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日语拟声词的汉语翻译
- 格式:pdf
- 大小:158.29 KB
- 文档页数:2
日本語の擬声擬態語日语拟声拟态词あーん(拟声、拟态)词义:(1)啊;(2)哇哇。
注释:词义(1)形容嘴张大时发出的声音或状态;词义(2)形容小孩大哭声或哭的样子。
例1:三時間連続の授業中では、長くて飽(あ)きてしまったのか、あーんと大きなあくびをしていた生徒たちはあちこち見られた。
译文:在连续三个小时上课的课堂中,可能因时间太长而令人感到疲倦了,到处都可以看见学生们在啊啊地打哈欠。
例2:不思議なことを見たか,あーんと大きな口を開けている人の様子がとてもおかしかった。
译文:有人可能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张着大嘴,那样子非常可笑。
例3:週末にぎやかな街の人混(ご)みで両親にはぐれたのか,子供があーんあーん泣いていた。
译文:在周末喧闹街头的人群中,一个可能是找不到父母的孩子正在哇哇地哭着。
例4:遅くなっても母親がまだ帰らないので,恐ろしくなった弟は部屋の隅であーんあーんと泣いていた。
译文:很晚了,母亲还没有回来,弟弟感到很害怕,就坐在屋角里哇哇大哭。
例5:突然父親に大声で叱られて,子供はびっくりして,あーんあーんと泣いてしまった。
译文:突然遭到父亲的大声训斥,孩子吓得哇哇地哭了起来。
あたふた(拟态)词义: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仓皇。
注释:形容某人失去平时常态而慌乱地、快速地做某事的状态。
例1:恋人からの電話を聞いて,彼は食事もそこそこに,あたふたと出掛けて行った。
译文:接到女朋友的电话后,他草草地吃了饭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例2:父親が危篤だという急報に,姉は寝巻き姿のまま,あたふたと病院に向った。
译文:接到父亲病危的紧急通知,姐姐穿着睡衣就慌慌张张地赶到医院去了。
例3:部長はあたふたと会議室へ急いだが,座席に座ったとたん,報告書を忘れてきたことに気がついた。
译文:部长匆匆忙忙地赶到会议室,但一坐下来才发现因着急而忘记带报告书了。
あっさり(拟态)词义:(1)淡,浅。
(2)素净,朴素。
(3)爽快、干脆、果断;轻率;淡泊。
日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拟声词和拟态词的定义△母が履脱へ降りて格子戸の掛金を外し、ガラリと雨戸を繰ると、さっと夜風が吹込んで、雪洞の火がチラチラと靡く。
△教場に入る鐘がかんかんと鳴りました。
僕は思わずぎょっとしてたちあがりました。
拟声词:指的是摹似事物声响的词。
“ガラリと”“かんかん”拟态词:指的是直接摹形拟态的词。
“さっと”“チラチラ”“ぎょっと”有的词即可做拟声词也可做拟态词。
例如:ぽかぽか△こたつに入って勉強しようとすると、ぽかぽかしてきてつい眠ってしまうからだめだ。
△西瓜をそんなにぽかぽかたたいたら割れてしまうよ。
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特征1.利用声音的变化,使语言节奏明快、声音和谐悦耳,给人形象、生动、具体、真实的感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ふと耳に、潺潺、水の流れる音が聞こえた。
そっと頭をもたげ、息を呑んで耳をすました。
すぐ足もとで、水が流れているらしい。
よろよろ起き上がって見ると、岩の裂き目からこんこんと何か小さくささやきながら、清水が湧き出ているのである。
その泉に吸い込まれるようにメロスは身をかがめた。
水を両手で掬ってひとくち飲んだ。
ほっと長い溜息が出て夢から覚えたような気がした。
2.一部分拟声拟态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能够直接表达喜爱、赞扬、亲昵、贬斥、厌恶、冷淡、轻蔑等感情。
むくむくころころくりくりでっぷりぶよぶよすらりほっそりげっそりふさふさもじゃもじゃありありまざまざうようようじゃうじゃ“拟情词”——すっきり、びくびく、うきうき、わくわく、ぼんやり、むかむか、くよくよ、いらいら、さばさば、ほっと、むしゃくしゃ、むずむず、むらむら3.拟声拟态词具体生动鲜明,直截了当,不晦涩含糊。
并且还能表示程度的加重或减轻。
①しくしく②ちくちく③ずきずき(ずきんと、ずきんずきん)④ひりひり(ぴりぴり、ひりり)⑤きりきり⑥ちかちか⑦がんがん⑧ちゃかちゃか⑨じいん(と)⑩ぎゅっ(と)、きゅーん(と)②⑥⑧眼痛,①⑤腹痛,②⑤⑨⑩心痛,②⑤胃痛,③⑤⑦头痛冷えたのか腹が(ひりひり・しくしく・きりきり)痛みだした。
浅析日语拟声词的汉译作者:智敏来源:《人间》2016年第13期摘要:汉语和日语中都有拟声词。
在表现方式上,二者既类似又有所不同。
日语的拟声词的数量极多且种类丰富,频繁出现在日常对话和文学作品中,堪称日语特色。
