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叠字两个重复使用的字的诗句
- 格式:docx
- 大小:12.26 KB
- 文档页数:2
古诗中带有叠字的诗一、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二、重湖叠巘清嘉——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宋·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四、重湖叠巘清嘉——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叠字诗词曲联欣赏叠字,古称“重言”(见于明代/方以智《通雅·释诂》),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组成的词句。
人们在文学创作中经常用到。
恰当应用叠字法,可以生动地表现文学作品的意境,使音韵和谐优美,节奏明朗。
但若刻意为之,难免会沦为文字游戏。
今从历代诗、词、曲、楹联作品中摘录若干,谨供大家欣赏。
【青青河畔草】汉/无名氏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杳杳寒山道】唐/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秋浦歌】唐/李白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题杭州九溪十八涧】清/俞樾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
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树。
【临江远眺】清/无名氏渺渺茫茫浪拨天,霏霏拂拂雨和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前。
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话传。
【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凤凰台上忆吹箫】清/贺双卿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柳梢青·闺忆】清/张渊懿冷冷清清。
深深悄悄,院院亭亭。
闷闷恹恹,花花草草,燕燕莺莺。
年年岁岁卿卿。
目渺渺、迢迢远程。
雨雨风风,山山水水,去去行行。
【柳梢青·春雨】清/林企忠漠漠层层。
唐朝诗人寒山的一首《杳杳寒山寺》唐诗40个字,却有16个字是重复的,难道是诗人的失误在古代诗词创作中有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叫叠字。
恰当地运用这种修辞方法,不仅可以使诗句拥有整齐划一的形式美,还能加强诗歌的情感效果。
所以很多诗人都留下了此类的诗句,譬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白居易《竹枝》中的“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就是其中的翘楚。
而在叠字类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诗,要算寒山的那一首《杳杳寒山寺》了。
因为这首诗通篇使用叠字,每一句的开头都是两个重复的汉字。
这首诗的作者寒山,是唐朝著名的诗僧,出家后就隐居在浙东天台山。
他时常在山间漫步,每当有了新的诗作就顺手刻在石头或树木上,久而久之,漫山遍野都飘荡着诗歌的芬芳。
但这种记录方法也为后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寒山一生所作的诗篇,据说有600余首,但传世且收录到《全唐诗》里的仅有三百多首,还大多数没有标题。
于是后人就把他诗歌中的第一句话看作题目,下面的诗就是这种情况。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首先解释一个名词--“寒山”。
浙东的天台山有一个地方叫做“寒岩”,这里是诗人隐居的住所,而寒岩又被世人称为寒山。
在首联里,诗人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景象,幽暗的山间小径和寂寥清冷的溪流。
单以景物而论,诗人隐居的地方有山有水,是个优雅的居所。
但他在每个景物前分别加上了两个形容词,立即让人感到森森的寒意。
次联中,诗人通过鸟的鸣叫声,表示山中经常有鸟雀的出没,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人类的行踪很少出现。
“啾啾”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诗歌中,在《离骚》和《九歌·山鬼》里都能看到它。
它有两种解释:其一是鸟兽的鸣叫;其二是指凄凉的叫声,这两种解释在本诗里都有完美地体现。
试问,在寒冷孤寂的环境下,又有什么鸟可以欢快地歌唱呢?鸟鸣的出现,既与人迹罕至形成对比,又营造出幽寂的氛围。
楹联欣赏:叠字复字联
在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叠出现,为叠字联,而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多次,称为复字联。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
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後始逢春。
朱权:史上最高级的一首叠字诗,每一句都有叠词,而且正读反读皆成诗!唐诗宋词,永远是国学色彩中最美的一抹幽蓝,永远是国人心里最柔软的一重触碰。
有的诗词以情怀取胜,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有的诗词以意境取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诗词以情愫取胜,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然而今天小解不讲这三类,讲的是以技巧取胜的小众诗词——叠字,回文。
叠字诗,是指用两个相同的字重叠为一个词,置于句中某个位置,起到增强音律之美、增进情感强度的作用;回文诗,是指诗句都带有回环往复的词序,可以使诗有多种读法,今天小解讲的这首诗即是正读反读皆成诗!当然,叠字、回文虽为小众,但创作一首优秀的作品并不容易,往往需要反复为之,钩心斗角,想尽一切办法使句子既通顺又不失文雅,意境既老成又不失深远。
