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9
古诗中带有叠字的诗一、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二、重湖叠巘清嘉——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宋·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四、重湖叠巘清嘉——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 自然景象的描绘1.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2.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4.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 情感与心境的表达7.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白居易《长恨歌》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9.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10.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朱庆馀《宫词》3. 时间与空间的描绘11.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杳杳寒山道》12.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乔吉《天净沙·即事》13.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柳永《归朝欢》14.疏疏篱落娟娟月,寂寂轩窗淡淡风。
——张先《天仙子》4. 生活与田园的描绘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16.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1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18.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清平乐》5. 声音的摹写19.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1.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6. 色彩与画面的描绘22.红红绿绿苑中花,宛宛转转胜上纱。
——乔吉《天净沙·即事》2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24.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杨基《菩萨蛮》7. 其他经典叠词名句2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26.蛾蛾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2.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鲍溶《白露》3.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杨万里《南溪早春》4.风浩浩,笛寥寥,万顷碧波重叠。
——纳兰性德《鹧鸪天》5.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
——万俟咏《长相思·雨》6.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
——柳永《抛球乐》7.淡淡流水,沦胥而逝。
泛泛柏舟,载浮载滞。
——嵇康《四言诗》8.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
——元稹《早春寻李校书》9.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刘兼《海棠花》10.皎皎风前玉树,盈盈月下冰魂。
——谢逸《西江月》11.杳杳空寂舍,濛濛莲桂香。
——畅当《宿报恩寺精舍》12.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
——温庭筠《溪上行》13.花开款款宁为晚,日出迟迟却是晴。
——陆游《春日杂兴十二首其六》14.闲立春塘烟澹澹,静眠寒苇雨飕飕。
——郑谷《鹭鸶》15.前溪淡淡日落,后山霭霭云归。
——郭祥正《南丰道中六言》16.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17.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王维《赠裴十迪》18.霏霏点点回塘雨。
双双只只鸳鸯语。
——《菩萨蛮溪边舞》19.渔舟归后,云锁武陵溪,水潺潺,花片片,舣棹空回首。
——晁端礼《蓦山溪》20.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
——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运用叠字的古诗1.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佚名《青青河畔草》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佚名《迢迢牵牛星》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佚名《迢迢牵牛星》4.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白居易《南浦别》5.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6.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7.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曹丕《杂诗二首》8.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
——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9.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佚名《青青河畔草》10.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佚名《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11.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杜公瞻《咏同心芙蓉》1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13.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14.片片红梅落,纤纤绿草生。
——陆游《春雨四首》15.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佚名《饮马长城窟行》1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17.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佚名《青青陵上柏》18.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白居易《买花》19.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20.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刘琨《扶风歌》21.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22.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韦应物《夏花明》23.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九首》24.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鲍令晖《拟青青河畔草诗》25.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吕太一《咏院中丛竹》26.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27.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
——刘道著《湘江秋晓》28.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
——鲍照《门有车马客行》29.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30.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doc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叠字名句,叠字是指将相同或类似的字或词重复使用。
叠字能使诗句更加优美,更有韵味。
以下是一些叠字名句的集粹:
