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导学案我的四季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我的四季》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课前预习】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具体的活动体验,感受作者生命的四季所充满的劳作、艰辛、期待与收获,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理解并说出文中蕴含的人生含义。
3.体会文中形象、生动的词语及富有哲理的语句,并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能够结合体验活动,理解并说出文中蕴含的人生含义。
2.关于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理解。
作者简介张洁,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生字注音焦灼.( ) 干瘪.()磕.绊()厄.运()敷.衍()【自主学习】1生命如四季,文中人生与四季分别对应的是?2概括四季的特点。
3贯穿于作者人生的一条主线是什么?【合作探究】1 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是作者没有无尽地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2鉴赏语句:“在这个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还是不值得。
”“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3我们从这篇文中可以学到什么道理?【课后巩固】沉默在远方在远方落雪的山林如玉的雪花飘进沉默的大地心里便有一种空空的冷空空的冷啊,是一片片淡淡的忧伤无法承受季节的苍老苍老的季节里我凝望似树般凝望落雪的山林曾葱绿过的山曾叠翠过的树在远方悄然无声无声的凝望啊是一页页无奈的记忆尽管岁月已经苍老尽管雪花到处飘零但在生命的黄昏里我不再哀叹我不再寂寞因为大地上到处是我留下的足迹学生结合诗句谈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2021年《我的四季》教案4篇《我的四季》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关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与学的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是夕阳落霞,青松立峭崖,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和白雪。
有人说,生命是初生时的幼稚,少年时的纯真,青年时的朝气,中年人的稳健,老年人的睿智。
生命是什么,千百个人有千百种不同的答案。
著名女作家张洁说,四季犹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
确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
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设计思想:以散文化的语言深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作者简介张洁,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设计思想: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适时向学生推荐作者的有关作品,拓展课堂容量。
)3、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走进四季:(温故知新)四季有着不一样的风景,四季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我国古代有着不少的大文豪都记录下了自己阅读四季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所熟悉的或者你所喜欢的关于四季的诗句。
语文必修一《我的四季》优秀教案整理语文必修一《我的四季》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同学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索与熟悉。
2.同学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让同学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关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与学的课时支配:一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是夕阳落霞,青松立峭崖,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和白雪。
有人说,生命是初生时的稚嫩,少年时的纯真,青年时的朝气,中年人的稳健,老年人的睿智。
生命是什么,千百个人有千百种不同的答案。
闻名女作家张洁说,四季如同生命,生命便是四季。
的确,每个人的一生都必定要经受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
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设计思想:以散文化的语言深情导入,激发同学学习的热忱和爱好)2、简介张洁,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遗忘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其次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究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设计思想:了解的有关状况,适时向同学推举的有关作品,拓展课堂容量。
)3、本节课分四个环节:1、走进四季:(温故知新)A、文章开头说“生命如四季”,那么春、夏、秋、冬各用来比方人生的那些时期?有什么特点?明确: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概括所说的人生四季的特点?明确:春——少年时期;播种,劳作夏——青年时期;耕耘,浇灌秋——中年时期;付出,收获冬——老年时期。
【高中课内阅读】《我的四季》导学案(有答案)学校:临清实高学科:语文编写人:王秋霞审稿人:薛惠新《我的四季》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 1 .积累字词,能够准确识记字词的读音及意义。
2 .通读全文,能够把学校:临清实高学科:语文编写人:王秋霞审稿人:薛惠新《我的四季》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积累字词,能够准确识记字词的读音及意义。
2.通读全文,能够把握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
【课前基础知识】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锈钝(dùn)磕绊(k自艾自怜(yì)焦灼(zhuó)揪住(jiū)碾成(niǎn)厄运(è)干瘪(biě)敷演(fū)二.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给与消废焦灼幸灾乐祸.淘汰迟钝顿足汗流夹背C.谦卑干瘪彻悟怨天尤人D.落莫刻薄绞拌望眼欲穿三.词语辨析:1、权利·权力2、企望·期望3、掩盖·掩饰4、检查·检点四【课前思考题】(1)试着理清全文的结构。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什么?请加以概述。
答案一、dùnkēyìzhuójiūniǎnèbiěfū二、C三、1、“权利”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如公民权、人权、选举权都是“权利”。
“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人权等都是“权力”。
2、都是动词。
“企望”的意思是希望。
如:翘首企望。
“期望”的意思是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
如:期望这条铁路早日建成通车,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3、掩盖”的意思是:①遮盖。
如:大雪掩盖着田野。
②隐藏;隐瞒。
如:掩盖罪行。
“掩饰”的意思是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如:掩饰错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4、都是动词。
“检查”的意思是:①为了发现情况而察看。
如:检查身体,检查工作。
②翻阅查考(书籍、文件等)。
③检讨。
