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效升级卷(十一) 非电学实验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136.85 KB
- 文档页数:7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单选题1.(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高二期中)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我们把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B .恒定电流是由恒定电场产生的C .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就说明导体内部的电荷没有移动D .由q I t可知,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 2.(2021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 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1:R 2 =1:3B .R 1:R 2 =3:1C .将R 1与R 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 1:I 2=1:3D .将R 1与R 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 1:I 2=1:33.(2020·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二期中)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 x 为待测电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小于通过R x 的电流B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于通过R x 的电流C .电压表两端的电压小于R x 两端的电压D .电压表两端的电压大于R x 两端的电压4.(2020·广西七星·桂电中学高二期中)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1A 、2A ,若把1A 、2A 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B .图甲中的1A 、2A 的示数相同C .图乙中的1A 、2A 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 .图乙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5.(2020·江苏姑苏·高二期中)如图所示,两个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12R R 、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10V U 的直流电源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把电压表接在1R 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5V ,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2R 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将( )A .等于5VB .小于5VC .大于5VD .电压表内阻末知,无法判断6.(2020·广东番禺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 =240V ,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值为400Ω,R 1=200Ω。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基础题——学问基础打牢1. (2024·新课标Ⅰ卷)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 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 k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该同学采纳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标记为Ⅱ的图线是采纳电压表跨接在_O、P__(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2)依据所用试验器材和图(b)可推断,由图线_Ⅰ__(填“Ⅰ”或“Ⅱ”)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_50.5__Ω(保留1位小数).(3)考虑到试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50.0__Ω(保留1位小数).【解析】(1)若将电压表接在O、P之间,I=UR V +UR x则U=R x R VR x+R V·I依据一次函数关系可知对应斜率为R x R VR x+R V若将电压表接在O、Q之间,电流表分压为U A=IR A依据欧姆定律变形可知R x=U-IR AI解得U=I(R x+R A)依据一次函数可知对应斜率为(R x+R A),对比图像的斜率可知kⅠ>kⅡ所以Ⅱ图线是采纳电压表跨接在O、P之间.(2)因为待测电阻为几十欧姆的电阻,通过图像斜率大致估算待测电阻为50 Ω左右,依据1 kΩ50 Ω<50 Ω0.5 Ω说明电流表的分压较小,电压表的分流较大,所以电压表应跨接在O、Q之间,所以选择图线I得到的结果较为精确.依据图像可知R x=3 V-1 V59.6 mA-20 mA≈50.5 Ω.(3)考虑电流表内阻,则修正后的电阻为R x′=R x-R A=50.5 Ω-0.5 Ω=50.0 Ω.2. (2024·四川成都二诊)为将一只毫安表A(量程3 mA,内阻约几十欧姆)改装成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试验室供应了下列器材:电源E(电动势约6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50 Ω);滑动变阻器R2(0~5 kΩ);电阻箱R(0~999.9 Ω);开关两个、导线若干.某同学先按图示电路连接线路,测量表A的内阻.他的操作步骤如下:a.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S1后调整变阻器的阻值,使表A的指针满偏;b.闭合S2保持变阻器的阻值不变,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使表A的指针偏转到量程的1 2位置;c.登记R的阻值为30.0 Ω.(1)上述试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R2__(选填“R1”或“R2”).(2)表A的内阻测量值R A=_30.0或30__Ω.此测量值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表A内阻的真实值.(3)若取表A内阻的测量值R A进行计算,为达成改装的目的,可将表A与电阻箱R_串联__(选填“串联”或“并联”),且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_470.0或470__Ω.【解析】(1)毫安表A的量程3 mA,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3 mA,电路的最小电阻为R=EI g =63×10-3Ω=2 000 Ω,故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2.(2)试验中用半偏法测电表的内阻,所以R的阻值即为电表的测量值,则表A的内阻测量值R A=30 Ω,由于闭合S2,电阻箱R并入电路,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而流过毫安表的电流为满偏的一半,所以流过电阻箱R的电流大于满偏的一半,依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阻箱R的阻值小于毫安表的内阻,即测量值小于表A内阻的真实值.(3)应把毫安表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电压表,量程为1.5 V,则有U=I g(R A+R),则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R=470 Ω.3. (2024·新课标Ⅱ卷)某同学要探讨一小灯泡L(3.6 V,0.30 A)的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200 mA,内阻R g1=10.0 Ω),电流表A2(量程500 mA,内阻R g2=1.0Ω)、定值电阻R0(阻值R0=10.0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电源E(电动势4.5 V,内阻很小)、开关S和若干导线.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a)所示.(1)依据图(a),在图(b)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2)若I1、I2分别为流过电流表A1和A2的电流,利用I1、I2、R g1和R0写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_I1(R g1+R0)__,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_I2-I1__.