接下来要讲的这首诗正是如此,哀婉动人,黯然销魂,可以一个“高级”称之!《书怀》明·朱权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诗人所作诗句皆有叠词,而且每一个叠词都不是随意用之,而都是和句中意象有深切联系的,如焦如灼,合适得体。
比如“纷纷”以配雨,“寸寸”以配心;比如“森森”以配翠竹,形容竹茂盛的样子;比如“沉沉”之梦,连梦都是沉的,那人必定更加心情沉重;比如“骎骎”以配老,骎骎意思是马跑得很快,在这里即是时光飞逝之意,人自然老了。
这只是此诗高级的第一个方面,另一高级之处就在于叠词的位置。
可以发现,本诗不像其他叠字诗一般在句中固定位置放置叠词,诗人心思缜密地将叠词安放在不同位置上,避免了重复拖沓,全诗音韵哀婉缠绵,读来荡气回肠,哀婉真切。
然而以上两个高级只是小高级,接下来要说的才是大高级,是将此诗推上神坛的高级!此诗不仅是一首出色的叠字诗,也是一首精彩的回文诗,两种手法都运用得如此超然,这在诗词史上是独一份儿,罕见又难得,或许世间也就仅此一首罢。
叠字回文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它通过将每个字重复使用两次,并以相同的顺序和逆序排列,形成回文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例子:
叠字回文诗
春花绽绽春花开,山川美丽山川来。
水波涟涟水波动,云霞飘飘云霞迎。
彩蝶翩翩彩蝶舞,鸟鸣嘹嘹鸟鸣响。
秋月皎皎秋月明,落叶纷纷落叶飘。
寒冬凛凛寒冬至,炉火熊熊炉火起。
雷声隆隆雷声怒,闪电劈劈闪电击。
星光闪闪星光亮,夜空晴晴夜空静。
人生路路人生苦,岁月年年岁月行。
此诗共有二十句,每句都采用了叠字回文的形式。
它展现了四季变换、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等主题,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形式独特而富有节奏感,给人以美妙的感觉。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doc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叠字名句,叠字是指将相同或类似的字或词重复使用。
叠字能使诗句更加优美,更有韵味。
以下是一些叠字名句的集粹:
1.「高挂朝阳含露珠,双双翩翩红粉蝶。
」——柳永《雨霖铃》
2.「岂伊地上无父母,嗟尔远离父母乡。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流萤飞舞念慈母,夏夜而今可是真。
」——陆游《渔家傲》
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杜甫《春夜喜雨》
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李清照《如梦令》
6.「秋去秋来永不变,肠断白云何处见。
」——杜甫《白帝城送别》
7.「灯火阑珊处,恍惚成两行。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9.「巴山上峡重复重,熟视无睹成迷途。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正气歌》
在古代诗词中,叠字名句是一种音韵的极致表达,它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一。
这些叠字名句提醒我们,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叠字这一修辞手法,来使我们的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情感。
让你赞不绝口的叠字诗,一生至少读一次!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即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
叠字诗即可创造双声迭韵的音乐美,又能增强对某事物某思想某感情的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1、《迢迢牵牛星》·--无名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醒世叠字诗·》--无名氏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暧暧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
3、《山海天叠字诗·》--无名氏渺渺茫茫墨泼天,飘飘拂拂雨如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
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语传。
4、《书怀》--〔明〕·朱权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5、《鬓云松令·叠字词》--〔清〕·吴承勋掩纹纱,开宝鼎。
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
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风衾寒,鸳帐冷。
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
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6、《二月带尧民歌·叠字曲》--〔元〕·王实甫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的不消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7、《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含叠词的诗句叠词是指在一个词语中重复出现相同的音节、字母或汉字。
它不仅在诗歌中具有特殊的节奏和音韵效果,还可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印象的深刻性。
以下是一些含叠词的诗句的相关参考内容,来自不同的文学作品和诗人的创作。
1. 诗人杨炎《黄鹤楼》中的叠词运用:荒烟依旧平楚客,故国三叠陌云客。
参考解析:叠词“荒烟”、“楚客”、“三叠陌”、“云客”在描述黄鹤楼的景致时,通过平仄的配合和音韵的重复,传递出一种荒凉、孤寂的意境。
