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期末复习第三单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教育部2017年1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数据显示,2016年留学回国人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幅为58.48%。
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近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
第三次“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注]第一阶段,2004—2010年;第二阶段,2011—2013年;第三阶段,2014—2016年。
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46%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
而这些留学回国就业者选择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5.85%)和民办企业(17.42%)。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则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其实不仅仅是留学生,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也选择回国发展。
世界著名化学生物传感器专家张学记响应祖国召唤,毅然选择了“回家”。
“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回国后,我觉得更有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好。
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
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很多留学生更加笃定回国的信念。
曾有媒体这样表述:“20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20年后回国,因为我需要祖国。
”(摘自《参考消息》2017.10)材料二:在中国留学生归国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来中国学习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在中国留学的国外学生总人数为44万人,相较于2012年增加了35%。
英国《独立报》刊文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超越英国,成为海外学生留学的第二选择。
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政府做出的努力、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为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项目,是造成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
高中英语必修三课后习题Unit3SectionⅠ—WarmingUp,Pre-readingUnit3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SectionⅠ—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单句填空1.You didn’t bother me. the contrary,I like your company.答案On2.Jack could not account his foolish mistake.答案for3.Tom was about to close the window his attention was caught by a bird.答案when4.The fact is they went to Shanghai by plane,which accounts for their early arrival.答案that5.Most importantly,parents should choose proper ways to bring their children.答案up6. is your fault to make such a foolish mistake at such an important party.答案It7.(base) on the results and data in the questionnaire,the new book took Professor Gu two years to complete.答案Based8.Jim’s father didn’t permit him (join)the school football team.答案to join9.While (wander) around on the street,the beggar caught sight of a purse lying on the ground.答案wandering10.I found that Jane (seat) at the desk,doing her homework carefully.答案was seated二、同义句转换1.A:To tell you the truth,I forgot all about your request.B:,I forgot all about your request.答案To be honest2.A:The heavy snow was the reason why he was late for class.B:The heavy snow his being late for class.答案accounted for3.A:I came across the first letter to my wife while tidying my books.B:I found the first letter to my wife while tidying my books.答案by accident4.A:While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the student looked at the blackboard without moving his eyes.B:While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the student the blackboard.答案stared at三、完成句子1.日本市场占该公司收入的35%。
全国通用2023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3DiverseCultures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______ the cold, thin air and low oxygen levels also can cause mountain sickness.A.On behalf ofB.Apart fromC.In terms ofD.Except for答案:B考查介词短语辨析。
句意:除了寒冷之外,稀薄的空气和低氧水平也会引起高山病。
A. On behalf of代表;B. Apart from除……之外(包括);C. In terms of就……而言;D. Except for除……之外(不包括)。
除了寒冷之外,还包括稀薄的空气和低氧水平会引起高山病。
故选B项。
2、It _______ to me that he was going to have a meeting that afternoon.A.occursB.is occurredC.occurredD.was occurred答案:C考查动词。
句意:我忽然想到他那天下午要去开会。
因occur是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形式,故排除B、D项;由时间状语that afternoon可知,此句要用一般过去时,故选C项。
3、If _____ green, the door might look more beautiful.A.paintB.paintedC.to paintD.painting答案:B考查省略句。
句意:如果漆成绿色,门看起来会更漂亮。
状语从句中,若从句的主语与主句的主语一致,谓语是be动词的某种形式时,可省去从句中“主语+be”部分。
从句中主语为door与paint构成被动关系,省略了主语与be动词后只剩下过去分词painted。
故选B。
