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功能性尿失禁近期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6.93 KB
- 文档页数:2
盆底肌功能的指导训练技术【定义与目的】1.定义:盆底是支撑盆腔器官(膀胱、子宫、部分肠管)于正常位置。
盆腔肌肉控制着膀胱和直肠功能,其断裂或功能不良即可引起疾病,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就是有意识、有节奏地做骨盆底肌的收缩与放松运动。
2.目的:盆底肌肉因疾病或产后导致松弛是尿失禁主要原因,盆底肌肉松弛后尿失禁可继发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积水,最终造成肾脏功能受损或衰竭。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目的是提高盆底核心肌群肌力,改善尿失禁发生情况。
妇女进行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能提高盆底肌肉核心力量,减少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腔器官脱垂。
【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1)各类型性尿失禁。
(2)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康复病人。
(3)尿道、生殖道修补术辅助治疗。
(4)膀胱肿瘤(尿血)根治、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康复病人。
(5)中、晚期妊娠及产后妇女。
2.禁忌症(1)过度肥胖。
(2)老年痴呆症。
(3)严重的糖尿病。
(4)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5)膀胱出血(血尿)、尿路感染急性期和肌张力过高者。
【操作流程】【操作要点】1.盆底肌肉训练前准备(1)训练前准备:排空膀胱、全身放松。
(2)评估:训练前、训练后分别评定病人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等。
2.盆底肌肉训练方法(1)体位:坐位、站位、卧位。
(2)收缩部位:收缩及夹紧肛门口与尿道口(女性尿道口、阴道口),就像忍住大小便一样。
(3)持续时间:收缩与放松肌肉各维持5~10秒。
(4)训练次数:每日至少5次,每次5~10个轮回。
初期练习先从每日5次,逐步增加至每日10次。
(5)练习口诀:双膝分开前倾坐,想象正要坐起来;刻意收缩会阴口,努力维持到10秒;渐觉会阴有收缩,边做边数不憋气;12345678910,还原坐直松松腰;再来练习多一回,数到五回休息。
(6)配合仪器、物理治疗训练盆底肌。
【注意事项】1.盆底肌肉运动并不是腹部的收缩运动,因此在做运动时,请您用手摸摸腹部,腹部无明显的起伏、震动,您的收缩运动就做正确了。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作者:刘娟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60例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单纯给予盆低肌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排尿日记的最大排尿量(MVV)、总排尿次数(TOV)、总漏尿事件次数(LT)和ICI-Q-SF评分、最大逼尿肌不随意收缩压(MDUCP)、逼尿肌不随意收缩持续时间(DUCD)、Valsalva漏尿点压(PVLP)、最大尿道闭合压(MCP)和功能性尿道长度(SFL)。
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MVV、TOV、LT、ICI-Q-SF评分、MDUCP、DUCD、PVLP、MCP、SF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盆底肌电刺激;功能锻炼;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表现,多见于老年妇女,尿液在患者用力、打喷嚏、咳嗽时无法控制而泄漏。
研究表明,女性SUI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3]。
目前国内多采用手术治疗该病,但存在创伤大、花费高、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
本院现应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对老年女性SUI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12月的因盆底功能障碍(SUI)的老年妇女60例,行修补术后利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功能辅助康复训练。
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患者年龄50~67岁,平均(58±8)岁;病程7个月~28年;所有患者均诉在咳嗽、喷嚏、改变体位时出现不自主的漏尿;排除下尿路感染、糖尿病、膀胱阴道瘘、膀胱肿瘤和外伤的等造成尿道功能障碍的患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年5月第35卷第5期(总第425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林蔼云①李美玲①刘生发①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PES)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一2020年6月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B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PEFS治疗,对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和导尿次数)、尿流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RUV)、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尿流率(MFR)、膀胱内压力(BP)]、排尿症状评分(USDS、LUTS)和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BP、MBC、MFR和WT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而导尿次数、RUV、USDS评分和LUTS评分显著降低(P v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o结论:应用PES治疗NB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贮尿、排尿功能,缓解泌尿症状困扰程度以及下尿路症状,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doi:10.3969/j.issn.l001-568X.2021.05.0029中图分类号R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8X(2021)25-0289-24Clinical Study of Pelvic Floor Muscle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LIN As-yun,LI Mei-ling,LIU Sheng--a//Lhinesc Primar/Hedth Carr,2221,35(5):89-91,94Abstrr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in the treatment of eecrofecic blaCder(NB)after spinal cord injury(SCI).METHODS60patiectr aCmitted te targei from Jacuary2217te June2222were selected foe the study,acV they were divined inte ccntroi eroup anV study aeup acccrginv te the racVom numbee te-ble me