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拉丁语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49
植物学拉丁名常识1.学习拉丁名的意义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目前国内外植物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十分严重,如Ginkgo biloba就有二十多个中文名字,给交往带来很多不便。
随着科学的发展,对外交流愈来愈多,要求我们懂得拉丁名。
白榆(Ulmus pumila);桑树(Morus alba);月季(Rosa chinensis);日本冷杉(Abies firma) 2.拉丁字母的名称与发音拉丁语字母共有26个,按顺序排列如下:字母名称音发音顺序大写小写国际音标国际音标1A a[a:][a:]2B b[be][b]3C c[k]4D d[de][d]5E e[e][e]6F f[ef][f]7G g8H h[ha:][h]9I i[i:][i:]10J j[jct][i]11K k[ka:][k]12L l[el][l]13M m[em][m]14N n En[n]15O o16P p[pe][p]17Q q[ku:][k]18R r[er][r]19S s[es][s]20T t[te][t]21U u[u:][u:]22V v[ve][v]23W w[‘duplekave][v]24X x[iks][ks]25Y y[ipsl n][i]26Z z[zeta:][z] 3.发音规则3.1双元音的发间ao: 与单元间e相同oe: 与单元间e相同au: au连读,a读得重而长些,u读得短而弱些eu: eu连读,e读得重而长些,u读得短而弱些3.2单辅单的发音C: [k] [ts]1.在a、o、u、ou及辅音字母前,c发[k],在词尾亦发[k];2.c在e、i、y、oe、ae、eu前发[ts]或G: [g][ ]G在a、o、u、au和一切辅音前及在词尾读[g]如Gardenia[gar’denia]栀木属Gossampinus[gosampinus]木棉属Guttiferae[guti’fera]藤黄科G在e、i、y、ae、oe、eu前读[ ]如Gentiana[ eti’ana]龙胆属Q:永远与u联用,读[ku] Quercus[ku’erkus]栎属S:一般读[s]亦发[z]在两元音间或元音与m、n之间读[z]Rosa[roza]蔷薇属Jasminum[jaz’ninum]素馨属一般情况下读[s]Salix[saliks]柳属3.3双辅音的发音Ch:读[k] [ ] [h]在a、o、u、ou和一切辅单前读[k]Chamaecyparis [kameci’paris]扁柏属Chrysanthemum [krizantemum]茼蒿属在元音e、I、y、ae、oe、eu前读[ ]Michelia [mi’ elia]含笑属Chinensis [ I’nensis]中国的[hi’nenais]Chimonanthus[ imo’nantus]腊梅属Ph:读[t]Phyllostachys [filos’tat is]刚竹属Th:读[t]Thuja[tuja]崖柏属Thujopsis[tu’jopsis]罗汉柏属Rh:与单辅音r相同4.音节的划分和重音4.1 音节音节是读音单位,元音是构成音节的基本因素,一个单词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
植物拉丁名的拼读简介一、植物学拉丁文的起源与发展拉丁文字母来源于改变了的希腊字母。
植物学拉丁文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拉丁文。
经过无数植物学家的努力,尤其是卡尔·林奈(Carl Lirmaeus)的工作,才使得植物学拉丁文规范化和标准化。
最后经过国际植物学大会确定为植物学专门技术语言。
植物学拉丁文如今己成为人们研究植物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使得一个跨国界、越地区的世界性研究植物合作成为可能。
二、文字母与发音拉丁语字母是24 个,后来加进去J、W 共26 个,现将其字母顺序、字体名称和发音列三、音的分类拉丁语字母分为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两类,有6 个元音字母,20 个辅音字母。
1、元音:元音字母是发音时不受发音器官任何阻碍而发出的音。
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两种,单元音又分长元音和短元音,双元音均为长元音,短元音的发音音量短促而快,长元音发音音量比短元音加倍长。