与此相对,汉语的拟声词的数量则不如日语那样多。
因此,日语文学作品汉译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如何恰当地翻译这些拟声词的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本文笔者以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及其四汉译本为对象,比较分析其中拟声词的不同译法,思考并总结不同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拟声词;汉译;《我是猫》;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16-01汉语和日语中都有拟声词。
在表现方式上,二者既类似又有所不同。
比如,猫的叫声在日语中的表现是“ニャーニャー”,但在汉语中则表现为“喵喵”。
而且,日语的拟声词的数量极多且种类丰富,而汉语的拟声词的数量则不如日语那么多。
因此,在日语文学作品汉译时就出现了如何恰当翻译这些拟声词的问题。
在本文,笔者以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及其四汉译本为对象,针对拟声词在汉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展开研究。
一、拟声词翻译形式徐淑明在『日本語の擬声語.擬態語に関する中国語訳の問題点』一书中将拟声词的翻译形式分为五大类:(A)日本語.中国語それぞれ言い方は決まっていて、しかも、同じであるもの。
(B)日本語.中国語それぞれに言い方が決まっていて、翻訳した際、中国語の表現を用いるもの。
(C)中国語には、別の表現があるが、あえて、日本語の音にあわせるため、他の意味を持つ語を転用したもの。
(D)元来、中国語にないため、日本語の音にあわせたもの。
(E) A-Dのいずれにも該当せず、訳者の訳しきれていないもの。
二、拟声词汉译的比较本文从李永炽、于雷、罗明辉的四个汉译本对拟声词进行比较,四个汉译本分别是:李译.1981年2月.远景出版事业公司;于译.1993年7月.译林出版社;罗译.2001年2月.南方出版社。
日语学习中的拟声词拟态词拟声词即模仿外界声音而产生的用来表达听觉印象的词。
如:蜜蜂ぶんぶんと飛び回る。
カラスがかあかあと鳴く。
同理。
拟态词即用声音来象征性地表示现实声音之外的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的词。
如:恋人から手紙をもらって、木村さんがわくわくしている。
木村收到恋人的来信而异常兴奋。
日语中的拟声词、拟态词由于其特殊的发音及词义,会使得原本单调的内容显得格外生动活泼。
比如“讲话”这个动作.汉语可以有“窃窃私语”、“吞吞吐吐”、“滔滔不绝”多种表现形式,而日语中只有一个动词“話す”。
词汇的贫乏直接局限了人们的表达能力。
继而造成语言的千瘪而枯燥。
所以若想表示上面几种不同形式的“说”就需要前面提到的拟声词、拟态词来加以辅助了,如ひそひそ話す、もごもご話す、ペラペラ話す。
又如.为了说明某人“饮洒过后踉踉跄跄地走在街上”这个场景,酔っ払いがよろよろと歩いている。
仅凭よろよろ这一个词,一个醉汉的形象跃然纸上。
由于拟声词、拟态诃基本上都是以假名形式出现的。
而且有不少是二拍词根的重复(例如いらいら、ぺらぺら)所以,这些看上去相当形似的词语,就给那些平日过于依赖汉字的我们在分辨和记忆上带来了挑战,继而成为日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其实。
拟声词、拟态词中的“拟”就是模仿的意思.就此角度出发。
其词义与本身发音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母音的特征a i u e o”当中“e”音极少1.たらたら暑くて、じっとしていても額から汗がたらたら流れる。
天热,即使一动不动额头都会滴滴答答地流汗。
2.ちりちり髪の毛がちりちりになってしまった头发都打卷了。
3.つるつる道が凍ってつるつる滑る。
道路冻得溜滑。
4.でれでれあいつは女性を見るとすぐでれでれする。
他一见女人就像丢了魂一样。
5.とろとろイチゴを煮て、とろとろのジャムにする。
把草莓熬成黏糊糊的果酱。
另外,有からから、きりきり、くるくる、ころころ而没有けれけれ,有はらはら、ひりひり、ふるふる、ほろほろ。
日语拟声词的中文翻译关键词:拟声词;翻译方法;银河铁道之夜一、中日拟声词及研究方法日语拟声词数量多、种类丰富且具有独特的特色,广泛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会话以及文学作品中,在日语中占有重要地位。
與之相对,汉语拟声词数量较少。
因此,日语拟声词的中文翻译较为困难,对其翻译方法的分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童话主要是面向儿童的文学形式,因此经常使用形象生动的拟声词。