2. 诗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叠词运用: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参考解析:叠词“元夜”、“花市”、“灯如”、“如昼”创造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元宵节景象,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亢奋和喧嚣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3. 诗人陈毅《短歌行》中的叠词运用:木叶萧萧、水声悠悠、山光幽幽、草色黄黄、云脚轻轻。
参考解析:通过叠词“萧萧”、“悠悠”、“幽幽”、“黄黄”、“轻轻”的运用,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宁静、轻盈和柔美的景象,给读者一种宁静、恬淡的感受。
4. 诗人杨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叠词运用:日暮沉沉、浮云蔽日、风雨骤起、天际浩渺、江水泱泱、云天一色。
参考解析:叠词“沉沉”、“蔽日”、“骤起”、“浩渺”、“泱泱”、“一色”通过音乐般的重复和排列,增强了诗中的韵律感,同时也传达了大自然的辽阔、宏伟和壮丽的气势。
5. 诗人杨万里《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叠词运用:城春草木深重、夜难舍朝月新晴、云破山河平远。
参考解析:叠词“春草”、“木深”、“难舍”、“月新”、“新晴”、“云破”、“山河”等在描述春天的景色时,通过音韵的重复营造出一种舒缓、轻柔的意境,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
以上是一些含有叠词的诗句的相关参考内容,通过诗人灵巧的运用,这些叠词既增加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丰富了作品表达的层次和情感的深度。
古诗词中的那些美美的叠字诗词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或全诗各句都⽤叠字组成。
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个词,也称'重⾔词'。
叠字的恰当动⽤,可以增加语语⾔的⾳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民歌中⽤得最多。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以展⽽来的⼀种杂体诗。
【唐代】寒⼭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腰云缦缦,⾕⼝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惆惆。
寒⼭是唐代的诗僧,这⾸诗写的是贫⼠的⾝境和⼼境。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居易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野⽕烧不尽,春风吹⼜⽣。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全诗措语⾃然流畅⽽⼜⼯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深切的⽣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别具⼀格。
《叠字诗》不详今古⼈⽣有⼏何,繁华耀眼烟云过。
追官逐利马蹄疾,得得得得得得得。
《百鹅图》纪晓岚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
⾷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诗的前两句运⽤叠字,描写画中的鹅,⽣动形象,⼗分贴切。
后两句是诗⼈的感叹,以此影射那些位居显赫却不学⽆术的庸⾂。
《凤凰台上忆吹箫·⼨⼨微云》【清代】贺双卿⼨⼨微云,丝丝残照,有⽆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
问天不应,看⼩⼩双卿,袅袅⽆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世世,夜夜朝朝。
这⾸词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内⼼抑郁的情绪,再现与⼥友分别使她堕⼊深渊的情景。
此词巧⽤叠字,造成回环咏叹的艺术效果,缠绵悱恻,旋律优美,情苦词哀。
《宛转词》【唐代】王建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莫莫离⼈家。
多叠式即⼀句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重复,这种叠字⽤于短章,诗⼈词⼿常⽤此法以造景逗趣。
《迢迢牵⽜星》【两汉】佚名迢迢牵⽜星,皎皎河汉⼥。
纤纤擢素⼿,札札弄机杼。
终⽇不成章,泣涕零如⾬;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盈盈⼀⽔间,脉脉不得语。
婉转流连叠字诗汉语具有单音独体的特性,重迭词运用此特点,建构重复音节的词,词若是有规则地重复,便自然形成一种节奏。
因其本身有相同节奏,表达同样的韵律,故具有音乐效果。
重迭词又名重言,是以两个相同的字来模拟物声,因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以重言迭字的方式出现,既可尽其义,又在音响效果上,达至微妙之极。
从《文心雕龙‧物色》得知早在《诗经》的时代,诗人们已大量将重迭词运用在文学作品里::“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徘徊。
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故《诗经》三百篇之所以令人动容,在于作者善用重迭词抓住感官之想象,吸引读者的目光。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
使用该手法,将某种含义的字重叠起来,既可创造双声叠韵的音乐美,又能大增强对某事物某思想某感情的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叠字的恰当动用,可以增加语语言的音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对联和民歌中用得最多。
叠字大体可分三种,即拆字叠、回文叠和双字叠。
叠字诗属于双字叠,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