t h o f w ith33cases in eacC aeup-Controi aeup was treatee with ccnvedtionai vedaCilitaUon,and study aeup was treatee with PEF ou the basis ofccutroi aeup.After4weeks of teatmeet,the urinatiou diaries(aveeae dailv urinatiou feqpedcy,averaaedailv sinvle urinatiou velume,dailv maximumsinale urinatiou velume,catheterization fequedcy),uedynamic inVicctors[esidud urine velume(RUV),maximum^8X0,c apacith(MBC),maximum urinc Cow rate(MFR),blaCder pressure(BP)],urinatiou symptom score(USDS,LUTS)and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 scce)were ccmpared betweea these two aeups.RESULTS After 4weeds of teatmedt,the averaae daCy urinatiou fequedcy,averaae dadu sinale urinatiou velume,daCy maxirnum sinaledrinatiou velume,BP,MBC,MFR aiui WTO-QOL-BREF scce in these two aeups were sivnificaxtlu nicreased cc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eatmeat while the catheterizatiou feqpedcy,RUV,USDS score and LUTS score were sivnificaxtlu decreased(P<0.05),ana the aCore innicators in stupy aeup were sivnificaxtlu Umeeqt from those in ccnWoi aeup durina the same perioU(P<0.05).CONCLUSION Pelvic C oos muscle biofeeddacy elecwicai stimulatiou for patiedts with nedeueqic blaXder ccu IU enectivelu improw the urinary stoeae ant urinatiou firnctiou,reliere urinae symptoms ant I owcs urinary tract symptoms,ant improw the quaUty of life of patiedtswith gooU appUcation vvlue.Keywords nedeuedic00X060pelvic Coor muscle,biofeedbacy electricai stimulatiouFirs i-author*s addres s Zhanaye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xi University,Zhanaye,Gansy,734400,China脊髓损伤(spinai ccrd injue,SCI)是指由外界直、间接等因素导致脊髓结构及功能损伤,致使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改变,也会增加社会经济损失叭神经源性膀胱(NB)是SCI后常见合并症之一,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顺应性降低、膀胱内压增高等,可引发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危险,增加患者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NB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神经调节技术等,但疗效存在一①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74000定争议現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PES)是近年来引进的新技术,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可视化信号和语音提示指导患者进行训练,提高了患者盆底肌训练的参与度及积极性,引导患者以可控的方式指导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叫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PES 治疗脊髓损伤后NB患者的效果。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本文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78例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尿失禁预防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方法取在我院住院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78例,排除多胎分娩、既往泌尿生殖疾病史、剖宫产和阴道手术史的临床资料。
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结果观察组产妇无尿失禁71例(91.03%),轻度尿失禁6例(7.69%),中度尿失禁1例(1.28%),无重度尿失禁,尿失禁发生率为8.97%,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重建产后盆底肌肉群和神经的功能,完成损伤的恢复,有效防止尿失禁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危险小、有效率高,是孕妇预防性护理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训练产后尿失禁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92-01本文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78例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尿失禁预防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住院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78例,排除多胎分娩、既往泌尿生殖疾病史、剖宫产和阴道手术史的临床资料。
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7岁,平均孕周(38.72±1.21)周,新生儿体重(3482.76±264.05)g,apgar评分为8~10分;观察组89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5岁,平均孕周(38.52±1.68)周,新生儿体重(3396.07±241.86)g,apgar评分为8~10分。
两组产妇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训练与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进行一般性的健康教育,护理辅导由产科护士进行,进行常规会阴护理。
双侧髂腰肌盆底加强联合手术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
吴茂军;吕方启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1997(037)012
【摘要】双侧髂腰肌盆底加强联合手术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71000)吴茂军吕方启韩德山1995年3月至1997年4月,我院采用双侧髂腰肌盆底加强、回肠浆肌瓣膀胱逼尿肌加强、锥状肌膀胱颈部悬吊等联合手术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6例,取得良好效果...