为保证小灯泡的平安,I1不能超过_180__mA.(3)试验时,调整滑动变阻器,使开关闭合后两电流表的示数为零.逐次变更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并读取相应的I1和I2.所得试验数据在下表中给出.I1/mA325585125144173I2/mA1712292993794244701_11.6__Ω(保留1位小数).(4)假如用另一个电阻替代定值电阻R0,其他不变,为了能够测量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所用电阻的阻值不能小于_8.0__Ω(保留1位小数).【答案】(1)见解析图【解析】(1)依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2)①依据电路图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电流表A 1和R 0的总电压,故依据欧姆定律有U =I 1(R g1+R 0 );②依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 =I 2-I 1;③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6 V ,故依据题目中已知数据带入①中可知I 1不能超过180 mA.(3)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当I 1=173 mA 时,I 2=470 mA ;依据前面的分析代入数据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3.46 V ;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 =297 mA =0.297 A ;故依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I =3.460.297Ω=11.6 Ω.(4)要测量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则灯泡两端的电压至少要达到3.6 V ,而电流表A 1不能超过其量程200 mA ,此时结合①有3.6=0.2×(10+R 0),解得R 0=8 Ω,即要完整的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所用电阻的阻值不能小于8 Ω.4. (2024·新课标Ⅲ卷)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10 ℃升至60 ℃时阻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阻值随温度的变更关系.所用器材:电源E 、开关S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0 Ω)、电压表(可视为志向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100 Ω).(1)在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2)试验时,将热敏电阻置于温度限制室中,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计算出相应的热敏电阻阻值.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分别为5.5 V 和3.0 mA ,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1.8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试验中得到的该热敏电阻阻值R 随温度t 变更的曲线如图(a)所示.(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 kΩ.由图(a)求得,此时室温为_25.5__℃(保留3位有效数字).(4)利用试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E 为直流电源(电动势为10 V ,内阻可忽视);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6.0 V 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若要求起先报警时环境温度为50 ℃,则图中_R 1__(填“R 1”或“R 2”)应运用热敏电阻,另一固定电阻的阻值应为_1.2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 (1)见解析图【解析】 (1)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电压表可视为志向表,所以用电流表外接.连线如图.(2)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R =U I = 5.53×10-3Ω≈1.8 kΩ.(3)由图(a)可以干脆读该电阻的阻值为2.2 kΩ对应的温度为25.5 ℃.(4)温度上升时,该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分得电压削减.而温度高时要求输出电压上升,以触发报警,所以R 1为热敏电阻.由图线可知,温度为50 ℃时,R 1=0.8 kΩ,由欧姆定律可得E =I (R 1+R 2),U =IR 2,代入数据解得R 2=1.2 kΩ.5. (2024·全国乙,23,10分)一同学探究阻值约为550 Ω的待测电阻R x 在0~5 mA 范围内的伏安特性.可用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为3 V ,内阻很大),电流表A(量程为1 mA ,内阻为300 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4 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可选10 Ω或1.5 kΩ),定值电阻R 0(阻值可选75 Ω或150 Ω),开关S ,导线若干.(1)要求通过R x 的电流可在0~5 mA 范围内连续可调,将图甲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试验电路的原理图.(2)试验时,图甲中的R 应选最大阻值为_10_Ω__(选填“10 Ω”或“1.5 kΩ”)的滑动变阻器,R 0应选阻值为_75_Ω__(选填“75 Ω”或“150 Ω”)的定值电阻.(3)测量多组数据可得R x 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则此时R x 两端的电压为_2.30__V ,流过R x 的电流为_4.20__mA ,此组数据得到的R x 的阻值为_548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 (1)见解析图【解析】 (1)电流表内阻已知,电流表与R 0并联扩大电流表量程,进而测量通过R x 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 x 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采纳分压式接法,满意通过R x 的电流在0~5 mA 内连续可调的条件,电路图如下.(2)电路中R 应选最大阻值为10 Ω的滑动变阻器,便利电路的调整,测量效率高、试验误差小;通过R x 的电流最大为5 mA ,须要将电流表量程扩大为原来的5倍,依据并联分流,即并联电路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可知5 mA -1 mA 1 mA =300 ΩR 0,解得R 0=75 Ω.(3)电压表每小格表示0.1 V ,向后估读一位,即U =2.30 V ;电流表每小格表示0.02mA ,本位估读,即读数为0.84 mA ,电流表量程扩大5倍,所以通过R x 的电流为I =4.20 mA ;依据欧姆定律可知R x =UI≈548 Ω.6. (2024·浙江1月高考)小明同学依据图1的电路连接器材来“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时多次变更合金丝甲接入电路的长度l 、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流表的读数I 达到某一相同值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 ,从而得到多个U I 的值,作出U Il 图像,如图2中图线a 所示.(1)在试验中运用的是_0~20_Ω__(选填“0~20 Ω”或“0~200 Ω”)的滑动变阻器. (2)在某次测量时,量程为3 V 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则读数U =_1.32(1.31~1.34)__V.(3)已知合金丝甲的横截面积为7.0×10-8m 2,则合金丝甲的电阻率为_1.1×10-6(0.90×10-6~1.3×10-6)__Ω·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4)图2中图线b 是另一根长度相同、材料相同的合金丝乙与合金丝甲并联后采纳同样的方法获得的UIl 图像,由图可知合金丝甲的横截面积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合金丝乙的横截面积.【解析】 (1)由试验原理可知R x =U I ,而由U Il 图像可知待测电阻最大约为8 Ω,为了使电压表有明显的读数变更,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大,故选0~20 Ω比较合适.(2)量程为 3 V 的电压表,精度为0.1 V ,估读到0.01 V ,则电压为 1.32 V(1.31~1.34).(3)依据电阻定律有U I =R x =ρS ·l 则U I l 图像的斜率为k =ρS可得合金丝甲的电阻率为ρ=kS =7.4-3.60.44-0.20×7.0×10-8(Ω·m)≈1.1×10-6(Ω·m).