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
- 格式:ppt
- 大小:4.43 MB
- 文档页数:24
卓越教师班第五小组通讯稿(通讯员:阿曼妮萨)2017年3月31号卓越教师班第五小组以教材分析为主线的讲课于科教大厦9507举行,余新武教授进行最后点评。
第一环节:第五小组成员王欢进行ppt讲解,讲解的内容为“金属的化学性质”。
她主要从教师该如何讲好这一节课的角度来进行讲解,因此重点讲解的是教师授课的大致思路,对于详细知识部分略讲。
第二环节:第五小组成员阿曼妮萨进行点评。
她主要从ppt制作、ppt内容、讲课人表现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点评。
她赞扬了ppt内容的充实和导入的新颖,同时,她也指出了ppt排版和动画设计的不足。
第三环节:台下同学与小组成员张成进行思想交流:1.吴敏(建议):①进入思考与交流时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化学性质留到后面的总结比较好。
②钠与盐酸的反应替换成钠与氧化铜的反应效果更佳。
2.吴秦:①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特点中有涉及到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可是最后教材分析的时候没有讲到这个知识点。
②学生活动这一块儿设计得很好。
3.刘心宇:钠与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初中是通过质量守恒的知识写的;现在是高中知识层面啦,可以通过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产物。
这样可以做到复习巩固前段时间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
4.孙瑞阳:高考中金属性质这部分不是单独考察的,而是通过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一起考察的。
高考中涉及到的方程式比较难,那么你们怎么做到高考考点与所讲的内容是怎么搭的桥梁。
5.刘晓宁:高考考点是由几章内容相结合而组成的,而授新课的时候所讲的内容很难与高考考点相结合。
与高考考点相结合是通过高三总复习,等到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内容组建个知识体系之后才能与高考相关知识结合。
6.肖颖:有关一些拓展知识的内容的把握,比如铝制品的使用、少吃油条之类的这些内容。
而铝制品当器皿是因为铝的轻便,而你们所讲述的时候是减少铝进入人体内。
这部分讲述得不是很妥当。
第四环节:余老师点评与指导1.有关课程标准方面:课程标准与后面讲的内容几乎没有关系,脱离得比较严重,不管是这一组,从谭中原那一组开始讲的时候就存在。
第五组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
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6、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第六组教材分析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他的长处而看不见他的短处;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