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建筑材料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4.96 KB
- 文档页数:4
北航《建筑材料》绪论一、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材料是指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和制品,它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建筑材料要占整个工程造价的30-50%,因此如何选用和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对于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根据组成材料的种类和化学成分,可分为三大类:无机材料大类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
这是土建工程使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材料。
主要用作结构材料。
有机材料大类包括木材、沥青、高分子材料。
这类材料除了力学性质较好以外,有较多的功能特性,如防水、保温、耐化学腐蚀等性能,也是土建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
黑色金属——钢、铁、不锈钢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铅、铜等及其合金无机材料天然石材——砂、石、及石材制品烧土制品——砖、瓦、玻璃等非金属材料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泥、水玻璃等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混凝土、砂浆及硅酸盐制品植物材料——木材、竹材等有机材料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沥青制品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胶粘剂、合成橡胶等无机非金属与有机材料复合——玻璃水泥增强塑料、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沥青混合料等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等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轻质金属夹芯板三、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其趋势建筑材料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是同步前进的。
趋势:由使用天然建筑材料向使用人工建筑材料发展;由单一的材料向复合材料发展;单一结构材料向多功能材料发展;由污染环境材料向绿色环保材料发展。
四、学习方法各种材料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应用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各类材料的共性和个性,各个材料的应用范围.实践性比较强,与生产和实践密切联系,有很多规范、标准,注意现行的规范。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北航《建筑材料》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掌握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空隙率;掌握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及指标;材料的导热性及导热系数;了解材料的吸声性和隔声性;掌握材料的强度、比强度与强度等级;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的概念;了解材料的耐久性及影响因素;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1. 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1)构成建筑物本省的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石灰,砂石等。
(2)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如钢,木模板,脚手架等。
(3)各种建筑器材,如给排水设备,采暖通风设备,空调,电器等。
2. 建筑材料的分类(1(2建筑材料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地位1. 建筑材料的特点建筑材料必须具备如下四大特点:适用、耐久、量大和价廉。
2. 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地位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1)工业建筑、水利工程、港口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以及大量民用住宅工程需要巨大的优质的品种齐全的建筑材料。
(2)建筑材料有很强的经济性,直接影响工程的总造价。
(3)建筑材料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坚固性、适用性、耐久性。
(4)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美观、保温、吸声、防水、防震、放火、节能等功能。
建筑材料技术标准简介1. 定义建筑材料技术标准:针对原材料、产品以及工程质量、规格、检验方法、评定方法、应用技术等作出的技术规定。
包括的内容:如原材料、材料及其产品的质量、规格、等级、性质、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材料以及产品的应用技术规范;材料生产以及设计规定;产品质量的评定标准等。
2.3.代号:反映该标准的等级或发部单位,用汉语拼音表示;标号:表示标准的顺序号,颁布年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名称:反映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以汉字表示。
例如:GB 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顺序号批准年代号名称意义:表示国家标准175号,1999年颁布执行,其内容是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又如GB/T14684-2001建筑用砂表示国家推荐性标准14684号,2001年颁布执行的建筑用砂标准。
注意:一方面,技术标准反映一个时期的技术水平,具有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所有技术标准应根据技术发展的速度于要求不断进行修订。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习方法1. 目的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为从事技术工作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1.天然材料:来自自然界,如木材、石材、土壤等。
2.人工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而制得,如钢筋混凝土、人造石材、玻璃纤维等。
二、按照物理性质分类:
1.结构材料:用于提供力学支持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2.绝热材料:用来降低热量和声音的传导,如岩棉、玻璃棉、聚苯板等。
3.防水材料:用于防止水的渗透和积聚,如沥青、聚氨酯涂料等。
4.隔热材料:用来降低能量传导,如聚苯颗粒泡沫、泡沫塑料等。
5.防火材料:具有阻止火势蔓延的特性,如石膏板、矿棉板等。
三、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1.无机材料:由无机物质构成,如水泥、石膏、砖块等。
2.有机材料:由有机物质构成,如木材、纤维板等。
3.金属材料:由金属元素构成,如钢材、铝合金等。
4.聚合材料:由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如聚氯乙烯、聚酯纤维等。
四、按照用途分类:
1.结构材料:用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如钢材、混凝土等。
2.包装材料:用于包装建筑材料,如纸板、塑料薄膜等。
3.表面装饰材料:用于装饰建筑表面,如涂料、瓷砖等。