单元音有6 个:a,e,i,o,u,y。
短元音是在元音上标短音符号“V”;长元音是在元音上标长音符号“-”。
双元音有4 个:ae,oe,au,eu。
双元音都是长元音。
2、辅音(子音):辅音是由于在口腔中遇到发音器官收缩或接近的阻碍而发出的音。
辅音分为浊辅音和清辅音。
发浊辅音声带振动,发清辅音声带不振动。
浊辅音:b,d,g,v,r,z,m,n,l,j。
清辅音:p,t,c(k,q)f,s,h,x。
双辅音:ch,ph,rh,th。
四、元音的发音与举例1、单元音A a 读国际音标[a] [a:]:Panax [panaks]人参属Aconitum[akonitum]乌头属E e 读国际音标[e]:Ephedra[efedra] 麻黄属Pinellia[pinellia] 半夏属I i 读国际音标[i]:Tilia[tilia] 椴属Vitis[vitis] 葡萄属O o读国际音标[o]:Rosa[roza] 蔷薇属(s 在两元音之间念z) Cocos [kokos] 椰子属U u 读国际音标[u]:Rubus[rubus] 悬钩子属Malus [malus] 苹果属Y y 读国际音标[i]:Syringa [siringa] 丁香属Polygonatum[poligonatum] 黄精属2、双元音ae读国际音标[e]:Paeonia[peonia] 芍药属oe读国际音标[e]:Foeniculum[fenikulum] 茴香属Oenanthe[enante] 水芹属au读国际音标[au]:Rauvolfia[rauvolfia] 萝芙木属Aucuba[aukuba] 桃叶珊瑚属eu读国际音标[eu]:Peucedanum [peutsedanum] 前胡属五、辅音的发音与举例1、单辅音C c 在元音a,o,u,au和辅音前和在词尾时,读国际音标[k]:Croton [kroton] 巴豆属C c 在元音e,i,y,ae,oe,eu 前读国际音标[ts]:Acacia[akatsia] 金合欢属G g 在元音a,o,u,au 和辅音前及词尾时读国际音标[g]:Gossypium[gossipium] 棉属G g 在元音e,i,y,ae,oe,eu 前,读国际音标[d ]:Geranium[d eranium] 老鹳草属H h读国际音标[h]:Heracleum[herakleum] 白芷属Hibiscus[hibiskus] 木槿属K k是从希腊语中借用的字母,读国际音标[k]:Kadsura[kadsura] 南五叶子属L l 读国际音标[l]:Leonurus[leonurus] 益母草属Lycium[litsium] 枸杞属J j拉丁语中原无J,j,是后人加入的,读国际音标[j]:Jasminum[jasminum] 迎春花属Q q与u 联用,读国际音标[ku]:Quercus[kuerkus] 栎属Aquilegia[akuiledjia] 耧斗菜属S s读国际音标[s]:Salvia[salvia] 鼠尾草属Solanum [solanum] 茄属注意:S 在两元音之间,或一元音与辅音m,n 之间,则读国标[z],例如:Rosa[roza] 蔷薇属Schisandra[skizandra] 北五味子属X x读国际音标[ks]:Rumex[rumeks] 酸模属Salix[saliks] 柳属X x 在两个元音之间读国际音标[kz],例如:Ixeris [ikzeris] 苦荬菜属Ti 在元音前读国际音标[tsi],其他情况读[ti],例如:Tiarella[tsiarella] 黄水枝属Sc在元音e,i,y 前读国际音标[ʃ]:Scirpus[ʃ irpus] 草属Scilla[ʃ illa] 绵枣儿属2、双辅音Ch ch读国际音标[k]或[h]:Chaenomeles[kenomeles] 或[henomeles] 木瓜属Ph ph读国际音标[f]:Phellodendron[fellodendron] 黄柏属Pharbitis[farbitis] 牵牛属Rh rh读国际音标[r]:Rheum[reum] 大黄属Th th 读国际音标[t]:Thea[tea] 茶属Thalictrum [taliktrum] 唐松草属六、音节和拼音1、音节:一个单词,有几个元音就是几个音节。
植物拉丁名的拼读简介一、植物学拉丁文的起源与发展拉丁文字母来源于改变了的希腊字母。
植物学拉丁文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拉丁文。
经过无数植物学家的努力,尤其是卡尔·林奈(Carl Lirmae us)的工作,才使得植物学拉丁文规范化和标准化。
最后经过国际植物学大会确定为植物学专门技术语言。
植物学拉丁文如今己成为人们研究植物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使得一个跨国界、越地区的世界性研究植物合作成为可能。
