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5.03 KB
- 文档页数:10
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2T08:15:26.88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4期作者:徐健勇[导读] 城市污水的处理以及使用,为确保用水健全以及安全的有力保障,落实好污水治理以及再生使用,可以使城市污水获得进一步布局以及管理,基于更加合理的、健全的处理技术手段,加强污水治理以及再生使用技术运用,为开源节流,减小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及优化生态环境与有效处理缺水问题的核心方案。
惠州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推广站广东惠州 516000摘要:城市污水的处理以及使用,为确保用水健全以及安全的有力保障,落实好污水治理以及再生使用,可以使城市污水获得进一步布局以及管理,基于更加合理的、健全的处理技术手段,加强污水治理以及再生使用技术运用,为开源节流,减小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及优化生态环境与有效处理缺水问题的核心方案。
基于此,先介绍了污水治理以及再生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污水处理以及再生状况,最后探讨了优化发展方案,旨在加强污水处理以及再生使用效果。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再生使用;发展建议引言:污水处理以及再生使用的实践满足当下城建需求,也是充分使用城市用水,加强污水处理效果的核心基础。
现如今政府加强推进循环使用资源,落实好城市污水治理,积极引入现代化再生利用技术,扩大污水运用范围以及提高效率,存在着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开展了进一步分析。
1.城市污水治理以及再生使用的意义现如今城市进程持续深入,工业发展较快,城市在水源方面有了更大的需求,维护用水稳定,是城市正常运行的根本。
以当下情况来分析,水资源分布缺乏均衡,一些城市面对着较大的缺水问题。
特别水污染日益严峻,即便有的城市存在足够水源,不过也面临水多用难现象,水质有所下降。
基于这样的情况,发展面对着较大的压力,基于污水处理,加强再生使用,充分使用水资源,优化生活环境,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
实际上,污水治理以及再使用为一项薄弱的环节,即便污水管网持续健全,不过配套设备不够健全,难以全方位确保处理规模以及水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仅关系到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因此,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分析当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然后探讨其发展趋势。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一)技术种类与特点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物理法主要包括格栅拦截、沉淀、气浮等,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化学法如混凝、氧化等,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生物法则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有机物。
(二)技术应用情况现阶段,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上述一种或多种技术组合处理污水。
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同,技术应用水平和处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同时,部分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相对落后,亟待升级改造。
(三)存在的问题当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仍面临一些问题。
如技术更新换代慢,部分地区仍采用落后的处理技术;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老化、故障频发;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影响污水处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
例如,采用高级氧化技术、纳米技术等手段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这些技术创新将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
(二)政策支持与推广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例如,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供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政策支持;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综合治理与循环利用未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
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分析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水资源、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我国仍有众多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在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城市污水产量日益增加,水质条件持续下降。
为进一步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必要提升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实现对污废水的有效处理及再次循环利用,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各城市的再生水利用状况不佳,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必要展开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城市再生水利用;污水处理;供水压力;利用效率水资源是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气候位置优越、水资源供应充足的城市,往往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对于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城市来说,缓解城市供水压力、降低水环境污染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再生水已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通过运用城市再生水,能够有效缓解供水压力,解决城市的基本用水问题。
本文将主要针对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思路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再生水优化处理的方案及布局措施,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参考。
一、研究概述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水资源量过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有诸多城市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据202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近8成,而北方地区则仅2成左右,全国超100座城市严重缺水。
同时在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的过程中,部分城市在污水排放处理方面的问题严重,逐渐演变为水质性缺水城市。
目前我国已建成超4000座污水处理厂,越来越多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被应用到水质处理中,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污水再生利用,是对无废水实施无害化处理,当其符合特定水质标准后,将其二次利用到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等方面,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供水压力,保障城市水量可靠、水质稳定,维护水生态安全。