4.窗户和门的材料:用于制造窗户和门的材料,如玻璃、铝合金等。
5.室内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修,如地板、墙纸等。
总体而言,建筑材料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中实现安全、耐久和美观的建筑结构。
建筑材料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1. 广义的建筑材料是指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包括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总称。
如粘土、铁矿石、石灰石、生石膏等。
2. 狭义的建筑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建筑物和构筑物实体的材料。
如混凝土、水泥、石灰、钢筋、粘土砖、玻璃等。
作为建筑材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要求:1、满足建筑物和构筑物本身的技术性能要求,保证能正常使用。
2、在其使用过程中,能抵御周围环境的影响与有害介质的侵蚀,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
同时也不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
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1. 金属材料:有钢、铁及其合金,铝、铜等。
2. 非金属材料:包括天然石材、烧土制品、胶凝材料及制品、玻璃、无机纤维材料。
a、天然石材有砂、石及石材制品等。
b、烧土制品有粘土砖、瓦等。
c、玻璃有普通平板玻璃、特种玻璃等。
有机材料,包括植物材料、沥青材料及合成高分子塑料。
a、植物材料有木材、竹材、植物纤维等。
b、沥青材料有煤沥青、石油沥青及其制品等c、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塑料、涂料、合成橡胶等。
复合材料,包括有机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与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金属与有机复合材料。
a、有机与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有聚合物砼、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b、金属与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有钢筋砼,钢纤维砼等。
c、金属与有机材料复合有PVC钢板、有机涂层铝合金板等。
建筑结构材料主要是指构成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如梁、板、柱、基础、框架及其它受力构件和结构等所用的材料。
对这类材料主要技术性能的要求是强度和耐久性。
目前所用的主要结构材料有砖、石、水泥砼及两者的复合物--钢筋砼和预应力钢筋砼。
随着工业的发展,轻钢结构和铝合金结构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加大。
墙体材料,主要指建筑物内、外及分隔墙体所用的材料,有承重和非承重两类。
目前我国大量采用的墙体材料为粉煤灰砌块、砼及加气砼砌砖等。
此外,还有砼墙板、石板、金属板材和复合墙板等。
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中各种构件的材料,主要包括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大类。
下面将对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1.建筑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中各种构件的材料,包括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大类。
2.结构材料:用于建筑构件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主要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3.装饰材料:用于建筑构件的装饰和美化,主要包括瓷砖、地板、涂料等。
4.辅助材料: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辅助工作,如脚手架、砂浆、胶水等。
二、分类1.结构材料(1)混凝土:通过水泥、石子、沙子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广泛用于建筑结构中,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的特点。
(2)钢材:包括普通钢和特种钢两类,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可用于梁、柱、桁架等建筑结构中。
(3)木材:分为软木和硬木两类,具有质轻、吸音隔热、施工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墙体、屋顶、地板等建筑结构中。
(4)砖石材料:包括石材、砖块和砌块等,具有耐候性好、节能隔热的特点,适用于墙体和地基等建筑结构中。
2.装饰材料(1)瓷砖:具有耐磨、防水、易清洁等特点,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等地面和墙面的装饰。
(2)地板材料:包括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和塑料地板等,具有耐磨、防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室内地面装饰。
(3)涂料:分为油漆和涂料两类,具有耐水、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墙体和天花板的装饰。
(4)玻璃:包括普通玻璃、安全玻璃和隔音玻璃等,具有透明、隔音、保温等特点,适用于窗户和隔断的装饰。
3.辅助材料(1)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支撑和辅助作业,主要包括钢管脚手架和木板脚手架两种。
(2)砂浆:用于砌筑墙体和抹灰的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砂浆、水泥砂浆和石膏砂浆等。
(3)胶水:用于建筑装饰过程中的粘接作业,主要包括木工胶、石材胶和玻璃胶等。
总结起来,建筑材料可按其用途和功能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大类。
其中,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砖石材料等,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承重和支撑作用;装饰材料包括瓷砖、地板材料、涂料、玻璃等,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装饰和美化;辅助材料包括脚手架、砂浆、胶水等,主要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辅助工作。
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火热的发展,从而也带动了建筑材料市场的发展。
而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开展中的必要基础材料,本文针对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定义;工程建设;地位;作用一.建筑材料的定义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受重视。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存命脉,而建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为确保建筑质量的安全,必须对建筑材料质量严格控制。
?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砖、砂石、混凝土等主体材料,和花岗岩、建筑陶瓷、防水涂料、粉刷材料等装修材料,其种类较多且用量很大,建材费占整个工程造价的较大比重,而建筑材料长期在室外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会引起性能变化,造成资源浪费。
另外,在当前,我国的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生产。
