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2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离子膜烧碱是一种新型的烧碱生产工艺,其生产原理是通过离子膜技术,将盐水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分离开来,从而实现高纯度的烧碱的生产。
离子膜烧碱工艺相比传统的氯碱工艺有很多优势,包括能耗低、环境友好、产物纯度高等。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盐水处理,将盐水经过预处理后,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余氯;然后是电解部分,将经过处理的盐水通过电解设备,经过阴阳极的反应,将氯离子和钠离子分离开来;接下来是水解部分,将电解得到的氯气和钠氢碘反应,生成高纯度的氢氧化钠;最后是离子膜分离,通过离子膜将还含有一定氯离子的氢氧化钠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纯度为99%以上的烧碱产品。
离子膜烧碱工艺具有以下几点市场前景:首先,传统的氯碱工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离子膜烧碱工艺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其次,离子膜烧碱工艺生产的烧碱产品纯度高,能够满足一些高端产品的生产需求;再者,离子膜烧碱工艺的能耗低,生产成本较传统工艺更低,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优势;最后,离子膜烧碱工艺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然而,离子膜烧碱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投资成本较高,需要建设专门的设备和系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一定的要求;此外,离子膜烧碱工艺对操作、维护和管理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技术和人才优势;另外,离子膜烧碱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企业在技术上保持创新和优势,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离子膜烧碱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烧碱生产工艺,其能耗低、环保、产物纯度高等优势,赋予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虽然目前离子膜烧碱的产量和应用还相对较小,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高纯度产品需求的增加,离子膜烧碱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企业在选择离子膜烧碱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技术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合适的决策。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烧碱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国的烧碱产量已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由于我国烧碱工业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国际水平,必须对我国烧碱工业进行改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烧碱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从国外引进的离子膜烧碱生产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
离子膜烧碱工艺是将 NaOH溶液在电解槽中电解成 NaCl、NaOH、 HCl和H2O四种不同成分的盐,再用 NaOH溶液与 HCl、H2O 溶液反应生成 NaCl和H2,经离心分离得到母液。
母液进入离子膜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形成电势为3.5~4.0伏的直流电(或叫阴阳离子膜)。
母液在电解槽内发生一系列反应后变成 NaCl、 NaOH和H2,同时被离心分离出来。
目前我国的电解槽已采用离子膜电解槽,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烧碱产品质量好,消耗低,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 1 —1 —。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电解法制作烧碱一般是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的,具体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盐水精制
