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第二章第一节基本概念
- 格式:docx
- 大小:111.67 KB
- 文档页数:7
contents •实验心理学基本概念回顾•被试间实验设计原理•被试选择与分组策略•实验材料准备与设备调试•数据收集、处理与结果呈现•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目录01实验心理学基本概念回顾实验心理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实验方法及其重要性实验方法重要性变量类型与控制策略变量类型实验心理学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的变量,因变量是研究者观察的变量,而控制变量则是为了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而需要控制的变量。
控制策略为了有效地控制实验中的变量,研究者可以采用多种控制策略,如随机化、双盲法、对照组设计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2被试间实验设计原理被试间实验设计定义及目的定义目的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不同组被试在相同或不同自变量水平下的表现,从而推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优点能够控制实验条件,减少误差;通过随机分配被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适用于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缺点可能存在被试间的个体差异;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实验者效应、期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较大的被试样本量。
适用场景适用于探究单一或少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适用于研究具有明确假设和可操作自变量的心理学问题。
优缺点分析及适用场景03被试选择与分组策略被试选择标准与程序被试选择标准被试来源被试数量01020304随机分组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确保两组被试在人口学特征上无显著差异。
匹配分组根据某些关键特征将被试匹配到不同组别,以减少实验误差。
分层随机分组在随机分组的基础上,根据某些特征将被试分层,然后在各层内进行随机分组。
注意事项确保分组过程公正、透明,避免主观偏见和实验误差;记录分组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验证。
分组方法及注意事项制定详细的实验指南和操作规范,确保所有被试接受相同的实验处理。
标准化实验程序控制额外变量双盲实验设计随机化和重复测量识别和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额外变量,如环境噪音、实验者效应等。
第05讲—透镜及其应用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 透镜1.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3.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甲乙注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或发散作用是和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的,并不是指光线的最终传播方向.5. 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如甲、乙两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6. 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考点2 三条特殊光线1. 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考点3 透镜应用5.照相机(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6.投影仪(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7.放大镜(1)原理:镜片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8.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考点4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2. 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3. 透镜成像时的三个物理量(1)焦距: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2)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3)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虚像大。
第05讲圆(核心考点讲与练)【知识梳理】一.圆的认识(1)圆的定义定义①: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O点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定义②:圆可以看做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2)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弦,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条弧都叫做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3)圆的基本性质:①轴对称性.②中心对称性.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①点P在圆外⇔d>r②点P在圆上⇔d=r①点P在圆内⇔d<r(2)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符号“⇔”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符号“⇔”的左端可以得到右端,从右端也可以得到左端.三.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注意:这里的“三个点”不是任意的三点,而是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而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圆.“确定”一词应理解为“有且只有”,即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圆,过一点可画无数个圆,过两点也能画无数个圆,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能画且只能画一个圆.四.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1)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2)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3)概念说明:①“接”是说明三角形的顶点在圆上,或者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②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③找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就是找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外接圆只有一个,而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却有无数个.【核心考点精讲】一.圆的认识(共4小题)1.(2021秋•余姚市期末)已知AB是半径为2的圆的一条弦,则AB的长不可能是()A.2B.3C.4D.52.(2021秋•越城区期中)如图中的数轴可以度量的直径,则圆形图片的直径是()A.5﹣1B.5﹣(﹣1)C.﹣5﹣1D.﹣5﹣(﹣1)3.(2021秋•余姚市期中)AB=12cm,过A、B两点画半径为6cm的圆,能画的圆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4.