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组算式)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4.39 KB
- 文档页数:4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组算式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内容:组算式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逆的关系。
能力目标3.通过应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在同一个情节中,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
三、教学重点:通过对一个情景设置的不同的问题,探索交换与逆运算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中逆运算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五、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都或多或少有兄弟姐妹,其实我们数学课上学习的一些数、一些算式它们也都有兄弟姐妹,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二)情景创设,讲授新课:师:小朋友,还记得秋游我们去哪里参观了吗?对,上海海军军事博物馆,在那里你看到些什么?(军舰、导弹……)师:看,这张图上有什么?(帆船、游艇)你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图意吗?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学生边说老师边电脑出示动画画面)生:(1)海上有3只帆船,又开来了4只游艇,现在海上共有7只船。
生:(2)海上有4只游艇,又开来了3只帆船,现在海上共有几只船?生:(3)海上共有7只船,帆船有3只,游艇有几只?生:(4)海上共有7只船,游艇有4只,帆船有几只?师:说得真好,那你们能根据刚才小朋友说的图意,来列算式吗?请你动手写在纸上,开始。
(二)自主探究,发现奥秘1.师:写出一个算式的小朋友举举手,说说你列的算式。
算式:3+4=7算式:4+3=7算式:7-3=4算式:7-4=32.师:好,刚才我们通过一幅图列出了4个算式,2加2减,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电脑展示所有的四个算式,让学生直观地找异同)生:我发现这四个算式都用到了4、3、7这三个数。
师:对吗?我们来看一看,其实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数一数一个算式里有几个数?(3个)那4个算式应该有几个数?(12个)可是这四个算式呢?(只有三个数)哪3个?(3、4、7)而且3个数都有关系,你看出来了吗?(2个小数相加就是大数;大数减一个小数就是另一个小数)而且四个算式都是由一幅图列出来的,关系真密切。
组算式教学内容:教材P60教学目标:1、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逆的关系。
3、通过应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1、探索加法中的交换;探究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一个情景设置的不同的问题,探索交换与逆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中逆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教学过程:2分钟预备铃:口算训练一、情景演示,设疑激趣1、出示情景图。
师:再过几天圣诞节就快到了,小巧他们为了庆祝圣诞节的到来,准备举行一个联欢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准备了些什么!(出示情景图)这是…圣诞帽,谁能根据这张图片,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呢?预设1:紫帽子有5个,蓝帽子有6个。
一共有几个?算式是56=11或65=11。
预设2:一共有11个圣诞帽,其中紫帽子有5个,蓝帽子有几个?算式是11—5=6预设3:一共有11个圣诞帽,其中蓝帽子有6个,紫帽子有几个?算式是11—6=5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56=11 11—5=665=11 11—6=5观察这4个算式中都用到了那些数?追问:共几个数?生:5、 6、 11,共3个数。
师小结:用3个数组成的加减法算式叫组算式。
出示课题:组算式(板书)二、自主探究,发现奥秘1、谁来说说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生反馈(板书算式上方)2、探究算式之间的规律与关系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追问:那两个减法算式呢?师:再看这4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说一说。
(告诉我,你和你的同桌发现了什么?)1)算式中都用到5、6、11,用3个数组成4个算式。
2)加法算式中和是减法中的被减数,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数和差。
(板书)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师:再看看他们还准备了些什么来布置教室呢?(出示气球)看图你能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吗?自己在学习单上完成练习一:看图组算式。
组算式教学目标:1、通过说数学小故事,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四个数的关系。
2、能根据合适的三个数,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说数学小故事,知道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合适的三个数,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理解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加数、和、被减数、减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出题图:(3艘帆船,4艘机船)师:小朋友,认识这些船吗?在这张图片中有哪些数学故事呢?请你在小组内和小朋友说说,好吗?(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1)有3艘帆船,开来了4艘机船,一共有几艘?算式是:3+4=7(板书)(2)有4艘机船,开来了3艘帆船,一共有几艘?算式是:4+3=7(板书)(3)有7艘船,开走了3艘帆船,还剩几艘机船?算式是:7-3=4(板书)(4)有7艘船,开走了4艘机船,还剩几艘帆船?算式是:7-4=3(板书)我们刚才发现的三个合适的数可以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组算式”(板书)二、新课探究(一)探究一1、师:小朋友们现在看这两幅图片,会不会来讲故事,列算式呢?(多媒体演示)根据生回答,师相应板书:2+5=7 3+2=55+2=7 2+3=57-2=5 5-3=27-5=2 5-2=3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根据每幅图说出不同的数学小故事,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二)探究二师:这三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师:小朋友说得真好。
加法的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法的减数与差;加法的和是减法的被减数。
所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师:我们刚才发现的三个合适的数可以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4道算式就象兄弟姐妹那样友好亲密啊,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兄弟姐妹”。