二、文字母与发音拉丁语字母是24 个,后来加进去J、W 共26 个,现将其字母顺序、字体名称和发音列三、音的分类拉丁语字母分为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两类,有6 个元音字母,20 个辅音字母。
1、元音:元音字母是发音时不受发音器官任何阻碍而发出的音。
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两种,单元音又分长元音和短元音,双元音均为长元音,短元音的发音音量短促而快,长元音发音音量比短元音加倍长。
单元音有6个:a,e,i,o,u,y。
短元音是在元音上标短音符号“V”;长元音是在元音上标长音符号“-”。
双元音有4个:ae,oe,au,eu。
双元音都是长元音。
2、辅音(子音):辅音是由于在口腔中遇到发音器官收缩或接近的阻碍而发出的音。
辅音分为浊辅音和清辅音。
发浊辅音声带振动,发清辅音声带不振动。
浊辅音:b,d,g,v,r,z,m,n,l,j。
清辅音:p,t,c(k,q)f,s,h,x。
双辅音:ch,ph,rh,th。
四、元音的发音与举例1、单元音A a 读国际音标[a] [a:]:Panax[panaks]人参属Aconit um[akonit um]乌头属E e 读国际音标[e]:Ephedr a[efedra] 麻黄属Pinell ia[pinell ia] 半夏属I i 读国际音标[i]:Tilia[tilia]椴属Vitis[vitis]葡萄属O o读国际音标[o]:Rosa[roza] 蔷薇属(s 在两元音之间念z) Cocos[kokos]椰子属U u 读国际音标[u]:Rubus[rubus]悬钩子属Malus[malus]苹果属Y y 读国际音标[i]:Syring a [siring a] 丁香属Polygo natum[poligo natum] 黄精属2、双元音ae读国际音标[e]:Paeoni a[peonia] 芍药属oe读国际音标[e]:Foenic ulum[feniku lum] 茴香属Oenant he[enante] 水芹属au读国际音标[au]:Rauvol fia[rauvol fia] 萝芙木属Aucuba[aukuba] 桃叶珊瑚属eu读国际音标[eu]:Peuced anum[peutse danum] 前胡属五、辅音的发音与举例1、单辅音C c 在元音a,o,u,au和辅音前和在词尾时,读国际音标[k]:Croton[kroton] 巴豆属C c 在元音e,i,y,ae,oe,eu 前读国际音标[ts]:Acacia[akatsi a] 金合欢属G g 在元音a,o,u,au 和辅音前及词尾时读国际音标[g]:Gossyp ium[gossip ium] 棉属G g 在元音e,i,y,ae,oe,eu 前,读国际音标[d ]:Gerani um[d eraniu m] 老鹳草属H h读国际音标[h]:Heracl eum[herakl eum] 白芷属Hibisc us[hibisk us] 木槿属K k是从希腊语中借用的字母,读国际音标[k]:Kadsur a[kadsur a] 南五叶子属L l 读国际音标[l]:Leonur us[leonur us] 益母草属Lycium[litsiu m] 枸杞属J j拉丁语中原无J,j,是后人加入的,读国际音标[j]:Jasmin um[jasmin um] 迎春花属Q q与u 联用,读国际音标[ku]:Quercu s[kuerku s] 栎属Aquile gia[akuile djia]耧斗菜属S s读国际音标[s]:Salvia[salvia] 鼠尾草属Solanu m [solanu m] 茄属注意:S 在两元音之间,或一元音与辅音m,n 之间,则读国标[z],例如:Rosa[roza] 蔷薇属Schisa ndra[skizan dra] 北五味子属X x读国际音标[ks]:Rumex[rumeks] 酸模属Salix[saliks] 柳属X x 在两个元音之间读国际音标[kz],例如:Ixeris[ikzeri s] 苦荬菜属Ti 在元音前读国际音标[tsi],其他情况读[ti],例如:Tiarel la[tsiare lla] 黄水枝属Sc在元音e,i,y 前读国际音标[ʃ]:Scirpu s[ʃ irpus]草属Scilla[ʃ illa] 绵枣儿属2、双辅音Ch ch读国际音标[k]或[h]:Chaeno meles[kenome les] 或 [henome les] 木瓜属Ph ph读国际音标[f]:Phello dendr on[fellod endro n] 黄柏属Pharbi tis[farbit is] 牵牛属Rh rh读国际音标[r]:Rheum[reum] 大黄属Th th 读国际音标[t]:Thea[tea] 茶属Thalic trum[talikt rum] 唐松草属六、音节和拼音1、音节:一个单词,有几个元音就是几个音节。
