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血浆半衰期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药物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根据半衰期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药物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的影响,仅取决于k e值(一级动力学的消除速率常数)的大小。
t1/2=0.693k e磺胺嘧啶(SD)的测定原理:磺胺类药物为氨基苯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亚硝酸钠起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在碱性溶液中与麝香草酚溶液起偶联反应形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将该化合物在525nm波长下比色,其光密度与磺胺类药物的浓度成正比(朗伯比尔定律)。
【实验对象】家兔。
体重1.5~2.5kg。
【实验试剂】10%磺胺嘧啶钠,肝素,7.5%三氯醋酸,0.5%麝香草酚,0.5%亚硝酸钠,蒸馏水。
【实验器材】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离心管,试管,注射器,移液管,吸球,烧杯,玻璃棒。
【实验方法】(1)取药前血取家兔1只称重,0.5%肝素生理盐水润湿注射器和抗凝瓶,由耳缘静脉取药前血2ml(空白对照)于抗凝瓶内。
(2)给药由一侧耳缘静脉注射10%磺胺嘧啶钠溶液3ml/kg(药物浓度为200mg/10ml)准确记录给药结束时间。
(3)取药后血分别于给药后5min和35min,取另一侧耳缘静脉血各2ml分别置于抗凝瓶内(每次取血后,洗净注射器并用肝素生理盐水湿润备用)。
准确记录实际采血时间。
(4)测定血液样本SD浓度3次血液样本各准确吸取0.2ml,分别加至编号的含7.5%三氯醋酸2.8ml离心管中,混匀。
3000r/min,离心10min。
准确吸取离心管各管上清液 1.5ml,分别至相应编号的试管中。
各管分别加入0.5%亚硝酸钠溶液0.5ml,充分混匀;再加入0.5%麝香草酚溶液1ml,混匀。
以给药前的空白管作参比,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25nm波长处测定各管光密度值,按下列公式计算血中SD浓度。
磺胺药动力学实验报告磺胺药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血浆中磺胺药物的浓度的方法;2.测定给予一剂量的磺胺药物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3.分析磺胺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实验原理:磺胺药物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药物。
在体内主要经尿排出,其代谢有两条途径:一为胺基代谢途径,即N4-乙酰化,以形成N4乙酰磺胺,然后在经过进一步代谢变为无活性代谢产物,从尿液中排出。
另一为硝基代谢途径,即对N1位的磺胺甲基上亚硝基团的代谢,以形成N1-羧基吗啉磺胺,然后也经过进一步代谢变为无活性代谢产物从尿液中排出。
实验步骤:1.制备血浆标准曲线:a)血浆添加一定浓度的磺胺药物标准品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b)每个标准溶液加入内标,加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制备出20组标准样品;c)将样品分批注射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测得峰面积。
2.测定药物浓度:a)测定血浆标本前,禁食水24小时,并加工为草酸钠盐血浆用于测定;b)取不同时间内的标本各3ml,使用琼脂糖/蛋白酶样将血浆分离;c)离心后将血浆转移至色谱管,并加内标;d)用稀释液稀释5倍,离心后离心上清取2 μL注射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测得峰面积。
实验结果:1.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得到药物的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绘制出标准曲线。
药物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方程为y=1.5543x+3783.7,R^2=0.9979。