粗盐水中含有泥沙、Ca2+、Mg2t、Fe3+等杂质,远不能达到电解要求,需要经过提纯精制: 一次盐水一般是采用膜过流技术制取精制盐水,然后将精制盐水通过整合树脂塔处理,使钙、镁离子含量降到20wtppb的水平,得到二次精制的盐水。
2、离子膜电解
精制过的盐水即可进行电解制碱,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由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框和导电铜棒等组成,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纯水(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阴极室,通电后,H,0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H,,Nat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导出的阴极液中含有NaOH;C-则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C。
电解后的淡盐水从阳极导出,可重新用于配制食盐水。
国内氯碱生产技术近况综述中国化工信息网2007年12月3日近年来,我国氯碱行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氯碱生产技术与设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有成熟的先进技术在国内氯碱生产企业中推广,推动了氯碱生产技术的进步,提升了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
本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国内氯碱生产企业采用的几种新技术,供国内氯碱生产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扩能时参考。
1用于盐水精制的膜过滤技术精盐水质量是决定电解工序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关系到电解槽的使用寿命,而且关系到烧碱生产的电耗高低。
特别是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装置,它对精盐水的质量要求很苛刻。
如何提高精盐水的质量一直是氯碱生产企业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自从2000年美国戈尔公司ZYLON薄膜过滤器在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公司、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次盐水精制工艺中成功应用以来,不断有新的过滤膜和膜组件出现,膜过滤技术已在我国氯碱生产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其中应用比较成功的有戈尔过滤器、凯膜过滤器、鸣泰“种植膜”过滤技术、颇尔过滤器等。
最近,又出现了陶瓷膜过滤器精制盐水新技术。
1.1戈尔过滤器1.1.1戈尔过滤器的结构戈尔过滤器的核心是戈尔膜过滤袋。
此袋采用厚度为微米级、孔径 0.2-0.5 卩m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与厚度2-3mm勺聚丙烯、聚酯无纺布复合制成,内有刚性支撑体,流体在压力作用下流经滤袋而实现固液分离,得到几乎不含固态物质的液体。
1.1.2戈尔过滤器的工作原理粗盐水通过调节阀进入戈尔过滤器,并经过戈尔膜过滤袋进行过滤。
清液进入清液腔,并通过溢流管流入精盐水贮槽;粗盐水中的固体物质被截留在戈尔膜过滤袋的表面。
当过滤一段时间后,打开反冲阀对戈尔膜过滤袋进行反冲洗,滤渣脱离滤袋的表面,沉降到戈尔过滤器的锥形底部。
此时,戈尔过滤器自动进入下一个过滤、反冲、沉降周期。
当过滤循环次数达到设定值时,戈尔过滤器的排污阀自动打开,排出滤渣后,重新进入下一个运行循环周期。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1)1.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的主要工序 (1)2.离子膜制烧碱盐水精制介绍 (1)3.离子膜制烧碱的特点 (1)3.1投资省 (1)3.2 能耗低 (2)3.3 碱液质量好 (2)3.4氯气及氢气纯度高 (2)3.5无污染 (2)4.离子膜制烧碱盐水精制的工艺原理 (2)5.离子交换膜的性能简介 (3)6 . 离子膜制碱盐水精制的工艺条件 (3)6.1 NaOH的浓度 (3)6.2 阳极液NaCl浓度 (4)6.3 电流密度 (4)6. 4 阳极液PH值 (4)6.5电解液的温度 (5)6. 6电解液流量 (5)7. 离子膜制碱盐水精制的工艺流程 (5)8、离子膜制碱盐水精制的工艺设计 (6)8.1一次盐水 (6)8.2二次盐水精制 (6)8.3电解工艺 (6)8.4淡盐水脱氯 (7)8.5氯氢处理(含废氯气处理) (7)8.6氯气液化 (8)8.7氯化氢合成及盐酸 (8)9. 离子膜制碱盐水精制的工艺计算 (9)9.1一次盐水计算依据: (9)9.2、输出 (12)小结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摘要:本文结合先进的离子膜法制碱技术向着复极槽、高电流密度、自然循环方向发展的趋势,介绍了盐水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去除工艺,特别是膜技术在盐水精制中的良好使用效果,说明盐水精制技术正向着自动化控制、减轻环境污染、高质量盐水的方向发展,离子膜法制烧碱是烧碱生产工艺中常用的制法之一。