(2021秋•金华期中)已知圆O的面积为25π,若点P在圆上,则PO=.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共4小题)5.(2021秋•衢江区期末)已知⊙O的半径是3,若OA=3,则点A()A.在⊙O上B.在⊙O内C.在⊙O外D.无法判定6.(2021秋•开化县期末)已知⊙O的半径为2,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1.5,则点P在()A.圆外B.圆上C.圆内D.不能确定7.(2021春•柯城区校级月考)已知⊙O的半径r=2,PO=,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内B.点P在⊙O上C.点P在⊙O外D.不能确定8.(2021秋•宁波期末)在同一平面上,⊙O外有一点P到圆上的最大距离是8cm,最小距离为2cm,则⊙O的半径为cm.三.确定圆的条件(共1小题)9.(2020秋•镇海区期中)已知M(1,2),N(3,﹣3),P(x,y)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则以下P点坐标不满足要求的是()A.(3,5)B.(﹣3,5)C.(1,2)D.(1,﹣2)四.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共3小题)10.(2021•拱墅区校级三模)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60°,BC=6,则⊙O 的半径是.11.(2021秋•鹿城区校级期中)已知Rt△ABC中,∠C=90°,AC=5,BC=12,则△ABC 的外接圆半径是.12.(2022春•诸暨市校级月考)(1)请借助网格和一把无刻度直尺找出△ABC的外心点O;(2)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求出外接圆⊙O的面积.【过关检测】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1秋•西湖区期末)已知点A是⊙O外一点,且⊙O的半径为3,则OA可能为()A.1B.2C.3D.42.(2021秋•鹿城区校级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m,AD=4cm.若以点B 为圆心,以4cm长为半径作⊙B,则下列选项中的各点在⊙B外的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3.(2021秋•鹿城区校级期中)同一平面内,一个点到圆的最小距离为6cm,最大距离为8cm,则该圆的半径为()A.7cm或14cm B.2cm或14cm C.1cm或7cm D.1cm或6cm 4.(2021秋•越城区期末)已知⊙O的半径为4,点P是⊙O外一点,连结OP,那么OP 的长可能是()A.3.5B.3.9C.4D.4.15.(2021秋•杭州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若以点D为圆心,8为半径作⊙D,则下列各点在⊙D外的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6.(2021秋•鄞州区期末)如图,△ABC中,AB=AC=10cm,BC=12cm,AD⊥BC于点D,点P为AD上的点,DP=2,以点P为圆心6cm为半径画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A在⊙P外B.点B在⊙P外C.点C在⊙P外D.点D在⊙P内7.(2021秋•诸暨市期末)已知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5,若点P在圆内,则⊙O的半径可能为()A.3B.4C.5D.68.(2021秋•余姚市期末)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5,则此Rt △ABC的重心P与外心Q之间的距离为()A.B.C.D.9.(2021秋•滨江区期末)已知,线段AB=2,点C为平面上一点,若∠ACB=30°,则线段AC的最大值是()A.2B.2C.4D.10.(2021秋•婺城区期末)在△ABC中,∠B=45°,AB=6,给出条件:①AC=4;②AC=8;③外接圆半径为4.请在给出的3个条件中选取一个,使得BC的长唯一.可以选取的是()A.①B.②C.③D.①或③二.填空题(共7小题)11.(2021秋•长兴县期中)已知⊙O的半径长为10cm,若点P在⊙O外,则线段OP的长度为cm.(写出一个正确的值即可)12.(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中)已知⊙O的半径为5,点A到点O的距离为7,则点A在圆.(填“内”或“上”或“外”)13.(2021秋•上城区期中)已知点P到圆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11,最小距离为7,则此圆的半径为.14.(2021秋•江干区校级期中)已知⊙O的半径为3,且点A到圆心的距离是5,则点A 与⊙的位置关系是.15.(2021秋•越城区期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则此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16.(2019秋•温州校级月考)△ABC中,AB=AC=10cm,BC=16cm,若要剪一张圆形纸片盖住这个三角形,则圆形纸片的最小半径为cm.17.(2022•淳安县一模)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的5×5网格中,有四个点A,B,C,D,以其中任意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18.如图,圆O内接△ABC中,AB=AC,连接AO.(1)求证:AO⊥BC;(2)若AB=3,BC=6.求圆O的半径.19.如图,在△ABC中,AB=6,AC=3,BC边上的高AD=2,⊙O经过A、B、C三点,求⊙O的直径AE的长.20.(2021秋•潜山市期末)如图,△ABC中,∠ACB=90°,AC=6,BC=8,点O是AB 的中点.(1)若以点O为圆心,以R为半径作⊙O,且点A,B,C都在⊙O上,求R的值;(2)若以点B为圆心,以r为半径作⊙B,且点O,A,C中有两个点在⊙B内,有一个点在⊙B外,求r的取值范围.21.如图,O是△ABC的外心,AD⊥BC于D,求证:∠BAD=∠OAC.22.如图,在△ABC中,已知CM是∠C的平分线,△AMC的外接圆交BC于点N,若AC =AB,求证:BN=2AM.23.(2022•邵阳模拟)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O是△ABC的外接圆,BO的延长线交边AC于点D.(1)若∠ACB=60°,BC=8,求⊙O的半径;(2)当△BC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CD的大小.。
本体大讲堂第五讲---旧本体论与新本体论今天谈一谈本体与科学、本体与宗教、本体与道德、本体与艺术的基本关系,基本概念,这里面包括本体与哲学。
哲学里面有个本体论,这个本体论不是究竟,不是中道。
中道的本体论是究竟的本体论。
为什么说中道的本体论才是究竟呢?为什么说中道的本体论与哲学的本体论不是同一个本体论呢?因为中道的本体论要通过天人关系和天地关系的契证,也就是要通过大同履至上帝的启示,不单单是天人关系人这一方面的问题,而是要从天人两方面来谈本体,才是究竟的本体。
哲学在这方面不能彻底。
哲学只是人对事物的理解,而中道必须要具备人对事物的理解和天对事物的理解的两个方面,要两方面理解加起来才能产生本体论的大同履至中道契证,也就是天人之际的中道本体,这个际的本体对道德、对宗教、对科学、对艺术、对哲学都有更完整的理解。
如果单单是从人类的知识来谈本体,只从天人之际人的方面来谈本体,这里面就会有很大的缺憾:没有获得大同履至大帝启示,也就不会获得大同履至中道契证。
这两个方面没有得到,也就不能全面地谈本体关系。
刚才说到本体与宗教,首先是中西方文化里本体的两种来源,要把握中西方文化的两种根源。
中国文化的根源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合一合什么东西,一句话,就是合中道契证,现在就是合大同履至中道契证。
西方的基督教主要讲什么东西,很简单,就是讲上帝启示,现在就是讲大同履至上帝启示。
中国文化把握住了,就把握住了大同履至中道契证,西方的文化把握住了根源就把握住了大同履至上帝启示。
所以上帝和中道这两个东西要放到一起,我们才能够谈本体论。
这个本体论不是旧本体论,而是新本体论,新本论论就是“大坤道”的本体论。
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区别就在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地下贯下出了,同时地从天道中道和天道上帝下贯为地道中道和地道上帝。
中道和上帝在“大坤道”的地上相合了才能形成“大坤道”的坤道中道大道大同。
为什么现在的新本体可以谈科学、谈艺术、谈道德、谈宗教、谈哲学?因为它大道大同。