1.「高挂朝阳含露珠,双双翩翩红粉蝶。
」——柳永《雨霖铃》
2.「岂伊地上无父母,嗟尔远离父母乡。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流萤飞舞念慈母,夏夜而今可是真。
」——陆游《渔家傲》
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杜甫《春夜喜雨》
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李清照《如梦令》
6.「秋去秋来永不变,肠断白云何处见。
」——杜甫《白帝城送别》
7.「灯火阑珊处,恍惚成两行。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9.「巴山上峡重复重,熟视无睹成迷途。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正气歌》
在古代诗词中,叠字名句是一种音韵的极致表达,它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一。
这些叠字名句提醒我们,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叠字这一修辞手法,来使我们的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情感。
史上最美的50句叠字宋词,太唯美了,读一遍就停不下来诗词中常用叠字,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
宋词以婉约著称,诗人们运用叠字,将感情细腻、婉约的表达出来,读起来又美又好听。
小编分享50句叠字宋词,你来读读看,是不是很美呢!1.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2.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晏几道《菩萨蛮》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4.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6.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7.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8.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9.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欧阳修《蝶恋花》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1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12.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
——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13.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
——仲殊《金明池·天阔云高》14.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15.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16.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17.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汪藻《点绛唇》1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19.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有叠字的古诗
双燕儿戏拈叠字,率成——【清末近现代初】邓嘉缜空空色色形形。
风袅袅,月亭亭。
深深款款,依依恋恋,燕燕莺莺。
人人往往悤悤过,笑纷纷琐琐斤斤。
停停妥妥,孜孜媚媚,世世生生。
戏效叠字体·其四——【明末清初】卢若腾
隐隐藏春坞,明明映水霞;
一声声语鸟,万朵朵飞花。
酒茗朝朝馆,笙歌夜夜衙;
谁知愁怨筑,户户又家家。
秋闺仿·刘青田叠字叠句——【明】卢象升
相思相盼何时已。
閒把閒愁理。
玉人人倚玉阑杆,新月新秋新怯寒。
日阴阴,夜深深,漏更更。
叶叶声声响到明。
梦儿成不成。
叠字醉太平·中秋遇雨——【明】黄淮乱纷纷,痴云骤拥。
淡濛濛,薄雾轻笼。
浙泠泠,蟾宫深锁雨声中。
闷恹恹,嫦娥玉容。
急煎煎,登楼庾亮情难纵。
意悬悬,开樽李白诗难咏。
路漫漫,吹箫弄玉去难从。
恨悠悠,更长漏永。
过夏县有感作叠字诗——【元】王思诚翼翼夏禹邑,吁吁郇伯疆。
雍雍司马里,穆穆杨公乡。
嗟嗟圣贤远,悠悠风化长。
岌岌瑶台顶,奕奕鸣条冈。
萧萧祠庙古,寂寂城郭荒。
靡靡我行迈,摇摇心忧伤。
诗经名句中的叠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其中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蒹葭》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e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评析】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一种情感,虽然所写的意象不同,但通过相同的结构形式去写,让人读起来有音乐美,让人感觉到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情感更加有韵味。
整体概括:《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魅力,就是这样:一连几章句式和意思基本相同,只有个别词的调整,产生了一唱三叹的抒情效果,不断重复的韵律加强了抒情效果。
让每个读者听众感觉好似一次次重章叠句的咏叹,一字字刻骨铭心的记忆,连这河水都已会低吟浅唱。
清人方玉润曾描绘这种效果为“恍听田家妇女,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断忽续“。
扩展资料叠句:1. 在一定间隔 (如一段歌曲末尾的副歌) 之后重复的歌曲或赞美诗的一部分(chorus)。
2. 诗或歌的叠句,尤指在每节诗歌后重复的诗句叠句的音乐配曲(refrain reiterative sentence)。
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
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
叠句运用得好,会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用法⒈ 语意对应、句式相同的句子重叠应用。
杜甫《石龛》诗“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
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清仇兆鳌注:“《楚辞·九思》:‘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猿猴;将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之一)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古诗十九首之三)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古诗十九首之三)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古诗十九首之八)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之十)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古诗十九首之十一)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古诗十九首之十三)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古诗十九首之十六)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古诗十九首之十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丕《短歌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民歌《敕勒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归去来兮辞》)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杜甫《狂夫》)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
(杜甫《曲江二首》)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杜甫《秋兴八首之三》)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杜甫《田舍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大弦噪噪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噪噪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歌中的叠字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的词语,又称为复字、重言,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方式。