【总页数】1页(P12)
【作者】吴茂军;吕方启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4.540.5
【相关文献】
1.髂腰肌加强盆底肌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大便失禁 [J], 王家祥;范应中;王汴云;张谦;夏自强;李苏宁
2.髂腰肌加强盆底肌膀胱成形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 [J], 范应中;王汴云;王家祥;张谦;夏自强
3.全程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功能性尿失禁近期疗效观察[J], 侯立功;侯广军;耿宪杰;陈新让;黄敏
4.双侧髂腰肌囊扩张症的磁共振影像诊断特征分析 [J], 崔智慧;丁长青;白麟鹏;刘
文;潘荣雷
5.针灸联合Kegel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肌力、尿失禁次数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J], 王佳;姚婷婷;周倩;于磊;袁建林;刘飞;秦卫军;康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盆底肌训练方法盆底肌是人体内一组重要的肌肉群,它们位于盆腔底部,支撑着膀胱、子宫和直肠等器官。
盆底肌的健康状况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男性的尿失禁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盆底肌的训练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盆底肌训练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盆底肌的训练可以通过收缩和放松肌肉来进行。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非常方便。
具体操作方法是,收缩盆底肌持续5秒钟,然后慢慢放松肌肉,休息5秒钟,重复进行10次。
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耐力,对于预防尿失禁等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盆底肌的训练也可以通过Kegel运动来进行。
Kegel运动是一种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来进行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灵活性。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找到盆底肌,然后收缩肌肉持续5秒钟,放松肌肉5秒钟,重复进行10-15次。
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盆底肌的功能,预防盆底脏器脱垂等问题。
另外,盆底肌的训练还可以通过使用盆底肌训练器来进行。
盆底肌训练器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盆底肌训练的器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找到和锻炼盆底肌群。
使用盆底肌训练器进行训练,可以更加精准地锻炼盆底肌,提高训练的效果。
最后,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盆底肌的训练还可以通过瑜伽等运动来进行。
瑜伽中的一些体式和呼吸法可以有效地锻炼盆底肌,改善盆底肌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因此,可以适当地进行瑜伽练习,以帮助盆底肌的训练和保养。
总的来说,盆底肌的训练对于维护盆底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日常的训练和保养,可以有效地预防盆底脏器脱垂、尿失禁等问题的发生。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盆底肌的训练和保养,保持盆底健康。
尿失禁锻炼方法尿失禁,也称为尿道失禁或尿道过度活动,是指在没有意愿或者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中流出。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
因此,对于患有尿失禁问题的人来说,寻找合适的锻炼方法来改善尿失禁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尿失禁锻炼的方法包括盆底肌锻炼和膀胱训练。
盆底肌是支撑膀胱和肛门的重要肌肉,它对尿液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盆底肌的锻炼对于改善尿失禁症状非常有效。
盆底肌锻炼可以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来进行,这种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提高尿液的控制能力。
其次,膀胱训练也是尿失禁锻炼的重要部分。
膀胱训练主要包括定时排尿和延长排尿时间。
通过定时排尿,可以帮助膀胱逐渐适应固定的排尿时间,从而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延长排尿时间则可以增加膀胱的容纳能力,减少尿液残留,降低尿失禁的风险。
此外,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改善尿失禁症状的重要方法。
避免饮用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避免过度饮水和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可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也对改善尿失禁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最后,尿失禁锻炼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只有持续进行盆底肌锻炼和膀胱训练,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尿失禁症状。
同时,也需要耐心等待效果的显现,不要轻言放弃。
在锻炼过程中,可以寻求专业医生或者康复治疗师的帮助,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锻炼指导和建议。
总之,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问题,但并不是不可改善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改善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每一位患有尿失禁问题的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摆脱尿失禁的困扰,重拾健康和自信。