4、E-sports enthusiasts are taking steps to ________ old notions about video games and some even ________ this activity as a potential career.A.strike; recognizeB.shatter; perceiveC.discard; admitD.bury; predict答案:B考查动词词义辨析。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训练及答案高一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训练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行伍(hánɡ)数罟(ɡǔ))洿池(kuā)阿谀奉承(yú)B.跬步(kuǐ) 针砭(biān)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C.骐骥(qí) 句读(dòu)颁白(bān) 万乘之势(shènɡ)D.驽马(nú) 郯子(tán)归顺(ɡuī) 比权量力(liànɡ)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尽心焉耳矣B.古之学者必有师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6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C、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习题及答案高中英语必修三习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 每小题1. 5分, 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man envy the woman?A. She does well in cooking.B. She often eats in the restaurant.C. She is highly successful in business.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when she saw the sharks teeth?A. She was amazed.B. She was sad.C. She was angry.3. How did the woman arrive there?A. By sea.B. By air.C. By train.4. What should the two speakers do first?A. Cut the grass.B. See a film.C. Do some cleaning.5. Where will the man see the woman?A. At home.B. In the car.C. At the school gate.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 5分, 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 听完后, 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高二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练习(人教版)【导语】高中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xx一直陪伴您。
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行伍(háng) 跬步(kuǐ)锋镝(dí) 锲而不舍(qiè)B. 逡巡(qūn) 鞭笞(chī)句读(dòu) 经传(zhuàn)C. 氓隶(méng) 劲驽(jìn)瓮牖(yǒu) 参省(xǐng)D. 中规(zhòng) 槁暴(pù)遗镞(zú) 老聃(dān)解析:C项,“劲”应读jìng。
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③以致天下之士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A.①③⑤B.②⑥⑦C.③④⑤D.②④⑧解析:①“然而”意为“这样,那么”; ②“肥饶”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以致”意为“用来招纳”。
④“逡巡” 与现代汉语相同;⑤“以为”意为“把……设为”;⑥“用心”意为“使用心力”;⑦“从而”意为“跟随并且”;⑧“先后”与现代汉语相同。
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①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解析:A项,①连词,表递进,并且;②连词,表转折,却。
B项,①连词,表因果,所以;②形容词,原来的。
C项,①代词,它的;②副词,大概。
D项,①②都是助词,的。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1第三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 =“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 =“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 =“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A 与B 互斥且为对立事件B 。
B 与C 互斥且为对立事件C. A 与C 存在有包含关系D. A 与C 不是对立事件2.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连续抛掷1000次,那么第999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
9991 B.10001C 。
1000999 D 。
213。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出现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21 B 。
41 C 。
31D. 814.甲、乙两人随意入住两间空房,则甲乙两人各住一间房的概率是( ). A 。
31B.41 C 。
21D.无法确定25. 口袋内装有一些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0.42,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28,那么摸出黒球的概率是( ). A 。
0.42 B 。
0.28 C 。
0.3 D. 0.76. 已知地铁列车每10 min 一班,在车站停1 min 。
则乘客到达站台立即乘上车的概率是( ).A .101 B .91 C .111 D .817。
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以下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该思想是( )A. 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C. 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D. 儒家思想3、在古希腊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自己,研究自我”。
下列言论中,与材料中所说的“追求”一致的是( ) A.格物致知 B. 知识就是感觉C.人是万物的尺度D.认识你自己4、希腊智者克里底亚提出:“当人们还不会安排生活,只象野兽一样听任暴力的支配之时,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之时,我想人们才诉诸惩罚性法律,使公正的裁判主宰一切,抑止暴力并给罪犯以惩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5、苏格拉底分析某思想观点时说:“其旨在表达知识即感受,即事物对于你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苏格拉底所评价的观点 ( ) 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主张反对忽视道德、追求功利C.体现了对理性和思想自由的追求D.第一次把人从神权束缚下解放出来6、普罗泰格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依据这种观点,他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它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B.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C.他忽视了人在现实中的地位D.他重视人而怀疑神7、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句画线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②臣具以表闻③不过数仞而下④彼于致福者⑤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⑥雄州雾列⑦时矫首而遐观⑧或棹孤舟A. ①⑥/②④⑤/③⑦⑧B. ①⑥⑦/②④⑤/③⑧C. ①⑥⑦/②⑤/③④⑧D. ①⑥/②④⑤⑦/③⑧【答案】B【解析】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②闻使动用法使……闻③下名词作动词向下落④致使动用法使……到来⑤屈使动用法使……委屈⑥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⑦时名词作状语常常⑧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所以划分为①⑥⑦/②④⑤/③⑧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2)对下列句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人非生而知之者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A.