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零件外观验收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53.39 KB
- 文档页数:17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要求
十现浇结构外观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要求
(一)主控项目:
1. 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二)一般项目
1.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三)条文说明
1.主控项目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
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2.一般项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类 别■新制定 □修订 □废止版次A1页次1/6修订记录版本修 订 日 期 核准审查制订A1 2016年 11 月 3日年 月 日 1、目的建立通用的检验规范,明确钣金结构件产品验收标准,尽量量化缺陷标准,增强参考性和可操作性,为来料检验以及供应商出货检验提供统一的依据,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1)本标准规定德为产品对钣金结构件的质量要求。
对外观部分进行了质量分级,请按相应质量要求选用。
2)本标准为通用标准,对于零件的特殊要求应按检验指导书要求执行。
3)本标准分为:一、表面喷涂验收标准(1级、2级、3级)二、电镀验收标准三、丝网印刷验收标准 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这些标准可以单独或组合起来应用。
3.检验要求3.1环境照度: 300-700LUX ,自然光或日光灯下。
观察时间5S 3.2观察距离:3.2观察角度: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参见下图)。
1级 2级 3级 A 面 30cm~35cm 40cm~50cm 90~100cm B 面 40cm~50cm 40cm~50cm 90~100cm C 面 40cm~50cm 90~100cm 90~100cm类别■新制定□修订□废止版次A1 页次2/6修订记录版本修订日期核准审查制订A12016年11 月3日年月日4.缺陷定义:Note.1 Note.2 Note.3点状缺陷:线状缺陷:当L>2W时按Note.2d=(a+b)/2 W: width, L:length,当L≤2W时按Note.15.字母定义L:长度,W:宽度,d:直径,D:缺陷间的距离,N:缺陷数量,ΔE:色差值。
6.验收标准6.1表面喷涂验收标准序号检验项目检查面1级2级3级工具1 色差A、B、C ΔE≤1.0 ΔE≤1.5 ΔE≤3.0 色板、色差仪2 涂膜光泽、纹理A、B、C 对比色板,无明显差异目视、色板3 附着力A、B、C 百格测试,剥离面积不可有超过总体面积5%以上。
钣金结构件外观检验规目录1 目的 (1)2 适用围 (1)3 术语 (1)4 外观表面等级定义 (1)4.1 1级表面 (1)4.2 2级表面 (1)4.3 3级表面 (1)5 外观检验条件 (1)5.1 目视检测条件 (1)5.2 检测面积划分 (2)6 对外观的质量要求 (2)6.1 总则 (2)6.2 加工工艺原因导致的问题 (3)6.3 材料缺陷导致的问题 (4)6.4 特殊情况 (4)6.5 缺陷的改善 (4)7 可接受的缺陷标准 (4)7.1 金属表面 (4)7.1.1 缺陷定义 (4)7.1.2 可接受围 (9)7.2 喷涂表面 (10)7.2.1 缺陷定义 (10)7.2.2 可接受围 (16)8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钣金结构件外观检验规1目的本规规定了控制柜钣金的表面等级划分及外观质量要求。
用于指导产品的来料验收和发货的检验。
2适用围适用于钣金类产品的外观检验。
3术语●外观:指产品上任何可看见的表面的外貌●金属表面:指电镀、氧化、钝化、以及金属压铸面等表现为金属质感的表面,区别于喷涂、塑料等非金属表面。
●拉丝:通过砂带对金属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去除金属表面缺陷,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纹路均匀的装饰表面。
●喷涂表面:指喷漆、喷粉表面。
●挂具印:指电镀、氧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4外观表面等级定义外观表面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1级、2级和3级,各表面等级的定义如下。
4.11级表面重要外观表面,体现产品外观形象,具有装饰性,可以直接正视到的主要外观表面4.22级表面适度装饰表面,不移动基础产品,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4.33级表面较少装饰表面,不移动基础产品,客户不易看到的表面。
5外观检验条件5.1目视检测条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500mm+/-50mm,观测时间按不同等级面而有不同,详见表1:表1、检测条件不低于1.0。
钢结构的质量验收标准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质量验收标准对于保证建筑安全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的质量验收标准,包括构件制作、焊接质量、防腐保温、安装及检验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一、构件制作质量验收标准1. 材料验收材料验收是钢结构质量验收的首要环节,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验收。
包括对钢板、钢材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取样送往实验室进行试验,确保材料符合相关要求。
2. 加工精度验收钢结构构件的加工精度对于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应对构件的尺寸、形状、直线度、曲率、平整度等进行测量,并进行验收。