?二 . 建筑材料的分类(1)化学组成从化学组成的角度出发,建筑材料可以划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
在有机材料里面,比较常见的有植物材料和沥青材料。
近些年来,伴随着高分子技术的发展,一些合成高分子塑料也开始在建筑工程当中进行应用。
在无机材料里面主要是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等等。
在建筑工程当中比较经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有铝、镁、铜等等。
非金属材料主要有石墨、碳和橡胶等等。
随着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慢慢地一些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材料开始在建筑工程当中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这些复合的材料,能够对单一材料的弱点进行克服,学的复合后的材料在自身的综合优点上更加突出,能够充分的满足当代土木建设工程对于建筑的具体要求。
(2)功能从功能的角度来进行分类,材料主要划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性材料。
结构材料一般用在建筑物的受力构件和结构当中,这类型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比较突出的。
墙体材料主要用在墙体的建设和隔墙体当中。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建筑材料可分为狭义建筑材料和广义的建筑材料。
广义的建筑材料除包括构成建筑工程实体的材料之外,还包括两部分:一是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材料,如脚手架、组合模板、安全防护网等;二是各种建筑器材,如给水、排水设施、采暖通风设备、电气设施等。
而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指构成建筑工程实体的材料,如水泥、混凝土、墙体与屋面材料、装饰材料、防水材料等。
本教材所介绍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狭义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种类繁多,随着材料科学和材料工业不断地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为了研究、使用和论述方便,常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分类。
通常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使用功能将建筑材料进行分类。
(一)按化学成分分类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每一类又可以细分为许多小类,具体分类如表1.1所示。
表1.1 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表(二)按使用功能分类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承重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三大类。
1.承重结构材料承重结构材料主要指建筑物中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
如梁、板、柱、基础、墙体和其他受力构件所用的材料。
对这类材料主要技术性能的要求是强度和耐久性,目前,所用的主要建筑结构材料有砖、石、水泥混凝土和钢材以及两者复合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在相当长时间内,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仍是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结构材料。
2.墙体材料墙体材料主要是指建筑物内、外及分隔墙体所用的材料,有承重和非承重两类。
由于墙体在建筑物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合格选用墙体材料对降低建筑物成本、节能和使用安全耐久等都是很重要的。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墙体材料为砌墙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金属板材和复合墙体,其中轻质多功能的复合墙板代表了墙体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3.建筑功能材料建筑功能材料主要是指担负某些建筑功能的非承重材料,如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采光材料、装饰材料等。
建筑材料重点总结第一章1.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1)定义:任何建筑物的都是用各种材料组成的,这些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
(2)分类:①按材料来源分类:天然材料;人工材料。
②按材料的使用部位:结构材料、屋面材料、墙体材料、地面材料。
③按材料的建筑功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承重材料(建筑物基础、梁、柱等所用材料)、围护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
④按材料的性质: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黑色和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烧土制品、玻璃及熔融制品、胶凝材料、混凝土有机材料: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沥青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有机复合(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金属:有机复合(轻质金属夹芯板等)金属:非金属复合(钢纤维增强混凝土)2.现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
(2)发展多功能材料。
(3)廉价、低耗能。
(4)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及制品发展。
(5)扩大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
(6)用工农业废料、废渣等代替自然资源作为原料,向环保方向发展;发展更多花色品种的装饰材料。
第二章密度、表观密度、视密度、堆积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1)密度ρ①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比重)ρ=m/vm:材料的质量(干燥至恒重)g/k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³/m³Ps.绝对密实状态不包括材料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在土木工程材料中,除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内部孔隙极少外,大多数材料内部均存在孔隙,如砖、混凝土等。
②测定:通常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比重瓶)通过排液法测定其密实体积(砖、石材),材料磨得越细,细粉体积越接近其密实体积,所测得的密度值就越精确。
③特点:密度取决于组成物质的原子量和分子结构(不变值)④比重:指的是材料的密度与标准大气压下4℃时纯水的密度之比,无单位,但其数值与材料的密度基本相等。
(2)表观密度(体积密度),俗称容重ρ0定义: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重量)ρ0 =m/v0m:材料的质量g/kgv: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表观体积)cm³/m³Ps.①指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包括封闭孔隙体积和开口孔隙体积)②对于形状规则的体积可以直接测量计算而得;形状不规则的体积可将其表面蜡封以后用排水法测得。
建筑材料的定义什么是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造和修饰建筑物的各种物质。
它们包括从天然资源(如石头、木材和沙子)到人造材料(如混凝土和钢铁)的各种材料。