高一语文导学案编辑:沈秋艳审核:高一语文组时间:2012、09、10 序号:1教师寄语: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我的四季》学习目标:1、通过整体感知,诵读品味,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2、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3、让学生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奋斗不止的过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预习检测:一、作家作品张洁,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
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现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争论。
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还有探索人生意义的散文《我的四季》等。
2004年,她又凭借《无字》再次获得茅盾文学奖,成为首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二、字词梳理1.识记字音锈钝.( ) 磕绊.( ) 自艾.自怜( ) 方兴未艾.( ) 揪.住( )碾.成( ) 厄.运( ) 汗流浃.背( ) 干瘪.( ) 瘪.三( ) 颤.抖( ) 颤.栗( ) 焦灼.( ) 夭.折()敷.演( ) 2.识别字形绊:谦:揪:碾:拌:嫌:锹:衅:缣:愀:辗:3.分辨词义权利•权力企望•期望掩盖•掩饰厄运•噩运4.成语释义:汗流浃背:不毛之地:怨天尤人:入不敷出:三、关于课文:本文题目新颖,意味丰富。
作者把人生的经历: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晚年时期,喻作一年中的四季:春、夏、秋、冬。
形象而深刻地挖掘出人生的内涵,旨在警示人们,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这是在给予生命同时给予的责任,每个人都无法逃避。
因而一定要耕耘好自己的人生,收获好自己的人生。
2024年关于《我的四季》教案三篇《我的四季》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关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学习方式:活动体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
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板书课题]二、自读研讨:自读提示: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自读研讨十分钟)(一)通过第一遍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明确:1.这篇散文也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2.作者的人生之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像一个母亲一样期待着自己希望的种子早日开花结果。
(二)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挖荠菜》。
《挖荠菜》所描写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明确:1.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我的四季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景物描写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写作手法,学习将景观人格化、形象化的诗一般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赏析诗一般的语言;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对社会陋习的批判,对公平、公正、无私、善良、坦诚、拼搏等美德的热烈追求。
【教材助读】1. 自读课文前,我们来温故知新下。
抒情散文我们学过很多,譬如《白杨礼赞》等。
那么,要欣赏抒情散文,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呢?2. 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预习反馈:重点词语记忆:自艾(yì)自怜:艾,治理,惩治。
焦灼(zhuó):非常着急。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痴心妄想:指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怨天尤人:抱怨、埋怨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
碾(niăn)成:使物体破碎,变平。
干瘪(biě):不饱满。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
敷演:同“敷衍”,叙述并发挥。
2、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怎样的特点?春——播种劳作(少年)夏——艰难探索(青年)秋——获取收获(中年)冬——检点品味(老年)【课堂探究】(学生活动:根据学习内容要求可分别设置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归纳小结等环节)学生活动1:通过阅读,我们发现《我的四季》与《白杨礼赞》相似,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作者写了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感受呢?大家一起来谈谈!自主探究:面对困难,面对艰辛,一般有哪些反应,作者选择了哪一种,对你有什么启示?小组合作:童年辛苦的张洁,到了青年,到了人生中的夏季,怎样了呢?展示交流: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感想。
归纳小结:作者的人生之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
高一语文必修一我的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四季的情感和思考。
2.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对四季的感悟和表达。
2.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2.如何让学生学会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熟悉的四季特点,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2.提问:你们知道作者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吗?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针对重点句子进行讲解。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作者对四季的感悟。
2.提问:你们觉得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观察和表达方法?二、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如:细致观察、对比观察等。
2.学生练习运用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四季变化。
三、写作实践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的四季。
2.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写作实践。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写作实践。
2.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写作与作者相比,有哪些不足之处?二、作文评析1.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2.学生根据评析,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作者对四季的感悟。
2.提问:你们觉得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二、生活态度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生活态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升华情感,感受四季之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高一语文导学案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班级我的四季新授课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一些重要字词;把握散文的基本特点;理解象征的写作手法。