所以笔者以日本童话巨匠宫泽贤治的代表作《银河铁道之夜》中的拟声词为研究对象,对三位知名译者周龙梅、欧千华和安宁的中文翻译进行比较,研究日语拟声词的中文译法。
本文中将《银河铁道之夜》表示为《银》,将周龙梅、欧千华和安宁的译本分别表示为《银1》、《银2》和《银3》。
二、日语拟声词的中文译法通过对三份译本中拟声词的翻译案例进行分析统计,笔者将日语拟声词的中文译法归纳为以下四种。
1、译为对应的“象声词”中文中也有描写外部声音的词语,即“象声词”。
与日语拟声词相同,其汉字仅仅起到表音的作用,而并没有实际意义。
这种“象声词”在表达效果上同样具有使文章生动、使感情表达更加丰富的效果。
因此,当中文中存在与日语拟声词相对应的象声词时,可直接译为对应的象声词。
详见例1。
例 1 気がついてみると、さっきから、ごとごとごとごと、ジョバンニの乗っている小さな列車が走りつづけていたのでした。
(『銀』)译 1 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坐在了刚才那列小火车上。
小火车咣当咣当地继续向前驶去。
(《银1》)译 1 等到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正坐在刚才的那列小火车上。
小火车突突突突地向前快跑着。
(《银2》)译1” 乔班尼松开手,再次睁开眼睛,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坐在先前看到的那辆火车上。
火车轰隆轰隆地往前开着。
(《银3》)例1中出现的拟声词“ごとごとごとごと”为ABAB形拟声词,通常中文翻译时也译为ABAB形象声词。
“ごとごとごとごと”是模仿火车行进时发出的声音,因此译文1、1、1”分别译为“咣当咣当”、“突突突突”和“轰隆轰隆”,都是中文中模仿火车行进时声音的象声词。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拟声拟态词(汉语又称之象声、摹状词)。
前者是摹拟听觉的,后者是摹写视觉的。
一般说来,拟声拟态词不是客观世界声音、情状的简单再现,而是根据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声音、情状进行一番改造的结果。
换句话说,拟声拟态词是客观世界的声音、情状所固有节律、形象和一些语言所独具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比汉语丰富而细腻。
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
信手拈来《平凡》中的一段即可见其一斑。
首を揚げて、ミイミイと乳房を探している所へ、親犬が余処から帰ってきて、その側へドサリと横になり、片端から抱えこんでベロベロ舐ると、小さいから舌の先で他愛なくコロコロと転がされる。
転がされては、大騒げして起き返り、又ヨチヨチを這い寄って、ボッチリと黒い鼻面でお腹を探り廻り……(译文)正在仰着脑袋寻找妈妈奶头的时候,母狗从外面回来了,一下子躺在小狗身边,把它们都搂在怀里,就用舌头慢悠悠舐,因狗太小,就被舌尖一骨碌推倒了,被推倒后就边叫唤着爬起来,又蹒蹒跚跚地爬过来,用圆圆的黑鼻尖在妈妈的肚子上各处寻找着……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不但量多,而且拟声摹状也颇细致。
如“枝などが折れる”的拟声词就有:“ボキン、ポキン、ボキ、ポキ”等,而汉语通常都笼统译为“嘎巴”。
日语中的“ボ”和“ポ”相对应,有“ン”和无“ン”能表达出折断时有无弹性。
一个“嘎巴”是无从表达这种细微区别的。
再如,表示金属制品、磁器等相碰时的声音,日语有“ガチン、カチン、ガチッ、カチッ”等等,“ガ”和“カ”相对应,有清脆与浑厚之别,“ン”和“ツ”相对应,有余音袅袅与嗄然而止的不同。
汉语一般只能译为“哐啷”。
在直接拟音上,汉语是不够灵活的。
其一是它受到音节固定的限制,其二是浊音少,无促音,拗音。
当然,汉语并非没有表达的方式,它同样能绘声绘色把客观事物形容得淋漓尽致。
如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比喻方式,就使我们体味出声音是我么清脆。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共3篇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1近年来,日语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欢迎。
日语作为一种表现主張偏向运动性动作的语言,其独特之处就是日语多用拟声、拟态词来表达事物。
这些词汇贴近人们生活实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事物的声音、形态、姿态等,甚至把感受融入其中,更是使得日语拟声、拟态词受到了广泛关注。
拟声词,就是模拟或拟仿声音表达感觉、音响、声音的词汇。