关键词:离子交换膜性能盐水精制工艺计算前言目前盐水电解生产烧碱的方法主要有隔膜法和离子膜法,离子膜法具有综合能耗低,碱液浓度高,氯氢纯度高,装置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环境污染轻等优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先进制碱技术及发展方向。
烧碱是最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其最初的用途是从制造肥皂开始,逐渐用于轻工、纺织、化工等领域。
随着制铝工业及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下游产品已达到900多种。
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总结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总结【内容摘要】离子膜法制烧碱是烧碱生产工艺的常用制法之一,但是在目前烧碱生产工艺中所见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必须仔细的认识一下子膜法制烧碱的工艺特点,1、离子膜法碱液蒸发的特点,1、1流程简单,简化设备,易于操作,由于离子膜碱液仅含有极微量的盐,所以,在其整个蒸发浓缩过程中,即使是生产99%的固碱,也无须除盐,1、2浓度高,蒸发水量少,蒸汽消耗低,离子膜法碱液的浓度高,一般在30%~33%,比隔膜法碱液的10%~11%要高很大,因而大量的减少了浓缩所用的蒸汽,而隔膜法电解碱液若同样浓缩到50%,则一般要蒸出6、5t的水量(隔膜碱液浓度按10、5%计),2影响碱液蒸发的因素,2、1生蒸汽压力,蒸汽是碱液蒸发中的主要热源,生蒸汽(或称一次蒸汽)的压力高低对蒸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离子膜法碱液蒸发的特点以及2 影响碱液蒸发的因素。
关键词:离子膜法隔膜法蒸汽分离器离子膜法制烧碱是烧碱生产工艺的常用制法之一,但是在目前烧碱生产工艺中所见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必须仔细的认识一下子膜法制烧碱的工艺特点1、离子膜法碱液蒸发的特点1、1 流程简单,简化设备,易于操作由于离子膜碱液仅含有极微量的盐,所以,在其整个蒸发浓缩过程中,即使是生产99%的固碱,也无须除盐。
这就是极大的简化了流程设备,即隔膜碱蒸发必须有的除盐的设备及工艺工程都被取消(如旋液分离器、盐沉降槽、分离机、回收母液贮罐等),而且,由于在蒸发过程中没有盐的析出,也就很难发生管道阻塞,系统打水问题,使操作容易进行。
1、2 浓度高,蒸发水量少,蒸汽消耗低离子膜法碱液的浓度高,一般在30%~33%,比隔膜法碱液的10%~11%要高很大,因而大量的减少了浓缩所用的蒸汽。
若以32%的碱液为例,如果产品的浓度为50%,则每吨50%的成品碱需蒸出水量为:而隔膜法电解碱液若同样浓缩到50%,则一般要蒸出6、5t的水量(隔膜碱液浓度按10、5%计)。
(完整版)离子膜法烧碱工艺毕业论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 — 2015 学年第二学期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课题名称: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设计时间: 2015.3系部:化学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前言 (5)1 氯碱相关介绍 (5)1.1 氯碱行业简介 (5)1.2 主要产品及名称 (5)1.3 主要产品的用途 (5)1.2 我国氯碱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6)1.2.1 目前氯碱产量 (6)1.2.2 氯碱行业在技术和规模上的现状 (6)1.2.3 国内氯碱未来发展趋势 (6)2 离子膜法电解工艺研究 (7)2.1 离子膜法工艺原理及设备 (7)2.1.1 离子膜法制碱原理 (7)2.1.2 离子膜的性能和种类 (9)2.1.3 离子膜电解槽 (10)2.2 离子膜法制碱工艺流程 (12)2.2.1 一次盐水 (12)2.2.2 二次盐水 (14)2.2.3 电解工艺 (15)2.2.4 淡盐水脱氯 (17)2.2.5 氯氢处理 (18)2.2.6 废氯气处理 (22)2.2.7 氯气液化 (22)3. 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氯碱工业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大,很多氯碱化工企业也都扩大了生产,加大了生产力度。
然而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提高氯碱的生产规模和更有效、更经济的发展氯碱行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很多新的企业加入到行业中来,氯碱行业已经开始向规模化、技术化、经济化这种良好的态势发展,特别是离子膜法工艺的出现,将会更加有利于此行业的发展和提高壮大。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规程。