两字相叠被称为单叠,四字相叠被称为双叠。
在古典诗词曲中,叠字的运用相当普遍。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竟有204篇见用叠字。
《诗经》在运用叠字方面显示了精深的语言表现力和惊人的创造性,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小雅"车攻》)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
(《郑风"风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都是受到历代评论家称许的叠字佳句。
清代语言学家王筠把《诗经》中的叠字汇集分类,编成《毛诗重言》一书。
可见后世对“诗三百”叠字修辞之妙是何等击节赞赏。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对于《诗经》的叠字给予高度评价:“灼灼状桃李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这是说:《诗经》中的叠字如“灼灼”“依依”“杲杲”等,虽然只是相叠的两个字,却可以“以少总多”,把客观景物描摹刻画得“情貌无遗”,形神毕现;即使人们再苦思冥想上一千年,也将不能找到更为恰当的词去取代这些叠字。
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叠字的竟达十三首之多。
如《青青河畔草》全诗十句,开头六句连用了叠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青青”是从色彩上形容春草之碧绿,“郁郁”是从意态上描绘柳树之葱郁,写出烂漫春光之中草木的生机畅茂。
“盈盈”是形容“楼上女”的绰约风采,“皎皎”表现出这位女子临窗凝眺时的姿容仪态。
艳丽的“红粉妆”再加上“娥娥”二字,愈显现出她美丽的容貌;洁净白晰的“素手”再饰以“纤纤”二字,更加具体地刻画出“素手”的形态。
顾炎武指出:这首诗“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日知录》)。
带叠词的诗句100个诗歌中的叠词,是指在诗句中出现了相同的字母,音节或词,强调了语言的韵律美感。
带叠词的诗句最能为人所喜,流传了许多经典的叠词名句。
下面是按类别整理的一百个带叠词的诗句。
1.春色撩人,繁花红紫相间。
2.初春清晨,落日余辉橙黄交错。
3.暮春行赏,绿意盎然,草长莺飞。
4.河畔垂柳,颜色如烟似雾。
5.晚风摇曳,柳条婆娑。
6.夏日炎炎,蝉声不绝于耳。
7.炎炎夏日,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凉亭上。
8.深夏夜晚,虫鸣汩汩,端坐听雨。
9.秋高气爽,秋风送爽。
10.稻田丰收,金黄的稻谷波光粼粼。
11.秋高共赏,落叶相伴,黄昏媚日。
12.海天相接,潮退海阔天空。
13.秋色渐浓,霜降池塘,莲叶凋零。
14.冬日寒意,白雪皑皑铺满山川。
15.冷风凛冽,寒雪飘扬。
16.冬雨四连,黯淡沉寂,漫长无尽。
17.阳台飘零,落花纷纷。
18.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19.商旅远行,车轮碾过坎坷不平的路面。
20.踏浪涉水,波涛起伏,海鸥飞翔。
21.月高人静,静夜思长。
22.湖面澄澈,碧波荡漾。
23.晨曦映照,日出东方。
24.云卷云舒,白云苍狗,天高任鸟飞。
25.寂静无声,静待花开花落。
26.金色的沙滩,碧绿的海水,金碧辉煌。
27.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星辰璀璨。
28.荒无人烟,萧瑟凄迷,落叶纷飞。
29.天际璀璨,星光闪耀,灿若星河。
30.晨雾弥漫,波光闪耀,湖光山色。
31.春水初生,春风拂面,柔情似水。
32.细雨如丝,花儿点点,轻纱如烟。
33.踏雪寻梅,雪中送炭,瑞雪兆丰年。
34.翩翩起舞,舞姿婀娜,秀色可餐。
35.春意盎然,豆蔻年华,青春无悔。
36.明月清辉,冰雪妍媚,朦胧如梦。
37.花丛中走过,花香飘散,清新脱俗。
38.漫步花园,蝴蝶翩翩,温馨柔美。
39.刻骨铭心,心酸无语,凄美如画。
40.千回百转,眉眼如画,清秀可人。
41.心灰意冷,孤苦无依,跌宕起伏。
42.山水相依,风景宜人,美不胜收。
43.满眼春色,美轮美奂,浓艳如花。
古诗词中的那些美美的叠字诗词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或全诗各句都⽤叠字组成。
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个词,也称'重⾔词'。
叠字的恰当动⽤,可以增加语语⾔的⾳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民歌中⽤得最多。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以展⽽来的⼀种杂体诗。
【唐代】寒⼭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腰云缦缦,⾕⼝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惆惆。
寒⼭是唐代的诗僧,这⾸诗写的是贫⼠的⾝境和⼼境。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居易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野⽕烧不尽,春风吹⼜⽣。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全诗措语⾃然流畅⽽⼜⼯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深切的⽣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别具⼀格。
《叠字诗》不详今古⼈⽣有⼏何,繁华耀眼烟云过。
追官逐利马蹄疾,得得得得得得得。
《百鹅图》纪晓岚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
⾷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诗的前两句运⽤叠字,描写画中的鹅,⽣动形象,⼗分贴切。
后两句是诗⼈的感叹,以此影射那些位居显赫却不学⽆术的庸⾂。
《凤凰台上忆吹箫·⼨⼨微云》【清代】贺双卿⼨⼨微云,丝丝残照,有⽆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
问天不应,看⼩⼩双卿,袅袅⽆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世世,夜夜朝朝。
这⾸词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内⼼抑郁的情绪,再现与⼥友分别使她堕⼊深渊的情景。
此词巧⽤叠字,造成回环咏叹的艺术效果,缠绵悱恻,旋律优美,情苦词哀。
《宛转词》【唐代】王建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莫莫离⼈家。
多叠式即⼀句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重复,这种叠字⽤于短章,诗⼈词⼿常⽤此法以造景逗趣。
《迢迢牵⽜星》【两汉】佚名迢迢牵⽜星,皎皎河汉⼥。
纤纤擢素⼿,札札弄机杼。
终⽇不成章,泣涕零如⾬;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盈盈⼀⽔间,脉脉不得语。
28首绝美叠字诗词,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美的人心醉,你都读过吗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叠字的恰当动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音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
此后,又有叠字词、叠字曲出现。
叠字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荡气回肠,把诗人的感情也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回味无穷,怎一个美字了得!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背下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叠字诗词,领略叠字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1、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元代:乔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2、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清代:贺双卿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
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3、天净沙明代:黄娥哥哥大大娟娟,风风韵韵般般,刻刻时时盼盼,心心原原,双双对对鹣鹣!娟娟大大哥哥,婷婷弱弱多多,件件堪堪可可,藏藏躲躲,哜哜世世婆婆。
