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点 试 验 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5种方法+除杂知识汇总一、物质的检验利用物质特有的性质,确定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
(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二、物质的除杂根据物质和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分离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化学方法:1、原则:①“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②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②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③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③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④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⑤⑥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⑦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溶液颜色检查法本法系将药物溶液的颜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比较,或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
品种项下规定的“无色”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相同于水或所用溶剂,“几乎无色”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不深于相应色调0.5号标准比液。
第一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置于25ml的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10ml。
另取规定色调和色号的标准比色液10ml,置于另一25ml纳氏比色管中,两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同置白色背录前,平视观察,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管比较,不得更深。
如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管的颜色深浅非常接近或色调不完全一致,使目视观察无法辨别两者的深浅时,应改用第三法(色差计法)测定,并将其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比色用重铬酸钾液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4000g,置500ml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lml溶液中含0.800mg的K2Cr2O7。
比色用硫酸铜液取硫酸铜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10ml,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醋酸4ml与碘化钾2g,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每l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97mg的CuSO4•5H2O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每lml溶液中含62.4mg的CuSO4•5H2O,即得。
比色用氯化钴液取氣化钴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2ml,置锥形瓶中,加水200ml摇匀,加氨试液至溶液由浅红色转变至绿色后,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10ml,加热至60℃,再加二甲酚橙指示液5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
每l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1.90mg的CoCl2•6H2O。
硬度的测定(EDT A)1.1高硬度的测定A 适用范围:天然水、冷却水水样硬度的测定。
测定范围:0.1~5mmol/L 硬度。
B 方法概要:在PH为10.0±0.1的水溶液中,用铬黑T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
根据消耗的EDTA的体积,即可算出硬度值。
C 试剂:氨-氯化铵缓冲溶液,EDTA标准溶液。
(1ml相当于0.01mmol硬度)D 分析步骤:取100ml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如果水样混浊,取样前应过滤。
加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2~3滴铬黑T指示剂。
在不断摇动下,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由酒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
全部工作应于5分钟内完成,温度不应低于15℃。
另取100mlⅡ级试剂水,按②、③操作步骤测定空白值。
E 计算公式:水样硬度X(mmol/L)按下式计算:(a-b)×TX= ——————×1000Va-滴定水样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ml.b-滴定空白溶液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T-EDTA标准溶液对钙硬度的滴定度,mmol/mlV-水样体积,ml.1.2低硬度的测定A 适用范围:适用于软化水、H型阳离子交换器出水,锅炉给水凝结水水样的测定。