前言拉丁文是古罗马的文字语言,直到现在已经成为死文字了,但是在生命科学中应用还很广泛,如生物学名词、医学名词等,都是用拉丁文来命名的。
这在国际上是统一的。
拉丁文在西方国家应用也非常广泛,因为拉丁文是他们的古文字。
学好植物学拉丁文,不仅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而且必须熟练掌握复杂的词形变化和词间的关系,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通过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练习,才能运用自如,达到顺利阅读有关文献和撰写植物分类拉丁文描述文章的目的。
对于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的人来说,学习植物学拉丁文,不仅仅是为了对新物种进行描述,而且对于查阅大量的拉丁文文献也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
秦仁昌在《植物学拉丁文》的译著中引用John Berkenhout 的话说:“对于那些甘心对拉丁语处于无知状态的人们,植物学的研究是没有他们的份的。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学会拼读单词,掌握常用词汇300-1000个;(2)掌握拉丁文的基本语法,熟练掌握名词、形容词、分词、代词、数词的各种变格方式;(3)能进行拉丁文分析;(4)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拉丁文文献;(5)撰写拉丁文描述。
教材:植物学拉丁文,任波涛编参考书:植物学拉丁文,秦仁昌译第一单元语音第一课语音(1)一、拉丁文字母的渊源在Cicero(公元前106-43年)时代,拉丁字母由21个字母组成,即辅音字母16个:B,C,D,F,G,H,K,L,M,N,P,Q,R,S,T,X;元音字母3个,即A,E,O;既发元音又发辅音的字母2个,既I, V; 后来,罗马人将希腊字母υ(i psilon)和Ζ(zeta)借来,作为Y和Z。
大约16世纪,I又分化为I和J,V又分化为V和U。
这样拉丁字母一共有25个。
W(dubleksve)原非拉丁字母,一般在纯拉丁文里不用,仅在人名、地名中使用。
二、拉丁文字母的发音和名称拉丁字母一共有25个字母发音,25个字母里面,其中单元音有6个:a;e;i;o;u;y。
植物拉丁文基础知识1 拉丁文基础知识1.1 经典拉丁文的发展简况公元前2000年,拉丁文产生于拉丁姆(意大利半岛中部),由21 个希腊字母改变而成。
公元前753 年,罗马帝国建立,拉丁语成为其官方语言。
公元1世纪,罗马吞并古希腊,拉丁语吸收并改变产生Y 和Z 两个字母。
公元476 年,罗马帝国灭亡,拉丁语开始衰落,后演变成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和葡萄牙语,成为西方的语言之母。
15世纪后,印刷术引入西方,区分了U和V,用W代替双写V , J由西班牙语引入到拉丁文中,形成了最终的26 个字母。
目前,世界上除了梵蒂冈和西方的教会外,拉丁文不再成为有声交流语言,只是作为书面语存在,拉丁文主要用于法律、宗教、外交以及生物学、医药学和化学等方面。
1.2 植物拉丁文的产生及命名1.2.1 植物拉丁文的产生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 (前384-322 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园,主要目的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后由他的学生Theophrastus (前370-285年)继承老师的事业,在园内种植500种植物,并写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述植物形态特征的专著《植物历史》(De Historia Plantarum )和《植物构造》(De Causis Plantarum)。
公元1 世纪,罗马吞并古希腊后,罗马帝国自然科学家Pliny the Elder(23- 79年),编写完成了《自然历史》(Historia Naturalis ),标志了植物学拉丁文的产生。
1.2.2 命名瑞典植物学家林奈(Linnaeus,1707-1778年)倡导,并通过国际植物学专门会议讨论通过而固定下来的,即“双名法”。
指出:每种植物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文组成,第一个是属名,第二个是种名形容词(种加词),正规的材料上还要加缀命名人。