关键词:氯碱生产工艺离子膜法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s chlor-alkali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a lot ofchlor-alkali chemical enterprises are also enlarged the production, weintensified the efforts on the production.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the society of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chlor-alkali industry also rise to a lot of new companies to join the industry, Chlor-alkali industry to scale, technology, economize the good state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ion membrane process, will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improve.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production process procedures.Keywords:chlor-alkali production process Ionic membrane law前言随着世界氯碱工业生产和进出口格局的转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氯碱化工的重要生产基地。
离子膜烧碱工艺离子膜烧碱工艺是一种利用离子膜技术制造烧碱的工艺。
离子膜是一种特殊的薄膜,具有选择性透盐离子的特性。
离子膜烧碱工艺利用离子膜将氯化钠溶液分离为含高氢氟酸和低氢氟酸的两个溶液,再通过电解将低氢氟酸溶液转化为碱液。
离子膜烧碱工艺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烧碱的生产。
第一步:氯化钠净化氯化钠通常含有杂质,需要进行净化。
通过晶体化、溶液净化等方法,可以将氯化钠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第二步:氯化钠溶液分离将纯净的氯化钠溶液输入到离子膜电解槽中,离子膜可以选择性地透过钠离子,使高氯化氢酸和低氯化氢酸溶液分离。
高氯化氢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低氯化氢酸溶液中含有较少的氯离子。
第三步:氯化氢转化为氢氟酸将低氯化氢酸溶液输送到反应槽中,加入适量的氟化物,通过反应将氯化氢转化为氢氟酸。
氢氟酸是一种强酸,具有溶解力强、反应性强的特点。
第四步:氢氟酸溶液电解将氢氟酸溶液输入到离子膜电解槽中,通过电解将氢氟酸转化为氢氧化钠。
电解的过程中,氢氟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水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氧化钠。
第五步:氢氧化钠脱水将电解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送入脱水槽中,通过蒸发脱水的方法,将溶液中的水分脱除,得到浓缩的氢氧化钠溶液。
第六步:氢氧化钠结晶将浓缩的氢氧化钠溶液输入到结晶槽中,通过自然结晶或加热结晶的方法,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结晶出来,得到固态的氢氧化钠产品。
1.高效:离子膜烧碱工艺采用电解技术,能够高效地将氯化钠转化为烧碱产品。
相比传统的氯碱法,电解法具有更高的产能和更低的能耗。
2.环保:离子膜烧碱工艺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只需要电能作为能源,无污染物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节能:离子膜烧碱工艺采用膜分离技术,能够直接将氯化钠溶液分离为高氯化氢酸和低氯化氢酸,省去了传统烧碱工艺中钠盐的结晶和烘干等环节,能够节约大量能源。
4.产品纯度高:离子膜烧碱工艺通过离子膜的选择性透盐离子作用,可以将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分离出去,生产的烧碱产品纯度高。
离子膜烧碱(2007-01-26 15:49:50)转载分类:化学工艺离子膜法制烧碱2.1 单位制造成本高的原因2.1.1 投资大国内大多数离子膜烧碱厂家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是引进的,即使是国产化的也只是一部分关键设备,而膜、仪表是引进的,因此综合投资比国外(特别是自己有膜或能自制离子膜电解槽及离子膜法制碱有关设备的公司)高(国外离子膜制碱投资比隔膜法制碱投资低15~25%,国内离子膜法制碱投资反而比隔膜法高37%),使单位制造成本中的固定费用(折旧、大修)及膜费用比国外高,故使烧碱单位制造成本比国外高。
2.1.2 膜寿命短且价格昂贵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的管理得好,膜寿命最低为3年,一般为4~6年,长的高达8年以上。
而国内管理好的厂家膜寿命也只有3~4年,一般为2~3年,差者为2年以下,有的甚至不到1年。
膜价格按1900美元/张(1230mm×2430mm)计算,加上关税和增值税,约合人民币2万元/张,再加上10%备用膜,膜寿命按2年计算,膜费用约占碱单位制造成本108元/(t·碱)。
若膜寿命为4年,碱单位制造成本中膜费用仅占54/(t·碱)元;若膜寿命为1年,碱单位制造成本中膜就占216元/(t·碱)。