污水再生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水环境污染负荷、提升水环境质量,为城市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再利用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城市生活污水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还含有许多可再利用的物质和能源,因此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的现状、意义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推动城市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根据《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全球约有超过2.8亿人口生活在地下水枯竭地区,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成为这些地区的重要水资源补充方式。
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或地区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项目,其中以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在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中国,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也得到了积极推动和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了85%,而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城市生活污水得到了回收再利用。
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等多个城市也相继实施了污水回收再利用工程,其中以北京市为例,其污水回收再利用率已经超过了30%。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导则》的出台,城市生活污水的再利用管网也在逐步建设中。
二、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在于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减轻城市的用水压力,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再利用的方式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绿地养护,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同时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城市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能源,例如甲烷等,可以通过污泥发酵产生生物燃气,为城市的能源供给提供了新的途径。
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及实例分析精编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生态环境补水等方面。
它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减轻水污染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首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是多样的。
在一些发达地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市,其污水再生利用率高达85%以上,几乎所有的污水都通过处理后再利用。
而在中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开展相对较晚,尚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推行污水再生利用项目,但整体利用率仍然较低,主要受制于技术、政策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制约。
其次,污水再生利用示例分析。
以新加坡为例,该国水资源短缺,自己的供水长期依赖进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积极推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新加坡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反渗透技术,将污水处理成符合饮用标准的水。
该国政府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市民对于污水再生利用的接受度。
现在,新加坡的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了40%,成为全球领先的污水再生利用国家之一在中国,北京市也开展了一些污水再生利用项目。
例如,北京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五道河水厂,利用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投放进入运河,解决了南京城面临的供水问题。
此外,北京还在一些园林景区推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项目,通过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绿化灌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结来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尽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程度不同,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政府的支持力度、技术的先进与成熟程度以及社会的认知程度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发展的关键因素。
未来,我们应该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接受度,以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避免污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污水再生利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定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各种废水经过处理后,使其达到特定的再利用标准,可以继续用于灌溉、工业用水等用途的过程。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包括过滤、沉淀和吸附等;化学处理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和中和等;生物处理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处理和人工湿地等。
这些技术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高效的处理效果。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1. 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状况全球范围内,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趋势逐渐增强。
一些国家,如新加坡、以色列等,在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这些国家致力于研发新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将城市污水处理成可供再利用的水资源。
2. 中国的发展情况中国是全球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也不可忽视。
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加大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中国的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处理效果不稳定、设备老化等。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1. 技术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工艺复杂、能耗较高、设备维护困难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广泛应用。
2. 投资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项目的投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技术复杂、设备昂贵,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投资持观望态度。
3. 社会认可问题尽管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公众对于再利用污水存在偏见。
社会认可问题也成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发展的一大障碍。