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研究孙航,郭继梅*,吕玲,朱高香(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青岛266002) 摘要: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并分析㊂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20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盆底肌锻炼治疗的8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接受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的112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治疗后每3㊁6㊁9㊁12个月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尿漏情况㊁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并分析㊂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1h 尿垫试验及盆腔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3㊁6㊁9㊁12个月两组患者1h 尿垫试验及盆腔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12个月内对照组尿漏复发8例(占9.09%),观察组尿漏复发1例(占0.89%),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4)观察组满意率为95.54%,对照组满意率为85.2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㊂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明显临床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㊂ 关键词: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中图分类号:R714.2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6-0108-02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GSF19107)作者简介:孙航(1969-),女,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㊂从事妇产科研究㊂*通信作者E-mail:guojimei71@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人体腹压随着咳嗽㊁喷嚏等动作增高时,引起尿液不自主由尿道外口溢出,中老年女性的发病率较高〔1〕㊂相关文献报道显示〔2〕,女性患压力性尿失禁后,往往重视程度不足,未及时治疗,从而出现就诊率低及治疗依从性差的情况,导致病情延误而造成预后不良,同时该病也给女性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出现紧张㊁悲观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羞耻感,使得生活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㊂可见,寻找积极有效缓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基于上述主要原因,笔者对我院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20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盆底肌锻炼治疗的8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接受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的112例患者归为观察组㊂其中对照组年龄39~68岁,平均(51.45±4.23)岁;治疗前盆底肌肌电图评估总分(61.55±5.12)分;1h 尿垫试验(11.05±4.36)g㊂观察组年龄38~70岁,平均(52.46±5.32)岁;治疗前盆底肌肌电图评估总分(62.48±4.35)分;1h 尿垫试验(10.23±3.12)g㊂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㊂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标准〔3〕;(2)合并泌尿系恶性肿瘤者除外;(3)合并泌尿系结石,膀胱阴道瘘等影响膀胱正常功能者除外;(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除外;(5)所选患者对本调查研究知情并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 研究方法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不接受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器治疗,因而只进行盆底肌锻炼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患者自主做收紧阴道及肛门的动作,每次动作时间间隔3s 后放松,每天做30min,5周为1个疗程㊂观察组采用南京麦澜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4PLUS 低频电刺激治疗仪,接受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打开盆底生物反馈训练系统,选择压力性尿失禁训练标准模式,在下腹部与阴道内置入感应电极,采集盆底肌肌电信号后通过生物电流刺激进行盆底肌肉㊁逼尿肌训练,同时配合做肛门收缩动作,5周为1个疗程,患者完成生物反馈㊁电刺激治疗后在家继续行盆底肌锻炼治疗,治疗方法及疗程同对照组㊂1.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1)治疗前尿漏及盆腔肌力情况;(2)治疗后每3㊁6㊁9㊁12个月尿漏情况;(3)治疗后12个月漏尿复发情况(1h 尿垫试验漏尿量≥2g,即判定为病情复发);(4)治疗后每3㊁6㊁9㊁12个月盆底肌力改善情况;(5)患者满意率㊂其中尿漏情况通过尿垫试验判断,即在1h 尿垫试验结束时,测尿垫重量,与试验前尿垫重量的差值<2g 为基本干燥;2~10g 为轻中度漏尿;>10~15g 为严重漏尿;>15g 为重度漏尿〔4〕㊂患者满意率评分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按总分100分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中,非常满意≥90分,较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非常满意数+较满意数=满意数㊂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尿漏情况比较 通过1h尿垫试验判断尿漏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1h尿垫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㊁6㊁9㊁12个月两组患者1h尿垫试验比较,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12个月内对照组尿漏复发率(0.89%, 1/112)明显高于观察组(9.09%,8/88),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2.2 盆腔肌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盆腔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㊁6㊁9㊁12个月,两组患者盆腔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㊂2.3 患者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71例㊁较满意36例㊁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95.54%(107/112),对照组非常满意42例㊁较满意33例㊁不满意13例,满意率为85.23%(75/88)㊂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P<0.05)㊂表1 两组患者1h尿垫试验比较(g)组别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治疗12个月对照组(n=88)11.05±4.362.08±1.022.38±1.243.02±1.413.96±1.35观察组(n=112)10.23±3.121.65±0.981.28±1.011.15±0.961.89±0.59 t/χ2 1.490 3.025 6.91411.13414.561 P0.1380.0030.0000.0000.000表2 