(4)另一根长度相同、材料相同的合金丝乙与合金丝甲并联后,电阻率不变,而横截面积变为S′=S+S乙由图2中图线b可得S′=ρk b=1.1×10-62.2-1.00.44-0.15≈26.6×10-8 m2解得S乙=S′-S≈19.6×10-8 m2>S故合金丝甲的横截面积小于合金丝乙的横截面积.7. (2024·贵州押题卷)李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电表的改装原理,将量程为0~3 V~15 V的电压表底座拆开后,展示其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中a、b、c是该表的3个接线柱,李老师已依据图甲画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1)依据图乙可以推断,当须要选择0~3 V的量程时,应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是_b、c__.(2)若电压表的表头内阻为200 Ω,满偏电流为600 μA,则可以计算出R1=_20_000__Ω,R2=_4_800__Ω.(3)某同学受到启发后,接着探讨量程为0~0.6 A~3 A的电流表.拆开电流表底座后,发觉其内部结构如图丙所示,其中“-”为电流表的负接线柱,d、e为其余两个接线柱.在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该电流表的电路图;(4)已知电流表中R4=0.22 Ω,表头与电压表的表头相同,则R3=_0.88__Ω.【答案】(3)见解析图【解析】(1)电压表量程越大,与表头G串联的总电阻越大,所以当须要选择0~3 V 的量程时,表头G只与R2串联,应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是b、c.(2)依据串联电路规律有I G(R2+r G)=3 V,I G(R1+R2+r G)=15 V,联立解得R1=20 000 Ω,R2=4 800 Ω.(3)依据题图丙作出电路图如图所示.(4)电流表量程越大,分流总电阻越小,所以e接线柱对应0.6 A量程,d接线柱对应3 A量程,依据串并联电路规律有I1=I G+I G r G+R5R3+R4=0.6 A,I2=I G+I G r G+R3+R5R4=3A,联立解得R3=0.88 Ω.应用题——强化学以致用8. (2024·全国高考甲卷)某同学用图(a)所示电路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2.5 V,额定电流0.3 A)电压表(量程300 mV,内阻300 Ω)电流表(量程300 mA,内阻0.27 Ω)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 Ω)电阻箱R2(最大阻值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 S、导线若干.完成下列填空:(1)有3个阻值分别为10 Ω、20 Ω、30 Ω的定值电阻可供选择,为了描绘小灯泡电流在0~300 mA的UI曲线,R0应选取阻值为_10__ Ω的定值电阻.(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变阻器的_a__(填“a”或“b”)端.(3)在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较小时,将电阻箱R2的阻值置零,变更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I,结果如图(b)所示.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10 mA 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0.7__ Ω(保留1位有效数字).(4)为使得电压表满量程时对应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3 V ,该同学经计算知,应将R 2的阻值调整为_2_700_Ω__.然后调整滑动变阻器R 1,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U /mV 24.0 46.0 76.0 110.0 128.0 152.0 184.0 216.0 250.0 I /mA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300.0增大__(大”“减小”或“不变”).(6)该同学观测到小灯泡刚起先发光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160 mA ,可得此时小灯泡电功率P 1=_0.074__W(保留2位有效数字);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300 mA 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P 2,则P 2P 1=_10__(保留至整数).【解析】 (1)因为小灯泡额定电压2.5 V ,电动势6 V ,则滑动滑动变阻器时,为了保证电路平安,须要定值电阻分担的电压U =6 V -2.5 V =3.5 V ,则有R 0=3.5 V0.3 A≈11.7 Ω则须要描绘小灯泡在0~300 mA 的伏安特性曲线,即R 0应选取阻值为10 Ω. (2)为了爱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变阻器的a 端.(3)由图可知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10 mA 时,电压为7 mV ,则小灯泡的电阻为R =7×10-310×10-3 Ω=0.7 Ω. (4)由题知电压表满量程时对应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 时,有3R 2+R V =0.3R V解得R 2=2 700 Ω.(5)由图(b)和表格可知流过小灯泡电流增加,图像中U I变大,则灯丝的电阻增大. (6)依据表格可知当电流为160 m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6 mV ,依据(4)的分析可知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0.46 V ,则此时小灯泡电功率P 1=0.46 V×0.16 A≈0.074 W同理可知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300 mA 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 V ,此时小灯泡电功率P 2=2.5 V×0.3 A=0.75 W故有P 2P 1=0.750.074≈10.9. (2024·广西南宁二模)某物理试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采纳半偏法测量一电流计G 的内阻R g ,然后将该电流计G 改装为电压表,并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检验.(1)请依据图甲所示电路图,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实物电路:(2)测量R g的步骤如下:①按图甲所示连接好试验电路,将R1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1,调整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满偏;②闭合开关S2,调整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转到满偏刻度的一半处,登记R2的阻值并断开S1;③待测电流计内阻R测=R2.由于存在系统误差,按上述试验步骤测出的电流计内阻R测与电流计内阻的真实值R g相比较,R测_<__R g(选填“>”“<”或“=”).(3)该小组在上述试验中,测得电流计G(量程3 mA)的内阻为400 Ω.他们将此电流计与电阻R串联后改装成量程为6 V的电压表,然后利用一标准电压表,依据图丙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检验.①与电流计串联的电阻R=_1_600__Ω;②调整滑动变阻器,当标准电压表读数为4.10 V时,电流计G的读数为2.00 mA,则改装后的电压表实际量程为_6.15__V.该小组发觉改装的电压表量程不是6 V,通过分析,缘由是由于电流计G的内阻测量不精确造成的,此时不用做其他改动,要达到预期目的,只需将与电流计串联的电阻R换为一个阻值为_1_550__Ω的电阻即可.【答案】(1)见解析图【解析】(1)依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2)③当R1保持不变时,再闭合S2时,这样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将大于I g,当电流半偏时,电阻箱的电流比I g2大,所以电阻箱的电阻小于电流表,即测量值小于真实值.(3)①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须要串联一较大的分压电阻R =U I g -R g =63×10-3 Ω-400 Ω=1 600 Ω.②由题意,当微安表的示数为2 mA 时,理论上的电压U 理=I (R +R g )=2×10-3×(1 600+400)V =4 V但实际电压U ′有4.10 V .那么实际电流表G 的内阻R g ′=U ′I -R = 4.102×10-3 Ω-1 600 Ω=450 Ω实际量程为U 实=I (R g ′+R )=3×10-3×(450+1 600)V =6.15 V依据表头与分压电阻的串联关系,要达到预期6 V 的目的,只需将R 减小50 Ω即可,即换为1 550 Ω的定值电阻.。
