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计算方法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684.50 KB
- 文档页数:30
习题参考答案习题一1.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是由(电子管和继电器)构成的。
2.未来全新的计算机技术主要指(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
3.按照Flynn分类法,计算机可以分为(单指令流单数据流),(单指令流多数据),(多指令流单数据流)和(多指令流多数据流)4种类型。
4.计算机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5.说明以下计算机中的部件是属于主机系统、软件系统、还是属于外部设备。
(1)CPU (主机系统)(2)内存条(主机系统)(3)网卡(主机系统)(4)键盘和鼠标(外设)(5)显示器(外设)(6)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系统)6.控制芯片组是主板的的核心部件,它由(北桥芯片)部分和(南桥芯片)部分组成。
7.在计算机系统中设计Cache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存去速度)。
8.计算机各部件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称为总线,一次传输信息的位数称为总线的(宽度)。
9.PCIE属于(系统)总线标准,而SATA则属于(硬盘接口或外设)标准。
10.在微机输入输出控制系统中,若控制的外部设备是发光二极管,最好选用的输入输出方法是(程序控制)方式;若控制的对象是高速设备,则应选则(DMA)控制方式。
1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或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
12.虚拟存储器由(主内存)和(磁盘)构成,由操作系统进行管理。
13.CPU从外部设备输入数据需要通过(输入接口),向外设输出数据则需要通过(输出接口)。
14.简述CPU从外部设备输入数据和向外设输出数据的过程。
请参见教材第18页关于输入输出过程的描述。
15.普适计算的主要特点是(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计算模式)。
习题二1.在计算机内,一切信息的存取、传输和处理都是以(二进制码)形式进行的。
2.在微机中,信息的最小单位是(bit)。
3.在计算机中,1K字节表示的二进制位数是(1024×8bit)。
计算方法(C)目录第1章绪论1.1 数值计算1.2 数值方法的分析1.2.1计算机上数的运算1.2.2算法分析第2章线性代数方程组2.1 Gauss消去法2.1.1消去法2.1.2主元消去法2.2 矩阵分解2.2.1Gauss消去法的矩阵意义2.2.2矩阵的LU分解及其应用2.2.3其他类型矩阵的分解2.2.4解三对角矩阵的追赶法2.3线性方程组解的可靠性2.3.1向量和矩阵范数2.3.2残向量与误差的代数表征2.4解线性方程组解的迭代法2.4.1基本迭代法2.4.2迭代法的矩阵表示2.4.3收敛性第3章数据近似3.1 多项式插值3.1.1插值多项式3.1.2Lagrange插值多项式3.1.3Newton插值多项式3.1.4带导数条件的插值多项式3.1.5插值公式的余项3. 2 最小二乘近似3.2.1 最小二乘问题的法方程3.2.2 正交化算法第4章数值微积分4.1 内插求积,Newton-Cotes公式4.1.1Newton-Cotes公式4.1.2复化求积公式4.1.3步长的选取4.1.4Romberg方法4.1.5待定系数法4.2数值微分4.2.1插值公式方法4.2.2Taylor公式方法(待定系数法)4.2.3外推法第5章非线性方程求解5.1 解一元方程的迭代法5.1.1简单迭代法5.1.2Newton法5.1.3割线法5.1.4区间方法5.2 收敛性问题5.2.1简单迭代——不动点5.2.2收敛性的改善5.2.3Newton法的收敛性5.2.4收敛速度第1章绪论1.1数值计算现代科学的发展,已导致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从定性前进到定量,尤其是现代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为复杂数学问题的定量研究与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通常我们面对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绝大多数都可以从其物理模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因此,求解这些数学模型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本课程的任务:寻求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方法——如何将高等数学的问题回归到初等数学(算术)的方法求解——了解计算的基础方法,基本结构(否则只须知道数值软件)——并研究其性质。
高等数学教材西安交大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材第一章:导数与微分1.1 导数的概念1.2 导数的求法1.3 微分的概念1.4 微分的应用第二章:不定积分2.1 不定积分的定义2.2 基本积分公式2.3 分部积分法2.4 替换法2.5 径向函数积分计算第三章:定积分3.1 定积分的定义3.2 定积分的性质3.3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3.4 定积分的计算方法3.5 微积分基本定理第四章:微分方程4.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4.2 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法4.3 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4.4 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4.5 变量分离与恰当方程4.6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第五章:级数与幂级数5.1 数列的极限5.2 级数的概念与性质5.3 正项级数收敛判别法5.4 幂级数的收敛与发散5.5 幂级数的求和与应用第六章:多元函数微分学6.1 多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6.2 偏导数与全微分6.3 隐函数与参数方程6.4 向量值函数与参数曲线第七章:多元函数积分学7.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7.2 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7.3 曲线与曲面积分7.4 三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7.5 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第八章:无穷级数与场论8.1 函数项级数的收敛性8.2 广义积分8.3 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8.4 Fourier级数8.5 傅里叶变换以上是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材的章节目录。