日语中有很多的拟声词,有人说它们比其他语言的拟声词更加生动自然,更能够真实地表达物体自身特性。
比如日本著名作家青山七惠的小说《波士顿回忆录》中,青山采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如雨中噼里啪啦的声音、鞋子溅起泥浆的哗啦声、满口食物的啧啧声等等,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了场景和人物的动态。
拟态词是模拟或拟仿形态、样子表达的感觉、姿态、状态等词汇。
与拟声词相似,拟态词也同样是在表达自然景色或人物的命运时特别常用的。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他在描述男主角的朋友食指缓慢下沉时,使用了“轻轻、缓缓地探入了茶水中”这一拟态词,让人可以更加感受到食指下沉的缓慢而温柔。
拟声、拟态词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比如日常坐车,当车辆冲过水洼发出“喀嚓喀嚓”声时,我们就可以用拟声词“噼里啪啦”以及拟形词“颠簸”,来形象地描述这一情况。
又如吃饭时,用筷子夹菜“啪嗒”掉到餐巾上时,我们可以使用拟声词“啪嗒”来描绘出这一个情境。
再比如描写宜人和美丽的自然景色时,我们可以运用大量拟声、拟态词,比如日本国宝级诗人北原白秋的《塞园》中,“花低深浅、青山翠黛,变幻无穷、千姿百态,深秋蝉鸣、渐秋风起,一片声色清绝,赛过康桥之美”,满是用拟声、拟态词来表现出深秋的景色和感受,让人彷佛身临其境。
然而,由于中日两种语言的差异,日语拟声、拟态词中有些无法与中文直接对应。
为了表达同样的效果,有时需要寻找更合适的中文翻译。
比如日语中有一种拟声词“ズバリ”,是形容切中要害、准确无误的意思,这个词在中文中可能用“一针见血”或“直戳要害”来表达。
小议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以《伊豆的舞女》为例[摘要] 日语具有丰富的拟声拟态词。
拟声拟态词用于生动地描摹事物的声音和形态,补足了日语形容词数量较少的缺陷,在日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数量上也远远高于汉语的拟声词。
由于这个特点,在对它们进行汉译时,就会产生无法与汉语一一对应的问题。
本文以高慧勤和叶渭渠的《伊豆的舞女》的中译本为例,探讨拟声拟态词汉译的方法,以求对此类词汇的汉译及日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拟声拟态词直译意译拟声词,顾名思义是指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例如:“犬がワンワン吠える。
”、“背中を後ろからどんとたたかれる”。
而拟态词是把并非发出声音的某种状况、动作、感觉等用声音形象地表达出来的词。
例如:“蝶々がひらひら舞う。
”、“目をぱちくりさせる。
”日语中拟声拟态词数量之多,使用频率之高,是相对于世界其他语言的一个特点。
由于这种特殊性,对它们进行汉译时,往往不能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汇,故要灵活采用意译。
笔者分别考察了高慧勤和叶渭渠翻译的《伊豆的舞女》译文,找出了文中使用的46个拟声拟态词,通过比较这两个译本来探讨拟声拟态词汉译的若干问题。
一、直译的用例拟声拟态词并非日语的独创,在汉语英语等各种语言中均有存在。
只是日语中拟声拟态词数量众多,且使用范围之广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不过,就描摹声音的拟声词而言,在汉译中往往也采用象声词来表示。
虽然不是对日语发音的直接汉字化,但是,由于同样描摹大自然的某种声音,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直译。
(1)鳥が止まる枝の枯れ葉がかさかさなるほど静かだった。
高译:只有小鸟飞落指头时枯叶发出的沙沙声。
/叶译:这时静得只能听见小鸟停落在枝头上的沙沙声。
(2)私は肌に粟粒をこしらえ、かちかちと歯を鳴らして身ぶるいした。
/高译:我皮肤起来鸡皮疙瘩,牙齿咯咯作响。
/叶译:我的肌肤起了鸡皮疙瘩,牙齿格格作响。
(3)冷たいしずくがぼたぼた落ちていた。
/高译:冰凉的水珠吧嗒吧嗒地低落下来。
谈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方法作者:郭帅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30期摘要: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译成汉语时,一部分可以译成汉语的象声词,而很大一部分则无法用象声词来对应。