专题分层突破练17 电学实验A组1.(北京海淀高三期末)某同学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情况,连接电路如图所示,实验时,先将开关S与1端相连,待电路稳定后,将开关掷向2端,传感器将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可以显示出电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i-t图线、u-t图线。
(1)由图可知,传感器2应为(选填“电流”或“电压”)传感器。
(2)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i-t图线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u-t图线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
(3)结合屏幕显示的i-t图线、u-t图线信息,可以估算出。
A.电容器的电容B.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2.(北京东城二模)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和思考。
(1)利用多用电表测量未知电阻,用欧姆挡“×100”测量时发现指针示数如图所示,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步骤为(选填字母代号并按操作顺序排列)。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1 k”的位置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10”的位置C.将两表笔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完成测量D.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 Ω”(2)该同学想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代号)。
A.图甲中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压挡,选择合适量程可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B.图乙中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流挡,选择合适量程可测量流经小灯泡的电流C.图丙中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选择合适量程可测量闭合电路中小灯泡的电阻D.图丁中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选择合适量程可观察到此时欧姆表示数很小3.(河北衡水二模)某学习小组欲测量某型号手机所用锂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电动势约为4 V,内阻为几欧),他们找到的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6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0=10 Ω、电阻箱R(0~999.9 Ω)、开关S 一只、导线若干。
(1)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电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C.就地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形成酸雨2、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核电站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对能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 100%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但能量的总量会不变3、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C.火箭升空用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清洁无污染D.火箭升空时是动能转化为机械能4、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D.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其示数将变小5、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B.用光导纤维制成的光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C.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的合金,可以减小航空器的质量D.若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以大大降低电能损耗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D.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因此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7、课堂上,小李老师将一个残留有部分水的矿泉水瓶盖好盖子,然后用力不断扭转瓶身,突然盖子飞出去了,伴随着响声的同时发现瓶内有白雾产生,对于该实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扭转瓶身时,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B.扭转瓶身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盖子飞出时,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D.盖子飞出时,内白雾的产生说明瓶内气体内能增大8、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会变大B.“奋斗者号”潜水器用钛合金做外壳,利用其导电性好C.“天和号”核心舱升入太空后,与地面通过电磁波联系D.“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发电,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能量9、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力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电热水器给水加热时,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酒精燃烧放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生物质能、化石能、潮汐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10、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地热能都是一次能源B.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D.大量氢核的裂变,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核能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太阳能既是清洁能源又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某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可装水50kg,则这些水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J/(kg×℃))2、减小能耗就是节约能源。
2024届广东高考高效提分物理仿真模拟测试练习卷(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铝箔被粒子轰击后,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方程中X的中子数为()A.15B.16C.30D.31第(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x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10C.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D.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中,E表示的是物体以光速c运动的动能第(3)题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