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传授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文辞休止和停顿处D. 君子不齿不齿羞与为伍看不起【答案】A【解析】(1)A项句意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答案】C【解析】(2)①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②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乎介词相当于“于” ④乎语气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呢”故选C【答案】D【解析】(3)D项关于“缺少从师风尚的原因”的第一条表述不正确属无中生有【答案】(4)①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②(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解析】(4)①耻以......为耻惑糊涂②卑低与“高”相反羞以......为羞谀阿谀、奉承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2)诗歌尾联为后世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A. “水边旌旆卷秋风”突显了阅兵场面的盛大威武秋风猎猎营造出了“沙场秋点兵”的悲壮氛围B. “书生又试戎衣窄”写书生出身的诗人被阅兵的气氛感染穿上了紧身的军装投入到阅兵活动中C. “山郡新添画角雄”大意是山城新添的号角声音格外雄壮一个“雄”字从听觉上衬托出了阅兵的宏大气势D. 第三联由实及虚诗人想到早年抗金良策被废弃、近年幕府生活功名未就的处境心中不免涌上哀愁E. 诗歌前两联描写检阅场面具体真实诗人的情感由“嘉州大阅”展开逐联高涨结尾处达到了高潮【答案】A, E【解析】(1)A项“悲壮氛围”错中国古代的战役一般发生在秋季这一时期农忙结束粮食充裕战马肥壮战争的条件成熟了“沙场秋点兵”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E项“结尾处达到了高潮”错尾联表达的是作者的雄心壮志透露出诗人无所作为的失意【答案】(2)①尾联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驱逐外敌、收复失地、洗除耻辱的雄心壮志凸显了全诗主旨②本联前后两句形成对比用“草间鼠辈何劳磔”反衬出了诗人“洗洛嵩”的伟大抱负③“要挽天河洗洛嵩”想象奇特用语雄健意境阔大彰显了诗人的非凡气概具有豪放风格【解析】(2)尾联“草间鼠辈何劳磔要挽天河洗洛嵩”直抒胸臆“草间鼠辈”指入侵南宋的金兵“磔” 分裂身体即碎尸万段诗人要驱逐外敌表达了对入侵金军的藐视和仇恨“要挽天河洗洛嵩”运用想象意境宏大表达了光复中原的决心和扫清入侵外敌的信念一联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制定道德、法律规范及官吏任免中贯彻“孝”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B. 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资料不再从家庭获得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价值共识是现代社会新的道德基准D. 由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所以它们的道德基准也完全不同【答案】A【解析】(1)B项“不再从家庭获得”表述绝对原文是“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C项陈述对象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错应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D项“完全不同”错误应为“有所不同”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未论及“可行性”【答案】B【解析】(3)B项强加因果5.(1)下列对“红色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我国红色旅游存在着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A. 红色文化是指红色革命历史、红色革命人物、红色革命遗存和红色革命文艺等四层次文化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十分丰富B. 红色文化的形成、积淀、凝炼和升华过程漫长其根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世界”过上幸福生活的奋斗史C.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色革命人物是红色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遗址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D.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小说《林海雪原》、歌剧《白毛女》等红色文艺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是珍贵的精神财富【答案】A【解析】(1)A项对红色文化的范围判断不当材料一原文是“红色文化至少包括红色革命历史、红色革命人物、红色革命遗存和红色革命文艺等几个层次”【答案】C【解析】(2)C项红色精神是我们党的巨大政治优势而不是红色精神“拥有巨大的政治优势” 更不是“广大党员和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潜能” 而是“激发他们的潜能”【答案】(3)①革命精神遭到戏谑革命遗址遭受玷污如地道战遗址中有游客换上汉奸或是伪军服装嬉笑拍照②景区建设单纯追求硬件设施“高大上” 旅游产品单一景区讲解套路化、娱乐化、庸俗化误导游客价值观【解析】(3)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三“个别景点疏于管理盲目经营使红色旅游走偏近日一则有关地道战遗址的新闻引起轩然大波有游客换上汉奸或是伪军服装在此嬉笑拍照”“革命精神遭到戏谑革命遗址遭受玷污这与红色旅游的发展初衷背道而驰”“还有一些红色景区在景区建设上单纯追求硬件设施‘高大上’ 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景区讲解套路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对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游客易产生价值观误导”等内容概括作答即可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2)阅读全文分析霍平安的形象特征6.(3)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A. 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平安人身安全和自己小家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B. 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以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C. 小说在结尾处才交待霍平安已经牺牲的真相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同时也深化了平安的形象D. 