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决定了建筑物的外观和性能,还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式:1. 按来源分类•天然材料:天然材料是指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如石头、木材和土壤等。
天然材料具有原始性和独特性,但通常需要经过加工和处理才能用于建筑。
•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是通过人工合成或制造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纤维和人造石材等。
人造材料具有更高的可控性和可塑性,可适应不同的建筑需求。
2. 按功能分类•结构材料:结构材料是用于支撑和承受建筑物自身重量以及外部力量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
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装饰材料:装饰材料是用于增加建筑物美观性和艺术感的材料,如瓷砖、涂料和壁纸等。
装饰材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还要具备耐久性和易清洁的特点。
3. 按特性分类•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适用于制作结构构件和装饰元素,如铁、铝和铜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和阻燃性能,适用于制作耐火墙和耐火材料,如石膏板和陶瓷砖等。
•有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和隔音性能,适用于制作隔热和隔音材料,如泡沫塑料和木质纤维板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需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比如,对于高层建筑,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和耐火性的结构材料。
2.可持续性:考虑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
例如,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经济性:在保证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材料。
比较不同材料的成本和维护成本,找到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建筑材料定义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材料,包括了用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建筑设备等方面的材料。
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和性能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首先,建筑结构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的材料,包括了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经过搅拌、浇筑、养护而成的人工石材,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钢材则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金属材料,常用于构筑框架结构和梁柱等部位。
而木材则是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梁柱和地板等部位。
其次,建筑装饰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的内部装饰和外部装修的材料,包括了瓷砖、涂料、地板材料等。
瓷砖是一种常用的墙面和地面装饰材料,具有防潮、耐磨、易清洁等特点,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场所的装修。
涂料则是一种表面涂覆材料,可以用于墙面、天花板等部位的装饰,具有美观、防水、防火等功能。
地板材料包括木地板、复合地板、石材地板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地板材料进行铺装。
最后,建筑设备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的设备和管道的材料,包括了管材、电线电缆、暖通设备等。
管材是建筑中常用的输送介质的管道材料,包括了钢管、塑料管、铜管等,根据介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管材进行安装。
电线电缆是建筑中常用的输电和通讯线路材料,具有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用于建筑物的电气系统。
暖通设备材料包括了空调机组、风管、散热器等,用于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等设备。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建筑设备等方面的材料。
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各自特点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对于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会对建筑工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建筑无处不在。
从古老的城堡到现代的摩天大楼,从温馨的住宅到宏伟的桥梁,每一座建筑都是由各种材料构建而成。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物质基础,它们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性能、美观和成本。
那么,什么是建筑材料?它们又有哪些分类呢?建筑材料,简单来说,就是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和组合,形成了建筑物的结构、围护、装饰等部分,满足了建筑物在功能、安全、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材料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按照材料的化学成分来分,建筑材料可以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框架、支撑等部分。
非金属材料则包括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砖、瓦、玻璃、陶瓷等。
天然石材质地坚硬、美观耐用,常被用于建筑的外立面和装饰;砖和瓦是传统的建筑材料,用于墙体和屋面的建造;玻璃具有透明性和采光性能,常用于窗户和幕墙;陶瓷则常用于墙面和地面的装饰。
有机材料主要包括木材、塑料、橡胶、涂料等。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有机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保温性能,常用于建筑的结构和装饰;塑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塑料门窗、管道、板材等;橡胶常用于建筑的密封和减震部件;涂料则用于建筑物的表面装饰和保护。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例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等优点,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逐渐增加;而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则是将聚合物与沥青复合,提高了防水卷材的性能。
按照材料在建筑中的用途来分,建筑材料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围护材料和装饰材料。
