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 原电池与化学电源-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
- 格式:pdf
- 大小:672.78 KB
- 文档页数:2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 化学电源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H 4+H 2O =====催化剂△3H 2+CO ,每消耗1 mol CH 4转移12 mol 电子 B .电极A 上H 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 2+2OH --2e -===2H 2OC .电池工作时,CO 2-3向电极B 移动D .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2CO 2+4e -===2CO 2-3K]3.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是电源的负极B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 2O +2e -===H 2+O 2-、CO 2+2e -===CO +O 2-C .总反应可表示为H 2O +CO 2=====通电H 2+CO +O 2 D .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4.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 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 8=8Li 2S x (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 6+2Li ++2e -=3Li 2S 4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 的导电性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2S 2的量越多5.X 、Y 、Z 、M 、N 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反应:①Y 与M 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 上冒气泡;②M 、N 为电极,与N 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从M 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N 极; ③Z +2H 2O(冷水)===Z(OH)2+H 2↑;④水溶液中,X +Y 2+===X 2++Y 。
2020-2021学年北京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各式各样电池的迅速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可以用KOH溶液作电解液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上被还原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答案 B2.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答案 B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答案 B4.(2020·深圳模拟)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答案 C5.下列事实不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 )A.将镁粉、铁粉和食盐一块加到水中迅速反应放热B.铁被钝化处理后不易腐蚀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D.镀层破损后,镀锌铁比镀锡铁更耐用答案 B6.下面4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的反应产物为水的是( )答案 C7.(2020·太原模拟)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
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有关“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答案 B8.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H+由右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C.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D.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电极沿导线流向b电极答案 C9.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碳酸钠固体储存于碳纳米管中)。
第二节原电池化学电源最新考纲: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2.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原电池中物质的变化及能量的转化。
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原电池装置的应用,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
知识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1.概念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金属或石墨)闭合回路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 2++H2↑(1)电极①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②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电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①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正极;②电流从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负极;故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正好相反。
(3)离子移动方向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如SO2-4),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如Zn2+和H+,溶液中H+在正极上得电子形成氢气在铜片上冒出)。
4.单液原电池(无盐桥)和双液原电池(有盐桥)对比名称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装置相同点正、负极电极反应,总反应式,电极现象不同点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又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Zn与氧化剂Cu2+不直接接触,仅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避免了能量损耗,故电流稳定,持续时间长(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例如,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置换出的Cu 能与Zn形成原电池,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将A和B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A溶解,而B上有气体放出,则说明A作负极,B作正极,即可以断定金属活动性:A>B。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化学电源(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018·浙江省十校联盟选考3月适应性考试)最近一家瑞典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充电器“PowerTrekk”,仅仅需要一勺水,它便可以产生维持10小时手机使用的电量。
其反应原理为Na4Si+5H2O===2NaOH+Na2SiO3+4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可用晶体硅作电极材料B.Na4Si在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a2SiO3C.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D.当电池转移0.2 mol电子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H2答案C解析由该电池的反应原理可知,硅化钠是还原剂,其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水是氧化剂,其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1 mol Na4Si发生该反应转移电子8 mol。
A项,该电池工作时生成氢氧化钠溶液,而硅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晶体硅作电极材料,错误;B项,Na4Si在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C项,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正确;D项,当电池转移0.2 mol电子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H2,错误。
2.(2019·杭州市第二中学选考模拟)锂空气充电电池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的实用储能设备。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Li+向负极移动B.Li2SO4溶液可作该电池电解质溶液C.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O 含量越多D.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2Li++O2+2e-===Li2O2答案D解析原电池中,阳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选项A错误;单质锂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所以电解质溶液不能使用任何水溶液,选项B错误;题目给出正极反应为:x Li++O2+x e-===Li x O2,所以当x=2的时候反应为:2Li++O2+2e-===Li2O2,选项D正确。