三、课内练习1、练习一:师:我们已经发现了用3个数可以组成2道加法和2道减法算式,利用这4道算式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组算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组合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2.能理解算式的意义和价值,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简单地列式并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正确地组合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和价值。
2.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理解组算式的意义及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通过回忆前几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或列表示加减法运算法则所体现的实际含义。
2. 通过实例引入主题举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用简单的计算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引入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的概念。
以 8 + 5 = ( 13 ),20 - 6 = ( 14 ) 为例,让学生体会数字之间的关系,明白如何用加减法运算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
3. 讲解组算式的概念引入新概念组算式,对其含义及地位作出简要的解释,让学生从加减法算式扩展到组算式,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
4. 强调组算式的本质讲解组算式的本质,即其由加、减法算式组成。
同时,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组合加、减法算式的规律和方法。
5. 讲解组算式的分类将组算式分为加、减法组算式和混合组算式,针对不同类别的组算式,给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板,让学生掌握组合不同类别的算式的方法。
6. 示范和训练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列示、计算来解决问题。
然后,让学生用组算式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并逐步掌握组算式的运用。
7. 运用实例,拓展思维以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更加深入掌握加、减法和混合组算式的应用,让学生体验组算式的实用和价值。
8.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理解和归纳,掌握组算式的规律和方法,为巩固和扩展后续知识打好基础。
四、教学步骤1.温故知新,回忆前几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运算法则的实际含义。
2.通过实例引入主题,让学生体会数字之间的关系,引入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的概念。
3.讲解组算式的概念和本质,引导学生掌握组合加、减法算式的规律和方法。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篇)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1.通过直觉,让学生在理解算术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数十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大家参与口算方法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挂图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他们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聪明。
有信心战胜喜羊羊和灰太狼吗?2、那同学们可要做好准备,看看它们出了哪些什么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关:小小神算手。
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闯过了喜羊羊的第一关。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关:小小玩具店。
五一期间,喜羊羊的玩具店开张了,懒羊羊也来到了玩具店,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出示玩具)可是懒羊羊在买玩具时却遇到了问题。
(出示喜羊羊说的话,生自由读一读)你们能不能帮助他?那么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算式)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1、这道题你会算吗?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组讨论,师参与讨论)2、汇报交流算法。
3、同学们真聪明,也非常的有爱心,用自己的学具帮助懒羊羊解决了问题,自己还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真不简单。
4、巩固练习:书本练习十第1题57-3= 99-6= 89-7=65-4= 48-5= 26-2=5、美羊羊也遇到了难题,你们还愿意帮助她吗?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师板书算式)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7、汇报交流算法。
8、练习:(书本练习十二第2题)30-10= 50-20= 76-40=38-10= 57-20= 95-70=三、加强对比,理解算法1、小结: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懒羊羊遇到的问题,大家比较一下, 35-2=33,35-20=15这两题一样吗?(生:不一样。
组算式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一学期第60页教学目标:1 掌握用3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 通过对一个情节设置不同的问题,探究加法中的交换以及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3 在数学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提升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3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探究加法中的交换以及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学具:PPT教学过程:一、情景演示,激发兴趣出示卡通世界森林图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蚂蚁家族和小昆虫们。
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二、自主探究,发现奥秘1.出示蚂蚁图师:谁能根据这副图来列出四个不同的算式,那你能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吗?73=10 10—3=737=10 10—7=3(生汇报)2.师:根据这幅图小朋友列出了4道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那么在这组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朋友讨论的可要激烈喔,小蚂蚁也在听你们说哦!3.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