如国槐:Sophora japonica L.双名法”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最大程度地消除“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同时便于国际间的交流。
植物学拉丁语概述在英语成为国际科学界唯一通用的交流语言的今天,分类学界仍然保留了对拉丁语的使用。
所有的生物(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的科学名称(scientific name,简称学名)都必须处理成某种拉丁语形式,这可称之为“拉丁学名的强制性规则”。
在这个拉丁学名的强制性规则之外,植物分类学界更是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ICBN)中保留了独特的拉丁文描述(description)[1]的强制性规则,这使得植物分类学者比起其他分类学者来要学习更多的拉丁语知识。
然而必须承认,在今天,拉丁语的学习对于全世界植物分类学者来说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负担。
要求取消ICBN中拉丁文描述的强制性规则的呼声在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不绝于耳。
本章就简要介绍一下植物学拉丁语的历史和现状,然后根据这一现状,对中国植物分类学者的拉丁语学习的目标提出切实的建议。
第一节 植物学拉丁语的历史在语言学上,拉丁语属于印欧(Indo-European)语系。
据考古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成果,操印欧语系的族群起源于7,000-6,000年前铜器时代的黑海北部至里海附近的草原地区(相当于今乌克兰和俄罗斯欧洲部分南部)。
这些“原始印欧人”(Proto-Indo-Europeans)中的一支后来在大约4, 000年前向西扩张,其语言逐渐取代了欧洲原住民的语言(至今只有巴斯克语残留于西班牙西北部和法国西南部)。
原始印欧语在向西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希腊、意大利、凯尔特、日耳曼、亚美尼亚、波罗的-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多个分支。
拉丁语属于其中的意大利分支,这一分支还包括法利斯克语(Faliscan)、奥斯坎语(Oscan)、翁布里亚语(Umbrian)等。
在公元前6世纪时,拉丁语仅仅是意大利中部拉丁姆(Latium)地区(其核心即今意大利的拉齐奥Lazio大区,以罗马城为中心)的一种地方语言。
植物学拉丁语概述在英语成为国际科学界唯一通用的交流语言的今天,分类学界仍然保留了对拉丁语的使用。
所有的生物(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的科学名称(scientific name,简称学名)都必须处理成某种拉丁语形式,这可称之为“拉丁学名的强制性规则”。
在这个拉丁学名的强制性规则之外,植物分类学界更是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ICBN)中保留了独特的拉丁文描述(description)[1]的强制性规则,这使得植物分类学者比起其他分类学者来要学习更多的拉丁语知识。
然而必须承认,在今天,拉丁语的学习对于全世界植物分类学者来说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负担。
要求取消ICBN中拉丁文描述的强制性规则的呼声在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不绝于耳。
本章就简要介绍一下植物学拉丁语的历史和现状,然后根据这一现状,对中国植物分类学者的拉丁语学习的目标提出切实的建议。
第一节植物学拉丁语的历史在语言学上,拉丁语属于印欧(Indo-European)语系。
据考古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成果,操印欧语系的族群起源于7,000-6,000年前铜器时代的黑海北部至里海附近的草原(Proto-Indo-Europeans)地区(相当于今乌克兰和俄罗斯欧洲部分南部)。
这些“原始印欧人”中的一支后来在大约4, 000年前向西扩张,其语言逐渐取代了欧洲原住民的语言(至今只有巴斯克语残留于西班牙西北部和法国西南部)。
原始印欧语在向西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希腊、意大利、凯尔特、日耳曼、亚美尼亚、波罗的-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多个分支。