3.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救济已经作出的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事实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的,行政相对人有权提出国家赔偿,但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二)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为了达到某种行政目的,在其职权范围内采用希望、劝告、建议、指示等非强制性手段谋求行政相对人协助或合作的行政活动。
行政指导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
以行政相对人的自愿接受或配合为前提。
【2011·单选题】曹某在当地集镇市场临时贩卖鲜活鱼,当地工商局市场管理办公室公务员章某责令其交纳有关费用,曹某拒不交纳。
双方由此发生争吵,章某将曹某未卖完的鲜活鱼全部扣押,且将曹某打伤。
下列关于本案涉及的主体、行为和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章某是本案行政主体B.章某扣押曹某鲜活鱼的行为属于执行罚措施C.章某向曹某收取费用的行为属于行政事实行为D.章某个人应当就曹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二)基本制度1.信息公开制度凡是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信息资料,除法律规定应予保密的以外,行政主体及有关机构应依法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或组织均可依法获取。
2.回避制度【举例】《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比如,执法人员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3.行政调查制度(1)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2)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如果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证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4.告知制度如《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事先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5.催告制度催告制度首次在《行政强制法》中得以确立,是强制执行行政决定的前置程序,主要体现在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的催告、代履行的催告、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催告三个方面。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本章考试要点流水施工:了解:组织施工的方式及其特点。
熟悉:固定节拍、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和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
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流水步距及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流水施工(一)组织施工的方式(了解)考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工艺流程、资源利用、平面或空间布置等要求,施工方式可以采用依次、平行、流水等施工组织方式。
1.依次施工将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一个施工过程;当一个施工对象完成后,再顺序完成下一个施工对象,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施工对象。
其特点:(1)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长;(2)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有时间间歇,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2.平行施工组织几个劳动组织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按施工工艺要求完成各施工对象。
其特点:(1)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短;(2)如果每一个施工对象均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一个施工对象的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成倍地增加,不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
3.流水施工将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并按照施工过程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各专业队按照施工顺序依次完成各个施工对象的施工过程,同时保证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均衡和有节奏地进行,使相邻两专业队能最大限度地搭接作业。
(见P17 图2-1 施工方式比较图。
)其特点:(1)尽可能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比较短;(2)各工作队实现了专业化施工,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3)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同时使相邻专业队的开工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例题1】建设工程施工通常按流水施工方式组织,其特点之一是( )。
A.单位时间内所需用的资源量较少B.使各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简单D.同一施工过程的不同施工段可以同时施工答案:B【例题2】建设工程组织依次施工时,其特点包括( )。
A.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长B.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复杂D.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E.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作业答案:A、B、D(二)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略)(三)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除网络图外,主要还有横道图和垂直图两种。
1.流水施工的横道图表示法(P19)2.流水施工的垂直图表示法(P20)二、流水施工参数(掌握)流水施工参数,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一)工艺参数工艺参数主要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个参数。
1.施工过程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为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划分的粗细程度由实际需要而定,当编制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时,组织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可以划分得粗一些,施工过程可以是单位工程,也可以是分部工程。
当编制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时,施工过程可以划分得细一些,施工过程可以是分项工程,甚至是将分项工程按照专业工种不同分解而成的施工工序。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用n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