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1016 m3B.4×1018 m3C.4×1020 m3D.4×1022 m3第(4)题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C.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D.雷纳·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第(5)题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而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批判的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物理学;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惯性”.下列关于“惯性”和“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C.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时,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第(6)题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牛顿B.米C.米/秒D.米/秒2第(7)题如图,光滑绝缘圆环竖直放置,a、b、c为三个套在圆环上可自由滑动的空心带电小球,已知小球c位于圆环最高点,ac连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bc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电学实验探究题考前专题复习(一)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1只),滑动变阻器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1)这个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其中被控制的变量是 ,滑动变阻器R2的作用是 。
下面是他们获取的一组实验数据:电压U/V 2 4 6 8 10电流I/A 0.39 0.79 1.20 1.58 2.00(2)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为 Ω;(3)请在图31坐标系上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4)分析表中的数据或图像,你能得出的探究结论:2、如图26甲所示是小刚“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
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l0Ω。
滑动变阻器有A规格“l0Ω2A”、B规格“50Ω lA”可选。
(1)本实验应该选择_________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后,小刚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有示数但都很小,且看不到小灯泡发光,其原因是______ _。
(4)当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V。
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 向_______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第2题 第3题3、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R0的实验中,若被测电阻R0的阻值约为30Ω,备有:电流表一个,0﹣0.6A,0﹣3A两个量程,电压表一个,0﹣3V、0﹣15V两个量程;电源四种,电压分别为1.5V、3V、6V、15V;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电阻R0的阻值,还需要的器材是 ;(2)请在空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 的。
(4)为了减小电表读数时的误差,要求在几次测量中,电表指针的示数大于量程的2/3,则电源应选用 V,电压表应选用 量程,电流表应选用 量程。
高三物理新课标复习电学实验专项提升练习电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下面是电学实验专项提升练习,希望对考生温习有协助。
1.(2021山东理综,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恒流源可为电路提供恒定电流I0,R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
某同窗应用该电路研讨滑动变阻器RL消耗的电功率。
改动RL的阻值,记载U-I关系图线。
回答以下效果:(1)滑动触头向下移动时,电压表示数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I0=________A。
(3)RL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W(保管一位有效数字)。
2.(2021新课标全国卷,23)电待测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为3 000 ),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 999.9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 ,额外电流2 A),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假定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窗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局部,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依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________RV(填、=或),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2021新课标全国卷,23)图(a)为某同窗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 ,满偏电流为1 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
假定运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 mA;假定运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 mA。
实验技能与创新电学实验与创新题型总结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1.(2024•温州二模)滑动变阻器由陶瓷筒和密绕在其上的螺线管状电阻丝组成。
现为了测定某一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阻率。
实验器材有:两节干电池(电动势为3V ,内阻为r ),电流表(量程为0.6A ,内阻为0.8Ω),电阻箱R (0~999.9Ω),待测滑动变阻器(总匝数120匝,匝数清晰可数),开关及导线若干。
器材按图1连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至合适阻值并保持不变,移动待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记录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匝数n 和相应电流表的读数I 。
作出图像,如图2所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直径如图3所示,电阻丝直径d =mm ;(2)某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4所示,读数I =A ; (3)已知待测变阻器螺线管的直径D =3.15cm ,则待测变阻器电阻丝电阻率为Ω•m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4)若已知实验中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4.0Ω,则两节干电池串联的总内阻r =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实验中所用的电源因长时间使用,内阻增大,则测得的电阻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变式练习:2.(2024•宁波模拟)某同学买了一卷铜导线,想在不拆散导线卷情况下,测定带卷铜导线的长度。
(1)该同学剥去导线末端的少许绝缘皮,用螺旋测微器测铜导线直径,如图(a)所示,该铜导线直径为电学实验与创新题型总结--2024高考二轮复习mm。
(2)该同学找来实验器材来测量该卷铜导线的总电阻Rₓ,电路图如图(b),其中R1=0.6Ω,R2=100Ω,G 为灵敏电流计,R3为电阻箱,电路其余部分电阻均不计。
①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端(填“A”或“B”);②闭合开关并移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计有示数。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计指针稳定指向中央零刻度线,此时电阻箱阻值如图(c),则该卷铜导线的电阻为Ω;③已知铜导线的电阻率为1.78×10﹣8Ω⋅m,该同学测得导线的实际长度为m(π取3.14,保留一位小数)。
