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长江沿岸地带2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1
长江流域【教学目标】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
2.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
3.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2023年7月22日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视频,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一些省区,如四川重庆、安徽等省区日全食的照片,让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大致范围有个了解。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在图中找出长江流域地区的具体范围,观察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哪些省区?引导:通过观察地图,归纳长江流域的范围。
小结:1.长江流域是指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范围,约18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
2.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3.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级行政区,直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级行政区部分地区,流域涉及19个省级行政区。
活动二:学生探究: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长江流域有哪些种类的自然资源?通过一系列长江流域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流域地区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多种多样,为流域内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利用展示的照片、课本“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长江水系通航河段示意图”及《知识之窗》、课本图片、案例,引导学生探究认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并结合地图,明确资源的分布及流域内的主要资源在全国的地位。
小结:1.水资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内水资源总量近1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是解决北方缺水、实施南水北调的最佳水源地。
2.水运资源:总通航里程7万公里,占全国70%以上。
长江干支流航道与京杭运河共同组成中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
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长江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图片欣赏和比较,学生概括和理解长江在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如已经学过的唐诗宋词,著名的旅游景点等,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全面掌握长江的概况。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剪切好的“长江之歌”,开门见山教师: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能看到河流的身影,在音乐作品中也少不了它们。
我们来听一首歌。
播放音频文件。
切换幻灯片。
学生:收听音乐,观看幻灯片。
教师:从歌词中大家已经知道了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长江。
让我们随着长江之歌,看看它从哪座雪山走来,途经哪些地区,在哪里注入了东海?【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出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读长江流域水系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了解长江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展示学习任务。
在老师给出的地图上标注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参考长江流域水系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
学生:读图,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查,答疑,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惑。
教师:现在我们来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
学生回答预设:长江之歌中的雪山指的是唐古拉山脉,源头称沱沱河。
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经过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是巩固已经有的知识,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读图技能。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位置:上海——四川攀枝花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纲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游中下游全线地形高山盆地为主平原低山丘陵为主4、长江利用水能航运、渔业旅游业煤矿、天然气、水能铁矿、铜矿5、生态问题水土流失洪涝水污染、酸雨为什么说本区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答: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⑤长江干流、支流横贯其中,内河海上运输发达。
本区有何大型的煤矿铁矿?答:四川攀枝的煤、铁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安徽马鞍山铁矿;湖北大冶铁矿经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P78活动1纽带作用: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辐射作用:基础:工业农业基础雄厚;高科技产业开发水平高;交通十分便利动力:高新科技产业方向:南北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成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它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炎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我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
③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世界沿河产业带:欧洲莱茵河;美国密西西比河三、沿江地带的城市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一(一)黄土高原1.地理位置和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2.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由风吹来形成的。
其它学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
3.严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4.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5.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②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③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二)长江沿岸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③自然资源丰富。
3.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沿江地带的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以及以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2.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二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命题角度 1.结合地图和长江有关知识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结合经济发展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及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3.结合图片等考查该区的旅游资源知识点01 江海交汇之地1.范围:A.上海市、B 江苏省南部 C.浙江省北部。
2.位置: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3.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是我国重要的稻米、淡水鱼产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4.气候:湿润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
【微点拨一】长江沿江地带借助长江联系中西部地区,借助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等铁路线联系京津唐和珠三角地区,对全国经济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微点拨一】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即学即练1】(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3月以来,上海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
持续大量的新增病例,给上海的城市运行带来前所有的挑战。
读我因“弓箭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1.图中上海所在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2.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①濒临黄海和东海①位于长江入海口,通过长江联系广大内陆地区①通过京广线联系南方和北方地区①可以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1.D2.B【解析】1.读图可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即箭头丁处,D正确;“弓”是指东部沿海地区,连接甲京津唐工业基地、长三角和乙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排除AB;丙为长江,排除C;故选D。
初二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属于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带的中心城市是A.上海、济南B.南京、武汉C.重庆、成都D.南昌、杭州【答案】B【解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有四个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选B.【考点】本题考查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城市.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分)长江是我国第________大河,发源于____________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___________(上游、下游)河段水能丰富。
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水利工程。
【答案】一青藏上游三峡【解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游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三峡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考点】本题考查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3.下列称号不是指长江三角洲的是()A.“水乡”B.“鱼米之乡”C.“丝绸之乡”D.“天府之国”【答案】D【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被称为“水乡”和“鱼米之乡”,杭州丝绸制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丝绸之乡”,“天府之国”是指成都平原。
【考点】该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称号。
4.读“长江三角洲”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每空0.5分)(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省级行政单位:A 、B 、C 。
(2)河流、海域:D 有“”和“”之称; E ,F ;岛屿:G ,面积为我国第三大岛。
(3)这里以(地形)为主,是我国重要的产区,图示中的商品粮基地有:、;这里湖泊众多,图中湖泊H ,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4)本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