中国再生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内容概述: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再生水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再生水的利用量和利用率都在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再生水在城市中的应用领域正在扩大。
除了传统的景观湖、绿地灌溉等应用,再生水可能也在工业、冷却、冲洗等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2022年中国城市再生水利用量约为1800000瓦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约为28.76%。
一、再生水行业概述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我国再生水研究和实践整体上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许多北方城市频频出现水危机,污水再生利用的相关研究和技术才真正得到广泛关注。
但随着国家陆续推进再生水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国家和地方都开展了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再生水利用行业稳步发展。
二、政策近年来我国对水处理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行业发展,2021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更加强调再生水利用,明确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三、产业链再生水行业,也被称为废水再生或再生用水行业,是指将经过处理的废水重新用于各种用途的行业。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再生水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上游原料为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排水等;中游为再生水生产企业;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城市绿化灌溉、工业循环冷却水、农业灌溉、公共场所冲洗、城市是观水体补充等。
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政府和企业都在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及实例分析》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将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进行再利用的过程。
污水再生利用既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减轻水环境污染,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及实例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5.4%。
然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仅为3%左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污水再生利用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实例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国内外城市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以新加坡为例,该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目前已建成多座国家级新加坡产水厂,年产水量达到415万立方米。
新加坡人口的70%以上的饮用水都来自于再生水。
澳大利亚墨尔本是另一个成功的案例,该市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污水再生利用项目,澳洲维多利亚州百年处理厂,年处理量达到2.5亿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在发生了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成功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完全可行的,可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污水再生利用的实践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然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在我国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缺乏合适的技术和设施。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建设完善的处理设施和配套的管网系统。
其次,公众对于再生水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
再生水在市场销售和推广方面面临较大的阻力,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第三,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针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总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潜力。
尽管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加大发展污水再生利用的力度,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施,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相信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平将逐渐提高,为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保障。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分析1 概论1.1 我国的供水状况1.1.1 水资源状况地球上总的水体积大约为14亿km3,其中只有2.5%是淡水,大部分以永久性冰或雪的形式封存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而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仅有20万km3 [1]。
中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100亿m3,人均水资源量2200m3,排在世界第88位,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2~3]。
根据“国际人口行动”对我国水资源进行的总体评价,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m3,全国将接近用水紧张国家的边缘[4]。
而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更加剧了局部水资源的短缺状况。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使得这些地区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尤其显得不足。
1.1.2 供水现状调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我国城市年总供水量从9.6亿m3增加到470.5亿m3,其中工业用水289.4亿m3,占61.5%;城市生活用水181m3,占38.5%。
目前城市年总供水量已达640亿m3,2000年底日供水能力达21.8亿m3,供水普及率达到96.7%,估计目前城市用水缺水率平均为10%[5]。
其中,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沿海地区缺水严重的城市供水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沿海地区缺水严重的城市分区统计表(不含市辖县)分区 城市数(个)1990年城区人口(万人)1990年供水量(亿m3)2000年城区人口(万人)2000年供水量(亿m3)沿海地区合计 48 7133.44 129.76 9565.50 153.54 环渤海区25 4087.59 55.52 4760.30 60.13苏沪区 9 1575.52 48.59 2122.10 55.17北方片小计 34 5663.11 104.11 6882.30 115.3浙闽区5 488.20 8.72 868.20 10.74两广区7 908.60 16.0 1719.50 22.21海南 2 73.33 0.93 95.50 5.29 南方片小计 14 1470.13 25.65 2683.20 38.24资源来源:根据水利部1993、2000年关于我国城市缺水情况的报告(整理)1.1.3 各用水方向的用量及比例情况城市工业用水由工业规模大小和工业行业结构确定。
工业用水中火电是第一大部门,占工业用水量的1/4左右,其次是造纸、化工、冶金、食品4个行业。
主要工业行业单位产品用水量见表2。