两组患者盆腔肌力评分比较(分)组别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治疗12个月对照组(n=88)61.55±5.1267.48±5.2471.22±4.2473.49±3.4575.05±4.14观察组(n=112)62.48±4.3569.25±4.0673.55±3.6176.25±4.3178.69±3.52 t 1.388 2.642 4.195 4.899 6.716P0.1670.0090.0000.0000.0003 讨论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断悬吊术㊁经阴道膀胱颈悬吊术等,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肉训练㊁盆底肌肉电刺激㊁生活方式调整,以及药物治疗等〔5〕㊂相关报道显示〔6〕,手术治疗尿失禁的并发症较为严重,且复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因而临床往往首选非手术治疗㊂在非手术治疗方法中,盆底肌肉锻炼较为简单易行,且方式也较为灵活,它可通过改良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提肛运动,或是瑜伽锻炼等来实行,但因其疗程较长,自律性要求较高,部分患者往往难以坚持,出现依从性差的情况,从而影响预后㊂近年来,多篇临床研究报道〔7-8〕显示,利用生物电刺激反馈的方法可使盆底肌肉群主动或被动锻炼,从而改善盆腔肌力,减少尿漏发生,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㊂一方面,该方法简单易行,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该方法可根据患者盆底肌力的不同,选用不同频率的电刺激来帮助患者完成盆底肌肉群的主动或被动锻炼,从而达到最佳强度的锻炼模式,此外,对于无法准确掌握盆底肌主动锻炼的女性患者,依赖盆底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仪可以更准确的完成盆底肌锻炼,尤其是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锻炼互相配合的情况下,患者更容易养成正确锻炼的习惯,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也得到改善㊂基于广大同仁临床实践所取得的可靠依据,以及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优势,笔者通过对我院200名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观察,用客观数据充分证明了,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即显著了改善了患者的尿漏情况,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盆底肌力,减少了尿漏复发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可见,该治疗方案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具有明显临床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㊂参考文献:〔1〕 罗德毅,沈宏.女性尿失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10):1002.〔2〕 李志毅,朱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现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3):161.〔3〕 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0.〔4〕 赵祥虎,马明,徐亮等.呼吸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6):720.〔5〕 张倩倩,张敬坤,黄向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5):336.〔6〕 张艳,黄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运动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54.〔7〕 貟艳丽,徐玲娣.生物反馈㊁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4):4001.〔8〕 蔡月红,赵霞,王英红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8):4661.(收稿日期:2019-03-26;修回日期:2019-05-09)。
盆底康复肌肉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技术及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技术联合盆底肌锻炼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在2012年5月1日-2014年5月30日期间治疗的3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广州杉山)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利用盆底肌肉康复器锻炼法、电刺激法和生物反馈法联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对照组患者选单独使用其中任意一种方法或使用任意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随访及问卷调查测定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盆底肌肉阴道动态压力、肌力、疲劳度及尿垫试验情况,进而综合评价盆底康复肌肉治疗方法对于压力型尿失禁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盆底肌肉康复器锻炼法、电刺激法和生物反馈法联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后,显效95例,有效4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患者经单独使用其中任意一种方法或使用任意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后,显效57例,有效36例,无效57例,总有效率为6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物反馈技术及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技术联合盆底肌锻炼法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一种有效的、安全、具有可重复性、患者无痛苦、治愈率较高的方法。
标签:生物反馈;神经肌肉刺激;盆底肌锻炼;压力性尿失禁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可知,产妇产后盆底肌肉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盆底肌肉损伤可引起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阴道松弛、性快感减弱等一系列临床综合表现,其中压力性尿失禁较为多见[1-2]。
妊娠与分娩是盆底肌肉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据国际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1%~57%,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上升至70%以上。
国内学者对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不够深入,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是盆底肌肉康复器锻炼法、电刺激法和生物反馈法,使用单一的方法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