3. 焊接工艺验收焊接是钢结构连接的主要方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应对焊接工艺进行验收,包括焊接材料的选用、焊工的资质、焊缝的几何尺寸、焊接接头的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
二、焊接质量验收标准1. 焊缝外观质量验收焊缝的外观质量是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对焊缝表面的夹渣、裂纹、气孔、未焊透等进行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
2. 焊缝尺寸质量验收焊缝的尺寸是钢结构焊接连接的关键要素之一。
应对焊缝的有效高度、有效宽度、焊缝长宽比等进行测量,确保焊缝尺寸符合设计规定。
3. 焊接接头质量验收焊接接头是钢结构连接的重要部位,其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应对接头的几何形状、边间距、强度等进行检查,确保接头质量符合标准。
三、防腐保温质量验收标准1. 防腐涂层质量验收钢结构常常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应对防腐涂层的附着力、厚度、涂覆均匀性等进行检查,并进行验收。
2. 保温层质量验收钢结构常需进行保温处理,以满足节能要求。
应对保温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厚度等进行检测,并确保符合要求。
四、安装质量验收标准1. 安装尺寸质量验收在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应对构件的安装尺寸进行测量,确保与设计要求相符。
2. 连接质量验收钢结构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结构厂房验收标准标准名称:《钢结构厂房验收标准》一、概述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钢结构厂房的验收,其主要内容包括钢结构质量、外观和性能验收以及与钢结构有关的辅助设施验收等。
二、总体质量要求1、整体结构质量:(1)钢结构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规定的设计要求;(2)结构件的尺寸、形状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拼接的间隙小于5mm,连接螺栓两端距离不小于拉杆设计尺寸;(3)结构件厚度采用的涂料厚度不小于涂料厂家的要求;(4)钢结构的底部与墙面接口处,应采取合理的防水措施;(5)支撑结构件应采用抗滑动的拉索;(6)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3)规定的要求。
2、外观质量:(1)钢结构的外观应美观、整洁,不得有明显的折痕、变形、裂缝、焊渣等缺陷;(2)涂料表面应无起皮、剥落、发黄等缺陷,涂料之间的交接部位应光滑连贯;(3)涂料的颜色应与设计图纸上约定的颜色一致,除非有明确的备注要求。
三、性能验收1、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经过分析计算后,应符合设计要求。
2、隔热性能:钢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经过分析计算后,应符合设计要求。
3、防火性能:钢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涂料应符合国家有关的防火规范,经过检测和试验后,应符合设计要求。
4、气密性能:钢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经过检测后,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辅助设施验收1、安全措施:(1)应安装碰撞防护板、护栏及安全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2)应采用安全锁和安全数字锁等安全锁具;(3)应安装防火、防暴、防盗等安全警报装置;(4)应安装合理的非接触式防火系统。
2、照明设施:(1)应采用节能、防火、防静电的灯具;(2)应采用节能的电力系统;(3)应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产品。
3、通风设施:(1)应采用节能、环保的通风系统;(2)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排烟系统;(3)应采用节能、防火、防潮的排烟管道。
产品结构设计验收标准1、产品总体布局。
产品结构设计师根据产品功能,选择符合使用要求的功能性硬件以及其他安装部件,并且合理布局零部件。
2、大结构设计。
大结构设计合理性会关系到产品外观、生产工艺合理性、成本核算、部件装配工艺合理性、机器维修便捷性、包装便捷性等。
3、零部件选择。
对于所选择的功能硬件为主流使用之硬件,功能决定结构,深入了解硬件使用功能对于布局产品内部空间更加合理,另外其结构尺寸应能越小越好,能节省主体结构空间,并且要备用多家此类硬件的厂家,其结构尺寸、功能等与首选厂家同,为了后续产品生产提供可持续性奠定基4、零部件安装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时要考虑零部要拆装方便,尽量设计卡扣结构构,少使用螺丝固定;另外,根据首选零部件设结构时,要考虑预留备用零部件的设计空间。
5、生产工艺。
产品设计师要将产品定位相关信息反馈到产品结构设计师处,信息包括产品归属行业、产品层次定位、价格定位、预估年产数量等。
结构设计师根据此信息权行使用生产工艺和材料,如塑胶工艺、铸造工艺、板金工艺、CNC加工艺等,总之,结构设计时,要合理选择生产工艺和材料。
6、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由所选择的生产工艺决定的,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反应出合理的生产成本.7、部件装配工艺。
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尽量做到每个部件装配排位不互相制约,即部件装配不受先后顺序制约。
8、机器维修。
在做大结构是要考虑此问题,要有维修门或者有移动式结构,避免封闭式设计,即一次装配后无法进行二次性维修。
99、安全性。
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要符合一般安规,如防水,防尘,防潮、紧线(电线紧线结构)、护线(过电线处为五金材料时做护线套)、压线(纣线板结构)。
10、包装。