电学实验专题训练学案考点一测量性实验【典型例题】例: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 。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小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_______ (填序号)A.检查电路是开断路B.检查电路是开短路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4)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会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5)若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该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 (清写出一个即可)。
【名题选练】1.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
实验中,他将一只电流表分别接在A 、B、C 三处,测得的数据如图甲中所示.完成此实验至少需要根导线;小明由此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请指出小明就此得出结论的不科学之处:,你认为可做出的改进措施是.图甲图乙图丙( 2 )小华用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上标有“ 3.8V ”的字样,额定功率约1W,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20Ω 1A ”,电源电压恒为6V.①帮小华在图乙上补画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②在实验中,小华不慎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接反了,则合上开关后看到的现象可能是A .只有电流表有示数,灯不亮B .两电表均有示数,灯亮C .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灯不亮D .只有电流表有示数,灯亮③排除故障后,小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流值为 A ,测出的额定功率为W .④小华刚准备拆除电路结束实验时,同组的小红提出,在调节滑片使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很难准确达到 3.8V ,可能因此造成一定的测量误差.她认为可以在小华第③步实验的基础上,对电路稍作改动,能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请帮小红补全测量步骤(补全步骤时必须准确阐述接法和操作要点):a .断开开关,;( 2 分)b .闭合开关,,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2.小华同学用“伏安法”来测量一只阻值约为10Ω的定值电阻R x,实验室有如下器材供选用:A.两节干电池B.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C.电压表(0﹣3~15V)D.电流表(0~0.6﹣3A)E.滑动变阻器(0~10Ω)F.滑动变阻器(0~100Ω)(1)小华同学完成实验电路设计后,为了操作顺利和方便,除了A、B、C和D外,小华同学还需选用________器材(选填“E“或“F”);(2)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要求,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图甲中最后的两根导线;(3)如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至______________端(选填“G”或“H”);(4)小华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有示数但不发生变化,此时电路中的一处故障是____________(选填A、B、C或D);A.滑动变阻器断路B.滑动变阻器短路C.定值电阻R x断路D.定值电阻R x短路(5)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则所测电阻R x的值是Ω.(6)若在实验中,电压表不能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序号 1 2 3 电阻R/Ω电压U/V 1.00 1.53 2.60 电流I/A 0.15 0.25甲乙最大阻值为R0,当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1,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未知电阻的表达式:R x= .考点二探究性试验例1:小禹在复习“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产生了一些疑惑;实验中为什么选择不常见的镍铬合金作为研究的导体,而不选用常见的铜丝?难道选用钢丝会不利于探究?带着这些思考,小禹决定进行实验验证;(1)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电阻的变化,小禹可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接入___________,且与研究导体_________联.(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____________状态.(3)实验中,选择一根带鳄鱼夹的导线,主要是为了方便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别用铜丝、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于下表,对比实验记录,发现用____作为研究导体,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明显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导体铜丝镍铬合金丝长度/cm 100 80 50 100 100 80 50 100 直径/mm 0.5 0.5 0.5 0.7 0.5 0.5 0.5 0.7灯泡亮度很亮很亮很亮很亮较亮较亮亮亮电流/A 0.42 0.42 0.43 0.43 0.24 0.26 0.31 0.30验中的作用,如图乙所示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将电阻R由5Ω换成10Ω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端移动,以起到使电阻R两端电压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前他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此,他利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箱R1规格“0~999.9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100Ω 1A”.(1)图乙是小明姐姐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中补画一根导线,使之成为完整实验电路,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两变阻器的阻值至最大并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示数均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A.R1短路B.R1断路C.R2短路D.R2断路甲乙(3)排除故障后,他调节R1和R2的阻值,进行了第一次实验,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分别为V、A.(4)接着他保持开关闭合及R2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R1的阻值,又测得了三组数据,如表.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能正比,请指出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12 4.0 0.203 4.5 0.154 5.0 0.10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在小明准备重新实验时,同组的小华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作出了某个元件的I﹣U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①请你帮小华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②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题选练】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选取了如下材料,3.6V锂电池一枚,10Ω定值电阻一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用铅笔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电路元件连接完整,注意导线不要交叉.(2)下面表格中是小明同学实验并整理的数据,请你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I﹣U的关系图象,通过分析图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电压/V 1 1.5 2 2.5 3 电流/A 0.1 0.15 0.2 0.25 0.3 ()王老师查看了小明的实验数据后说:小明,你的实验数据看上去很不错,不过,你有没有编造数据呀?”请你指出小明编造的的数据是____________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继续探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丁所示的I﹣R图象,由于此图线为曲线,小明认为不便直观判断I与R的定量关系,于是对图象中的坐标进行了巧妙变换,从而直观判断出了I与R的关系.你认为小明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演练】1、(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断开开关,小磁针在___________的作用喜爱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______(填写操作方法)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_____________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_________(N/S)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3)同学们在制作电动机模型时,把一段粗漆包线烧成约3cm×2cm的矩形线圈,漆包线在线圈的两端各伸出约3cm。