拉丁语属于其中的意大利分支,这一分支还包括法利斯克语(Faliscan)、奥斯坎语(Oscan)、翁布里亚语(Umbrian)等。
在公元前6世纪时,拉丁语仅仅是意大利中部拉丁姆(Latium)地区(其核心即今意大利的拉齐奥Lazio大区,以罗马城为中心)的一种地方语言。
植物拉丁语基本知识1. 属名的来源:1.希腊和罗马的神话 : Nyssa(是希腊的水神名,211科紫树属),Aglaia(•是希腊三大女神之一,197科米仔兰属)2.古罗马和希腊的古典字 :Rosa/Quercus/Citrus/Castanea/Pinus(又称古拉丁名)3.土名: Litchi/Ginkgo4.地名: Fokienia/Lingnania (单竹属采于岭南)5.人名:•Cunninghamia/Chunia(•陈氏木属)/Tsoongia/Bauhinia/Magnolia/Camellia6.形态特征: Eucalyptus 桉属(有花盖)/Podocarpus(具柄的果)/Lithocarpus(石质果)7.习性: 海滨草属 (海边之意)Littorella8.特性和用途: Ormosia (希腊词,意为"项链",指其种子红色,可作项链)/9.加前缀于一老属名之前: Neolitsea 新木姜属/Pseudosasa茶秆竹属2.种加词来源有:1.形态特征: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叶]披针形杉木2.地名 (产地) Litchi chinensis 荔枝 (中国的)3.土名 Dimocarpus longan 龙眼4.人名 Pinus massoniana 马尾松(人名 Masson)5.生境 Vernica (或 Aleurites) montana 木油桐(千年桐) (山地生的)3.命名人1.名人的姓名必须尽可能地缩写.缩写的方法通常是在姓氏第二个元音字母前加个缩写“.”, 单音节的不缩写. 如:Linnaeus缩为Linn.或L.2. 共同发表名称时,用“et”或“&”来连接两位著者姓名: Hoya silvatica Tsiang et P. T. Li (山球兰)3. 代发表时,用“ex”插入于作出合格发表的著者姓名的前面:Pinus kwangtungensis Chun ex Tsiang (广东五针松) (蒋代陈焕镛)4. 分类等级改变而仍留用它的名称或加词时,原著者引于括号( )内:Aglaia dasyclada How et T. ChenAmoora dasyclada (How et T. Chen) C. Y. Wu 红椤 (吴征镒)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 (或L.)品种(Cultivarietas的缩写)紫花槐Sophora japonica‘Violacea’;变种var.(variety的缩写)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 pendula白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al var. alba Rehd.变型f.(forma的缩写)无叶槐Sophora japonica f. oligophulla杂交种美人梅Prunus X bliriana‘Meiren’Bene 好lRosa 蔷薇Natura 自然Minime ,Lamina 叶片Mane 早晨Nota 注释Late 宽Raro 稀少V ero 真实,很Ripa 河边,岸Vidi 我见过Aqua 水*关于“中国,中国的”表达拉丁单词学名示例cathayana Populus cathayana 青杨cathayensis Juglans cathayaensis 野核桃sinensis Tsuga sinensis 铁杉sinica Buxus sinica 黄杨chinensis Sabina chinensis 圆柏chinense Lycium chinense 枸杞。
大一植物学拉丁文知识点拉丁文在植物学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植物学中最基础的语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植物,掌握一些常见的拉丁文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一植物学中常见的拉丁文知识点。
1. 属名在植物学中,每个植物的学名都由属名和种加以组成。
属名通常是以拉丁文命名,并且是以大写字母开头。
例如,丁香科(Syringa)中的“Syringa”就是属名。
2. 种加名种加名是植物学中对物种进行分类的一部分,通常以小写字母开头。
