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1.种植选择: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包括土壤、气候、光照等因素。
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使用功能,确保植物能够生长健壮且满足景观设计需要。
2.植物养护:定期进行植物的修剪、摘花、除草等养护工作,保持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管理其根系、茎叶以及生长点。
3.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植物是否有病虫害发生,对发现的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
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方法进行防治,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安全性。
4.喷灌施肥:定期进行植物的喷灌施肥工作,确保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供应。
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进行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5.土壤管理: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酸碱度,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增加土壤养分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的生长环境。
6.环境保洁:定期清理园林绿化区域的落叶、杂草等杂物,保持景区的整洁和美观。
清理垃圾桶、公共设施等,并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确保游客的正常使用。
7.绿化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绿化设施,如喷泉、人工湖、雕塑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观赏效果。
定期修剪修整,清洗灯具和喷头,确保设施的亮丽和耐久。
8.病害监测:建立园林绿化的病害监测系统,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病虫害的检测和调查,掌握病害的发生趋势和分布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防范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1.制定养护计划:根据园林绿化的规模和植物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明确养护任务和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人员。
2.建立台账:建立植物台账、病虫害台账、养护工作记录等,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养护措施,方便查阅和总结经验。
3.培训人员:对园林绿化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养护技能和管理水平。
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及时了解养护新技术和方法。
园林绿化养护方案(大全5篇)第一篇:园林绿化养护方案园林绿化养护方案根据《赣州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必须按公园绿地一级养护管理标准进行编制。
一、基本的技术方法: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在绿化建设中极其重要,人们常说:“三分种,七分养”。
这个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养护,根据树木不同的生长需要和特定要求,及时采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灌水、中耕除草等园艺技术措施;二是管理,如绿地的清扫保洁等园务管理工作等。
(一)灌水根据本市气候特点,为使树木正常生长,3-6月、9-11月是对树木灌溉的关键时期。
1、新植树木:在连续五年内都应适时充足灌溉,土质保水力差或树根生长缓慢树种,可适当延长灌水年限。
2、浇水树堰保证不跑水、不漏水、不低于10cm。
树堰直径:有铺装地块以予留池为准,无铺装地块,乔木应以树干胸径10倍左右,垂直投影或投影1/2为准。
3、浇水车浇树木时,应接胶皮管,进行缓流浇灌,严禁用高压水流冲毁树堰。
4、喷灌方法:应开关定时.专人看护不能脱岗.地面达到静流为止。
(二)施肥施肥的方式:(1)基肥,在播种或定植前,将大量的肥料翻耕埋入地内,一般以有机肥料为主。
(2)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速度,补充所需的肥料,一般用速效化肥。
(3)种肥,在播种和定植时施用的肥料,称为种肥,种肥细而精,经充1 分腐熟,含营养成分完全,如腐熟的堆肥、复合肥料等。
(4)根外追肥,在植物生长季节,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喷洒在植物体上,如用尿素溶液喷洒。
施肥的方法:(1)全面施肥,在播种、育苗、定植前,在土壤上普遍地施肥,一般采用基肥。
(2)局部施肥,根据情况,将肥料只施在局部地段或地块,有沟施、条施、穴施、撒施、环状施等。
(三)修剪1、灌木的养护修剪:①应使丛生大枝均衡生长,使植株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
②定植年代较长的灌木,如灌丛中老枝过多时,应有计划地分批疏除老枝,培养新枝。
但对一些为特殊需要培养成高干的大型灌木,或茎干生花的灌木(如紫荆等)均不在此列。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措施
一、植物养护
1.合理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并采用科学的园艺技术进行栽植。
2.定期修剪植物的树冠和枝叶,保持形态整齐。
3.及时除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
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4.定期给植物施肥,补充所需的养分,使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以保
持健康状态。
5.合理浇水,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天气干湿情况来浇水,避免过度或
缺水。
二、土壤养护
1.加强土壤的保水能力,采用覆盖物进行保护,如覆盖草皮、木屑等。
2.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调整,合理施肥,保证土壤的适宜养分含量。
3.定期松土,促进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4.定期除草,防止杂草生长,减少养分的竞争。
5.根据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以保证植物对土壤的适应能力。
三、水体养护
1.保持水体的清洁,及时清理水体中的杂物和污染物,避免水体富营
养化。
2.根据水体的需氧量进行曝气处理,以保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3.水质监测,定期对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4.定期清理水中的水藻,防止水体出现藻华现象。
5.合理利用水体,如设置水景喷泉、增氧设备等,以提高水体的观赏性和氧化能力。
园林绿化养护计划园林绿化是城市美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持园林绿化的良好状态,我们制定了以下养护计划。
一、定期修剪。
为了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形态,我们将对园林绿化的植物进行定期修剪。
修剪的时间安排将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季节变化来确定,以保证修剪的效果和植物的生长状态。
二、及时浇水。
园林绿化的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因此我们将建立科学的浇水制度,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天气情况来确定浇水的时间和量。
在干旱季节,我们将加大浇水力度,确保植物的生长需求。
三、施肥养护。
为了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我们将定期对园林绿化进行施肥养护。
根据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的情况,我们将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确保植物的养分供应充足。