4、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元代:王实甫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6、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100句带有叠词的宋词美句#教育听我说#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起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极富音韵之美更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心境之凄凉。
古诗词中,作者经常运用叠词,所以我们在读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叠词的作用。
古诗词中的叠词,不仅能够使诗词音乐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还有利于使整首诗形象生动,情景交融,此外叠字的使用便于诗中情节的展开,深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100句运用了叠字的宋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李煜《乌夜啼》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煜《临江仙》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李煜《浪淘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柳永《蝶恋花》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柳永《曲玉管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柳永《玉蝴蝶》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柳永《玉蝴蝶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柳永《采莲令》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柳永《采莲令》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柳永《采莲令》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柳永《采莲令》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柳永《浪淘沙慢》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柳永《婆罗门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张先《一丛花》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铙通。
张先《一丛花》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江波绿。
张先《一心蛮》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诗经中运用叠词的句子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描述了桃花盛开时的景象,
通过重复的“夭夭”和“灼灼”描绘出花朵艳丽、光彩夺目的样子。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通过叠词的运用,
强调了白天的结束和黄河的奔流,表达了时光匆匆、河水不停流动的意境。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通过重复的“子”的使用,
表达了情侣之间的美好祝愿,希望能够一同携手度过一生。
4."隔墙有耳,窗外有眼"(《蒹葭》):通过运用重复的形容词“有”,强调了隔壁墙和窗外的人可能会偷听、窥探他人的行为,警示人
们要小心言行。
5."花落多时,草木摇摇"(《行行重行行》):通过叠词的运用,描
绘了秋天草木黄落、风吹摇曳的景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
优美的叠词诗句叠词又称、重叠词,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用得好了,是既能增强、突出情感力度,又能加强节奏和音韵美。
对读者来说,这样的诗词读起来也很畅快,是会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的类型。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登黄鹤楼》赏析:这句诗中的叠字“历历”是清楚可数的意思,比如成语“历历在目”中也是这个意思。
“历历”一词充分体现出了阳光照耀下的树木清晰可见。
下句的“萋萋”一词也是使用了叠字,写出了青草的茂密繁盛,令人眼前生出一片芳草碧连天的美丽景象。
白天阳光照耀下的汉江,连对面的树木都看得十分清楚。
远远看见鹦鹉洲上芳草茂密繁盛,风光无限好。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赏析:“溶溶”一词描绘出了月光像流水一样地流动,十分地生动形象。
“淡淡”一词则写出了风儿轻轻。
在那盛开着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着我们相逢;微风吹过柳絮飞扬的池塘边,我们曾相偎着,在微风里倾吐着情衷。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赏析: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处处蛙:到处都是蛙声,形容夏天时候的蛙声一片。
梅子黄时的五月份是梅雨季节,到处都笼罩在雨中。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到处都是青蛙的叫声,写出了夏天的景色清新恬静、和谐美妙。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赏析:萧萧,象声词,指的是树叶飘落的声音。
滚滚:形容江水奔腾的形态。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赏析:时时,说明一直有蝴蝶在飞舞。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留恋花儿芬芳的彩蝶时时在花间飞舞,自由自在的娇软黄莺在欢快地啼叫。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赏析:连用四组叠字,增加了音韵美,也充分表现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含有叠词的诗句
含有叠词的诗句: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5、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扩展资料:
叠词是词和词连起来用,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为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单个字的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个字或偏旁。
叠词的种类很用法有很多,一般在句子中使用叠词,能够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的形象和确切,而且具有音乐性。
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叠词具有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之一)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古诗十九首之三)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古诗十九首之三)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古诗十九首之八)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之十)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古诗十九首之十一)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古诗十九首之十三)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古诗十九首之十六)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古诗十九首之十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丕《短歌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民歌《敕勒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归去来兮辞》)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杜甫《狂夫》)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
