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xls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一)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教学方法B. 教师C. 学生D. 学习过程答案:D2. 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是()A. 桑代克B. 巴甫洛夫C. 斯金纳D. 华生答案:A3. 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属于()A. 智慧技能B. 言语信息C. 认知策略D. 动作技能答案:B4.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A. 奥苏贝尔B. 布鲁纳C. 罗杰斯D. 班杜拉答案:A5.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阿特金森B. 维纳C. 班杜拉D. 马斯洛答案:A6. 小红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这属于()A. 内部动机B. 认知内驱力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附属内驱力答案:D7. 以下哪种迁移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化说D. 关系转换说答案:C8. 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往往具有的特征是()A. 独立性B. 冲动性C. 保守性D. 依赖性答案:A9.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A. 行为矫正B. 学会适应C. 寻求发展D. 克服障碍答案:C10.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
A. 培养动机B. 激发需要C. 促进和维持D. 引导答案:C1.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 学生B. 教师C. 教学内容D. 教学媒体E. 教学环境答案:ABCDE2. 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有()A.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B.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ABC3.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A. 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 替代经验C. 言语劝说D. 情绪唤醒答案:ABCD4. 知识学习的类型包括()A. 符号学习B. 概念学习C. 命题学习D. 规则学习答案:ABC5.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A. 教师的领导方式B.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C. 班级的规模D. 班级的性质答案:ABD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请简要解释以下教育学中的术语:a) 教育目标b) 教育方法c) 教育评估2. 请阐述以下教育学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构造主义理论c) 社会认知理论3. 简述以下教育心理学中的概念:a) 学习理论b) 认知发展c) 动机与激励4. 请解释以下学习障碍的类型及其特点:a) 阅读障碍b) 计算障碍c) 学习记忆障碍5. 请描述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中的角色,并提供例子。
试题二:1.什么是教育目标?为什么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2.请简要比较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理论,并分析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3.什么是动机与激励?简要解释“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的概念,并提供教师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策略。
4.简述学习障碍的类型及其特点,重点讨论阅读障碍,并提供教师如何辨识并支持患有阅读障碍的学生的建议。
5.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详细描述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中的角色,并提供实际案例说明教师如何应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试题一:1. 答案:a)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过程中所设定的学习和发展方向,通过设定目标来指导教学。
教育目标应该是明确、可测量、可实现的。
b) 教育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用于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方法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多种形式。
c) 教育评估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以确定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育评估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
2. 答案:a)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改变,学习的结果是通过对外部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重点关注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强调通过正反馈和强化来加强学习效果。
b) 构造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和理解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2024山西省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光滑果皮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单选题] *A.感受B.感知C.感觉(正确答案)D.直觉2.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能明显的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单选题]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觉性C.差别感觉阈限(正确答案)D.差别感受性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现象属于()[单选题] *A.感觉适应(正确答案)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4.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该教学所体现的是感觉的() [单选题] *A.后像B.对比(正确答案)C.适应D.相互作用5.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单选题] *A.感觉B.注意(正确答案)C.记忆D.思维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单选题]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正确答案)C.紧张性和集中性D.紧张性和选择性7.“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反映的都是注意的() [单选题] *A.转移B.内在C.广度D.外在(正确答案)8.自习课上,学生们正专心致志地做练习题,突然窗外传来了一阵吵闹声,这时学生们纷纷把视线转向窗外一探究竟。
学生们的这种注意属于() [单选题] *A.无意注意(正确答案)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后注意9.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
这是()[单选题] *A.有意注意(正确答案)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慢下来,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1.人的心理(意识)包括()和个性差异。
[单选题] *A.心理过程(正确答案)B.心理现象C.心理活动D.心理内容2.()指心理映像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比如:“看到”“听到”“懂得”“理解”。
[单选题] *A.心理过程B.心理活动C.心理形式(正确答案)D.心理内容3.目前最常用的心理现象量化的调查,即()。
[单选题] *A.实验室实验B.自然实验法C.问卷调查(正确答案)D.观察法4.心理过程不包括()。
[单选题] *A.认识B.情感C.意志D.气质(正确答案)5.以下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单选题] *A.能力B.意志(正确答案)C.气质D.性格6.相关系数(),表明高相关。
[单选题] *A.大于0.5B.大于0.7(正确答案)C.大于0D.大于17.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不包括() [单选题]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正确答案)8.()是研究个体及其群体在与社会相互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变化规律的学科。
[单选题]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正确答案)C.教育心理学D.发展心理学9.()是有意创设或改变条件以引起特定的心理及其变化,并依据外部影响与心理反应之间的相关情况或数据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方法。
[单选题] *A.实验法(正确答案)B.自然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调查法10.()是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进行的心理实验。
[单选题] *A. 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正确答案)C.实验室实验法D.调查法11.通过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需考察的现象,对结果作数量分析,反复验证,这种作为近代科学普遍采用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单选题] *A.观察法B.实验法(正确答案)C.问卷调查法D.个案法12.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单选题]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正确答案)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13.心理学通过对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揭示,去解决各个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问题,它就是心理学的() [单选题] *A.理论任务B.应用任务(正确答案)C.实践任务D.研究任务14.()是经由个体经验和训练所引起的变化。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关注点的科学,该学科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管理者– D. 执行者–正确答案:B2.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时间内通过特定经验、刺激或训练而产生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改变,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的表现?– A. 认知– B. 情感– C. 行为– D. 遗传–正确答案:D3.感知是即将进入人的大脑进行储存与加工的信息,以下哪项不是感知的方式?– A. 视觉感知– B. 听觉感知– C. 嗅觉感知– D. 思维感知–正确答案:D4.记忆是指人在接受外界刺激后,经大脑加工处理,形成持久的信息,以下哪项不是记忆的类型?– A. 短时记忆– B. 长时记忆– C. 遗传记忆– D. 过滤记忆–正确答案:C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 B. 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 C. 研究校园暴力事件– D. 研究教育制度改革–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1.变态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
–正确答案:错误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3.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错误4.智力测试是评估学生智力水平的有效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5.学习者的情绪状态对其学习效果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意义。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指导和心理疏导。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请简述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及记忆过程。