本教材包含了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微分方程、级数与幂级数、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以及无穷级数与场论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由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编写,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修订,具有很高的教学质量。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本教材,并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与应用的广泛性。
祝愿大家在高等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一章绪论1.1数值计算现代科学的发展,已导致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从定性前进到定量,尤其是现代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为复杂数学问题的定量研究与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通常我们面对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绝大多数都可以从其物理模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因此,求解这些数学模型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本课程的任务:寻求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方法——如何将高等数学的问题回归到初等数学(算术)的方法求解——了解计算的基础方法,基本结构(否则只须知道数值软件)——并研究其性质。
立足点:面向数学——解决数学问题面向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设计算法,解决数学问题例如:迭代法、并行算法二、问题的类型1、离散问题:例如,求解线性方程组bAx=——从离散数据:矩阵A和向量b,求解离散数据x;2、连续问题的离散化处理:例如,数值积分、数值微分、微分方程数值解;3、离散问题的连续化处理:例如,数据近似,统计分析计算;1.2数值方法的分析在本章中我们不具体讨论算法,首先讨论算法分析的基础——误差。
一般来讲,误差主要有两类、三种(对科学计算):1)公式误差——“截断误差”,数学↔计算,算法形成——主观(人为):数学问题-数值方法的转换,用离散公式近似连续的数学函数进行计算时,一般都会发生误差,通常称之为“截断误差”;——以后讨论2)舍入误差及输出入误差——计算机,算法执行——客观(机器):由于计算机的存储器、运算器的字长有限,在运算和存储中必然会发生最末若干位数字的舍入,形成舍入误差;在人机数据交换过程中,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转换也会导致误差发生,这就是输入误差。
这两种误差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的字长有限,采用浮点数系所致。
首先介绍浮点数系一、计算机上的运算——浮点运算面向计算机设计的算法,则先要讨论在计算机上数的表示。
科学记数法——浮点数:约定尾数中小数点之前的数全为零,小数点后第一个数不能为零。
目前,一般计算机都采用浮点数系,一个存储单元分成首数和尾数:首数l 尾数(位)其中首数存放数的指数(或“阶”)部分,尾数存放有效数字。
计算方法第一章知识梳理**《计算方法第一章知识梳理》**嘿,朋友!今天咱来好好唠唠计算方法第一章的那些事儿,这可都是独家秘籍,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首先,咱们来说说啥是计算方法。
你就把它想象成你做菜的菜谱,告诉你怎么一步步算出你想要的结果。
第一章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误差啦。
误差这玩意儿,就像你做菜时不小心多放了一勺盐,或者少放了一点醋,总会有点偏差。
那怎么衡量误差呢?这里就有个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呢,简单说就是你算出的结果和准确值之间的差。
比如说,准确值是 5,你算出来是 4,那绝对误差就是 1 呗。
相对误差呢,就是绝对误差除以准确值。
这就好比你吃蛋糕,绝对误差是你吃多了的那一口,相对误差就是多吃的那一口占整个蛋糕的比例。
再说有效数字。
这有效数字就像是你银行卡密码里的关键几位,特别重要。
有效数字越多,说明你的结果越精确。
比如说 3.14 有三位有效数字,3.1415 就有五位有效数字。
判断有效数字的时候,要注意前面的 0 不算,后面的 0 得看情况。
下面咱来说说误差的传播。
这就好比你传话,从第一个人传到最后一个人,话可能就变了味儿。
计算过程中也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误差,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可能就被放大了。
所以咱们得小心,尽量减少误差的传播。
比如说,加减运算的时候,要让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对齐,就像排队要站整齐一样。
乘除运算呢,有效数字的位数要和参与运算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看齐。
还有啊,在近似计算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算法。
比如说,能用简单算法就别用复杂的,能避免误差累积的就尽量避免。
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能走平坦的大道就别走崎岖的小路,能少绕弯就少绕弯。
我给你讲个我的奇葩经历。
有一次我做一道计算题,一开始没注意误差,结果算出来的结果差了十万八千里,就像我本来要去北京,结果走到了海南岛!从那以后,我可长记性了,对误差那是小心翼翼。
总之,计算方法第一章的知识梳理,重点就是要搞清楚误差、有效数字和误差传播这几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