人教新课标版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原电池和化学电源同步教案【考纲要求】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复习要求】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的总方程式。
3.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4.能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5.熟悉常见的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能分析常见化学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
b5E2RGbCAP【近年考情】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了解常用化学电源的构造及新型电源的工作原理,尤其是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3.根据所给自发进行的反应设计原电池,并能绘制装置图.原电池为每年的必考题,主要是作为选择题出现,考查新型的原电池比较多,起点高落点低,最终还是落到原电池基础知识内容,例如:北京10-6C、天津10-2、全国10-12、全国10-35、北京9-6、北京9-8、天津9-10、北京8-5、天津8-12 等等都对原电池有所考查。
p1EanqFDPw【高考怎考】<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纳M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DXDiTa9E3d<激发态)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电池工作时,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不会减少【解读】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 3-+2e -=3I -;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 正确,见B 选项的解读;D 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就是:I 3-3I -的转化<还有I 2+I-I 3-),另一部分就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RTCrpUDGiT【答案】B 一、原电池1.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021高三全国统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学案:第9章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含答案第九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考试说明] 1.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其考查形式一般以新型能源电池或燃料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或电流的方向及溶液pH的变化等;原电池的应用主要考查原电池的设计、电化学腐蚀及解释某些化学现象等,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考点1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知识梳理1。
概念原电池是把错误!化学能转化为错误!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1)有能自发进行的错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错误!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3)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错误!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错误!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以铜一锌原电池为例)装置图电极材料负极:错误!锌片正极:错误!铜片电极反应错误!Zn-2e-===Zn2+□,04Cu2++2e-===Cu反应类型□05氧化反应错误!还原反应电子流向由错误!锌片沿导线流向错误!铜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流向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错误!负极迁移,阳离子向错误!正极迁移电流方向由错误!铜片沿导线流向错误!锌片盐桥中离子流向盐桥中含有饱和KCl溶液,错误!K+移向正极,错误!Cl-移向负极电池总反应式错误!Zn+Cu2+===Zn2++Cu两类装置的不同点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又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Zn与氧化剂Cu2+不直接接触,仅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减少了能量损耗,故电流稳定,持续时间长(1)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2)活泼性强的金属不一定作负极,但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3)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溶液中的离子不能通过盐桥和导线(即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
第35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复习目标 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2.正确判断原电池的两极,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燃料电池的应用。
考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形成条件①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燃料电池的两个电极可以相同)。
③形成闭合回路,需满足三个条件:a.存在电解质;b.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c.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
2.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1)装置变迁(2)电极反应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Zn+Cu2+===Cu+Zn2+。
(3)盐桥的组成和作用①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
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③盐桥中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3.原电池的应用(1)设计制作化学电源(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电池中,负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正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
(4)用于金属的防护:将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
1.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2.放热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3.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 4.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5.一般来说,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6.实验室制备H2时,用粗锌(含Cu、Fe等)代替纯锌与盐酸反应效果更佳()答案 1.√ 2.× 3.× 4.× 5.√ 6.√一、原电池原理及电极的判断1.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图。
第23讲原电池与化学电源【知识梳理】一、原电池概念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构成条件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金属或非金属)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电解质溶液;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工作原理反应原理负极正极锌片铜片Zn -2e -===Zn 2+Cu 2++2e -===Cu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子由Zn 片沿导线流向Cu 片电流由Cu 片沿导线流向Zn 片盐桥含饱和KCl 溶液,K +移向正极,Cl -移向负极盐桥的作用盐桥中离子的定向迁移构成了电流通路,盐桥既构成了闭合回路,又能阻止反应物的直接接触,使能量利用转化更高效电极的确定对于金属、金属电极,通常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是正极,如原电池:Zn—Cu—CuSO 4中,Zn 作负极,Cu 作正极,Al—Mg——KOH 中,Al 作负极,Mg 作正极;对于金属、非金属电极,金属作负极,非金属作正极;对于金属、化合物电极,金属作负极,化合物作正极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若不电极断溶解或质量不断减少,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常为原电池的负极,若原电池电极上有气体生成、电极质量不断增加或电极质量不变,该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通常为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流入的一极为负极;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是负极原理的应用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