2.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本后,绘制出磺胺药物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为3.87h,分布容积为120L,清除率为32L/h。
实验结论:1.通过测定血浆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给定时间点血浆中磺胺药物的浓度;2.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反映了药物在体内代谢消除的速度;3.药物的分布容积和清除率反映了药物在体内分布和消除的能力。
实验不足:1.实验样本较少,不能代表整个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参数;2.实验中并未考虑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药物消除半衰期就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根据半衰期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就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药物初始浓度与给药剂量的影响,仅取决于值(一级动力学的消除速率常数)的大小。
=磺胺嘧啶(SD)的测定原理:磺胺类药物为氨基苯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亚硝酸钠起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在碱性溶液中与麝香草酚溶液起偶联反应形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将该化合物在525nm波长下比色,其光密度与磺胺类药物的浓度成正比(朗伯比尔定律)。
【实验对象】家兔。
体重1.5~2、5kg。
【实验试剂】10%磺胺嘧啶钠,肝素,7、5%三氯醋酸,0、5%麝香草酚,0、5%亚硝酸钠,蒸馏水。
【实验器材】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离心管,试管,注射器,移液管,吸球,烧杯,玻璃棒。
【实验方法】(1)取药前血取家兔1只称重,0.5%肝素生理盐水润湿注射器与抗凝瓶,由耳缘静脉取药前血2ml(空白对照)于抗凝瓶内。
(2)给药由一侧耳缘静脉注射10%磺胺嘧啶钠溶液3ml/kg(药物浓度为200mg/10ml)准确记录给药结束时间。
(3)取药后血分别于给药后5min与35min,取另一侧耳缘静脉血各2ml分别置于抗凝瓶内(每次取血后,洗净注射器并用肝素生理盐水湿润备用)。
准确记录实际采血时间。
(4)测定血液样本SD浓度3次血液样本各准确吸取0、2ml,分别加至编号的含7、5%三氯醋酸2、8ml离心管中,混匀。
3000r/min,离心10m in。
准确吸取离心管各管上清液1.5ml,分别至相应编号的试管中。
各管分别加入0、5%亚硝酸钠溶液0、5ml,充分混匀;再加入0、5%麝香草酚溶液1ml,混匀。
以给药前的空白管作参比,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25nm波长处测定各管光密度值,按下列公式计算血中SD浓度。
血中SD浓度()=(5)半衰期的计算=代入上述公式:公式中T为给药后两次取血的间隔时间,、分别为给药后两次取血的血浆药物浓度。
药物血浆浓度的测定及半衰期的计算姓名:学号:班级:一、实验目的1.以磺胺嘧啶钠为例学习测定药物血浆浓度、药物血浆半衰期(t1/2) 及表观分布容积(Vd)等药动学参数的基本方法。
2.理解常用药动学参数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家兔1只2.器材:试管24支,移液吸管(10ml 1支,1ml 2支,2ml 7支),移液器1支,吸头若干,试管夹,试管架,离心机,722型分光光度计,手术剪,眼科剪,止血钳,动脉夹,眼科镊,缝线,药棉,纱布,捆扎绳,注射器(10ml 1支,5ml 1支)。
3.药品:5%磺胶略啶钠溶液,7.5%三氯醋酸溶液,0.5%亚硝酸钠溶液,0.5%麝香草酚钠溶液(溶于20%氢氧化钠浓度内),草酸钾结晶,20%乌拉坦容液,肝索注射液,生理盐水。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取试管6支,依次用A1、A2、A3……A6标记,各加入7.5%三氯醋酸2ml备用。
2.取试管6支,依次用B1、B2、B3……B6标记,各加人草酸钾结晶几粒。
3.取家兔1只,称重,以20% 乌拉坦溶液1g/kg (5 ml/kg) 耳缘静脉注射麻醉,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正中切开颈部皮肤,分离一侧颈总动脉,结扎其远心端,并在近心端夹上动脉夹,以阻断血流,再将放血导管向心脏方向插人颈总动脉内,用线打活结固定。