有些种加名可能会受到一些修饰,例如: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变型(form)等。
例如,金缕梅(Hypericum perforatum)中的“perforatum”就是种加名。
3. 排列方式在拉丁文中,学名的排列方式通常是将属名放在种加名之前。
例如,银杏的学名是Ginkgo biloba中的“Ginkgo”是属名,“biloba”是种加名。
4. 注音法注音法是拉丁文中表示读音的一种方法。
在植物学中,拉丁文的读音通常遵循国际音标。
例如,“æ”代表音标中的音素/æ/,读作“ash”,“e”代表音素/i/,读作“ee”。
5. 缩略词在植物学中,为了方便使用,一些常见的拉丁文名词经常被缩写。
例如,sp.表示种(species的缩写),subsp.表示亚种(subspecies的缩写),var.表示变种(variety的缩写)等。
6. 姓名缩写在植物学中,拉丁文的学名通常会以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为了简便起见,科学家的名字经常被缩写。
例如,L.是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的缩写。
7. 术语在植物学中,有一些常见的拉丁文术语需要掌握。
例如,“fl.”表示花,“fr.”表示果实,“fol.”表示叶子等。
这些术语往往用于进一步描述植物的特征和结构。
8. 名称变化拉丁文是一种古老的语言,许多植物学名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园林树木名释1.苏铁Cycasrevoluta<阴>苏铁属,属名来自希腊词kykas,是一种在埃及生长的棕榈,指本属植物的外形似棕榈。
种名revoluta意为外卷的、反卷的,指本种叶子裂片边缘反卷。
2.银杏Ginkgobiloba<阴>银杏属,属名来自日语ginkgo,意为金果,指本属植物的果为黄色。
种名bi-loba意为二浅裂的,指本种植物的叶子顶端中部二浅裂。
3.<阴>4.<阴>5.云杉<阴>6.7.<阴>帝王)8.<阴>9.雪松<阴>雪松属,属名来自希腊语kedros,意为雪松。
种名deodara来自梵文devadaru,意为神树。
10.油松Pinustabulaeformis<阴>松属,属名来自拉丁语,意为松。
种名tabulae-formis意为平台状的,指本种老树树冠常为平顶状。
11.黑松P.thunbergii属名同上。
种名thunbergii来自人名KarPehrThunberg,1743——1822,,瑞典植物学家。
12.欧洲赤松P.sylvestris属名同上。
种名sylvestris意为属于森林的,野生的。
13.樟子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属名、种名同上。
变种名mongolica意为蒙古的。
14.白皮松P.bungeana属名同上。
种名bungeana来自人名A.vonBunge,1813——1866,俄国草本学家。
15.西黄松P.ponderosa16.17.18.19.<阴>20.<中>名21.<阴>22.<阳>侧柏属,属名来自希腊语platys(宽阔的)+klados(枝),指本属植物小枝扁平。
种名orientalis意为东方的,指本种分布于东方。
23.美国香柏Thujaoccidentalis<阴>崖柏属,属名来自希腊语thya,是一种木质芳香而耐用的树。
o;三、几个辅音字母的特殊发音——音变▲ C⏹硬元音前、辅音前、词尾,发 [k]如Camellia; Cucumis;Cautleya;Clivia;lac;Crassilaceae;⏹在软元音前 [ts] ,如Cedrus;Celtis;Cycas,Caesalpinia▲ S⏹一般发[s],如Salix,Celtis.⏹两个元音之间发[z],如Rosa,Idesia , Metasequoia⏹在元音与鼻音m或n之间[z],如Aganosma▲ Qu永远连用[ku],如Quercus,Quinqua▲ Sch [sk],如Schola,Schima▲ G⏹硬元音前、辅音前、词尾, [g],如Fagus,Gaura,Gladiolus⏹软元音前, [d3],如Gymnospermae , Genus▲ ti的发音:⏹Ti在一般时读成[ti],如Tilia⏹ti音节在元音前读[tsi](汉语拼音[ci]),但前面有s或x时,仍读[ti]。
