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40 MB
- 文档页数:36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4.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讨论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的图片、图表等3. 案例素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案例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的考核。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设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图片、图表等3. 实地考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实地考察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实地考察报告:对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考察报告的评价。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牵引供电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进程;3. 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趋势。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进程;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图片:展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3. 视频:播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城市交通的问题,引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题;2. 讲解: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作业与评估: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4.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4.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运行原理;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和车辆段,了解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模拟操作法:模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图片:展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3. 视频:播放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知识2、按高峰小时单向运能分
3、以导向方式划分
(1)轮轨导向:一般钢轮钢轨系统,如地铁、轻轨、有轨电
车等均属于轮轨导向方。
(2)导向轮导向:单轨和新交通系统的脚轮车辆属于导向轮
导向系统。
4、以轮轨的材料划分
(1)钢轮轨:地铁、轻轨、有轨电车
(2)胶轮钢筋混凝土轨:单轨和新交通系统
5、按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划分
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自
动导向交通、低速磁悬浮、小断面地铁、索道等类型。
通过老师的讲解、举
例、对比,主动寻找
所学知识的共同点和
区别。
尝试归纳总结重点、
难点问题的解决方
法,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25min。
课题1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构成(一)(共4课时,每周4课时)课题1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构成(共4课时,每周4课时)部门名称:授课教师xx任教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授课班级XXXX 课题名称轨道构成(一)(4课时)授课时间第1周课型理论■实验□习题□实训□复习□其它□授课地点合班教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轨道的组成部分能力目标:1、复述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
2、说出轨道结构的构成要素和作用。
3、能有效地区分轨道不同部件的种类。
德育目标:认识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员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轨道结构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教学难点轨道不同部件的种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练习教学手段教材、黑板板书设计绪论:课程简介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及构成一、轨道的概念与构成二、轨道的结构与性能要求第二节轨道结构之----钢轨、轨枕一、钢轨二、轨枕第三节轨道结构之----扣件、道床一、扣件二、道床作业1、轨道的组成;2、钢轨的作用、结构和分类。
教学后记本次课是新学期第一次课,课堂纪律方面非常好,大多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内容难度不高,学生接受情况也较好,但极个别学生状态不是很好。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及构成一、轨道的概念与构成1、轨道是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及其他附属设备等组成的构筑物。
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
2、轨道作为一个整体结构,铺设在路基之上,起着列车运行的导向作用,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
3、在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下,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二、轨道的结构与性能要求1、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础,它直接承受列车在和,并引导列车运行。
在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下,轨道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承受来自于列车的纵向力和横向的位移推力,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方向及不间断的运行2、轨道需要具有耐久性及适量的弹性,以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和乘客舒适;3、城市轨道交通均采用电力牵引,故要求轨道结构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以减少杂散电流;4、根据环境保护对沿线不同地段的减震、降噪要求,轨道应采用相应的减震轨道结构;5、从形式上看,全线轨道结构宜统一形式,采用统一的零部件,并要求外观整齐、维修工作量少且方便;6、从技术角度出发,轨道结构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7、对于轨距的设计,要求直线的段轨距采用标准轨距1435mm,曲线地段轨距应按规定加宽;8、对于水平位置的设计,要求直线地段两股钢轨的顶面应保持同宜水平;第二节轨道结构之----钢轨、轨枕记忆讨论轨道结构让学生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作用101025一、钢轨1、钢轨的功用:钢轨是轨道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直接承受车轮传递的列车及其荷载的重量,并引导列车的运行方向。
课题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轨道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组成(2)能判断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结构思政育人目标:具备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组成教学难点: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结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考勤(2 min)→作业展示(15min)→案例导入(5min)→传授新知(48min)→成德于行(5 min)→课堂小结(10 min)→作业布置(5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展示(15min)⏹【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示上节课布置作业的PPT活动步骤:(1)学生每4~6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将了解到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掌握各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作用和特点等制作成的PPT在班上进行展示,并派代表解说具体内容。
(2)教师从主题、内容、制作、解说等方面为各组的PPT打分,评出前三名。
(3)各组成员配合指导教师完成考核评价表,如表所示(详见教材)。
【学生】展示PPT、解说内容、配合教师完成考核评价通过展示、评选PPT,使学生更加了解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掌握各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作用和特点案例导入(5 min)⏹【教师】讲述“芜湖单轨1号线”的案例(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由哪几部分构成?通过案例导入,让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组成部分,导入本⏹【学生】聆听、思考、回答节课课题传授新知(48min)⏹【教师】讲解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钢轨、轨枕、连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部分【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描播放“了解地铁施工工艺”的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具有什么作用?它有何特点?【学生】聆听、观看、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轨道特点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运营设备,它直接承受列车载荷,并引导列车运行。
一、名称:车站建筑教学目标:了解车站的各种形式,各车站形式的优缺点。
理解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课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重点难点:各影响因素对车站布局的具体影响教学内容:1、车站的分类;2、车站平面布局影响因素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