可见膜寿命及其价格对烧碱单位制造成本的影响很大。
国外膜寿命按5年计算,国内膜寿命按2.5年计算,国外与国内膜影响单位制造成本差43.2元/(t·碱)。
2.1.3 停车次数多日本旭化成延岗工厂离子膜电槽每年每台槽停车约2~3次(含计划停车),而国内管理好的厂家每年每台停车也有十几次,管理差的厂家有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不仅影响产量,增加了各种消耗,而且由于停车频繁,使膜松弛,也影响了膜的电化性能、寿命,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烧碱的单位制造成本。
2.1.4 直流电消耗高国外离子膜直流电单耗为2150~2200kW·h/(t·碱),2000年国内平均为2329kW·h/(t·碱),最多相差179kW·h/(t·碱),影响单位制造成本约75元/(t·碱)。
离子膜法制烧碱离子膜法是一种常用的制烧碱的方法,它利用离子膜的特殊性质分离盐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烧碱。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能源消耗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以下是离子膜法制烧碱的详细介绍:1. 原料准备制烧碱的原料主要是盐湖卤水,这种卤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和少量的其他盐类。
首先需要通过过滤、沉淀等工艺去除掉悬浮在卤水中的杂质,然后将卤水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80-90℃)。
2. 离子膜降温器将加热后的卤水从高温区域送入离子膜降温器中冷却,使其降至制烧碱所需的温度(通常为50-60℃)。
离子膜降温器是由一系列离子交换膜组成的,在这些膜的作用下,盐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被分离开来。
3. 离子膜电解槽将降温后的卤水送入离子膜电解槽中,该电解槽也是由若干个离子交换膜组成的。
在电解槽中,经过电流作用后,阳极释放出的氢离子与阴极释放出的氢氧化物离子在离子交换膜中相遇并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气态氢和氢氧化钠溶液。
其中,氯离子则在离子交换膜中被滞留,无法通过,从而得到纯净的烧碱。
4. 氢氧化钠的回收在离子膜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般是稀溶液,需要通过蒸发器进行浓缩和蒸发,得到高浓度的氢氧化钠。
随后,在加入适量的副反应抑制剂和其他添加剂的情况下,将氢氧化钠溶液送入后续的过滤、纯化、精制等工序进行提纯和加工处理,最终得到市售的烧碱产品。
离子膜法制烧碱作为一种环保、高效、节能的制碱工艺,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关注离子膜法制烧碱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推动我国制烧碱行业的升级和发展贡献力量。
1总论1.1项目概况1.1.1离子膜电解制碱技术的发展[1]离子膜电解制碱技术是70年代中期出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解制碱技术,与隔膜电解制碱和水银电解制碱相比,已被世界公认为技术最先进和经济上最合理的氢氧化钠生产方法,是当今电解制碱技术的主要方向,因此离子膜电解制碱及其技术在国内外发展极为迅速。
众所周知,隔膜法所生产的含NaOH50%液碱含盐高达1%,不适用于化学纤维等工业。
故长期以来高纯氢氧化钠完全由水银法制得,水银法碱液含盐量可小于50mg/L。
由于离子膜电解制碱具有节能、产品质量高、且无汞和石棉污染,故应时而生。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一些著名公司对这项崭新技术着手研究,但未能在制碱方面获得实用性成果,无法实现离子膜法制碱工业化。
当时离子交换膜只是在电渗析海水淡化和海水浓缩制盐上得到工业化应用。
例如,日本旭化成公司,1961年开始建设了年产食盐50kt的离子膜法制盐工厂,同年建设了能力为20kt/a、用离子膜法电解丙烯腈生产已二腈的工厂,此外离子膜法还用于铀的电解还原,废水、废热处理等。
1966年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开发了化学稳定性较好,用于宇宙燃料电池的全氟磺酸阳离子交换膜,即Nafion膜。
并于1972年以后大量生产转为民用。
这种膜能耐食盐水溶液电解时的苛刻条件,为离子膜法制碱奠定了基础。
从化学结构讲,由于氟碳聚合物,其氟—碳链的键能高,不易被电解初生态氯破坏;也由于氟原子半径大,可构成一道屏障使C—C链得到保护。
因此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但是,Nafion膜开发初期电流效率较低。
大部分的阳离子交换膜虽大都具有阻挡C1-的能力,但由于OH-传质中的特殊跃进原理,一般离子膜对其阻挡作用差,阴极生成的OH-反渗到阳极室,由此降低电流效率。
在提高阳离子交换膜电流效率方面,日本旭化成公司作了大量实验研究,并于70年代初发现各种弱酸基具有特别卓越的OH-阻挡性能。
日本旭化成公司于1975年4月在延岗建立了年产40kt烧碱的电解工厂,当时使用杜邦公司的Nafion315膜,为离子膜法电解食盐水溶液工艺的工业化铺平了道路。
