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有红晕,2-3日后疱疹加剧扩大,不久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
6.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以此病为首发,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7.实验室检查:多数白细胞总数正常。
如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 L)和或中性百分比升高(>80%),静脉血CRP升高(>10mg/dL)及指血CRP(>20mg/L)明显高于正常,可考虑合并细菌感染。
(三)治疗方案
1.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双黄连粉针、喜炎平及干扰素等。
2.如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如:头孢硫脒、大环内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等。
3.对症治疗:因咽部疼痛而吞咽困难者可予开喉剑喷喉部、流质饮食及补液治疗。
4.重症病例:如考虑合并脑炎等可应用IVIG(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5.重症患者给予强心、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特殊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轻症为4-7天;重症病程视病情而定。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0.202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咽试子、心肌酶谱;
(2)血清柯萨奇病毒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EBV抗体(EBV-IgM)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选择性检查电解质、肾功能、血培养、降钙素原、生命体征监护等。
(七)须检测及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肝、肾功能、心肌酶(必要时)。
(九)出院标准。
1.连续3天腋温<37.3℃,咽部疱疹消退,一般状况良好。
2.化验指标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 对于重症病例、转变手足口病时、病情迁延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2. 病人出现其他专科情况,需要转科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ICD-10:B00.2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