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审查要点附表4.11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4
施工图会审要点4、给排水及暖通专业(1)设计文件是否齐全、是否清楚、图纸内容有无遗漏或差错;(2)设计有无明确应遵循的施工规范、标准;(3)审查图纸中设备、管道及管道附件选用和布置是否合理、可靠,是否便于施工。
操作和检修。
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或新设备则应审核其是否满足工艺上的要求且技术经济是否可行,设备材料供应有无问题;(4)审核图纸中的平面尺寸、走向、标高、管径、坡度的标注是否正确、清晰、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是否一致;(5)埋地管道的埋置深度、形式,与建构筑物基础、道路及其它管线的水平净距和交叉净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6)设计有没有为设备、管道、管配件的安装、操作、维修留有必要的空间。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土建结构中是否预留了安装和维修的孔洞,有无考虑必要的维修和起吊设施,结构图中预留孔洞的位置与工艺图是否一致;(7)管道穿越地下室,水池等构筑物墙、地面及穿越伸缩缝、沉降缝是否采取了可靠的防水措施和技术措施;(8)对有可能伤及人体的设备、管道设计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9)设备运行中会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超标的噪音、如是、设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消音和减震措施;(10)管道的材质和试验压力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11)不同使用功能的部位应单独供水、单独设置水表计量。
每户(包括商铺)1表,户表必须出户。
每根立管供水户数不超过20户。
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水的,其水表必须设在水表井内。
(12)给水系统生活储水箱、消防水池不得共用给水引入管。
生活储水箱引入管应在室外加水表。
卫生防疫站要求:生活贮水箱及附件应为对水质无不良影响且经久耐用的材料。
水箱间、水泵间地面应有排水设施,不得积水。
箱顶距板底距离不小于0.8米。
水箱周边应有不小于0.6米的间距。
水箱溢流管、通气管口应有不锈钢丝/铜丝网,进水管应符合防污染要求,水箱应有信号管接至物业值班室,溢流管、泄水管不应与排水管直接连接。
水箱盖板应上锁。
(13)排水系统排水管出户方向应结合室外排水管布置和化粪池位置统筹考虑,尽可能朝同一方向出户,重力流排水出户管口径一般比所接立管放大一号。
施工图各专业审查要点一、总则1.为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特制定施工图设计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要点。
2.本要点供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技术性审查时使用。
3.施工图技术性审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3.2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成本是否合理。
3.3是否符合集团产品系列化要求。
3.4是否采用集团已发布部品标准及技术标准。
3.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要求。
4.本要点所涉及标准内容以现行规范规程内容为准。
二、建筑专业首先需要审查的是施工图和详规方案文件(或初步设计文件)、建标、指标控制(经济技术指标、建安指标)的符合程度,必须严格符合,不得有出入,施工图设计单位如需调整必须有经过我方书面确认的函件。
然后是图纸的图幅图签是否符合标准,图纸的内容是否缺项,必须包括:总说明、说明、消防、节能、构造做法表、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大样详图等。
其次是各项图纸的细节检查:1总平面图1.1建筑总尺寸及后退红线尺寸是否齐全准确。
室内外标高是否齐全准确。
建筑间距是否标注齐全准确并符合规范。
消防登高面、消防车道的宽度及高度、转弯半径及回车场尺寸是否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道路、绿化、场地、挡土墙、排水方向及坡度等是否表示清楚。
2.主要平面纵横柱网,承重墙的轴线号及尺寸是否齐全、准确。
与结构及设备专业有关图纸是否一致。
内隔墙定位尺寸和厚度,门窗洞口定位尺寸、宽度尺寸是否齐全、准确。
构造柱是否标注明确。
与结构专业图纸是否一致。
门窗编号、门的开启方向是否准确、合理,并与门窗表核对无误。
与电气专业图纸是否一致。
防火分区、防火墙、防火门的设置是否符合防火规范;疏散楼梯、袋形走道等设计是否符合防火规范。
与通风专业图纸是否一致。
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标高、不同楼地面高差的标高是否齐全、准确。
《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3.1强制性条件《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中第4.1.3、4.1.7、4.9.1、4.11.7、4.11.17条,具体条文从略。
3.2 基本规定3.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1.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应符合建筑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相关规定,并应满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及图样》08FJ06的要求;图纸表达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的规定。
2.战时各出入口、连通口、通风口,宜有比例不小于1:50的结构详图,主要表示防护密闭们、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门框墙位置及配筋,以及扩散室、临空墙、防护单元间隔墙等配筋。
3.采用平站转换设计的防空地下室,应提供转换部位、方法及具体实施措施的施工详图。
4.设计文件应提供本要点附录A中底A.2节规定的内容。
3.2.2 设计依据1.防空地下室的防护类别、抗力级别等应与当地人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文一致。