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下列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答案】 B2、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斯宾塞【答案】 A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答案】 A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学习动机B.运用知识C.巩固知识D.领会知识【答案】 D5、健康教育的()是教育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认知和技能,从影响健康的因素角度讲,既作用于倾向因素,也作用于强化因素A.环境策略B.政策策略C.教育策略D.干预策略E.医疗策略【答案】 C6、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A.目的性B.预见性C.创造性D.选择性【答案】 C7、()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答案】 B8、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学生相应的小红花。
这种做法属于()。
A.强化法B.示范法C.代币奖励法D.系统脱敏法【答案】 C9、身高组别体重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儿童健康状况的A.近期营养状况B.远期营养状况C.心理健康D.智力发育E.体能状况【答案】 A10、下列关于临床医学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学科间的互相交叉和渗透越来越不明显B.医学学科不断分化C.宏观扩展D.微观深入E.基础医学和高新科技的成果,不断创造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答案】 A11、()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A.教育内容B.教育活动C.教育实践D.教育要素【答案】 A12、()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2008年中小学、幼儿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0.5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BA.7周岁B.6周岁C.5周岁D.3周岁2.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D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DA.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B.更加关注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C.更加关注课程的分科D.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发展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5.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A.社会公德B.教育理论素养C.教育思想D.职业道德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7.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熹苏格拉底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 D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9.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D.美好思想教育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在以下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12.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说明教学中应贯彻DA.直观性原则B.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14.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教师职称考试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23.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B)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转移24.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2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的D.匀加速的26.年龄智商(IQ)的公式是(C)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 D.IQ=CA/MA×10027.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D)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8.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A)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29.“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C)A.心境B.激情C.应激D.理智3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B)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31.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A)A.“登门槛”效应B.低球技术C.留面子效应D.过度理由效应3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B)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33.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心理学家是(A)A.阿德勒B.弗洛伊德C.斯普兰格D.荣格34.情绪所反映的是(D)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35.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A)A.常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二、填空题36.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和反馈等构成的。
职称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教育 2009-09-18 08:56:52 阅读85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B 5.D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信息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学与教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______与______之间的交叉学科。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来体现的。
4.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____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______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5.教学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6.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_以及空间布置等。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_____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______、预测和______的作用。
二、填空题1.2.心理学教育学3.群体差异个体差异4.敬业精神教学风格5.物质环境社会环境6.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7.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8.解释控制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第二章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同步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 B.性格 C.自我D.品德2.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是:( )A.1岁左右 B.3岁左右 C.6岁左右 D.9岁左右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4.心理的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努力 C.性格特征 D.倾向性特征6.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 A.认知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 D.认知方式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8.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的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11.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1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西孟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 D.维克斯勒量表13.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教师的专业知识B. 教师的教育技能C. 教师的心理发展D.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答案:C2.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 情感耗竭B. 去个性化C. 个人成就感低D. 教学热情高涨答案:D3.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A. 增加教学任务难度B. 提供负面反馈C.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D. 提供成功的教学经验答案:D4.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权威型教学风格,其特点是()。
A. 强调纪律和秩序B.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C. 强调师生平等对话D. 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控制答案:D5.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被称为()。
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罗森塔尔效应C. 霍桑效应D. 巴纳姆效应答案:B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策略,这体现了教师的()。
A. 教学设计能力B. 教学反思能力C. 教学监控能力D. 教学评价能力答案:C7. 教师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科尔伯格C. 埃里克森D. 弗洛伊德答案:B8.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以下哪种方法被认为是不恰当的?()A. 忽略B. 正面强化C. 惩罚D. 消退答案:C9.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学生的成绩B.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C. 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D.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答案:B10. 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以下哪种心态是积极的?()A. 自我否定B. 自我怀疑C. 自我肯定D. 自我放纵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师的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健康B. 认知健康C. 人际关系健康D. 生理健康答案:A、B、C12. 教师的教育信念包括哪些内容?()A. 对教育价值的信念B. 对学生能力的信念C. 对教学方法的信念D. 对学校政策的信念答案:A、B、C13.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哪些领域?()A. 学科知识B. 教学知识C. 学生知识D. 教育政策知识答案:A、B、C14.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个人以往的成功经验B. 观察他人的成功经验C. 言语劝说D. 情绪状态答案:A、B、C、D15. 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包括哪些环节?()A. 计划B. 行动C. 观察D. 反思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其教学实践没有直接影响。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50题)1、分子量最大的是()。