2.通过自主探究,整体把握文意,了解四季蕴涵的人生含义;赏析富有哲理的语言;结合个人生活实际,思考体悟生命的真谛。
3.珍爱生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
2.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预习内容1、关于作者张洁,当代著名女作家。
原籍辽宁,1937年出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
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翌年加入中国作协。
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
现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分获第二、六届矛盾文学奖。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锈钝.()磕.()绊给.()予谦卑.()冰雹.()干瘪.()彻.()悟汗流浃.()背入不敷.()出自怨自艾.()命运不济.()3.辨字组词。
磕()浃()慨()溘()颊()概()二、自主学习补充深化1.张洁,当代女作家,长篇小说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2、释义汗流浃背:汗流得江背都是。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
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怨天尤人:抱怨、埋怨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
3、请同学们思考: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散文特点:形散神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中的象征手法等三、合作、探究学习1、生命犹如四季,四季如同人生的轨迹。
那么“春、夏、秋、冬”各寓义人生哪个时期?结合文章的内容,思考作者对人生四季各有怎样的感悟和所持的人生态度?春少年生命艰辛充满期待耕种人生夏青年历经磨难自强不息浇灌人生秋中年感悟收获坦然面对收获人生冬老年人生黄昏老有所为品味人生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3、本文许多语言富有生活哲理,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诸多思考,请同学们从文中选择你欣赏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或欣赏的理由。
高一语文导学案编号:
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班级
我的四季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一些重要字词;把握散文的基本特点;理解象征的写作手法。
2.通过自主探究,整体把握文意,了解四季蕴涵的人生含义;赏析富有
哲理的语言;结合个人生活实际,思考体悟生命的真谛。
3.珍爱生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
2.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预习内容
1、关于作者
张洁,当代著名女作家。
原籍辽宁,1937年出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
时爱好音乐和文艺。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
业部工作。
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翌年加入中国作
协。
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参加第一次中
美作家会议。
现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
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
的翅膀》、《无字》分获第二、六届矛盾文学奖。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锈钝.()磕.()绊给.()予谦卑.()
冰雹.()干瘪.()彻.()悟碾.()压
汗流浃.()背入不敷.()出自怨自艾.()命运不济.()
3.辨字组词
磕()浃()慨()
溘()颊()概()
二、自主学习
1.张洁,当代女作家,长篇小说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补充深化2、释义
汗流浃背:
入不敷出:
望眼欲穿:
怨天尤人:
3、请同学们思考: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三、合作、探究学习
1、生命犹如四季,四季如同人生的轨迹。
那么“春、夏、秋、冬”各寓义人
生哪个时期?结合文章的内容,思考作者对人生四季各有怎样的感悟和所持
的人生态度?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3、本文许多语言富有生活哲理,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诸多思考,请同学
们从文中选择你欣赏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或欣赏的理由。
例如:“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
“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奋力以赴。
”
:“在找到水源后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盛水的容器”
“望着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
学生总结
“只要我认真得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
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的值得或是不值得。
”这句话怎么去理解?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怎么理解?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
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未来的
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检测
1、“不毛之地”意思是:()
A没有动物生存的土地 B没有人烟的土地
C 不长草的土地 D不长庄稼的土地
2、“南来的风”、“载着雨滴的云朵”比喻:()
A远道而来的朋友 B有利的机遇
C艰巨的考验 D不幸的灾难
3、“我”望着干瘪的谷粒“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是因为:()
A 通过艰苦的努力奋斗,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强者。
B我在付出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人生感受。
C我相信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
D我为此感到灰心丧气。
学生反馈
六、课后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胳膊(bó)颤(zhàn)栗懊(ào)恼命运不济(jì)
B、焦灼(zhuō)挣(zhèng)脱企(qǐ)望怨天尤(yóu)人
C、瘪(biě)三厄(é)运敷(fū)衍汗流浃(jiā)背
D、深邃(suì)罗绮(qí)纤(xiān)维方兴未艾(ài)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给与消废焦灼幸灾乐祸
B.淘汰迟钝顿足汗流夹背
C.谦卑干瘪彻悟怨天尤人
D.落莫刻薄绞拌望眼欲穿
3、学完本文同学们对如何度过自己的一声一定有了新的认识,你又将如何规
划自己的人生呢?你希望收获一个怎样的人生呢?请仿照泰戈尔的诗句用这
样的句式把你对生命的理解写出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写:
人生之春当如,
人生之夏当如 ,
人生之秋当如,
人生之冬当如.
4、作者把生命比作四季,请同学们发挥各自的想像,思考还可以把生命比作
什么?请把自己的想法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