这篇小说就“要不要上战场杀鬼子”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答案】A【解析】(1)A项“一直坚决不让”“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分析可知当霍平安偷跑出家参军时母亲是知道的但她并没有阻拦“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太武断【答案】(2)①具有家国情怀忠心报国他坚持要上战场杀鬼子认为有国才有家②舍小家为国家敢于担当自己虽是家里的独苗他也依然上战场杀敌卫国③孝顺爱母对自己的母亲孝顺理解母亲的心理不想让母亲难过悄然离开④舍己为人甘于奉献他为了掩护战友狗娃而牺牲【解析】(2)解答本题时要结合文本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及侧面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根据“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可以看出他具有家国情怀坚持要上战场杀鬼子认为有国才有家根据“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所破坏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可以看出他舍小家为国家敢于担当根据“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小鬼子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可以看出他孝顺母亲理解母亲的心理不想让母亲难过悄然离开根据最后狗娃说的“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可以看出他舍己为人甘于奉献小说主要通过霍平安的形象表达对忠心报国、舍小家为大家的抗战英雄的赞美与讴歌【答案】(3)①“月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平安月下投军母亲月下盼儿狗娃月下报恩母亲月下去世②“月光”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皎洁的月光使母亲、平安、狗娃都笼罩在圣洁的光芒之中③“月光”象征着美好情感“月光”象征着母爱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希望孩子平安之意“月光”象征着平安的拳拳报国之情“月光”还象征着狗娃的报恩之情④“月光”渲染了气氛“月光”的皎洁、美好使残酷的战争题材作品笼罩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解析】(3)结合文本内容“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等句子分析可知“月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结合“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分析可知“月光”象征着平安的拳拳报国之情结合“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分析可知“月光”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希望孩子平安之意结合“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等分析可知“月光”还象征着狗娃的报恩之情全文主要写战争文本中多次出现“月光” 渲染了气氛使得残酷的战争题材作品笼罩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请对下面的语段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答案】示例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解析】阅读语段可知本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创造”这一概念可以按照“创造是……”的句式进行压缩概括语段首先点明创造是“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接着介绍了“创造”的特点即“一定要获得成果” 再介绍创造成果的两种类型即“精神性与物质性” 最后一句介绍其必要条件“首次获得” 据此进行整合概括即可注意字数限制8.(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8.(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8.(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B. 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C.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D. 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答案】A【解析】(1)根据前后文本句表达的主语应为“汉字” 排除B、D两项应先说“最小单元”后说“最高代表” 形成递进关系排除C项故选A【答案】C【解析】(2)①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文段是在说“书法” 更强调姿态应选“千姿百态”②规范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第二空处意在强调约定俗成为标准应选“规范化”③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第三空处指适应时机而产生应选“应运而生”④含蓄指表达得很委婉耐人寻味宛转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第四空处意指表达委婉耐人寻味应选“含蓄”故选C【答案】C【解析】(3)“即使……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B、D两项根据时间顺序应该先晋代后唐代排除A项故选C。
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汇总
第三单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瘦削.xiāo 间.jiàn或荸.bí荠.qí草窠.kē
B、鄙薄.bï执拗.niù炮.páo烙.luî窈.ǎo陷
C、亢.kàng旱歆.xīn享牲醴.lǐ应.yìng和.hã
D、陈抟.tuán 朱拓.tà谬.miù种监.jiàn生
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话不投.机寒暄.钝.响首.镯
B、无精打彩.诧.异悚.然诀.别
C、宽宏.大量联.络大抵.俨.然
D、百无聊赖.白蓬.船驰骋
..纯.熟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前合后偃.yǎn 冤枉.wang 模.mï样新正.zhēng
B、湛湛.zhàn青天驯.xùn熟桌帏.wãi 勉强.qiáng
C、载.zài笑载言尘芥.jiâ不更.jīng事连累.lâi
D、无济.jì于事笼罩.zhào 罪愆.qiān 顷.qǐng刻
4、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忘.帝啼鹃连.绵不绝踌躇.祭祀.
B、总角之宴.苌弘
..化碧惊惶.聘.礼
C、浮云蔽.日走投.无路形骇.甘霖.
D、披枷带
..锁负屈.衔冤诡秘.烟蔼.
5、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阡.xiān陌呜咽.yâ门槛.kǎn 淇水汤汤.shāng
B、蹙.cù缩窟窿.long 讪讪.shàn 将.qiāng子无怒
C、忌.jí讳打搅.jiǎo 垝垣.yuán 瀽.jiǎn浆水
D、悚.sǒng然应酬.chou 提.tí防刽.guì子手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记者问怎样的问题,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都能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干净利落地给出答案。
B、中超第24轮的最后5场比赛18日全部结束,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亚泰摧毁了恒大的不败金身,
而鲁能也中止
..四连败。
C、吵得沸反盈天
....的郭美美炫富事件,暴露出内地慈善项目旧运营模式的弊端。
D、艰难的物质生活使他百无聊赖
....,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
7、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突然显得精明能干
....,象是一名官员,一个运筹帷幄,发号施令,完成大业的人。
B、冬春荏苒,寒暑溢流,少不更事
....曾惹下多少过错,曾把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当成舞厅快三,却踏乱了人生的步点。
C、我万分焦急地等待杂志社给我的答复,可那些寄出去的稿件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
D、政府采购模式具有简.洁.的直销性质,供需双方零距离对接,简化了许多销售环节,自然对生产企业和农民都有利。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
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二、《氓》背诵填空:
,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
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士之耽兮,。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
,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
,躬自悼矣。
,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
,。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