叠字诗常见于我国古体诗词优秀作品之中,最早可溯至《诗经》,至南北朝入唐,便臻于成熟,出现了工整标准的体制。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诗用叠字最难。
”及宋、元年间,发展到了叠字词或叠字曲。
如《卫风》里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的文字记载,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积而不乱。
含有叠词的诗句
含有叠词的诗句: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5、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扩展资料:
叠词是词和词连起来用,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为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单个字的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个字或偏旁。
叠词的种类很用法有很多,一般在句子中使用叠词,能够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的形象和确切,而且具有音乐性。
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叠词具有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句句有叠字,首首都惊艳,这20首叠字诗,见证叠字诗的最高境界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因此叠字诗也称“重言诗”。
叠字大体可分三种:拆字叠、回文叠、双字叠,叠字诗属于双字叠。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
诗中叠字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
顾炎武《日知录》:“诗用叠字最难。
《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徐师曾《诗体时辨》说:“按古诗《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叠字,《迢迢牵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叠字,然末有以叠字成篇者。
后人仿之,始有此体。
”以后文人仿作,诗中用叠字的,如韩愈《南山诗》,连用十四句叠字,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
此后又有叠字词、叠字曲出现。
大多通篇叠字。
如明代朱权《书怀》,既是叠字诗,又是回文诗,为罕见的诗作。
下面20首诗,句句有叠字,首首都令人惊艳,可谓达到了叠字诗的最高境界。
下面我们就一睹为快。
1.青青河畔草佚名〔两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2.《杳杳寒山道》寒山〔唐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3.《宛转词》王建〔唐代〕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4.《秋浦歌》李白〔唐代〕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5.《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佚名〔五代〕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叠字复字联看山山已峻
望水水乃清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
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有叠字的诗句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诗人们最喜欢创作的主题。
在春天这个主题下,有叠字的诗句更是让人难忘。
下面我将分步骤阐述有叠字的诗句与春天之间的关联。
第一步,介绍有叠字的诗句有叠字的诗句指的是在一句话中,有两个或以上的汉字重复出现,形成一种鲜明的节奏感,令人耳目一新。
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中“离离”、“草草”、“一一”、“野野”、“春春”等都是叠字。
第二步,探究有叠字的诗句与春天的联系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万物复苏。
有叠字的诗句正是通过扭曲语言形态,用特殊的词汇和节奏来体现春天这个季节的特点,更加鲜明地刻画出春天的各种色彩和特征。
比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其中“好好”、“知知”、“春春”都是叠字,更加直观地向读者展现了春雨的清新和恢宏。
第三步,分析有叠字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除了刻画春天的特点,有叠字的诗句还能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致地表达作者的心情。
有时候,重复的词汇在诗中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比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其中“欲欲”、“更更”等叠字的使用,表达了诗人上进的心情,用情感的力量来激励读者。
第四步,总结综上所述,有叠字的诗句与春天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通过特殊的语言形态,呈现出春天的各种色彩和特征,更加鲜明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它也能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致地表达作者的心情,为读者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