包装也产品成本一部分,合理装可以效降低成本,产品结构合理性也决定了包装成本,一般来说成品拆开包装为包装成本低的方案,当然要考虑到客户自行安装成品时的便捷性性。
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工程施工单位:XXX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有限公司施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验收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验收目的本次验收旨在检验现浇结构的外观及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验收内容及标准1.外观检验:外观不应有裂缝、渗水及可见缺陷,符合设计要求。
标准:外观平整、无裂缝及渗漏现象。
2.尺寸偏差检验: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关设计标准。
标准:各构件尺寸偏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四、验收方法1.外观检验方法:观察各构件表面是否有裂缝、渗漏等缺陷。
2.尺寸偏差检验方法:测量各构件的实际尺寸,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五、验收结果1.外观检验结果:经检验,现浇结构外观平整,无裂缝及渗漏现象。
2.尺寸偏差检验结果:各构件尺寸偏差如下:- 柱子:柱子A1偏差为+5mm,柱子A2偏差为-3mm- 梁:梁B1偏差为-2mm,梁B2偏差为+1mm- 地板:地板C1偏差为-4mm,地板C2偏差为+2mm六、验收结论根据验收结果,经检验的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均符合设计要求,结构质量合格。
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以下问题:- 地板C1存在-4mm的尺寸偏差,需进行整改措施为重新调整地板高度。
整改措施:重新调整地板高度,使其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八、质量验收意见根据验收结果及问题整改措施,对现浇结构的外观及尺寸偏差进行质量验收意见如下:-外观检验合格。
-尺寸偏差检验除地板C1存在问题外,其他均合格。
九、验收人员及签字施工单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代表:十、附件1.外观检验照片2.尺寸偏差检验记录表十一、备注本质量验收记录仅针对现浇结构的外观及尺寸偏差进行检验,对其他质量问题不涉及。
如有需要,请进行综合质量验收。
结构件外观验收标准目录1、目的42、适用范围43、术语和定义44、检验条件与环境105、使用的工具116、检验抽样标准117、通用外观检验标准118、相关文件159、相关记录………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的所有产品品质符合国家、行业、企业的可靠性要求,特制定此验收标准,对产品的塑胶件、五金件、橡胶件、以及其它材料加工的来料外观和性能的质量提供验收依据。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自己设计、委托制造、采购的所有产品(零部件)在研发、测试、中试、量产阶段的来料验收,工厂IQC来料验收和供应商生产自检等各个阶段和单位。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不良缺陷术语和定义3.1.1塑料件不良缺陷定义a.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b.异色点: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不同于周围的点。
c.气泡和暗泡:气泡是制品成型后内部形成体积较小或成串孔隙的缺陷,暗泡是塑胶内部产生的真空孔洞。
不透明的产品不能从外面看到,只有将其刨开才可见到。
d.多胶位: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产品表面有细小的塑胶凸起。
e.缩水:塑胶件表面不平整、光滑,因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陷坑特别是柱子位和筋位等位置出现较多。
f.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塑料件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g.细划痕:塑料件表面有细微的划痕。
h.批锋(飞边):由于注塑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毛边)。
i.熔接线(夹水纹):因各种原因造成料溶接合不良而至塑料件表面形成的一条或多条明显线条由深向浅叫熔接线。
j.翘曲变形:塑料件因内应力、成形不当等而造成的翘曲、变形。
k.顶白/顶高:塑料件由于顶针、板和成形不当等产生的局部发白或高出凸起。
l.缺胶:因料温、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而造成产品局部出现缺胶现象。
m.银线条:在塑料件表面大多在料流方向才会出现的银白色条纹。
n.流痕: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因冷料被挤入,在塑料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亮色的痕迹。
共16页共16页1、目的 ...................................................................................................................... .. (4)2、适用范围....................................................................................................................... (4)3、术语和定义....................................................................................................................... ..44、检验条件与环境 (10)5、使用的工具.......................................................................................................................11 