四、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的植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定期对植物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五、环境整治。
园林绿化的环境整治工作也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定期对园林绿化的环境进行清理和整治,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六、安全防护。
园林绿化的安全防护工作是保障养护人员和游客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园林绿化的安全使用。
七、宣传教育。
为了提高公众对园林绿化的重视和参与度,我们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园林绿化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园林绿化养护计划,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保持园林绿化的良好状态,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改善做出贡献。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园林绿化养护措施一、病虫害防治1.种植抗病虫害的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树木、草坪和花卉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检查和采取控制措施:定期检查植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使用生物控制方法。
3.综合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使防治效果更为持久和环保。
二、施肥和养护1.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土壤的肥力情况,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2.定期浇水: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过湿对植物的影响。
3.清除杂草:定期清除园林绿化区域的杂草,防止杂草与植物争养分和水分,并防止杂草的繁殖。
三、修剪和整形1.定期修剪树木和灌木: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定期修剪树木和灌木,控制植物的生长形态,保持园林的美观。
2.修剪花草:对于花草,也需要定期修剪,以保持植物的生长形态和花期,提升观赏价值。
四、景观维护1.清理垃圾和落叶:定期清理园林区域的垃圾和落叶,保持园林的整洁干净。
2.绿地保洁:定期修剪草坪,清除病虫害和杂草,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3.管理设施维护:对于园林绿化中的设施,如假山、喷泉、休息亭等,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和美观。
五、环境监测1.土壤检测:定期对园林绿化的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和酸碱度,以及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改善。
2.植物状况监测:定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如叶片颜色、形状、植株是否均匀等,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养护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和提升园林绿化的质量,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同时,养护过程中应注意环保,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农药和化肥,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养护理念。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措施1.植物养护:定期浇水、施肥和修剪,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外观。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要增加浇水频率,适当调整施肥量。
2.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园林绿化区域,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处理。
可以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但要注重环保和安全。
3.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避免过度或者不足的浇水。
定期检查土壤的质量,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改良。
同时,要注意排水系统的维护,确保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4.草坪养护:及时修剪和修补草坪,避免草坪过长和积水。
定期施肥、除草和除虫,以保持草坪的绿色和平整。
5.绿篱和灌木养护:修剪和修整绿篱和灌木,保持其形状和美观。
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新梢的生长和分枝,使绿篱和灌木更加茂密。
6.水体养护:定期清理水体中的浮萍、水藻和杂草,保持水体的清澈和美观。
同时,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适宜,可以使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来控制水体中的有害生物和污染物。
7.道路和设施维护:保持道路和设施的清洁和整洁,及时修补和更换损坏的设施,如路灯、长椅和垃圾桶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道路、人行道和停车场的状况,确保安全和便利。
8.环境保护:加强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保持园林绿化区域的环境卫生。
还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控,例如防治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措施,它们涵盖了植物的管理、土壤的改良、设施的维护和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和提升园林绿化的品质。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园林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绿化质量,对于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目标1. 提高绿化质量:通过加强养护工作,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和观赏效益,使城市园林绿化更加美观、宜人。
2. 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加强园林绿化养护队伍的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3. 加强园林绿化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园林绿化情况,评估园林绿化成效,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调整。
三、管理内容1. 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养护机制:制定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建立园林绿化养护档案,做到工作有据可查。
2. 加强园林绿化养护队伍建设:加强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养护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 完善园林绿化养护设备:增加养护设备投入,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效率,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园林绿化监测和评估:建立园林绿化监测体系,定期对园林植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效果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 注重园林绿化宣传和培育市民意识:加强园林绿化宣传工作,提高市民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四、管理措施1. 加强养护队伍建设:通过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待遇、加强考核等方式,吸引更多有园林绿化养护经验的人才加入养护队伍,同时加强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2. 完善养护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增加各类养护设备投入,更新设备,确保养护工作的高效进行。