离子膜法制烧碱——10化工班第四组全体成员一、世界离子膜法电解装置发展历程(一)第一阶段为萌发成长期1、“四竞争”(1)复极槽与单极槽的竞争复极槽是低电压、高电压,在复极槽中,各个阴阳极单元串联而成,从而使每个电槽的槽电流相对较小,而槽电压相对较高,这对整流效率来将是一般有利的。
复极槽具有流程短,设备台数少,易采用计算机控制,占地面积少,节省电解厂面积等优势。
单极槽是高电流,低电压,在单极槽中,电流并联式的流经各电极对,由于电流流经的通道较长,致使电压降较高,唯有把各“电极对”的尺寸减少或引入内部铜导体后,才可将槽电压降低。
初期的离子膜单极槽在运行中一旦发现某槽泄露或者有问题,可与隔膜槽一样借助停槽开关,单独停槽检修或者更换,以防止对其他电槽的影响,不至于因局部事故而影响全厂生产。
单极槽可传入隔膜槽系统逐步替换隔膜槽而成为离子膜法电解。
(2)自然循环与强制循环的竞争自然循环是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差推动电解液循环的,具有动力消耗小,循环量大,对膜冲击小,压力稳定,运行安全等特点,但是生产符合一般不能低于50%,不像强制循环那样有高压差和因操作上压差波动二造成膜的机械损伤;强制循环是采用崩推动电解液循环,增加电解反应过程中电解液在电解液内部循环的推动力,具有不受低电流负荷的影响、循环量易控制等特点,但动力消耗大,对摸冲击大,压力不稳定。
(3)单元槽有效面积的竞争单元槽有效面积增大可以有效地提高离子膜利用率,减少更换和维修费。
但是并非面积越大越好,面积过大,离子交换膜的实际强度就难以支撑,也会造成垫圈泄露。
(4)压滤机式压紧与单元组合式压紧的竞争压滤式电解槽是把多个单元槽用一个压紧装置压紧加以封闭,特点在于组装简单,膜内不受压,无接触电压损失,但需要有较高的压紧力,密封面加工要精密、单片槽加工精度要求高,存在槽框加工误差累积问题;单元组合式电解槽是单独地将每一电极对的法兰夹夹紧,以达到可靠的密封要求,2、“四趋向”(1)电流密度趋向提高;(2)单元槽数量趋向增多;(3)单槽产能趋向增大;(4)直流电耗趋向降低。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
一、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
1、烧碱原料准备
烧碱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电解水和盐酸,碱料要求为纯碱,电解水要求为电解水,盐酸要求为无色澄清液。
2、烧碱反应装置
烧碱反应装置由加料器、反应罐和储碱罐组成,其中反应罐和储碱罐之间并有密封胶带,反应罐底部加有底泄装置,反应罐内装有搅拌机,供碱料、电解水、盐酸混合用。
3、烧碱反应过程
将纯碱、电解水和盐酸通过加料器加入反应罐,然后搅拌混合,使碱料均匀溶解;烧碱反应后,烧碱液通过底泄阀流入储碱罐,至此烧碱反应结束。
4、离子膜分离装置
离子膜分离装置主要由离子膜池、污染物排放槽、离子膜梗管棒、污染报警装置组成,其中离子膜梗管棒由多根离子膜梗管构成,离子膜梗管棒内安装有阴极,是通电的核心。
5、离子膜分离过程
在离子膜池中,由阴极通电形成“驱动”力,活性离子通过离子膜界面渗入阳极侧,非活性离子不能通过离子膜界面,把活性离子从非活性离子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离子膜烧碱的目的。
二、离子膜烧碱的市场前景。
【综 述】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续完)张英民3,郎需霞,邵冰然,丁晓玲(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42) [关键词]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离子膜;盐水精制;电解;氯气干燥;蒸发[摘 要]对目前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装置的相关工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中图分类号]T Q1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33X(2008)03-0001-08A rev i ew on the worldw ide producti on technology ofi on-exchange m em brane causti c soda(Part2)ZHAN G Ying-m in,LAN G X u-xia,SHAO B ing-ran,D IN G X iao-ling(Q ingdao Haijing Che m ical I ndustry Gr oup Co.,L td.,Q ingdao266042,China)Key words:i on-exchange me mbrane caustic s oda;p r oducti on technol ogy;i on-exchange me mbrane;brine refine ment;electr olysis;drying of chl orine gas;evaporati onAbstract:The p resent world wide p r oducti on p r ocesses related t o the p r oducti on facilities of i on-ex2 change me mbrane caustic s oda are elaborated syste matically.2 二次盐水精制2.1 工 艺二次盐水精制采用螯合树脂塔进行吸附,该技术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变化,系统以2塔或3塔串联运行,1塔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