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设备等,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
车站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车站又是城市建筑艺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一条线上各车站在结构和建筑艺术上,应既要有共性,又要有各自的个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站位置的选择、设计得合理与否及设备的配置。
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时,首先是确定车站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确切位置,这涉及到城市规划和线路总体方案设计;车站位置确定后,根据客流量及其站位特点确定车站规模、平面布置、合理的站内客流流线、地面客流吸应、交通方式间的换乘便捷等综合考虑。
1、车站的分类;5-1 车站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网中车站根据其所处位置、埋深、运营性质、结构横断面型式、站台型式、换乘方式等进行分类。
5-1-1 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类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可分为,如图5-1。
①轨道交通车站—车站结构位于地面以下;②地上车站一车站位于地面以上,它包括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5-1-2地下车站按车站埋深、高架车站按车站与高架桥的结构是否合一而造分类按车站埋深可分为:①浅埋车站——采用明挖法或盖挖法施工,轨顶至地表距离在20m以内,如图5-2中1、2所示;②深埋车站——采用暗挖法施工,轨顶至地表距离在20m以上;如图5-2中3、4所示。
高架车站可以分为:站桥合一结构车站——高架车站的结构和站内轨道结构是做在一起的。
站桥分离结构车站——站内轨道结构和线路高架桥的结构是连通的。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教案完成时间:2014年10月2日课题: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授课日期:10月8日授课类型:理论课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研究,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及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为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难点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教学方法:讲授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XXX,XXX,2014,交通工程专用教材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1.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及发展历史随着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全世界百万以上的城市数量已经超过400个,这种发展趋势虽然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但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社会问题多、环境污染严重与能源危机等系列问题。
尤其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
2.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2009),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系统、磁浮交通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审阅意见:主讲教师或教学组长签名、系主任签名。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为今后的研究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客运骨干系统,具有固定轨道、专有车辆和服务设施、高密度运行等特点。
本次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标准和主要类型。
本节课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标准和类型。
首先,根据交通容量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可分为特大、大、中、小容量四种系统。
其次,根据敷设方式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可分为隧道、高架和地面三种形式。
再者,根据路权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可分为全封闭、半封闭和开放三种基本类型。
此外,根据导向方式和轮轨支撑方式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还可以分为轮轨导向和导向轮导向,以及钢轮钢轨、胶轮混凝土轨和特殊系统等几种类型。
其中,地铁是最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结构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作用。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特点b.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c. 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及意义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交通问题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特点c. 分享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d.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及意义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结构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及其主要结构组成。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b.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组成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学。
4. 教学活动a.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c. 展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组成d. 分析各种结构的功能与作用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管理体系及运营指标。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b. 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c.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指标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性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c.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d.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指标及其意义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b.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方法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重要性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c. 分享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方法d.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应急处理过程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度第xx学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一教学设计状况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具备全面地、清晰的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职业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本专业优势,为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城市的发展2.难点: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由来六、课程内容与训练项目的设计七、课程考核方案设计该项目以学生扮演讲解员的角色,为同学们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作为依据,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由来。
20xx-20xx学年度第xx学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二教学设计4.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次的学习能清楚的分辨生活中的交通类型以及其优缺点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选择出行交通工具。
20xx-20xx学年度第xx学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三教学设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专业的对象是城市轨道交通班中职生,他们具备以下特点: 聪明但是好玩、好奇心强、内敛且不善言辞。
四、教学目标设计5.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线网设计、线网设计的基本内容。
6.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一职业,培养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方面的能力。
7.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深入的熟悉生活中轨道线路的设计重要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线网设计的基本内容。
2.难点: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线网设计六、课程内容与训练项目的设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专业的对象是城市轨道交通班中职生,他们具备以下特点:聪明但是好玩、好奇心强、内敛且不善言辞。