结构材料主要用于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和应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结构材料有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定义建筑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结构、装饰、保温、隔热等用途的材料。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可以将建筑工程材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下面将从材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等方面,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分类和定义。
一、按材料的组成分类:1.金属材料:指在建筑工程中主要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如钢、铁、铝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导热性能,常用于建筑结构中,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金属构件等。
2.非金属材料:指除金属以外的材料,主要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非金属材料两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石材、石膏、水泥、玻璃等。
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耐火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建筑装饰和建筑结构中。
-有机非金属材料:如木材、纤维材料、塑料等。
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轻质、易加工等特点,常用于建筑装饰和隔热材料中。
二、按材料的性质分类:1.结构材料:指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
这类材料通常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抗震性能,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2.装饰材料:指用于建筑装饰中的材料,如瓷砖、大理石等。
这类材料通常要求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耐磨性和防污性能,以提升建筑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3.隔热材料:指用于建筑隔热和保温中的材料,如保温板、隔热棉等。
这类材料通常要求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和抗压性能,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和居住舒适度。
4.防水材料:指用于建筑防水中的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这类材料通常要求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和耐候性能,以保证建筑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按材料的用途分类:1.基础材料:指用于建筑基础工程中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
这类材料通常用于地基加固、基础承载等工程中,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2.结构材料:指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
这类材料通常用于梁、柱、墙体等结构的构建,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3.装饰材料:指用于建筑装饰中的材料,如瓷砖、壁纸等。
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建筑材料分类
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建筑材料长期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性能会逐渐变化,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
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
建筑材料定义分类:
1.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定义: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通称为建筑材料。
知识点滴:万里成城:(体现我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
总长度大约有十万里以上!所用建筑材料:土、石、木料、砖、石灰。
关外有关、城外有城,其材料运输量之浩大、工程之艰巨世所罕见
知识点滴:河北赵州石桥
建于1300多年前(桥长约51m ,净跨37m ),建造该桥
的石材为青白色石灰岩。
比意大利人建石拱桥晚 400多年,但在 主拱肋与桥面间设计 “ 敞肩拱”比外国早了 1200多年。
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类 按用途分
2. 土木工程与材料的关系
(1 )材料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
材料是构成土木工程建(构)筑物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其 质量基础。
在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总造价中, 与材料有关的费用 占50%以上
(2)在实际工程中,材料的选择、使用及管理,对工程成
本影响很大。
一年以后出现了许多裂纹, 后来要铲去重新铺沥青混凝土, 大大增加了工
(1) 按化学组成分类
比如广东某跨海桥,其桥面原来使用的钢纤维混凝土,
使用 从而
其中 “JC 为建材行业的标准代号, “T 表示推荐标准;“ 479”
程的造价。
(3 )材料对土木建筑工程技术进步起了一个促进作用。
例如钢材及水泥的大量应用和性能改进,取代了过去的砖、 石、土
木,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占领了土木工程结构材料的主 导地位。
现代 玻璃、陶瓷、塑料、涂料等新型材料的大量应用,又把许多建筑 物装扮得绚丽多彩。
3. 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
国家标准有三大类:
(1 )国家标准
如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为标准颁布年代号,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该标准的 技术(产 品)名称,上述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任何技术(产品)不得 低于此标准。
此外,以“ 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它表示也可以执 行其他标准,是非强制性的。
(2 )行业标准
如JC/T 479-92 建筑生石灰
其中 “ GB 为国家标准的代号, “ 175”为标准编号,“ 1999” 号,
号,
为此类技术标准的二类类目顺序号; “ 92”为标准颁发年代号。
(3)地方标准(DBJ )和企业标准(QB ):
国际标准大致有以下几类:
① 团体标准和公司标准。
指国际上有影响的团体和公司的标 准。
如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标准(ASTM )等。
② 区域性标准。
如德国工业标准 (DIN )等。
③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 ISO 。
4. 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石材、 木材和泥土,后来发展为使用 石灰、砖瓦等,再到后来就到钢筋混凝土,还发展了各种新型的 墙体材料等。
廉价、低耗能; (4 )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及制品
发展;
扩大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
用工农业废料、废渣等代替自然资源为原料,向环保
方向发展;
发展更多花色品种的装饰材料。
(1) 轻质、高强; (2)发展多功能材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