A.IgGB.IgMC.IgED.IgDE.IgA【答案】 B2、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心理活动的表现,收集研究资料。
这是教育心理研究中的A.问卷法B.观察法C.经验法D.访谈法【答案】 B3、一名教师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的根本条件()。
A.教师的语言天赋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角色认同D.教师资格证书【答案】 B4、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答案】 B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答案】 C6、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是()A.教学策略B.教学设计C.教学思想D.教学模式【答案】 A7、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A.《大学》B.《论语》C.《孟子》D.《中庸》【答案】 B8、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略,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 A9、“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从众【答案】 B10、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表现的都是学习动机中的()。
A.附属内驱力B.外部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自我提高内驱力【答案】 C11、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A.家庭B.职业组织C.社区D.学校【答案】 D12、下列不引起血管收缩的物质是()。
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B.前列环素C.儿茶酚胺D.去甲肾上腺素E.血栓烷A2【答案】 B13、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 ~ 100的连加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答案】 A14、细菌的质粒是()。
教师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方法D. 学生心理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主义心理学派的特点?A. 强调内部认知过程B. 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C. 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影响D. 认为知识是通过信息加工获得的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习动机B. 学习风格C. 课程设计D. 学习策略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7.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8. 解释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并举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教师如何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0. 分析教育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案例:一位教师发现班上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师发现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请分析这位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教育心理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C4. C5. C二、简答题6.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通过发现学习来形成认知结构。
7.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文化工具如语言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8.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提供适当的指导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论述题9.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设置合适的挑战和奖励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以及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来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
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B)。
A. 教学媒体B. 教师C. 学生D. 教学环境2.当老师与年龄较小的孩子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B)A. 注意倾听B. 言语专业化C. 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D. 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3.作为教师应具有的心理品质不包括哪一项( D)A. 执著的事业心B. 自信、自尊C. 意志坚强D. 敏感多疑4.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C)A. 咨询活动B. 家长学校C. 开放日D. 电话联系5.( A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 学校B. 家庭C. 社会D. 工作单位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C )。
A. 学习积极性B. 学习自觉性C. 要花多少时间D. 智力水平7.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A)。
A. 规定限制B. 理解C. 协助D. 同情8.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 D)。
A. 标准参照评价B. 常模参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9.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A. 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B. 领导批评C. 家长意见D. 社会舆论10.学生做作业时,有的学生喜欢和别人对答案,不敢肯定自己的回答;有的学生坚持自己的答案。
坚信自己答案的学生认知风格属于( C)。
A.沉思型B. 冲动型C. 场独立型D. 场依存型11.与托幼园所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C)A. 目的性B. 组织性C. 随意性D. 计划性12.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D)A. 攻击性行为B. 亲社会行为C. 性别角色的获得D. 观察能力13.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的是( B)A.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B. 幼儿的兴趣C. 师资力量薄弱D. 办学条件差1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C)。
教师职称评定考试题(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008 年中小学、幼儿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 小题,每小题0.5 分,共 30 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BA . 7 周岁B . 6 周岁C. 5 周岁D. 3 周岁2.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D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DA .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B .更加关注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C.更加关注课程的分科D.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发展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 周岁以下B.14 周岁以上不满 16 周岁C.16 周岁以上不满17 周岁D.18周岁以下5.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A .社会公德B.教育理论素养C.教育思想D.职业道德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AA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 .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7.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AA .孔子苏格拉底B .孔子亚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熹苏格拉底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DA .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 .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9.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AA .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D.美好思想教育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CA .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12.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表明教学中应贯彻1DA .直观性原则B .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A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 .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14.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教育学部分(1)一、选择题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二、填空题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5题)1、霍奇金病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B.肝、脾大C.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D.白血病性改变E.皮肤瘙痒【答案】 A2、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章具体内容属于()。
A.推测与假设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头脑风暴法D.发散思维训练【答案】 A3、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答案】 A4、学习质量与热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这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 D5、在班级管理模式中,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A.泰勒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德鲁克【答案】 D6、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答案】 B7、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是()。
A.补体、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B.药物对血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C.补体、抗体参与的自身免疫病D.药物对造血器官的毒性作用E.抗体参与清除异物的防御作用【答案】 A8、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中介的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无法判断【答案】 C9、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实验法【答案】 C10、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因素的制约【答案】 C11、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是柯勒在1919 年做的()A.猴子辨别学习B.小猪迷箱C.水下击靶D.小鸡觅食【答案】 D12、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