2.设计采用的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中引用的其他标准(含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应为有效版本。
3.设计采用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抗浮设计水位等应与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致。
3.2.3 结构设计总说明每一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子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若防空地下室与其上部的地面建筑为同一个子项,可与地面建筑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合写,也可专门列一小节,说明地面建筑设计总说明中未包含人防设计的内容。
申报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性审查时,宜提供供审查使用的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总说明。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防空地下室的平时功能、战时功能,防护单元划分及各防护单元的抗力级别等。
2、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防空地下室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遵循的标准、规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面建筑抗震设计条件等。
(建筑工程管理)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3.1强制性条件《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中第4.1.3、4.1.7、4.9.1、4.11.7、4.11.17条,具体条文从略。
3.2基本规定3.2.1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1.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应符合建筑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相关规定,并应满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及图样》08FJ06的要求;图纸表达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的规定。
2.战时各出入口、连通口、通风口,宜有比例不小于1:50的结构详图,主要表示防护密闭们、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门框墙位置及配筋,以及扩散室、临空墙、防护单元间隔墙等配筋。
3.采用平站转换设计的防空地下室,应提供转换部位、方法及具体实施措施的施工详图。
4.设计文件应提供本要点附录A中底A.2节规定的内容。
3.2.2设计依据1.防空地下室的防护类别、抗力级别等应与当地人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文一致。
2.设计采用的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中引用的其他标准(含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应为有效版本。
3.设计采用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抗浮设计水位等应与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致。
3.2.3结构设计总说明每一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子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若防空地下室与其上部的地面建筑为同一个子项,可与地面建筑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合写,也可专门列一小节,说明地面建筑设计总说明中未包含人防设计的内容。
申报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性审查时,宜提供供审查使用的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总说明。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防空地下室的平时功能、战时功能,防护单元划分及各防护单元的抗力级别等。
2、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防空地下室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遵循的标准、规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面建筑抗震设计条件等。
附表1
湖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一(居住建筑)
一、建筑工程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项目名称单位子项名称体形系数
点式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层数
条式建筑物单位子项建筑面积(㎡)层数
二、围护结构技术措施基本情况
项目传热系数限值K[W/(㎡·K)] 热惰性指标D
平均窗墙面
积比
节能做法的(平均)传热系数
K
[w/(㎡·K)] D≥2.5 D≥3.0
屋顶≤0.8 ≤1.0
外墙南≤1.0 ≤1.5 北≤1.0 ≤1.5 东≤1.0 ≤1.5 西≤1.0 ≤1.5
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南偏东30°至偏西30°
北偏东60°至偏西60°
东偏北30°至偏南60°遮阳:有无西偏北30°至偏南60°遮阳:有无天窗≤4.0
户门(含阳台门非透明部分)≤3.0 分户墙≤2.0 楼梯间隔墙封闭式开敞式楼板≤2.0 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1.5
外窗及阳台门气密性能
建筑物层数气密性等级1-6层
7层及7层以上
主要节能措施
外墙
保温型式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其它☐
外墙饰面涂料☐面砖☐保温材料种类
屋面屋顶类型平屋顶☐坡屋顶☐保温材料种类
外窗