测定范围:1~100μmol/L水样硬度。
B 方法概要:在PH为10.0±0.1的水溶液中,用酸性铬兰K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标准溶液定至蓝色为终点。
根据消耗的EDTA的体积,即可算出硬度值。
C 试剂:酸性铬兰K,EDTA标准溶液(1ml相当于0.5μmol浓度)D 分析步骤:取100ml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
加1ml硼砂缓冲溶液,加2~3滴0.5%酸性铬兰K指示剂。
在不断摇动下,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由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
全部工作应于5分钟内完成,温度不应低于15℃。
中学化学定量分析实验判定反应终点的几种常用方法?鄢作者:顾菲菲来源:《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03期摘要:化学定量分析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定量实验,“准”是核心,如何精准,除了对实验原理和仪器有较高的要求外,实验操作也不容忽视。
准确地判断反应的终点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颜色变化;质量变化;观察沉淀;传感技术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9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39什么是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百度释义:“指分析一个被研究对象所包含成分的数量关系或所具备性质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对几个对象的某些性质、特征、相互关系从数量上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也用数量加以描述。
”定量分析的目的是准确测试试样中物质的含量,要求结果准确可靠。
因此对反应终点的判断极其重要。
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是化学分析中主要的定量分析法。
根据滴定反应的类型不同,可将滴定分析法分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而中学阶段涉及到的主要是酸碱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在中学阶段的这些定量实验,如何来判断反应的终点呢?一、利用颜色变化1.加入指示剂,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终点在酸碱滴定的过程中,被滴定的溶液在外观上通常不发生任何变化,需借助酸碱指示剂颜色的改变来指示滴定终点。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某些有机弱酸或弱碱,或是有机酸碱两性物质,它们在酸碱滴定过程中也能参与质子转移反应,因分子结构的改变而引起自身颜色的变化,并且这种颜色伴结构的转变是可逆的。
当酸碱滴定至计量点附近时,随着溶液的pH的变化,指示剂不同型体的浓度之比迅速改变而指示滴定终点。
中学化学中涉及到酸碱指示剂常见的是甲基橙(Methyl Orange,MO)、酚酞(Phenolphthalein,PP)。
分析化学习题(考试重点)⼀、选择题1.⽤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 B)a. 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 b 氧还反应滴定的速度c. 氧还反应滴定的⽅向d. 氧还反应进⾏的程度2.对于反应 OX1 + 2Red2 Red1 + 2OX2能⽤于氧还滴定分析的平衡常数⾄少应为()A.1.0×109 B.1.0×108 C.1.0×107 D. 1.0×1063.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A.电对的性质B.催化剂C.氧化还原半反应中得失电D.电对氧化态或还原态发⽣沉淀、配位等副反应4. MnO4-/ 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的关系是()A.Φθ’ = Φθ—0.047PH B.Φθ’ = Φθ—0.094PHC.Φθ’ = Φθ—0.012PH D.Φθ’ = Φθ—0.47PH5.⼀定条件下,某氧还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为0.58~0.98V,根据下列指⽰剂的条件电位,应选择的指⽰剂是A.φInθ =0.36vB. φInθ =0.26v,C.φInθ =0.79vD.φInθ=1.26v, E.φInθ=1.38v.6.对n 1= n 2 =1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两电对的条件电位之差满⾜什么条件,符合氧化还原滴定对反应完成程度的要求A.△φ’ ≥0.35VB. △φ’ ≥0.27VC. △φ’ <0.27VD. △φ’ <0.35VE. 0.27V<△φ’ <0.35V7.在酸性溶液中,2MnO 4- + 5H 2O 2 + 6H+ = 2Mn 2+ + 5O 2 + 8H 2O如果有Gg 双氧⽔,⽤浓度为Cmol/L 的KMnO 4液滴定,终点时⽤了KMnO 4 VmL ,则H 2O 2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A .GCVM O H 1000)(22 C.GCVM O H ?52)(22 D.GCVM O H )(228.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电位突跃的⼤⼩与下列什么有关A..氧化剂电对条件电位B.还原剂电对条件电位C.氧化剂电对标准电位D.还原剂电对标准电位E.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条件电位之差9..间接碘量法中加⼊KI 的作⽤是A.作为氧化剂,B.作为还原剂,C. 作为掩蔽剂,D.作为沉淀剂,E. 作为保护剂10.⾼锰酸钾标准溶液测定草酸钠含量时采⽤的指⽰剂是 A. 酚酞 B.邻苯⼆甲酸氢钾 C.