这一组有四个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并且都用到了3个数字。
其中,一道加法算式只要交换一下加数的位置,就变成另外一道加法算式。
而加法算式中的和就是减法中的被减数,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法中的减数和差。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组算式”。
(板书课题)。
4 根据找到的规律来完成题目:书上60页的第2题(1)写算式(2)学生汇报三、综合应用,体验知识1、我们看,谁来了?(小狗)它急的团团转,原来它也在做数学题,遇到了困难。
你们愿意帮助它吗?3+5=8 7+3=105+3=811-6=52、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
我们也来动手练一练。
完成书上60页的第33、师:我们知道了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闯关游戏第一关:用数牌组算式第二关:找数字宝宝第三关:思维拓展老师出一张数牌,请找出另外2张可以组算式的数牌(2021)。
第四关:动动小脑筋1、组算式:○+☆=△2、从下列给出的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沪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加与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0 以内数的加减法:加与减》是沪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本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运算的基础,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教材以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合成与分解,进而掌握加减法运算。
这一内容为后续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以及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学生情况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热情。
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具体的事物和活动来学习。
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的概念和运算,但对于加减法的正式学习还处于初步阶段。
学生的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2. 掌握10 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准确计算。
3. 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经历加法和减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掌握10 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二、教学难点1.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组算式(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组算式的含义2.组成简单的算式3.计算简单的加减法算式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组算式的含义和作用2.掌握组成加减法算式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组算式的含义和作用2.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组成加减法算式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算式的含义2.组算式的方法3.加减法算式的计算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出示手中的物品数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组算式。
[2] 理解算式的含义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算式“2+3=5”的含义,体会算式的作用。
[3] 认识组算式通过刚才的认识,引出组算式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组算式是由数字或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一种式子。
”。
[4] 组成算式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组成算式的方法和技巧,如“5-2=3”、“7+5-2=10”。
[5] 计算加减法算式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加减法算式的方法和技巧,如“4+3-2=5”、“8-3+2=7”。
[6] 总结本节课通过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理解组算式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1.问答法2.示范法3.引导法2. 教学手段1.PowerPoint2.课件3.黑板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2. 学生作品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本人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问答法、示范法和引导法,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教学方法选择不当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教案:组算式教材分析:《组算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沪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整理与提高中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看图编题,也会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且在第二单元《加与减》和第三单元《加进来,减出去》两课中初步体会过加与减的逆运算关系,这节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加减法之间关系的同时也复习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一知识点。
通过对加减法关系的探究,使学生建立交换、互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的应用,理解“一组算式”中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专注课堂的时间有限,从整体上看我班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但也因为活跃,课堂纪律会有些松散,所以我采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展现和小游戏的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能根据合适的3个数字,写出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