在日译汉的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雪国》为研究对象,以北京日研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所收集的三个中文译本的译文为例,将《雪国》当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考察汉语表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汉译时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 日语拟声拟态词《雪国》翻译技巧一、引言在日语词汇中,“拟声拟态词”可以说是与日本人的感情表达方式关系密切,在口语中出现频度最高的一类词,其数量和变化形式也很多。
相比较而言,汉语的象声词没有日语的拟声拟态词那么丰富多样。
因此,日语的拟声拟态词译成汉语时,一部分可以译成汉语的象声词,而很大一部分则无法用象声词来对应。
另外,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在于它将语音和语义直接结合,通过声音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而唤起某种情感或情景,所以外国人理解起来尤为困难,在翻译的时候,往往也最容易出现问题。
那么,在日译汉的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雪国》为研究对象,以北京日研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所收集的三个中文译本的译文为例,将《雪国》当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考察汉语表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汉译时的翻译技巧。
二、日语拟音词(拟声词)的汉译表达日语的拟音词大多可译成汉语中的“象声词”,这是由于在性质上象声词与日语的拟音词较为接近,音节构造相似,对于同等事物的音声的表达也很类似。
(一)译成“象声词”。
根据译成汉语的象声词的分类(如下①),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1.A型+其它成分(+一声)。
①駒子がうしろの戸をがたぴししめて。
A.驹子砰地一声把后门关上。
B.驹子硌嗒一声把门紧闭了。
C.驹子把后门啪嗒一声关上了。
じっと◎③副詞•自サ解:形容停止动作或行动,静静地等待着,或一直维持某个姿势动作的模样。
常用意思如下:(1)凝视;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的模样。
(2)一动也不动的状态。
(3)一直。
例:彼は何かを考えているようで、じっと頭を下げたままにし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
奖励50HY。
例:あの母親はじっと事故で亡くなった子供の帰りを待っていた。
那个母亲一直等待着因意外已去世的孩子的归来。
じろじろ①副詞解:形容不管他人的感觉,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人或某物看的模样例:課長は新入社員を上から下までじろじろ見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
奖励50HY。
例:见二楼,仅限男生,女生请跳过。
哈哈きょろきょろ①副詞・自サ解:形容找人或找物品时,犹豫不决时,不知如何是好时,四处张望的眼神及模样。
例:不審な男が周りをきょろきょろ見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
奖励50HY。
例:女の子はどうしていいのか、きょろきょろしている。
那女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地四处张望着。
ちらちら①副詞・自サ解:(1) (小而轻的东西)纷纷落下的模样。
(2) 形容光线一闪一闪的模样。
(3) 形容人、事物若隐若现的模样或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消息的状态。
(4) 形容视线瞄来瞄去的模样。
例:先生がこっちをちらちら見ている。
请翻译这句话。
奖励50HY。
例:富子さんが日本に戻ってくる噂をちらちら聞いている。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关于富子要回日本的流言。
とんとん①副詞◎③形容動詞解:1.副词(1) 轻轻敲打的模样。
(2) 指事情进行得顺和的样子。
2.形容动词(1) 形容较劲的双方势均力敌的状态。
(2) 形容账面上收支平衡的状态。
例:孫が私の肩をとんとんと敲いてくれた。
请翻译这句话。
奖励50HY。
例:今年の損益がとんとんになった。
今年的损益刚刚好打平。
