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5
联合运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8-05-02T16:26:49.4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作者:张华雪[导读] 有效的缓解患者水电解质失衡状态。
在临床中应用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值得广泛应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528200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择取8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通过基础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运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减低肾功能损失问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联合运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研究;尿毒症属于一种慢性的肾衰竭末期症状,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是维持临床治疗的有效方式与手段,利用血液净化技术与手段,消除血液中残留的一些代谢废物以及有害物质,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对肾功能的影响与损[1,2]。
而通过联合运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的治疗尿毒症效果显著,对此通过对2015年12月以及2016年12月中我科的尿毒症80例患者分析,获得相关临床资料信息,其主要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基于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2015年12月以及2016年12月中入院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30例,年龄区间在23-65岁之间,平均(45.25±4.22)岁,患者透析时间在7个月-4年,平均(58.21±12.28)个月。
基于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且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以及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患者各项指标均与《肾脏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相吻合;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时间高于三个月;同时两组患者无器质性病变;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7例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联合应用在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
对照组给予HD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HP、H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019、6.422,P=0.004、0.000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单纯给予HD治疗:透析机为德国费森尤斯4008S,透析器为威高公司聚砜膜F14型,透析液为碳酸氢盐,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血流量控制在200~250 ml/min,2次/周, 4 h/次,连续治疗12周;观察组给予HD、HP联合治疗:HP串联在HD前,其中HD治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而HP灌流器为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g-150型树脂,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血流量控制在200~250 ml/min,先行HP、HD联合治疗2 h,再单独HD 治疗2 h,1次/周,连续治疗12周。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iPHT、β2-mg水平及皮肤瘙痒疗效。
1. 4 疗效评定标准[1] 显效:经治疗后,瘙痒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显著得到缓解;有效:经治疗后,瘙痒相关症状得到改善;无效:经治疗后,瘙痒相关症状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iPHT、β2-mg水平的改变情况治疗后,观察组iPTH水平、β2- mg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9、6.422,P=0.004、0.000<0.05)。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
察
作者:傅繁,刘星燎,曾姬,肖玲,张润春
【关键词】血液灌注;肾透析;尿毒症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pdf)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用的治疗效果。
方法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和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优于血液透析。
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血液灌注;肾透析;尿毒症
Clinical obseruation combined hemadialysishemoperfusian in chronic uremia
[Key words] hemoperfusion;renal dialysis;uremia
尿毒症是由多种毒素在体内潴留,引起代谢紊乱和多个系统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
根据尿毒症毒素的分子量可分为小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s,MMS)、大分子毒素。
加强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有利于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预后[1]。
中分子毒素在体内呈多室分布,传统的血液透析不能有效的清除中分子毒素,而单纯的血液灌流不能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紊乱。
因此,自2003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以减轻长期透析所带来的并发症,并取得良好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HD)的慢性尿毒症患者30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分为串联组和对照组。
串联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8.20±15.02)岁,原发病:慢性肾炎9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肾病1例,多囊肾1例。
对照组15例,性别、年龄及原发病与串联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串联组
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做透析――灌流(HP/HD)治疗,灌流器串在透析器前,以免经透析器脱水后,血液浓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并易致凝血。
血流量为200~250 ml/min,先用NS 500 ml冲洗灌流器、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继而建立循环通路(静脉端接泵前输液口),用每瓶含20 mg肝素NS 500 ml每分钟500 ml的流量循管30 min后冲洗管路,同时用手轻拍灌流器、透析器,以排除气泡并除去微粒,肝素首剂量按每公斤体重0.5 mg静推,每小时追加肝素10 mg,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减肝素用量。
灌流透析2 h后,树脂达到饱和,取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2.5 h,总共治疗时间为4.5 h。
透析结束后用等量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治疗前后检测MSS、血尿素氮(BUN)、肌酐(Cr)、总蛋白(TB)、白蛋白(ALB)、电解质、肝功能。
1.2.2 对照组
除未串联血液灌流器外,其余条件及检验指标同串联组。
1.2.3 血液透析(HD)
使用NCU-12型血透机,130A(醋酸膜)透析器,串联丽珠HA-130树脂灌流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血流量为250 ml/min。
1.2.4 中分子物质的测定
采用紫外线吸收法[2]。
其他血液生化分析按常规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
1.2.5 观察指标
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心脏听诊等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
各样本原始数据及差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成对t 检验方法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水平。
2 结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尿毒症能有效清除MMS,血细胞与血清蛋白均升高。
而普通透析对MMS无多大影响,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见表1。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10例患者睡眠改善,12例患者食欲改善,其中1例明显改善,2例患者皮肤瘙痒减轻,电解质变化与血液透析无明显改变。
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见特殊不适。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体液中有多种代谢产物的积蓄并可引起各种尿毒症综合征。
20世纪70年代后Babb和Scribner提出了中分子学说[3]。
血中MMS量物质越多,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心包炎、神经系统症状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越高[4]。
MMS的化学本质是肽类,属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