四、教学目标设计7.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的构成、车辆的分类、车辆的特点、车辆的编组形式。
8.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
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
9.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全面了解,理性的对待自己的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陈璇二零一四年九月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发展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认知一、轨道交通的定义根据轨道交通的特性,从广义上讲,凡是车辆运行在导轨上的交通运输工具都可称为轨道交通运输。
在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常把担当长大运输的铁路称为大铁路(或称干线铁路),用于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相区别。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轨道交通不包括大铁路。
二、轨道交通的特点1.运量大2.准时3.快捷4.舒适5.安全6.占地少,不破坏地面景观7.低污染8.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三、轨道交通的类型?按照运能范围、车辆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可分为:有轨电车、地下铁道(地铁)、轻轨、独轨、磁悬浮、新交通系统等。
四、轨道交通的优点、缺点1.运量大2.准时3.快捷4.舒适5.安全6.占地少,不破坏地面景观7.低污染8.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任务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运营网络化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与阶段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城市轨道交通萌芽阶段(19世纪初~19世纪末)(二)城市轨道交通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停滞萎缩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四)城市轨道交通复苏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五)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化(一)运营网络构成条件和效率(二)网络运营对客运服务的要求(三)网络运营对票务清算的要求(四)网络运营对运营安全的要求三、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对客运服务、票务清算和运营安全的要求乘客对换乘的服务需求基本可以归纳为“换乘便捷、路径合理、信息明确”。
客流是轨道交通生产组织的重要依据,票款是企业的重要收入源之一,因此网络化运营对客流的统计和票款的清算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网络化运营的票制2.引进自动售检票技术轨道交通运营网络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覆盖面广,日均载客量大,因此一旦发生不能正常运营的事故或故障,将为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可能扰乱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秩序。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宣布开始上课。
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1min复习提问1、简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方式和具体类型。
2、说说车站由哪些部分组成。
复习上节课重要的知识点。
2min新课导入车辆段是对车辆进行运营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一条线路设一个车辆段,车辆段主要分三大部分:停车库、检修库和办公生活设施等。
车辆段主要划分为检修区和运营区,所有的检修工作均集中在检修区运行,运营区主要负责车辆段属车辆的停放、列检和乘务工作。
本节课来介绍车辆段的相关内容。
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融洽师生关系。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min新授知识任务五了解车辆段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构成与工作范围1、停车库停车库兼有停车、整备、清扫、日常检修和驾驶员出乘等多种功能。
为实现这些功能,停车库除设有停车线外,还设有运用车间、运转值班室驾驶员待班室等驾驶员出乘用房,还设有列车以及列车车载信号检修用房。
按要求,架空接触网或接触轨应进库,接触轨应加防护装置,每条库线两端和库外线之间及停车台位之间设置隔离开关,可以对每条停车线的接触网(接触轨)独立停、送电,每条停车线还应有接触网和接触轨送电的信号显示和列车出、入库的音响报警装置。
停车线兼车辆列检线,应有检查地沟。
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做回答。
认真听讲,并做就好课堂笔记。
20min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新授知识2、检修库检修库专门用于车辆检修作业,配有检修设备,包括列检库、月检库、定修库、架修库和大修库。
含架车线、旋轮线和检修线等线路。
检修库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车辆的配属量、车辆的修程、检修方式及其工艺流程,同时要综合考虑自然地形条件、工件运输线路以及安全、防火和环保要求等因素。
双周、双月检修库:要在库内对列车的走行部、车体及车顶设备进行检查。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宣布开始上课。
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1min复习提问1、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
2、说说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有哪些?复习上节课重要的知识点。
2min新课导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当线路设计和施工完成后,要长期使用。
所以,线路的规划、设计的正确性和施工的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项目主要介绍如何正确地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
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融洽师生关系。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min新授知识任务一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分类1、正线正线是指共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贯穿所有车站和区间。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是独立运行的线路,一般按双线设计,采用与我国城市街面一致的右侧行车制。
大多数线路为全封闭,与其他交通线路相交处,一般采用立体交叉。
2、辅助线辅助线是指为空载列车进行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作业所运行的线路,包括折返线、渡线、停车线、车辆段出入线和联络线等。
辅助线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营组织的效率。
主要包括:折返线、渡线、停车线、车辆段出入线、联络线。
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做回答。
认真听讲,并做就好课堂笔记。
20min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新授知识(1)折返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一般都比较长,全线的客流分布可能会不太均匀,这时可组织区段运行。
折返线除了供运营列车往返运行时的掉头转线使用外,有些也可以作为夜间存车使用。
常见的折返线形式。
(2)渡线:渡线是指在上下行正线之间(或其他平行线路之间)设置连接线,通过一组联动道岔达到转线的目的。
渡线有单渡线和交叉渡线之分。
渡线单独设置时,用来临时折返列车,增加运营列车调度的灵活性;在于其他辅助线合用时,能完成或增强其他辅助线的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教案主题: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特点;3.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作用;4.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一、引入(5分钟)1.老师简单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2.提出问题:你们所居住的城市中是否有轨道交通系统?你们是否乘坐过轨道交通?有什么感受?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城市轨道交通分类:a.地铁:包括地下、高架和地面轨道交通系统;b.有轨电车:运行在公共道路上的轨道交通系统;c.轻轨:介于地铁和有轨电车之间的轨道交通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特点:a.高运输能力:可同时容纳大量乘客;b.交通效率高:避免了拥堵和堵塞,缩短交通时间;c.低碳环保:电力驱动,减少尾气排放;d.安全性高:封闭系统,预防事故和犯罪;e.方便快捷:经济、准点、可靠。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老师以实际案例讲解,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作用,如:a.北京地铁:解决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并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b.上海磁悬浮列车:作为高速铁路技术的代表,提供了更快、更舒适的出行体验;c.日本东京地铁:以世界最复杂的铁路网络著称,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在城市轨道交通上的体验和见解。
四、挑战与前景讨论(25分钟)1.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挑战,如土地资源、资金投入等问题;2.老师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如扩建线路、完善服务等。
五、总结(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如减少汽车使用、主动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等。
六、作业(5分钟)留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自己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