窗框型材PVC塑料普通☐ PVC塑料低辐射☐金属材料☐断热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低辐射☐其它☐
窗玻璃材料中空☐ Low-E☐窗玻璃厚度(mm) 5mm☐ 6mm☐中空空气层(mm)
6A ☐9A ☐ 12A☐
15A ☐>20A ☐架空或外挑楼板保温材料种类
选用厚度
(mm)
结论(是否符合标准)
体形
系数
屋面外墙
底部架
空
楼板
分户墙、
楼板
户门
屋顶透明部分外窗气密性能
传热
系数
遮阳
系数
面积
百分比
窗墙比传热系数外窗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是☐否☐
专业节能设计结论设计人日期建筑审查意见审查人日期
湖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二(公共建筑)
一、建筑工程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查单位
项目名称单位子项名称
建筑类型层数
地上3层局部
地下局部
总建筑面积(m2)
特殊区域面积
(含地下室等)
单位子项建筑面积(m2)
二、围护结构技术措施基本情况
执行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相关规定等情况
外围
护结
构
项目限值(标准指标)实际结果(计算值)
传热系数
K值
W/(㎡.K)
屋面≤0.70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1.0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1.0
热阻
(㎡.k)/W
地面≥1.2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1.2
屋顶透明
部分
传热系数(K值)≤3.0
遮阳系数(SC)≤0.40
面积(%)≤20%
其余部位
说明
气密性能
外窗分级 4
透明幕墙分级 4
外门门斗☐旋转☐中空☐其它☐
外墙、屋面热桥部位技术措施外墙:有☐无☐屋面:有☐无☐中庭夏季通风、排风机械☐自然☐
透明幕墙通风形式可开启部分:有☐无☐通风换气装置:有☐无☐
外窗
(包括
透明幕
墙)
朝向
实际窗墙面积比
(计算值)
实际传热系数
(计算值)
遮阳系数
(加权平均
值)
可见光透射比
(计算值)
可开启面积≥
30%(计算值)
遮阳形式东内☐外☐固定☐活动☐
南内☐外☐固定☐活动☐
西内☐外☐固定☐活动☐
北内☐外☐固定☐活动☐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权衡判断
参照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m2)
设计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m2)
主要节能措施
外墙
保温型式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其它☐
外墙饰面涂料☐面砖☐保温材料种类
屋面屋顶类型平屋顶☐√坡屋顶☐保温材料种类
外窗
窗框型材PVC塑料普通☐ PVC塑料低辐射☐金属材料☐断热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低辐射☐其它☐
窗玻璃材料
中空☐√
Low-E☐
窗玻璃厚度(mm)
5mm☐
6mm☐√
中空空气层(mm)
6A ☐9A ☐√ 12A☐
15A ☐>20A ☐架空或外挑楼板保温材料种类选用厚度(mm)
结论
(是否符合标准)屋面外墙
架空
或外挑
楼板
地面
地下室
外墙
屋顶透明部分外窗气密性能
传热
系数
遮阳
系数
面积
百分比
窗墙
比
传热
系数
遮阳
系数
可见光
透射
可开
启
面积
外窗
透明
幕墙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是☐否☐
专业节能设计结论设计人日期建筑审查意见审查人日期
附表3
湖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三(空调、通风、采暖系统)
一建筑工程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查单位
项目名称子项目名称
二主要功能分区设计参数
各功能分区名称空调区域
建筑面积
㎡
室内
温度
℃
相对
湿度
%
人员
数量
人
新风
量
m3/h
冷负荷
指标
W/ ㎡
总
冷负荷
KW
热负荷指标
W/ ㎡
总
热负荷
KW
负荷发生时
段
合计:
空调区域总建筑面积㎡总冷负荷KW 总热负荷KW 冷负荷指标W/ ㎡热负荷指标W/㎡
三主要能耗参数
系统最大供冷量KW供冷及输送系统最大总运行消耗供热及输送系统最大总运行消耗
系统最大供热量KW燃油kg/h 耗电KW 燃油kg/h 耗电KW
末端最大总风量M3/h燃气M3/h 耗水T/h 燃气M3/h 耗水T/h
末端最大总功率 KW单位耗气(油)量产冷量KW/M3单位耗气(油)量产热量KW/M3
单位耗电量送风量M3/KW单位耗电量产冷量 KW/KW 单位耗电量产热量 KW/KW
四冷热源形式
供热设备
能源形式单台额定制热量(kW)台数(个) 热效率(%)燃煤☐燃油☐燃气☐电热器☐
水源热泵☐风冷热泵☐其它☐
燃煤☐燃油☐燃气☐电热器☐
水源热泵☐风冷热泵☐其它☐
燃煤☐燃油☐燃气☐电热器☐
水源热泵☐风冷热泵☐其它☐
供冷设备
机组类型冷却方式单台额定制冷量(kW)台数(个)COP (W/W)
离心☐螺杆☐活塞/涡旋☐
溴冷机☐直燃机☐
水冷☐
风冷☐
离心☐螺杆☐活塞/涡旋☐
溴冷机☐直燃机☐
水冷☐
风冷☐
离心☐螺杆☐活塞/涡旋☐
溴冷机☐直燃机☐
水冷☐
风冷☐
单元式空调
机组类型单台额定制冷量(kW)能效比(W/W)多联机☐管道机☐分体机☐
水环热泵系统☐
接风管☐
不接风管☐
多联机☐管道机☐分体机☐
水环热泵系统☐
接风管☐
不接风管☐
多联机☐管道机☐分体机☐
水环热泵系统☐
接风管☐
不接风管☐
五输送能耗参数
空调冷(热)水系统空调冷却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
(取余压最大的一个风系统)供冷工况供热工况系统最大送水量M3/h
系统最大送水量M3/h系统最大送水量M3/h水泵扬程KPa系统风量M3/h 水泵扬程KPa水泵扬程KPa冷却环路总管长m空调器余压Pa 最不利系统总管长m 最不利系统总管长m 冷却塔进出水高差m 最不利风管长m 输送能效比Kw/Kw 输送能效比Kw/Kw 单位冷量输送能耗Kw/Kw 单位风量输送能耗kW
结论 (是否符合节能要求)
空调是否进行了设计
采暖是否
进行了设计
是否提供了负荷
计算书
负荷设计
是否合理
系统方案
是否合理
供冷方案
是否合理
供热方案
是否合理
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水系统方案是否合理风系统方案
是否合理
冷水输送
能效比
热水输送
能效比
冷却水输送
能效比
空调风输送
能效比
是否满足
计量要求
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专业节能设计结论设计人日期
暖通审查意见审查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