根据其性质和特点不同,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类:①建造类施工过程②运输类施工过程(不需要列入流水施工进度计划)③制备类施工过程(不需要列入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建造类施工过程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必须列入施工进度计划。
2.流水强度流水强度是指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也称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二)空间参数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
1.工作面工作面是指供某专业工种的工人或某种施工机械进行施工的活动空间。
工作面的大小,表明能安排施工人数或机械台数的多少。
工作面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专业工作队的生产效率。
2.施工段将施工对象在平面或空间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或流水段。
施工段的数目一般用m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
(1)划分施工段的目的划分施工段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流水施工。
将工程体划分成若干个施工段,为组织流水施工提供足够的空间。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专业工作队完成一个施工段上的任务后,遵循施工组织顺序又到另一个施工段上作业,产生连续流动施工的效果。
组织流水施工时,可以划分足够数量的施工段,充分利用工作面,避免窝工,尽可能缩短工期。
(2)划分施工段的原则①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②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③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④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
施工段数目过多,会降低施工速度,延长工期;施工段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工作面,可能造成窝工;⑤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需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
(三)时间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等。
1.流水节拍流水节拍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时间。
第j 个专业工作队在第i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一般用t j,i来表示。
流水节拍表明流水施工的速度和节奏性。
流水节拍小,其流水速度快,节奏感强。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主要由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以及在工作面允许的前提下投入施工的工人数、机械台数和采用的工作班次等因素确定。
流水节拍可分别按下列方法确定:(1)定额计算法已有定额标准时,可按公式(2-2)或公式(2-3)确定流水节拍。
(2)经验估算法2.流水步距流水步距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流水步距一般用K j,j+1来表示,其中j(j=1,2,……,n-1)为专业工作队或施工过程的编号。
如果施工过程数为n个,则流水步距的总数为n-1个。
流水步距的大小取决于相邻两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及流水施工组织方式。
确定流水步距时,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各施工过程按各自流水速度施工,始终保持工艺先后顺序;②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投入施工后尽可能保持连续作业;③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合理搭接。
3.流水施工工期流水施工期是指从第一个专业工作队投入流水施工开始,到最后一个专业工作队完成流水施工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例题3】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
A. 间歇时间B. 流水步距C. 流水节拍D. 提前插入时间答案B. 流水步距。
【例题4】下列属于流水施工工艺参数的是( )。
A.施工过程B.施工段C.流水节拍D.流水步距答案:A【例题5】施工段是用以表达流水施工的空间参数。
为了合理地划分施工段,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应使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的劳动量相差幅度不宜超过20%B.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和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C.施工段的界限应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D.在同一施工段内应满足组织多个专业工作队同时施工的要求E.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答案:B、C、E【例题6】流水步距的大小取决于( )。
A.相邻两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B.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C.参加流水的施工过程数D.流水施工的工期E.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答案:A、B(见p23)三、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流水节拍的特征将流水施工进行分类如图2-4所示。
(一)有节奏流水施工有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各自相等的流水施工,它分为等节奏流水施工和异节奏流水施工。
1.等节奏流水施工等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有节奏流水施工中,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都相等的流水施工,也称为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或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2.异节奏流水施工异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有节奏流水施工中,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各自相等而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尽相等的流水施工。
有以下两种:(1)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组织异节奏流水施工时,按每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之间的比例关系,成立相应数量的专业工作队而进行的流水施工,也称为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2)异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异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组织异节奏流水施工时,每个施工过程成立一个专业工作队,由其完成各施工段任务的流水施工。
也称为一般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二)无节奏流水施工无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全部或部分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相等的流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