重铬酸钾 D.淀粉 E.⾼锰酸钾11.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常⽤的基准物是A.酚酞 B.邻苯⼆甲酸氢钾 C.重铬酸钾 D.淀粉 E.⾼锰酸钾12.下列物质中可⽤作标定⾼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是:A.Na2CO3B.Na2C2O4C.NaAcD.NaClE.NaOH13.不能⽤重氮化滴定法直接测定其含量的是:A.对-氨基苯磺酸B.对-氨基苯甲酸C.对-甲基苯胺D.⼄⼆胺基苯胺14.某酸滴碱的终点PH < 7 ,该酸滴定曲线的⾛向是A.左上到右下, B 左下到右上 ,C. ⽆法判断15.⽤分析天平称量,感量为0.1mg,下列数据中最合理的是A. 0.1025gB. 0.10247gC. 0.103gD. 102.47mg16.为了测定⽔中 Ca2 +, Mg2+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 Fe3+ , Al3+ ⼲扰的⽅法中,哪⼀种是正确的?()A.于pH =10 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三⼄醇胺;B.于酸性溶液中加⼊KCN,然后调⾄pH =10;C于酸性溶液中加⼊三⼄醇胺,然后调⾄pH =10 的氨性溶液;C.加⼊三⼄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血清镁(Mg)二甲苯胺蓝法测定1.实验原理二甲苯胺蓝(Xylidyl Blue)染料结合终点比色法。
在碱性条件下,镁离子和二甲苯胺蓝形成紫色络和物。
加入GEDTA和钙形成络和物,使本反应可特异监测镁。
紫色深浅和镁浓度呈正比。
pH11.0Mg2+ + 二甲苯胺蓝-------------﹥紫色复合物2. 标本采集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2.2 类型:血清、血浆、脑脊液或尿液,不可使用EDTA血浆。
3. 标本存放:血清/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
尿液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3天;-20℃保存可稳定1年。
用数滴浓盐酸调节尿液pH值到3~4,然后用蒸馏水作1+4稀释;检测后结果乘以5。
4. 标本运输:室温条件下运输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的、抗凝剂不合要求的标本不能做测定。
6. 实验材料:6.1 上海申能镁测定试剂盒(货号:111 4617170 1 试剂:8×70ml)6.1.1 试剂组成乙醇胺缓冲液pH11.0 1mol/L乙二醇醚二胺四乙酸(GEDTA) 60mmol/L二甲苯胺蓝110mmol/L表面活性剂适量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开盖后应避免污染。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变色或有浊度时,表明已变质或有细菌污染,均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7. 仪器:奥林巴斯AU1000生化分析仪8. 操作步骤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AU100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8.2仪器操作步骤:参见AU100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常用试验方法1 硬度的测定(EDTA)1.1 高硬度的测定a) 适用范围:天然水、冷却水水样硬度的测定。
测定范围:0.1~5mmol/L 硬度。
b) 方法概要:在PH 为10.0±0.1的水溶液中,用铬黑T 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
根据消耗的EDTA 的体积,即可算出硬度值。
c) 试剂:氨-氯化铵缓冲溶液,EDTA 标准溶液,浓度为:0.1mol/L d) 分析步骤:1)取100mL 水样,注入250mL 锥形瓶中,如果水样混浊,取样前应过滤。
2)加5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2~3滴铬黑T 指示剂。
3)在不断摇动下,用EDTA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由酒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
全部工作应于5分钟内完成,温度不应低于15℃。
4)另取100mL Ⅱ级试剂水,按②、③操作步骤测定空白值。
e) 计算公式:水样硬度X (mmol/L )按下式计算:式中: a - 滴定水样消耗EDTA 标准溶液体积,mL 。
b - 滴定空白溶液消耗EDTA 标准溶液体积,mL 。
c - EDTA 标准溶液浓度,mol/mL 。
V - 水样体积,mL.1.2 低硬度的测定a) 适用范围:适用于软化水、H 型阳离子交换器出水,锅炉给水凝结水水样的测定。
测定范围:1~100μmol/L 水样硬度。
b) 方法概要:在PH 为10.0±0.1的水溶液中,用酸性铬兰K 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标准溶液定至蓝色为终点。
根据消耗的()10vc b a x ⨯⨯-=EDTA 的体积,即可算出硬度值。
c) 试剂:酸性铬兰K ,EDTA 标准溶液,浓度为:0.002 mol/mLd) 分析步骤:1)取100mL 水样,注入250mL 锥形瓶中。
2)加3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2~3滴0.5%酸性铬兰K 指示剂。
3)在不断摇动下,用EDTA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由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
一、预试溶液的制备1、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2、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3、 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4、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一)鉴别注意事项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