因此,有叠字的诗句在创作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说说那些“叠字诗”的故事叠字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叠字大体可分三种:拆字叠、回文叠、双字叠,叠字诗属于双字叠,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诗中叠字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
顾炎武《日知录》:“诗用叠字最难。
《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 曾《诗体时辨》说:“按古诗《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叠字,《迢迢牵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叠字,然末有以叠字成篇者。
后人仿之,始有此体。
” 宋代王十朋曾作一首题为《贡院垂成双莲呈瑞勉语上子》的 “叠字诗”,诗曰:大厦垂垂就,佳莲得得开;双双戴千佛,两两应主台。
欢惫童童合,香风比比来。
人人宜自勉,济济有廷魁。
首句言贡院垂成,次句言双莲呈瑞,题意已尽,第三句补出双字,第四句说到士子,第五句是勉励语,第六句承上双莲,第七、八两句方揭出作意。
通篇句子对偶,层次井然。
乾隆皇帝也是位大诗人,有一次让大臣们为他的《百鹅图》题诗,目的是想借此来看看谁有学问。
大臣们虽然都想在皇帝面前一展才华,但却谁也不敢轻率动笔。
就在大家互相观望时,大学士纪晓岚走上前来,挥笔题诗一首,诗曰: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首先妙在前两句看似闲笔的叠字上,正是这多个“鹅”的巧妙罗列、铺垫,才引出后两句“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的诘问。
以“鹅”作喻,讽刺了那些虽位居显赫、身享厚禄,但却不学无术、饱食终日的庸臣。
令很多大臣读后都无地自容;而乾隆皇帝却拍案叫绝,并重赏了纪晓岚。
纪晓岚才高八斗反应敏捷,的确不失其才子之名。
据说古代有一位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的隐士,因讨厌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不愿出仕为官。
五首《字字双》词作,值得品读
字字双,词牌名,又名“宛转曲”。
因每句有叠字,故名。
此调为单调,四句,二十八字。
句句押韵,均用平声声韵。
以王丽真《字字双·床头锦衾斑复斑》为代表作。
字字双·床头锦衾斑复斑
【唐代】王丽真
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字字双·戍妇
【明代】陈翼飞
长城饮马嘶复嘶,古木寒雅栖复栖。
空床独守啼复啼,从军荡子西复西。
字字双·欢情
【清代】董元恺
一枝容膝安复安。
金风玉露寒复寒。
连呼侬字欢复欢。
欢情如月看复看。
字字双·闽客谣
【清代】顾贞观
烟岚泼翠山复山,雪浪捲空滩复滩,车船算缗关复关,琴剑羁游难复难。
字字双·杨丝柳丝桥复桥
【清代】易顺鼎
杨丝柳丝桥复桥。
蘋叶蘋花潮复潮。
红楼月子高复高。
吴娃艇子摇复摇。
注:图片为牟丕芳的山水画作。
运用重叠字的诗句
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赋得暮雨送李胄》
3.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5.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题菊花》
6. 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满江红》
7.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辞》
9.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0.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
11.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
1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
13. 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
《五弦弹》
14.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
《五弦弹》
15.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6.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17.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18.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
19.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
20.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寒山《杳杳寒山道》
21.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寒山《杳杳寒山道》
22. 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寒山《杳杳寒山道》
23.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杳杳寒山道》
24.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韩愈《青青水中蒲》
25.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韩愈《青青水中蒲》
26.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韩愈《青青水中蒲》
27.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28.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星》
29.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迢迢牵牛星》
30. 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