4.松开动脉夹,放血约1ml,置于B 管,迅速摇匀抗凝,然后耳缘静脉注人5% 磺胺嘧啶钠150 mg/kg (3 ml/kg ),记录注完时间( 准确到分钟)。
5.给药后5、10、20、30、40 min,用同样方法放血约1ml,分别置于B2、B3、B4、B5、B6管,迅速摇匀,记录取血标本的准确时间,然后B1~ B6管以1500转/min 离心5 min,准确吸取上层血浆50μl加人相应的各A 管,各管以1500转1分离心5 min,分别取离心后的上清液1.5 ml,加0.5% 亚硝酸钠溶液0.5 ml,摇勾,再加0.5% 麝香草酚1ml,可见橙红色反应.以给药前血样为空白对照,用722 型分光光度计于525m 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各取血时间点的光密度,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磺胺嘧啶钠浓度。
药物半衰期的测定目的:学习测定药物血浓度半衰期的基本方法原理:半衰期为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大多数药物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符合恒比规律即㏒C/C0= —kt/2.303公式中的C0、C的含义分别为t=0 的血药浓度及经过时间 t 后的血药浓度,因为C0很难准确测定,又因药物消除的全过程皆符合公式(1),因此,从t1时刻,血药浓度为C1,经过t 时间后的t2时刻,血药浓度C2,符合公式(1),即得:㏒C2/C1= — kt/2.303 (2)又根据半衰期的定义,从(2)式又可得:㏒1/2= —kt1/2 /2.303 (3)(3)÷(2)式得:—㏒2 t1/2=㏒C2/C1t该公式中为时刻血药浓度,为时刻血药浓度,为从时刻至时刻的时间间隔,所采用的单位即的单位,如等。
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要测出时刻血浆中磺胺嘧啶的光密度,即可求得之值(一)磺胺嘧啶的测定方法现以磺胺嘧啶为例,学习药浓半衰期的测定方法。
血浆中游离磺胺的测定,是根据显色原理设计的。
游离磺胺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亚硝酸纳()起重氮反应,产生重氮化合物,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再与显色剂麝香草酚反应,生成橙红色偶氮染料。
反应过程如下:重氮化反应:显色反应:重氮+麝香草酚偶氮偶氮颜料的深浅与磺胺的浓度有关,可用光电比色法测出其光密度。
通过与标准品光密度的比较及运算,可推算出磺胺药的血药浓度。
计算公式如下: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72-2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及试管,吸管,滴管药品:4%磺胺嘧啶钠,5%三氯醋酸,0.5%,0.5%麝香草酚(用20%新鲜配制),肝素动物:家兔方法:1、取家兔一只,由耳缘静脉注射4%磺胺嘧啶钠2.5,记录给药时间。
2、静脉注射肝素750抗凝,于给药磺胺嘧啶钠后30分钟及1小时,从对侧耳缘静脉各抽血5(分别称为侧1、侧2)分别置于烧杯中,抽血前用肝素湿润针管抗凝。
3、用1注射器抽取上述血液各,立即置于预先盛有5%三氯醋酸(提供酸性条件并可使血液中蛋白质沉淀)5的试管中,充分摇匀,5后经1500离心5,然后取上清液1.5标记待用。
磺胺嘧啶钠半衰期测定实验报告
以lgC对t做直线回归,得⽅程式lgC=a+bt,请计算a,b的值?
a=-0.5121 b=-0.0117
相关系数r值?
r=0.9371
消除速率常数Ke=?
Ke=0.0269
药物消除半衰期=?
t?=25.7621
实验讨论 1.磺胺类药物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亚硝酸钠起重氮反应,产⽣重氮盐。
在碱性溶液中,重氮盐可与酚类化合物(麝⾹
草酚)起偶氮反应,形成橙红⾊的偶氮化合物,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液体呈
橙红⾊。
2.以药物浓度的对数值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制作药-时曲线,求出
lgC对t的回归⽅程,得到a、b的值,a=-0.5121、b=-0.0117,消除速
率常数Ke=-2.303b=0.0269,进⽽求出半衰期t(1/2)=0.693/K=25.7621,
C0=0.3075,AUC=11.4327。
实验结论此次试验通过测定磺胺嘧啶钠(SD-NA)单次快速静脉注射后在家兔体内不同时间的⾎药浓度,由此测得磺胺嘧啶钠的半衰期及各种动⼒学参数,
绘制药-时曲线,根据药-时曲线的变化,从⽽对药物剂量进⾏设计和优化,
保证临床上⽤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