3. 建立园林绿化养护档案:建立园林绿化养护档案,包括园林植物的种植情况、养护记录、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做到工作有据可查。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措施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措施是指对公共绿地、园林景观等进行养护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它旨在保持绿地的良好状态,提供优美的环境,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并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措施:1.植物养护:对绿化植物进行定期修剪、拔草、病虫害防治等,保持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形态美观。
还应定期给植物施肥、浇水,确保其养分供应和水分需求。
2.土壤养护:定期检查和评估土壤的质量,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
这可能包括施肥、翻土、覆盖保湿材料等。
3.草坪养护:草坪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修剪草坪,清除杂草,保持坪面平整,避免积水。
还可以定期进行草坪的翻耕、施肥和除草等工作,促进草坪的健康生长。
4.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绿地上的垃圾和杂物不仅影响景观美观度,还可能对植物和生物造成损害。
因此,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非常重要,包括清除枯叶、砍伐的树枝、纸屑等。
5.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绿地植物的病虫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治。
这可能包括喷洒杀虫剂、应用生物控制等。
同时,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6.灌溉系统维护:如果绿地有灌溉系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该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这可能包括检查和修复漏水点、更换损坏的灌溉设备等。
7.设施设备维护:对绿地中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凳子、栏杆、游乐设备等。
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确保绿地的安全和可用性。
8.绿地安全检查:定期进行绿地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这可能包括检查树木的稳定性,修剪悬挂枝,确保没有尖锐的物体等。
9.活动管理:对绿地的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保护绿地。
例如,限制车辆进入绿地,禁止损坏植物和设施设备的行为等。
10.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园林绿地重要性和保护意识的认识,并促进公众对园林绿地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总之,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措施的目标是维护和提升绿地的品质,创造美丽和宜居的环境,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养护方案(一)绿化养护阶段管理1、春季养护措施1)春季气候较冷,温度低,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给树木创造一个有利于发芽生长的良好环境,并抓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喷施抗蒸腾剂,防止抽条。
2)及时浇返青水,将种植穴范围完全浇透,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春季较干旱,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灌水,一般树木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
3)在种植穴范围松土,使根部空气流通,土壤疏松,树盘用树皮覆盖,利于保持水分、提高地温,有利于树木春发。
4)树木生长活动前喷施3-5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病菌及虫卵,对多种病虫害均有防治作用。
5)树木萌芽生长后,对不需要的枝芽及时抹除,使树木养分集中供应,促进旺盛生长。
6)树盘内覆盖越冬覆盖物应及时撤去,树根处培土越冬土堆及时扒开,将枯叶残枝等清理干净,浇透返青水。
7)及时清除各部位杂草,防止杂草与树木争夺养分。
8)生长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稀释),补充树体养分,保证树体颜色翠绿。
9)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
春季的主要病害有: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白粉病等。
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蛴螬、介壳虫、金龟子、天牛等。
2、夏季养护管理夏季是植物主要生长季节,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促进树木生长健康、茂盛,树冠得以充分伸展。
1)树木开始旺盛生长,需水量较大,随时观察土壤情况,干旱时及时浇水,保证土壤适宜的含水量。
2)在干热的天气对苗木进行喷水降温,补充水分。
3)在夏季多雨季节,每天注意天气预报,在大风暴雨来临之前做好防洪、加固等防护工作,大风暴雨过后立即检查现场,有积水及时排涝,歪斜树木及时扶正。
4)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绿地整体面貌。
5)树木进行追肥,以氮磷钾混合使用,促使枝条生长健壮、颜色翠绿。
6)夏季是杂草旺长季节,集中人力配合化学方法清除各种杂草。
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
夏季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立枯病、软腐病、白粉病、穿孔病、褐斑病、流胶病等。
主要虫害有:美国白蛾、蚜虫、红蜘蛛、卷叶蛾、食心虫、介壳虫、刺蛾、尺蠖、天牛等。
园林的绿化养护措施1.积极进行土壤改良。
园林绿化的土壤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手段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湿能力。
2.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要根据园林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科学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避免选用对当地环境不适应的植物,以免出现生长不良或易受病虫害侵害等问题。
3.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
植物的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浇水、施肥和除草等工作。
及时清除植物枯叶和积雪等,保持植物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4.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园林绿化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
例如,选择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消毒剂等。
5.合理施肥。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类型和施肥方法。
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引起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
6.定期修剪植物。
修剪可以促进植物的枝条分枝和新陈代谢,调整植物的形态和生长方向。
定期修剪还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速度,保持园林绿化的整洁和美观。
7.加强灌溉管理。
园林绿化的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生长健康。