如在Zn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使被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正极而得到保护。
如要保护一个铁制的输水管道或钢铁桥梁等,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作原电池的负极设计制作化学电源,设计原电池时,负极材料确定之后,正极材料的选择范围较广,只要合理都可以,电解质溶液一般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如空气中的氧气)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电池工作时,负极失去的电子均通过溶液转移到正极上②在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是阴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③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④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⑤将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盛有NaOH溶液,铝作负极⑥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⑦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⑧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g氢气生成⑨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⑩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⑪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⑫原电池装置中,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指点迷津]原电池基础知识的易错点:(1)负极本身不一定都参加反应,如燃料电池中,作为负极的材料本身并不参加反应。
(2)忽视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关系,容易误写电极反应式,如Al负极,在酸性溶液中生成Al3+,在碱性溶液中生成AlO-2。
(3)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但电子不能通过电解液,是通过阴阳离子的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4)用总电池反应式减去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时,须在两式电子转移数相等的前提下进行。
二、化学电源1.化学电源的类型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反应式:2MnO2+2H2O+2e-=2MnOOH+2OH-负极反应式:Zn+2OH-—2e—=Zn(OH)2总反应方程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锌银电池正极反应式:Ag2O+H2O+2e-=2Ag+2OH-负极反应式:Zn+2OH-—2e—=Zn(OH)2总反应方程式:Zn+Ag2O+H2O=Zn(OH)2+2Ag二次电池放电正极反应式:PbO2+4H++SO42-+2e-=PbSO4↓+2H2O 负极反应式:Pb+SO42--2e-=PbSO4↓充电阳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阴极反应式:PbSO4+2e-=Pb+SO42-总反应方程式PbO2+Pb+2H2SO42PbSO4↓+2H2O燃料电池酸性环境正极反应式:O2+4H++4e-=2H2O负极反应式:2H2-4e-=4H+碱性环境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负极反应式:2H2-4e-+4OH-=4H2O固体电解质(能传导O2-)正极反应式:O2+4e-===2O2-负极反应式:2H2-4e-+2O2-=4H2O熔融碳酸盐(熔融K2CO3)正极反应式:O2+2CO2+4e-===2CO2-3负极反应式:2H2-4e-+2CO2-3=4H2O+2CO2总反应方程式2H2+O2=2H2O2.电极反应式书写写总反应式CH3OCH3(二甲醚)酸性..燃料电池中总反应方程式:CH3OCH3+3O2===2CO2+3H2O确定正负极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写电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CH3OCH3+3H2O-12e-===2CO2+12H+正极反应式:3O2+12H++12e-===6H2O书写技巧若某电极反应式较难写时,可先写出较易的电极反应式,用总反应式减去较易的电极反应式,即可得出较难写的电极反应式例题2、写出下列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1)铁炭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许多微电池。
将含有Cr2O72-的酸性废水通过铁炭混合物,在微电池正极上Cr2O72-转化为Cr3+,其电极反应式为。
(2)下图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b均为多孔性Pt电极)。
b电极是(填“正”或“负”)极,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开发新能源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DMFC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通入a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
(4)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7)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以NO 2、O 2、熔融NaNO 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 ,则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9)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电极,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
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Pt(a)电极是电池的极,电极反应式为,Pt(b)电极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10)下图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原理示意图,电极a 附近发生的反应是。
【课时练习】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某锂离子电池6C Li 为负极,1-x 2Li MO 为正极,锂盐有机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为1-x 2261-x Li MO LiMO +C Li 放电充电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锂的密度、熔点和硬度均比同族的碱金属低B .该锂离子电池可用乙醇作有机溶剂C .电池放电时,Li +从正极流向负极D .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1-x 2LiMO -xe =xLi +Li MO 2.据报道,最近某手机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为:2CH 3OH +3O 2+4OH - 充电放电2CO 2-3+6H 2O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CH 3O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逐渐增大C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 3OH -6e -+8OH -=CO 2-3+6H 2OD .充电时每生成1mol CH 3OH 转移6mol 电子3.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和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2e -=Cu C .无论a 和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 .a 和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 2+向铜电极移动4.近年来电池研发领域涌现出的纸电池像纸一样轻薄柔软,在制作方法和应用范围上与传统电池相比均有很大的突破,下图为纸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据此,现在用氯化钠、蒸馏水和滤纸制备了电解液和隔离膜,用铜片分别与锌片和另一种银白色金属片,先后制作了两个简易电池。
在用电流表测试这两个电池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偏转方向相反。
则另一种银白色金属片可能是下列的哪种金属A .AgB .FeC .AlD .Mg5.如图为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电流方向已示。
电极A 、B 外覆盖一层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膜,可以让气体透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传感器运用了原电池原理,正极反应为CO-2e -+H 2O=CO 2+2H +B .当外电路中流过0.002mol 电子时,电池正极消耗0.00lmol 氧气C .该传感器工作时,接触到的CO 浓度增大,输出的电流强度也相应增大D .给传感器充电时,传感器内部H +将由B 极向A 极迁移6.利用反应23226NO 8NH 7N H O 12+=+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从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B .电极A 极反应式为322NH 6e N 6H -+-=+C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D .当有24.48L NO 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A0.8N 7.NO 2、O 2和熔融KNO 3可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