7、拼音练习(1)一辅一元ba be bi bo bu ca ce ci co cu da de di do du fa fe fi fo fu ga ge gi go gu ha he hi ho hu ja je ji jo ju ka ke ki ko ku la le li lo lu ma me mi mo mu na ne ni no nu pa pe pi po pu qua que qui quo quu ra re ri ro ru sa se si so su ta te ti to tu va ve vi vo vu xa xe xi xo xu za ze zi zo zu(2)二辅一元bla ble bli blo blu bra bre bri bro bru cla cle cli clo clu cra cre cri cro cru tra tre tri tro tru fla fle fli flo flu gla gle gli glo glu gra gre gri gro gru pla ple pli plo olu pra pre pri pro pru sca sce sci sco scu(3) 读音练习costa 脉,中脉 cortex 树皮calyx花萼carpus 果实discus 花盘columna 柱corolla 花冠bractea 苞片scapus 花葶placenta 胎座recemus 总状花序spica 穗状花序petiolus 叶柄isolatio 隔离anthesis 开花期nervatio 脉序inflorescentia 花序hostia 寄主pilosus 具柔毛的,有毛的fructificatio 果实,结果caespitosus簇生的caulis茎pauciflorus少花的pauowniaacaulis无茎的photolgia植物学aureus金黄色的praeter除——以外anthera花药aurantium橙chartaceus纸质的achenium瘦果rhombolgia菱形的chlorus绿色的coelesinus天蓝色的coenocarpium聚合果四、音节、音量、重音1、音节:(1)概念:音节是发音单位,元音是构成音节的主要成分,每个音节必须有一个元音。
植物学拉丁文LINGA LATINAE BOTANICAEBOTANICAL LATIN关于植物学拉丁文拉丁文是二千多年前居住在欧洲亚平宁半岛上拉丁族的语言,该民族在公元前753年建立了以罗马城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奴隶制的国家—罗马帝国。
公元前5-3世纪时,该国日益强大,并逐渐扩充其版图,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到公元一世纪时,占领了欧洲的大部分以及小亚细亚和北非的一部分,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拉丁语就成了这些地方的官方语言。
尤其在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人征服了希腊,由于古希腊的文明全盛时期较罗马早几百年,罗马人吸收了古希腊的文化,使罗马文化逐渐丰富起来,至公元前1世纪古典拉丁语也在这时定形。
以拉丁语为官方语言的罗马帝国虽在公元5世纪灭亡,其他语种相继兴起,但由于罗马帝国遗留下大量的拉丁文书籍,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因此,拉丁文仍在欧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使用拉丁语,但有些国家的语言是直接由拉丁语演化而来的,如: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等,这些国家的语言可以称之为拉丁语的变体或“现代拉丁语”.拉丁文的文字结构严谨,词汇丰富,词意确切,植物学拉丁文继承了这些优点,并在经典拉丁文的基础上继续简化文法,又对许多词汇赋予了专门的,确切的含义。
16世纪时,国外的本草学家和植物学家应用拉丁文来写作已成传统的习惯。
到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大量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如:《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植物学哲学》(Philosophia Botanica),《植物学评论》(Critica Botanica)等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
如前所述,拉丁文是个死了的语言,全世界已经没有人再讲拉丁语了,但在一些科学部门仍然在使用着拉丁文,植物学中使用的只能叫做“拉丁文”不可称为“拉丁语”。
植物的学名是用拉丁文来表达的,它只是个植物的名称,并没有涉及到更多的文法关系,后面讲述的拉丁文描述及特征集要中,将详述拉丁文的文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