2023届高考高效提分物理仿真卷10(广东卷)(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就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
他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e与入射光频率,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图像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a,0),其反向延长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b),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的频率越大,a的值越大B.入射光的频率越大,b的值越大C.图甲中极板A连接电源的正极D.由乙图可求出普朗克常量第(2)题如图甲所示,将一物块P轻轻放在水平足够长的传送带上,取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物块P最初一段时间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物块一直受滑动摩擦力B.传送带做顺时针的匀速运动C.传送带做顺时针的匀加速运动D.小物块最终有可能从图甲的左端滑下传送带第(3)题A、B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a)所示。
两卫星之间的距离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如图(b)所示。
仅考虑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B.A、B的线速度之比为C.A的运动周期大于B的运动周期D.在相同时间内, A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小于B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第(4)题大亚湾核电站位于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商用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
一种典型的核裂变反应方程为,其中原子核X的中子数为( )A.52B.53C.54D.55第(5)题图左侧为不锈钢砧板架实物图。
在图右侧图中,质量为M的圆形砧板稳稳的竖立在砧板架上,砧板架两侧横梁近似光滑,间距为d,取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砧板对砧板架一侧横梁的作用力一定小于M gB.若增大横梁的间距d,砧板对两侧横梁的作用力均增大C.若增大横梁的间距d,砧板架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若换一个质量相同直径更大的砧板,两侧横梁受到的压力均增大第(6)题三月春来早,北斗农机来报到,基于北斗的自动驾驶农机能够按照既定路线进行精准春耕作业,精细化程度显著提升,虽然我国的北斗系统起步最晚,但“后来居上”,成为可与美国GPS媲美的最先进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专题高效升级卷(十一) 非电学实验复习(时间:6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2011·贵州五校第四次联考,2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只需橡皮筋的伸长量相同B.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纸带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C.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由v=gt求出打某点时纸带的速度D.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其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作出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图象也能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g取9.8 m/s2):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 )。
A.直流电源B.交流电源C.游标卡尺D.毫米刻度尺E.天平及砝码F.秒表3.(2011·河北唐山高三第一次联考,1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必要做法是( )。
A.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B.摆线长应远远大于摆球直径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D.用秒表测量周期时,应在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以便看得更清楚4.(2011·湖北武汉高三二月调研考试,22)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AO从某种介质以入射角α射入空气,以O点为圆心,R1为半径画圆C1与折射光线OB交于M点,过M点向两介质的交界面作垂线与入射光线AO的延长线交于N点,以O点为圆心,ON为半径画另一个圆C2,测得该圆的半径为R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介质的折射率为R2R1B.若光由介质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则临界角为arcsin R2R1C.若过圆C1与界面的交点D作界面的垂线交圆C2于P点,则OP与法线所夹的锐角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D.若入射光的强度保持不变,逐渐增大入射角α,则折射光的强度将逐渐增加5.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周期时,测得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t/nB.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可减少总时间的测量误差C.如果实验中使用的摆角更大些,能记录更多的摆动次数,可以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D.若用摆长等于摆线长加摆球的直径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值,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90分)6.(12分)(2011·山东济宁高三一模拟,23(1))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实验时采用50 Hz交流电打点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并在相应点下依次标明A、B、C、D、E。
测量时发现B点已知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4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13分)(2011·河北保定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再得到痕迹C。
A、B间距离y1,B、C间距离y2,用刻度尺测出x,y1,y2。
重力加速度为g。
(1)导出测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v0= 。
(用题中所给测量量的字母表示)(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小球的初速度的数值,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8.(15分)(2011·河北唐山二模,22)如图所示,把A、B两个小球用等长细线悬挂起来,一小球自然下垂,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将相碰,请你利用该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写出该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并设定表示相应物理量的字母): ;(2)用你所设定的字母写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3)请你写出一条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