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造成的植物生长障碍。
8.做好草坪的养护。
草坪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景观,需要定期修剪、施肥、除草和除虫等养护管理措施。
特别是在高温、干旱或多雨的季节,要加强对草坪的管理,保持其均匀生长和绿色度。
9.加强防护措施。
园林绿化中的树木和花卉容易受到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危害。
为了保护园林植物的安全和完好,可以设置隔离带、护栏和安全警示牌等防护设施。
总的来说,园林的绿化养护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施策的过程。
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植物种类、养护方式和环境因素等,以确保园林绿化的长期健康和美观。
只有做好养护管理工作,才能使园林绿化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生态保护的良好场所。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园林绿化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居住小区的绿化越来越重视,合理的规划,科学的设计加上高质量的施工,使园林绿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而且具有艺术气息的休息、生活、工作的环境。
但在园林绿化中仍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导致园林绿化中的一些植物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园林的质量,达不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本文重点分析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养护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1.057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中,工程竣工并不代表园林绿化工作结束,园林绿化的工作是长期性的,植物的种植只是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期的养护才是重点。
“三分种,七分管”,只有养护工作跟上了,做到位了,才能确保绿化达到设计的
预期效果,才能使园林绿化的艺术性、美感、生态及人文价值体现出来。
但在实际的建设中,往往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情况,对园林养护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园林绿化竣工后养护工作跟不上,树木成活率不高,花草配置等达不到设计的效果,体现不出园林之美。
1.2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
园林绿化工作中,涉及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例如生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物种特性等,需要养护人员具有丰富的园林知识及专业的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园林的养护工作。
但由于个别养护队伍建设不完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不到位,养护效率及质量都难以达到要求。
在树木、草坪、花卉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园林景观效果差、缺乏美感和艺术性。
1.3养护资金不足
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中,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养护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由于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存在,多数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前期的绿化建设中,而对于后期的养护资金缺乏合理的安排,工程竣工后,后期的养护资金所剩不多,从而导致后期的养护在设备、工具、人员安排等方面缺乏资金,给养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1.4群众缺乏对绿化自觉保护的意识
群众对生活环境的爱护意识缺乏,个别人甚至还存在故意损坏绿化树木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公园及居住小区,公共设备的运行周期及草坪的长绿时间基本上在3~5年左右,人为损坏的居多,破坏公共坐凳、路灯、健身器材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小孩子更是缺乏保护意识,随意攀折树木花草,在草坪上任意奔跑、玩耍的情况十分常见,维护环境的意识有待提高。
2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措施
2.1 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管理制度
好的管理制度是园林绿化工作高效开展的保障,在园林养护管理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对所要承担的养护任务进行清晰的掌控,做到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开展养护工作。
一是摸清养护目标,对绿化区的花木进行分类,掌握植物的种类、数量、特征、习性,做好登记造册,结合时节、植物的习性、环境变化等,制定好养护管理工作方案,包括年计划、月计划;二是做好绿化日记,从细微处入手,掌握种植类型和各种树木、花草种类的特征与特性,在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进行养护工作的开展。
2.2草地及树木的养护管理
基本目标是平均分布,纯洁统一,保持常绿,无杂草,做好草地的长满期、旺长期、缓长期、退化期的养护管理,
尽量做好水肥补充、适时修剪,尽可能推延退化。
普通草地的修剪一般每年要进行5~6次。
树木管理主要是进行肥水的供应,一般小树进地可施用液体肥料,而大树要进行开穴干施,3年以上的树木基本不用施肥。
对于幼树要进行及时的补充水分,保持土壤的湿度,但水分不要过多,不能达到浸渍的程度。
2.3植被的修剪养护
植被中需要修剪的主要是一些乔灌木,特别是一些成形的灌木造型及绿篱是修剪的重点。
在修剪时要注意外观形状的保持,同时还要注意不能修剪过度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修剪造型时要依据植物的种类及特性,结合种植位置的不同来进行综合确定。
草坪的修剪也要定期进行,在修剪时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避免修剪不当而导致植株死亡。
2.4花卉的培育管理
对于盆栽花卉,要经过两个阶段培育而成。
第一个阶段是在育苗池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
装盆花的叶子在3个月以上才能够上盆,浇水,上肥。
在生长到具有欣赏价值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
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停止整地播种或扦插,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要做好防旱、防渍、防冻工作,同时也要做好防虫工作。
2.5 病虫害防治及除草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
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防治外,管护人员要密切关注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苗头,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类型、特点及规律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扫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要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施消杀。
同时通过修整树形,剪除枯树病枝,肃清虫卵、虫茧,减少虫源,做好防治工作。
要进行清除杂草,避免杂草在光照、水肥等方面同园林植物争夺,可人工除草或采用除草剂除草,注意除草剂的选择适当,避免药害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作者简介:田培显,大专学历,辽宁新毅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园林养护;赵超,本科学历,辽宁新毅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