(杜甫《曲江二首》)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杜甫《秋兴八首之三》)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杜甫《田舍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大弦噪噪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噪噪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渭城朝雨浥輕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渭城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杜牧《登乐游原》)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苏轼《江城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古诗词中名句鉴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唐·王维《鸟鸣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唐·高适《别董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唐·王维《使至塞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 《新五代史·晋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陈寿《三国志·吴书》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西晋·陈寿《三国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诫子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诸葛亮《后出师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曹操《短歌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乐府《长歌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班固《汉书》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 《史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史记·淮阴侯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史记·李将军列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史记·太史公自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淮南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淮南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 《礼记·杂记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礼记·杂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 《吕氏春秋·尽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韩非子·喻老》蓬生麻中,不扶不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子·劝学》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滕文公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告子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孟子·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公孙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梁惠王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孟子·尽心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晏子春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子·养生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论语·公冶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论语·学而》言必信,行必果。
-- 《论语·子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论语·述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论语·微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论语·卫灵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易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老子·七十三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老子·五十八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六十四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孙子兵法·谋攻》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 《战国策·楚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战国策·赵策》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左传·僖公五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左传》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宋玉《对楚王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诗经·大雅·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诗经·小雅·鹿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诗经·大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宋·柳永《雨霖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唐·白居易《琵琶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晋·陶渊明《饮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宋·文天祥《扬子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论语·微子篇》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 《吕氏春秋·察今》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
-- 唐·贯休《诺矩罗赞》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左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李密《陈情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论语·学而》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韩愈《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韩愈·《师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荀子·劝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晋书》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史记·张仪列传》"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宋神宗评《资治通鉴》语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 英·培根《谈读书》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 清·沈德潜《说诗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唐·杜甫《望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唐·刘禹锡《乌衣巷》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