6、检验抽样标准...................................................................................................................11 7、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11)8、相关文件....................................................................................................................... . (15)9、相关记录…………………………………………………………………………………………………… (15)第3页共16页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的所有产品品质符合国家、行业、企业的可靠性要求,特制定此验收标准,对产品的塑胶件、五金件、橡胶件、以及其它材料加工的来料外观和性能的质量提供验收依据。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自己设计、委托制造、采购的所有产品(零部件)在研发、测试、中试、量产阶段的来料验收,工厂 IQC 来料验收和供应商生产自检等各个阶段和单位。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不良缺陷术语和定义3.1.1塑料件不良缺陷定义a.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b.异色点: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不同于周围的点。
c.气泡和暗泡:气泡是制品成型后内部形成体积较小或成串孔隙的缺陷,暗泡是塑胶内部产生的真空孔洞。
不透明的产品不能从外面看到,只有将其刨开才可见到。
d.多胶位: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产品表面有细小的塑胶凸起。
e.缩水:塑胶件表面不平整、光滑,因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陷坑,特别是柱子位和筋位等位置出现较多。
f.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塑料件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第4页共16页细划痕:塑料件表面有细微的划痕。
h.批锋(飞边):由于注塑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毛边)。
i.熔接线(夹水纹):因各种原因造成料溶接合不良而至塑料件表面形成的一条或多条明显线条由深向浅叫熔接线。
j.翘曲变形:塑料件因内应力、成形不当等而造成的翘曲、变形。
k.顶白/顶高:塑料件由于顶针、板和成形不当等产生的局部发白或高出凸起。
l.缺胶:因料温、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而造成产品局部出现缺胶现象。
m.银线条:在塑料件表面大多在料流方向才会出现的银白色条纹。
n.流痕: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因冷料被挤入,在塑料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亮色的痕迹。
o.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黄、发黑或碳化。
p.边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拉伤。
q.裂纹和破裂:因塑料或模具而造成的产品出现龟裂或破裂。
r.尺寸不符:因成型压力低、速度小、时间不够而造成产品尺寸不符,不能保持原来预定的尺寸精度称为尺寸不符。
s.透明不良:透明件因成型原因造成的变形、缩水、气雾等和材料不良而造成透明不良。
t.白点(鱼眼):注塑件内有白色的粒点,多反映在透明制品上。
3.1.2五金件不良缺陷定义a.点缺陷:表面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b.异色点:在零件表面出现的颜色不同于周围的点。
c.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d.细划痕:表面有细微的划痕。
e.毛刺:由于落料、成型等原因,造成零件的边缘或孔内出现的毛刺。
f.翘曲变形:因加工、成型不当等而造成的翘曲、变形。
g.顶高:因成型不当等产生的局部与设计不符高出凸台。
h.拖花:因加工过程中或模具不合理所造成局部位置拉伤。
i.裂痕和破裂:因成型而造成的产品出现裂痕或破裂。
j.强度不够:因材料不符、加工成型不妥使零件不能承受预定的负裁。
k.尺寸不符:因成型而造成产品尺寸不符,不能保持到设计要求的尺寸精度称为尺寸不符。
3.1.3喷漆与丝印件不良缺陷定义a.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b.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c.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喷漆件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d.细划痕:喷漆件表面没有深度的划痕,看上去不明显。
e.积漆: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f.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比周围要暗的区域。
g.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不平。
h.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i.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j.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k.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l.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m.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图案、字体、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n.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o.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p.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不同于周围的点。