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
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
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断。
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试验屯只是一个初步判断,最后确证尚需进一步提纯,以鉴定后才能予以肯定。
(二)鉴别方法1、氨基酸、多肽、蛋白质(1)加热沉淀试验:加热煮沸→混浊或沉淀(蛋白质)+5%H2SO4(不加热)→混浊或沉淀(2)双缩脲反应:+40%NaOH,1%CuSO4 →紫色、红色或紫红色(多肽、蛋白质)(3)茚三酮反应:+0.2%茚三酮试液→蓝或蓝紫色(氨基酸、多肽、蛋白质)(4)吲哚醌反应:+吲哚醌试液→各种颜色(氨基酸)(5)Millon反应:+Hg,H2NO2 →红色(蛋白质分子中有酪氨酸组成)(6)Hopkins-Cole反应:+乙醛酸,浓硫酸→各色(蛋白质分子中有色氨酸组成)(7)氨基酸的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展开剂—— n-BuOH,n-BuOH:HAc:H2O显色剂——0.25%茚三酮试液→紫红色斑点(1)加热或矿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于试管中,加热至沸或加5%盐酸,如发生混浊或有沉淀示含有水溶性蛋白质。
电镀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此检验标准及方法适用范围:电镀钢壳产品类和盖帽产品类一、镀层空隙率(致密度):1、检验方法:蓝色贴纸法:2、检验标准:钢壳底部:≤40蓝点/12cm2。
5分钟,壳身不严格要求,仅供参考;盖帽上盖:≤1蓝点/cm2.5分钟,底盘部严格要求,仅供参考;3、操作程序:3-1:将试样的受试部位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球擦拭油和杂物,若镀覆后立即进行试验时,可不进行除油;3—2:将浸透与试样相对应试液的滤纸紧紧贴敷在试样的受试部位上,滤纸与试样表面不应有气泡,为保证滤纸的湿润,可随时补加试液;3—3:到规定的时间后,揭下滤纸,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平放与洁净的玻璃上;3—4:记录干后的滤纸上的有色斑点数。
4、蓝点贴纸法试液配制:4—1:取分析纯铁青化钾10±0.02克;4—2:取分析纯氯化钠20±0。
02克;4—3:在上述药物中加蒸馏水至1升,搅拌均匀,使铁青化钾和氯化钠药物全部溶解,待澄清过滤去固体杂质后方可使用;5、抽样样品数:5—10粒/20000粒二、耐碱性检验:1、操作程序:1-1:试样产品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球擦拭油和杂质,若镀覆后立即进行试验时,可不进行除油;1-2:将试样产品平置于器皿之内,产品之间不得连接或重叠;1—3:再将1.3g/cm2.(405g/L)的KOH配成的溶液缓缓地注入器皿,使其试样产品完全浸泡;2、检验标准:常温下浸泡24小时后观其镀层无起泡或脱落等不良现象为合格.3、抽样样品数:5-10粒/20000粒三、防腐性能测试(又名人造海水):1、试液配制:①取分析纯NaCL:25g ②取分析纯Na2SO4:4g③取分析纯CaCL2:2g ④取分析纯MgCL2。
6H2O:11g⑤加加蒸馏水至1升使其上述试剂全部溶解待澄清过滤去固体杂质后方可使用;2、操作程序:①试样产品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球擦拭油和杂质,若镀覆后立即进行试验时,可不进行除油;②将试样产品平置于器皿之内,产品之间不得连接或重叠;③再将配成溶液缓缓地注入器皿,④抽样样品数:9—15粒/1缸。
详解“四幻图选蓝法麒麟先生全新的双色球研究方法大受泉城彩民欢迎详解“四幻图选蓝法”本月初,《公益时报》中华彩票专刊资深专家麒麟先生,为泉城彩民带来了全新的双色球研究方法和技巧,他讲授的“四幻图选蓝法”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好评。
应广大彩民的要求,现在将该方法再作一下详细介绍:一、“四幻图”的来龙去脉(一)行列图变“四幻图”蓝球行列图是“四幻图”的基础。
将蓝球01—16按四行四列自上而下、自右向左排列而得,是“四幻图”的基础。
如将此图的两条对角线(01、06、11、16以及13、10、07、04)各自顶角翻转,即成为“四幻图”。
(二)反例图“反例图”是四幻图的反向变例,就是将四幻图的四个角号变为中心号,即为反例图。
可从四幻图中心点设纵轴、横轴,将原四幻图分成四块,再将这四块按对角线两两斜向移动换位,即成四幻图“反例图”。
“反例图”的用法与四幻图完全一致,但推断的结果与四幻图推断的结果正好相反。
二、“四幻图”之数学特性(一)“四幻图”暗含的基本特性:1、每行(每列、对角线)各数之和均为34;2、四行各数平方和与二、三行各数平方和相等;3、四列各数平方和与二、三列各数平方和相等。
(二)“四幻图”减1的变例二进制编码图将“四幻图”各数均减1,则成为四幻图减1变例图。
为何要成此图,因为从二进制而言,对自然数1—16进行二进制变换,其中自然数16的二进制数位达到5位(10000),比其他数字的二进制数位多出1位,不便于分析。
如均减1,变成0—15,则在二进制变换过程中均可表达为4位,便于分析。
从四幻图减1变例二进制编码图中可以看出,其每行、每列、两条对角线均含有8个0和8个1,呈现出的规律性让人吃惊。
三、幻选蓝方法概述1、当上期蓝球开出此图中心号(07、11、06、10)时,则下期蓝球可从其上、下、左、右4个号码中选取。
2、当上期蓝球开出边号(上09、05,下12、08,左14、15,右02、03)时,则下期蓝球号可从其隔行、隔列的号中选取。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蓝白斑筛选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蓝白斑筛选法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
二、实验原理蓝白斑筛选是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的一种重组子筛选方法。
该实验基于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结构,其中含有-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前146个氨基酸的编码信息。