(其中包括市政环境用水、商业、办公、事业单位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用水急剧增长,全国城市生活用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5%。
我国不同城市规模城市生活用水量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特大、大城市生活综合用水量在177~260.8L/人•d之间;中、小城市生活综合用水量在136~208L/人•d之间;北方城市用水量明显低于南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占综合用水的50.5%~79.2%。
2000年底全国城市平均生活用水量为220.2L/人•d。
当前工业用水占城市供水总量的61.5%,到2030年将占68~73%,表明城市水资源利用结构总体来说是从生产、生活并重型向生产主导型转换,因此,注重城市工业节水是减缓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
表2 主要行业单位产品用水量[5]产品名称单位 用水量 产品名称 单位用水量产品名称 单位 用水量棉纺织 m3/100m 2.5 纸浆造纸 m3/t 210 钢 m3/t 4毛纺织 m3/100m 31 纸 m3/t 50 轧钢 m3/t 5.5纺织 m3/100m 3.7 猪屠宰加工m3/头0.55 医药 m3/万元130~250麻织 m3/100m 760 牛屠宰加工m3/头1.20 彩色显像管m3/只 0.6粘胶 m3/100m 580 羊屠宰加工m3/只0.40 机械 m3/万元45涤纶 m3/100m 47 皮革加工 m3/张0.84 平板玻璃 m3/箱 0.82印染 m3/100m 2 硫酸 m3/t 20~70 水泥 m3/t 0.8味精 m3/100m 150 氯碱 m3/t 15~20 载重汽车 m3/辆 18~30湎精 m3/t 42 染料 m3/t 40~50 轿车 m3/辆 10~20啤酒 m3/t 42 三胶 m3/t 145 火力发电 m3/SGW 1罐头 m3/t 65 炼铁 m3/t 8表3 我国不同城市规模生活用水量(单位: t/人•d) [6]北 方 南 方城市 规模 综合水量居住用水量比例(%)公共用水量比例(%)综合水量居住用水量比例(%)公共用水量比例(%)特大 177 102.9 58.1 74.2 41.9 260.8 166.8 63.9 94.0 36.1大 179 98.8 55.2 80.4 44.8 204 103.0 50.5 101.0 49.5中 136 96.8 71.2 39.9 28.8 208 148.9 71.6 59.1 28.4小 138 79.3 57.5 58.7 42.5 187.6 148.5 79.2 39.1 20.81.1.4 制水和输水成本及供水价格为了应对水资源供需日益尖锐的矛盾,传统上人们通常采用开发地表水,开采地下水资源,以及跨流域调水作为传统解决方案。
在传统方式之外,开发非传统水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另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非传统水源中,污水再生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7]。
首先,在未充分利用城市污水的水资源能力前,不应上长距离调水和海水淡化项目。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二级处理)投资大约在900~1400元/(m3•d),在此基础上的再生处理约400~600元/(m3•d)。
加上管网配套总计600~1000元/(m3•d)。
到“十五”末期形成40亿立方米水源的投资大约在100亿元左右。
而形成同样规模的长距离引水,以大连引英入连为例[8],则需600亿元左右,海水淡化则需1000亿元左右,可见污水回用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次,在适用的地方使用再生水可以使供需双方获利。
国内外同类经验与测算表明,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技术处理,在管网长度适宜条件下,每日10 000 m3回用量以上工程的吨水投资都应在800元以下,处理成本0.7元以下,远低于城市水价。
按现在国内外通行惯例,中水价格一般为自来水价格的50%~70%。
以长春市为例,长春市水价4.17元/m3,中水价格以自来水价格的中值60%计,应为2.5元,需水方吨水节省1.67元,供水方吨水获利1.8元左右[9]。
供水方两年内可收回投资,供需双方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1.2 国外的污水再生利用20世纪上半叶在水和废水处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技术进步,导致了“污水再生利用时代”的到来[10]。
国际上,美国、日本、以色列、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早已开展污水经处理后回用的工作[11]。
1.2.1 美国模式美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等级基本上都在二级以上,处理率达到100%。
自1920年在亚利桑那州修建第一个分质供水系统用于浇灌绿地、冲厕、洗车、冷却水和建筑等以来,美国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已经从试验研究阶段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再生水作为一种合法的替代水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成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再生水利用设施的数量和规模随之迅速增长。
美国再生水利用的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地下水回灌和娱乐等方面,其比例大致为62%用于各种灌溉和景观,31.5%用于工业,5%用于地下回灌,1.5%用于娱乐、渔业等。
美国再生水利用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集中处理回用、很少直接用于城市生活杂用。
这大概与美国市政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普及、生活用水水质标准严格有关。
再生水利用工程主要分布于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的西南部和中南部的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等州。
美国的回用水标准各州不一,并且针对不同的回用对象所制定的标准也不一样,但标准都很严格。
加州执行的是22号条例(Title22),克罗拉多州执行的是84号规范(Regulation#84),这些文件都详细地规定了不同回用对象的水质标准,如: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市政景观等[12]。
而且,美国环保局会同有关方面于1992年提出水回用建议指导书,包括了废水回用各个方面,回用处理工艺、水质要求、监测项目与频率、安全距离和条文说明,它对那些尚无法则可遵循的地方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13]。
水的回用在美国经久不衰,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再从几个实例加以详细说明。
(1) 回用于电厂冷却系统美国电厂冷却水是仅次于农业的主要用水者,生化后的城市污水是可靠的冷却水水源,在西南地区的几个主要发电厂,包括核发电厂,普遍使用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作为冷却水。
在沙漠中兴建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有充足的电力供应,该市二个电厂科拉拉电厂和森路士电厂的冷却水使用拉斯维加斯市污水厂出水。
污水厂1981年投产,规模24万m3/d。
二级处理出水BOD<3mg/L,SS<30mg/L。
深度处理BOD<7mg/L,SS<7mg/L,浊度<1º,TP<0.5mg/L,该水质满足电厂冷却水质要求。
污水回用解决了沙漠城市的供水问题。
(2) 钢厂回用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海口的伯利衡钢厂使用背河污水厂40万m3/d再生水已有40年历史。
背河污水厂规模68万m3/d,曝气池停留时间6小时,滤池为移动罩滤池,滤后水浊度5以下。
用城市污水厂再生水的处理流程为:(3) 美国21世纪水厂位于加州橘县水管理区,命名为21世纪水厂。
1965年开始研究将深度处理出水回灌地下,以阻止海水入侵,1972年兴建有关工程,1976年投入运行,再生工艺如下。
21世纪水厂再生水通过23座多套管井回注地下含水层出水TOC<2mg/L,TN<10mg/L,电导率100μm/cm,浊度0.1 NTU。
出水中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回注水总量检制在9.5万m3/d。
处理流程如下。
(4) 城市绿地浇灌美国加州的农灌用再生水量很大,占回用水量的60%以此解除该地区干旱威胁。
在城镇,大片绿地、树木、高尔夫球场、公园,也是靠再生水浇灌,这部分水占16%。
到美国考察,在污水厂内,在市区街道旁,在居民庭院里,随处可见一些管道上标有Reclaimed Water(回收水、再生水、中水)字样,居民每天都要使用再生水浇灌住宅前后草地,污水厂经常进出标有再生水字样的拉水车。
污水的再生回用已被居民接受。
加州规定的用于粮食作物灌溉的再生处理流程如下。
1.2.2日本模式日本是个面积窄小的岛国,河流急湍入海,没有大江大湖可作跨流域调水之用,那么日本靠什么支撑了六十年代的经济复兴呢,靠的就是污水回用,他们叫下水处理水的再利用,在各大城市创建并保留使用至今的“工业用水道”,纵穿全市,形成和自来水管道并存的又一条城市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