q.雾状:整个产品表面的光泽度不好,看上去像有一层雾。
r.缩水:在塑料件表面有缩水,但喷漆后没有盖住或更明显。
s.气泡:在涂层表面呈现的小鼓包,用手指一扣能自动爆破。
t.位移:偏出规定的印刷位置。
u.印刷错误:产品表面印刷图样、字体和要求不一样。
v.厚薄不均:油漆、丝印厚度厚、薄不均。
w.缺损:图、文字缺、破损。
y.发散:图文字边模糊,重影。
第7页共16页不良缺陷定义a.漏镀:有局部出现没有电镀到的地方。
b.镀层脱落:由于镀层附着力不好造成镀层与基材之间有分离。
c.锈蚀:产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腐蚀,生锈现象d.凹坑:电镀工艺没有控制好造成电镀件表面有小坑e.划伤:受到外力作用造成表面各种划痕的损坏f.电镀毛刺:高电流沉积和镀层过厚而形成的尖锐突出徊角。
g.气泡:零件表面局部区域有镀层鼓起的现象h.水渍水印:电镀后清洗水质不佳或烘干不当,至表面留下的印痕。
i.色泽不均:零件表面的光泽与颜色呈现出不均匀的现象j.翘曲/变形:产品表面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平整表面现象k.麻点/白斑:由于电镀环境不干净而导致有点状或线状物覆盖于产品表面的缺陷。
电镀件表面出现的局部发白或模糊现象。
l.沙眼:由于模具压伤后留下的印痕。
m.凸点:由于有灰尘造成电镀表面凸点状缺陷。
n.杂质:可见嵌入表面的尘粒,纤维状毛絮,毛发等。
3.1.5硅橡胶不良缺陷定义a.污迹、色点:表面出现污迹和彩色小点。
b.暗痕(波纹):表面出现两种颜色或呈杂乱的波纹状,纹理的颜色一般比硅胶按键本体的颜色偏深,且波纹分布杂乱无章。
面凹凸不平,甚至变形的现象,或者硅胶按键按键荷重不合规格,按下时手感差等现象。
d.缺胶:成型造成局部位置出现缺胶的现象。
e.破裂、爆边:成型造成局部位置出现破裂和爆边的现象。
f.气泡:也称为包风、气迹。
气泡表现为成型后产品上出现白色的气泡或小白点,将气泡撕开或切开后,可看到气泡内部呈蜂窝状(海绵状),且手感发软发粘。
g.溢胶(混色):多种颜色的硅胶按键成型时其中一种颜色的胶料跑到另一种颜色的按键上,叫溢料、混色等h.尺寸不符:成型后产品尺寸不符设计要求。
i.偏心:表现为按下导电胶按键时,按键往一边偏,切开荷重斜壁会看到斜壁的厚度不均匀。
轻微的偏心会影响到按键的手感,较为严重的偏心不仅影响按键的手感,甚至还会造成卡键。
j.黑粒脱落、偏位:产品成型后黑粒有脱落、偏位的现象。
k.荷重不良:成型后按键荷重没达到设计要求的现象。
3.1.6产品不良面定义一级面: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正面与顶面。
二级面:不能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两侧与后面。
三级面:不能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底部。
3.1.7附着力的等级定义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3.1.8缺隙代码对照表4检验条件与环境检验条件及环境的规则如下:4.1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 300mm~ 350mm;4.2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 15S(如果 15S 内检查不出来的缺陷可第10页共16页4.3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各转动90°(保证各个面的缺陷均能被看到);4.4照明:100W 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 500mm~550mm,(照度达 600Lux~1000Lux)(勒克斯)。
5.使用的工具设备菲林片、卡尺、二次元、塞尺、3M600#胶纸、百格刀、铅笔、橡皮、酒精、放大镜、ROHS 检测仪及其他实验所需仪器及工治具按其说明和公司其它试验标准进行。
7.通用外注:1.下表所列各项缺陷均按其程度在所对应行后方框中打“√”标识其类别.2.下表所列缺陷之外的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以签样为准第11页共16页3.下表所列缺陷如可用软布擦去或气枪吹去的均不属缺陷第12页共16页共16页共16页8. 相关文件结构件的可靠性测试请参照--《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编号:XX-X XX-X XX9. 相关记录9.1.FROM-QMC -4129.2. F ORM-QMC-415《结构件样品测试报告》第 15 页共 16 页凸点不允许不允许参照限度样硅橡胶件不良缺陷污迹/色点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 参照限度样 暗痕 不允许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 麻木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缺胶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破裂、爆边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气泡 不允许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 溢胶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尺寸不符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偏心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黑粒脱落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荷重不良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注:1)直径小于 0.10mm 且间距大于 15mm 的点缺陷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