3、探究组算式加法算式中的交换关系以及加法与减法算式中的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会在同一情节中,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情境创设和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难题的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对一个情景设置不同的问题,探索加法中的交换以及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中逆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卡片教学过程:复习3+5=8 10+2=12 4+3=78-5=( ) ( )-2=10 7-( )=4一、情景导入师:礼拜天,小丁丁带了一些水果去看望爷爷奶奶,我们看看,他带了哪些水果?(多媒体出示主题图)谁来说一说。
预设一:生:小丁丁带了3个苹果和4个香蕉。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说的真完整。
预设二:生:小丁丁带了苹果和香蕉。
5.7 组算式教学内容:P60教学目标:1.会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对同一情节会列出4个不同的题,探索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互逆的关系。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一个情节设置不同的问题,探索交换与互逆。
教学难点:加、减法算式中互逆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多媒体展示)分类: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怎么分一分?你会用三句话说一说吗?①客机有4架,直升机有3架,一共有几架飞机?(怎么列式?还可以怎么列式?)3+4=7 4+3=7②一共有7架飞机,其中客机有4架,直升机有几架? 7-4=3③一共有7架飞机,其中直升机有3架,客机有几架? 7-3=4(3)小结:把两部分合并用加法,添加也是用加法。
求其中的一部分用减法,求剩余也是用减法二、探究学习1.观察讨论请你观察这四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1)有相同的三个数 3、4、7,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和都是7。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有相同的三个数3、4、7,被减数都是7,减数和差的位置交换了。
被减数不变,减去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
减去另一部分,等于一部分。
(3)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法算式中的减数和差;加法算式中的和是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
所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揭示课题:像这样用三个数字组成的4个算式,我们称这4个算式为组算式板书:组算式2.模仿练习(看图写算式)三、综合练习,感受知识1.计算: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你觉得横做方便,还是竖着做方便?为什么?15+3 7+3 5+6 16+43+15 3+7 6+5 4+1618-3 10-3 11-5 20-418-15 10-7 11-6 20-16 2.根据屋顶上的三个数写出加减四道算式。
3.选择合适的数牌,组成组算式。
6、4、( ) 2、( )、15 ( )、7、11发现秘密:说说你填的数跟其余2个数有什么关系?四、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的本领有了哪些提高呢?。
组算式
教学目标:
1、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逆的关系。
3、通过应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价值。
4、通过对一个情节设置不同的问题,探索交换与逆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探索加法中的交换;探究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一个情景设置的不同的问题,探索交换与逆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中逆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演示,设疑激趣
出示小朋友在游乐场里玩游戏的情景。
(多媒体演示或情景图) 师:游乐场里有许多小朋友在游玩,他们玩得真高兴,他们在玩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生:(略)
师:那么根据这些图,你们能写出哪些算式呢?请小组里的小朋友相互说一说。
(小组学习,并汇报,教师根据不同的游玩项目,归类板书)
二、自主探究,发现奥秘
1、放大小朋友骑木马的图
师:小朋友骑木马,玩得真高兴,有的小朋友列出了加法算式,有的列出了减法算式,谁来说说这些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6+4=10 10-6=4
4+6=10 10-4=6 生:(略)
2、师:这幅图,小朋友列出了4道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那么2道加法算式之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
(生分小组先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3、师:小朋友说得真好。
一道加法算式中,交换一下加数的位置,就变成另外一道加法算式。
而加法算式中和是减法中的被减数,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数和差,所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们看这4道算式就象兄弟姐妹那样关系亲密。
三、综合应用,体验知识
1、师:游乐场里,小毛猴,短尾猴在表演马戏,可是,它们在表演时和它们的兄弟姐妹失散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兄弟姐妹吗?
小毛猴短尾猴
5+3 8-7
3+5 8-1 8-3 7+1 1+7 8-1 4+6 9-4
2、小毛猴、短尾猴找到了它们的兄弟姐妹,可是剩下的2个小
猴没有兄弟姐妹,你们愿意做它们的朋友吗?
(生:讲出和 4+6 9-4 是兄弟姐妹的其它三道算式)
3、观察一面一组算式,并很快说出计算结果。
13+2= 11+7= 8+6=
2+13= 7+11= 6+8=
15-2= 18-7= 14-6=
15-13= 18-11= 14-8=
师:你们是用什么好方法又快又正确地得到计算结果的呢?生:(略)
4、师:我们知道了“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就能帮助我们解
决许多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找朋友”,老师出2个数牌,请
你看一看你手中的哪一张数牌是我的好朋友?
并说出这3个数牌,怎样列出2道加法算式,2道减法算式。
6430712514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最喜欢解决什么问题呢?在解决
这些问题中,你有什么好方法呢?你还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四、拓展新知,启迪思维
师:游乐场中最好玩的游戏是智闯密室,密室中有n道门,每道门需要同时有3把钥匙开启,而且这3把钥匙就像兄弟姐妹那样亲密,那么在这么多钥匙中,哪3把钥匙能打开密室门呢,你最多能打开几道门?
五、总结:这节课认识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