当外源DNA插入到质粒的多克隆位点后,会导致无-互补能力的氨基端片段,使得带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形成白色菌落,而未发生重组的细菌形成蓝色菌落。
三、实验材料1. 大肠杆菌菌株(如DH5α)2. 载体(如pUC19)3. 目的基因片段4. X-gal(5-溴-4-氯-3-吲哚--D-半乳糖苷)5. 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6. LB培养基7. 琼脂糖8. 灭菌工具(如剪刀、镊子、移液枪等)9. 紫外灯四、实验步骤1. 预备工作(1)将LB培养基和琼脂糖在100℃下煮沸5分钟,待冷却至60℃左右加入适量抗生素,充分混匀后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
(2)用无菌移液枪吸取适量转化液,涂布在含有抗生素的琼脂糖平板上。
(3)将平板放入37℃温箱中倒置培养12-16小时。
2. 蓝白斑筛选(1)在平板中加入适量X-gal和IPTG,充分混匀。
(2)将平板放入37℃温箱中倒置培养12-16小时。
3. 观察结果(1)观察平板上的菌落,根据菌落颜色判断是否为重组子。
(2)白色菌落表示可能含有重组质粒,蓝色菌落表示未发生重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平板上出现了白色和蓝色菌落。
其中,白色菌落较多,蓝色菌落较少。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原理,白色菌落可能含有重组质粒,蓝色菌落表示未发生重组。
这可能是因为外源DNA插入到质粒的多克隆位点后,导致无-互补能力的氨基端片段,使得带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形成白色菌落。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蓝白斑筛选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蓝白斑筛选法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1)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避免污染。
化验室常见化学元素测试方法1.适用于常见硅酸盐岩石和矿物、粘土质原料、硅质原料及其他成分相近的岩石和矿物成分分析。
2、常见元素化验分析为金、银、铜、铁、铝、镁、钾、钠等金属元素和硅、钙、硫、碳、烧失量等非金属元素。
3、试验方法3.1烧失量的测定(标准法)3.1.1方法提要试样置于瓷(铂)坩埚中,在950℃-1000℃灼烧至恒重时,所失去的质量即为烧失量。
3.1.2 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1mg。
3.1.3 试样3.1.3.1 试样粒度小于75微米。
3.1.3.2 试样在105℃-110℃干燥2-3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3.1.4 分析步骤称取约0.5g(精确至0.1mg)试样,放入已恒重的瓷(铂)坩埚中,置于高温炉,从低温升至950℃-1000℃(炉门留一条缝,到温度后关好炉门),灼烧1h左右,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再在同样温度下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3.1.5分析结果计算3.1.5.1烧失量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W(烧失量)={MS-M1-M2}/MS*100………………………………式中MS——试样质量,单位为gm1——空坩埚质量,单位为gm2——残渣加坩埚质量,单位为g3.1.5.2 分析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3.1.6 允许差测定结果的允许差表13.2、二氧化硅的测定3.2.1方法类别a)两次盐酸蒸干重量法(标准法)测定范围,≥5%b)氢氟酸挥发法(标准法)测定范围:≥96%。
c)一次盐酸脱水加分光光度法(标准法)测定范围:40-96%d)动物胶凝聚重量法(代用法)测定范围2%-80%e)氟硅酸钾容量法(代用法)测定范围≥5%3.2.2 两次盐酸蒸干重量法3.2.2.1 方法提要试样经碳酸钠熔融,热水浸取,在盐酸介质中,采用两次蒸干脱水,过滤,合并两次沉淀灼烧至恒重,在用氢氟酸处理灼烧后的沉淀,根据失去的重量计算二氧化硅含量。
蓝点试验法
蓝点试验法:是检验不锈钢表面酸洗钝化质量的方法,其原理是检测不锈钢表面是否有铁离子污染。
铁离子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原电池,会使不锈钢发生电化学腐蚀。
蓝点检验具体方法是: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85%)硝酸HNO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宜现用现配)。
然后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30秒内观察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无蓝点为合格。
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燥后进行。
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会有游离的铁离子存在,那么即可发生如下反应:2Fe+K[Fe(CN6)]=KFe[Fe(CN6)]↓深蓝色+2K
蓝点检验法一般应用于不锈钢化工容器制造,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检验方法,为使检验通过,必须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我们建议:
1.不锈钢放置要有专用的场地,一定要铺木板或橡胶皮,严禁与碳钢混放;
2.各类加工设备,如滚板机、剪板机台等要进行清洗处理,滚轴、压角要涂刷清漆,保证不锈钢不与碳钢直接接触;
3.工装夹具采用不锈钢材料或衬垫不锈钢;
4.酸洗的钢丝刷要用不锈钢材质钢丝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