ぽかぽか①副詞・自サ◎形容動詞解:(1) 形容(身体·心情等)暖洋洋的状态。
(2) 形容(头部·身体等)被劈里啪啪地连续捶打的模样。
例:父にぽかぽかと頭を叩かれた。
- 160-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日语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学/韩影【摘要】拟态词和拟声词的定义,广义的来说拟声词是拟态词和拟声词两者的总称。
狭义的来说拟声词是摹拟事物的声音来表示它所运载的信息的词(拟声词受到狭义限制的时候较多),拟态词是模仿自然界的状态、人的动作和心理的一类词。
大体说是这样。
但实际上两者无法区别的时候也有。
所以一般情况下就直接叫做拟声拟态词。
【关键词】拟声词 拟态词 特征日语的拟声拟态词被看作是外国人学习日语的一大难点。
它数量大,出现频率高,报纸杂志上随处可见,广播电视节目里不绝于耳。
日本人少了它就无法完整、顺畅地表达许多细微的感觉。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日本人根据日语的语音特点创造出来的,再其产生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心理习惯、文化传统的重大影响。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拟声拟态词确实是一个难以掌握的问题。
以下将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做一点探讨。
一、拟声拟态词的定义1.拟声词。
模仿外界声音而产生的,用来表达听觉印象的词叫做拟声词。
拟声词可以分为无生物“音”,的“拟音词”和表示生物“声”的“拟声词”。
如:○木地やさんはろくろをギリギリ回しながら、おもちゃを作ってゆく。
(拟音)/木刻工吱吱地摇着旋床制作玩具○牛が牧場でモウモウと鳴っている。
(拟声)/牛在牧场地哞儿哞儿地叫着。
但是这些词一般都不那么严格区分。
2.拟态词。
用声音来象征地表示现实声音之外的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的词叫做拟态词。
拟态词也可细分为三类,即表示无生物状态的拟态词、表示生物状态(动作容态)的拟容词和表示人类心理状态的拟情词。
如:○彼は腹が立って、手紙をビリビリに引き裂いた。
(拟态)/他生气了,把信刷刷地撕碎。
○バタバタと廊下を走り回る。
(拟容)/在走廊吧嗒吧嗒地来回跑。
○大役を無事に済ませて、ホットした気持ちだ(拟情)/顺利完成了重任,心情很轻松。
这些词一般也不那么严格区别。
二、拟声词和拟态词的异同拟态词在广义上被视为拟声词的一种(《大辞林》,1988年),两者在性质、形态、用法等方面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不同之处。
日语拟声词あっさり:清淡,简单あっさりと断る。
/断然拒绝.いらいら:焦急,烦躁待ち人が来なくていらいらする。
/等的人还没来所以很焦急。
うっかり:不留神,漫不经心うっかりと間違える。
/不留神弄错了。
うっすら:稍微,隐约うっすらと見える。
/隐约可以看见。
うっとり:出神,入迷うっとりと見とれている。
/看得入迷。
うとうと:迷迷糊糊うとうとと眠る。
/迷迷糊糊睡着了。
うろうろ:徘徊,转来转去うろうろ歩き回る。
/徘徊。
うんざり:厌烦,厌腻毎日同じ料理でうんざりする。
/每天同样的菜都腻了。
がたがた:发抖,哆嗦,不稳,不紧がたがた震える。
/震动。
がっかり:失望,灰心試合に負けてがっかりする。
/比赛输了很失望。
がっくり:突然无力体力ががっくりと落ちる。
/突然身体无力掉了下来。
がやがや:喧闹,吵嚷がやがや騒ぐ。
/吵吵嚷嚷。
きちんと:好好地,整整齐齐きちんと片付ける。
/收拾得整整齐齐。
きっかり:恰,正きっかり合う。
/恰好合适。
ぎっしり:满满地予定がぎっしりと詰まる。
/预定排得满满的。
きっぱり:断然,干脆きっぱり断る。
/断然拒绝。
きらきら:闪耀,耀眼きらきら輝く。
/闪闪发光。
ぎりぎり:极限,到底ぎりぎり間に合う。
/勉强赶上。
ぐうぐう:呼噜呼噜,打鼾声ぐうぐうと寝た。
/呼呼大睡。
ぐずぐず:磨蹭,慢吞吞ぐずぐずと返事を延ばす。
/磨磨蹭蹭耽误了回信。
くっきり:清楚,鲜明くっきり見える。
/清楚的能看见。
ぐっすり:酣睡貌ぐっすり眠る。
/酣睡。
くどくど:罗嗦,絮叨くどくどと愚痴を言う。
/罗罗嗦嗦地发着牢骚。
くよくよ:想不开,耿耿于怀くよくよ気にする。
/耿耿于怀。
ぐるぐる:团团转ぐるぐると回る。
/团团转。
げらげら:哈哈げらげら笑う。
/哈哈大笑。
ごたごた:混乱,乱七八糟部屋の中がごたごたしている。
/房间里乱七八糟。
こつこつ:勤奋,孜孜不倦こつこつと働く。
/勤奋的工作。
こっそり:悄悄,偷偷こっそり抜け出す。
/悄悄地溜出。
ごろごろ:隆隆,轰隆轰隆,无所事事家でごろごろしてい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