9.(15分)(2011·湖北武汉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22(2))利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实验器材有:浓度为0.05 %(体积分数)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为0.1 mL的量筒、盛有适量清水的45×50 cm2浅盘、痱子粉、橡皮头滴管、玻璃板、彩笔、坐标纸。
①下面是实验步骤,试填写所缺的步骤C:A.用滴管将浓度为0.05 %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 mL酒精油酸溶液时的滴数N;B.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 %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一滴一滴地滴入,直到油酸薄膜有足够大的面积又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C. ;D.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cm2;②用已给的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cm。
10.(20分)(2011·四川内江高三一模,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现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方木板B.白纸C.弹簧秤(两个)D.细绳(两条)E.橡皮条F.图钉(几个)G.刻度尺(1)在实验中,除了上述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填器材的名称)。
(2)如图所示,在方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当使橡皮条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要记录的是。
A.两个弹簧秤的夹角大小B.两个弹簧秤的示数C.两个弹簧秤与方木块平面间的夹角D.结点O的位置(3)利用上面的实验器材还可以做一个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A.先用两个弹簧秤一起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用手指按住结点O,使它不能活动B.再改变其中一个弹簧秤的方向,使这个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跟原来不同C.固定这个弹簧秤的位置,松开结点O,于是结点便离开原来的位置D.改变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来改变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使结点O回到原来的位置①在以上实验中,两个弹簧秤后来的拉力的合力与它们原来的拉力的合力关系是。
②另一个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是(选填“唯一”或“不唯一”)的。
11.(15分)(2011·四川绵阳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②在地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铺放复写纸;③在白纸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④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处滚下,重复10次,找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⑤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入射小球从原来的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10次,找到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N;除上述操作外,还必须进行两个操作步骤才能得到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这两个操作步骤是:⑥;⑦;参考答案1.D 解析: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先后两次应使橡皮条伸长量相同,同时应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选项A错误。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纸带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B错误。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不能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求纸带速度,选项C错误。
2.答案:BD解析:打点计时器为计时仪器,工作时需要接交流电,通过纸带测量出点迹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出速度,故需要毫米刻度尺,故B、D项正确。
3.ABC 解析: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计时应从平衡位置开始,摆球的滞留时间短,计时误差小,则A正确、D错误;摆球运动时阻力要尽可能小,选体积小的实心球,摆线要远远大于摆球直径,则B、C正确。
4.AC 解析:设过N点平行法线的虚线与界面相交于E点,则sin α=OER2,设折射角为β,同理sin β=OER1,根据折射定律:n=sinβsinα=R2R1,A对;由发生全反射的条件:sin C=1n,则临界角C=arcsin R1R2,B错;对C选项,作图后可得cos ∠DOP=ODOP=R1R2=1n,设OP与法线所夹的锐角为θ,则sin θ=cos ∠DOP=1n,故θ=C,C对;若入射光强度不变,根据入射光能量等于折射光能量加上反射光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光线能量越来越小,反射光线能量越来越强,故D 错。
5.ABD 解析:由单摆振动的周期定义易知A正确;单摆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短,此时进行计时的误差小,故B正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要求单摆做简谐运动,故应使其最大摆角要处于某一角度以内,C错误;由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可得g=4π2 lT2,其中的摆长应为摆线长加球的半径,如果用摆线长加上球的直径进行计算,会使测量值偏大,所以D正确。
6.答案:0.986 2.58解析:相邻计数点代表的时间为t=5T0=5f=0.1 s,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v C=s BC+s CD2t =0.986 m/s。
由逐差法可知加速度a=s CD+s DE-s BC-s AB(2t)2=s CD+s DE-s AC(0.2)2=2.58 m/s2。
7.答案:(1)x gy2-y1(2)适当增加小球抛出点的高度;适当增加x的距离;小球密度要大;小球光滑;小球的初速度要适当大小;木板固定后让小球多次碰撞木板形成几率圆面,其圆心即为A点、B点或C 点;木板竖直程度要高;保证小球水平抛出;刻度尺最小刻度要小等解析:AB、BC水平距离相等,可知t AB=t BC=t,由竖直方向的运动可知y2-y1=gt2,由水平方向上x=v0t,解得v0=x gy2-y1。
8.答案:(1)小球A的质量m1,小球B的质量m2,释放小球A前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碰撞后A、B两球摆到最高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γ(2)m11-cosα=m21-cosγ±m11-cosβ(正负号可为正,也可为负)(3)①适当增大细线的长度;②适当增大小球的密度;③适当增大释放小球A拉起的角度;④确保两球发生对心碰撞(写出一点即可得分,其他合理建议均可得分)解析:(1)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必须知道碰撞前后的速度及小球的质量,所以要测量小球A的质量m1,小球B的质量m2,释放小球A前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碰撞后A、B两球摆到最高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γ。
(2)碰撞前和碰撞后,小球分别满足机械能守恒,m 1gL(1-cos α)=12m 1v 12,同理m 1gL(1-cos β)=12m 1v 1'2,m 2gL(1-cos γ)=12m v 22;两球发生碰撞,m 1v 1=m 1v 1'+m 2v 2,联立得m 1 1-cos α=m 2 1-cos γ±m 1 1-cos 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