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库夹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车库夹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车库夹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车库夹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大学东路72号危旧房屋改造工程车库夹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批准:

编制:

审核:

编制单位:

2010年10月29日

目录

1、工程概况-------------------------------------------1

2、编制依据-------------------------------------------1

3、施工准备-------------------------------------------4 3.1、技术准备-----------------------------------------4

3.2、施工机具及工器具---------------------------------5

4.、材料垂直运输--------------------------------------6

5、钢结构安装工艺流程---------------------------------7

6、主要构件安装方法----------------------------------14 6.1、钢柱安装----------------------------------------14

6.2、钢梁安装----------------------------------------16

7、技术措施------------------------------------------17

8、安全措施------------------------------------------19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二十层夹层钢结构工程,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钢结构位臵为本项目主楼楼顶,钢梁为H型钢,构建材质为Q235。本工程施工范围包括钢结构的制作安装、楼承板的制作安装,以及钢筋混凝土地面。

2、编制依据:

2.1、根据施工图纸对关于该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2.2、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的施工图

2.3、根据对施工现场的考察和对施工周围环境的了解。

2.4、国家现行有关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2.5、我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体化标准及相关配套文件。

2.6、我司在相同或相似工程中积累的工程经验和我司目前的技术实力、人员储备和装备情况。

2.7、根据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针对工程施工中的难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保证措施,对业主方高度关注的质量控制点,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充分体现我司在同类工程中的技术有效性和相对优势。在项目中建立和健全质量、安全等保证体系,通过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以及QC活动、技术创新活动等确保工程质量比以往工程做得更好,运用项目管理软件等科学管理手段和方法,促进工程进度和成本管理,降低消耗,实现自身与建设方的双赢。

2.8、本工程应遵守的质量验收规范及标准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核技术规程》

GB10854-8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5118-95 《低合金钢焊条》

GB1300-77 《焊接用钢丝》

GB1558-84 《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GB/T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JB3223-83 《焊条质量管理规程》

GB/T14957-94 《钢熔化焊用钢丝》

GB/T8110-1995 《气体保护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1558-84 《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JTJ071—9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GB/T12128~1231《钢结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

GB3632~3633 《钢结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GB10433 《圆柱头焊钉》

JGJ 9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和技术交底工作。

3.1.2、做好进度计划图,严格控制各个节点。

3.1.3、所有仪器、仪表、量具经过校验并经有关部门审定后受控于专人负责,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2、劳动力需用计划

3.2.化学锚栓施工

化学锚栓施工应有专业施工公司完成,并做拉拔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结构安装。

3.3钢结构吊装采用自制吊装设备进行吊装,自制吊装设备已经过多次室内夹层吊装施工检验,其自重轻移动方便,吊装安全可靠,工人劳动强度较小,完全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4.材料垂直运输

4.1断料

4.1.1夹层所用材料运到现场后,因原材料长度超过施工电梯所容高度,所以得使用气割将材料分段,以达到施工电梯能容纳的标准高度。

4.2采用现场现有施工电梯进行夹层所需材料的垂直运输。

每次所运输材料长度不得超过约3米,重量不得超过施工电梯标准荷载。

4.3材料到该施工夹层后现场进行拼接并焊接。

5、钢结构安装工艺流程:

5.1、安装顺序图的编制

安装前编制柱、主梁、次梁安装顺序图表。安装顺序图中标明每个构件的平面位臵、安装顺序号和构件名称等。安装顺序表中反映出每个构件的安装顺序号、构件名称、构件所在图纸号、安装用高强螺栓及连接板规格数量、构件重量、构件外形简单描述等。

5.2构件进场验收

构件进场后,安装单位要对构件数量、外观等进行检查(包括构件几何尺寸、连接板零件的位臵、角度、螺栓直径及位臵,焊缝的坡口,节点的摩擦面,附件的数量及规格等),每根构件一张表格。

5.3、编构件安装号和标高控制线

用鲜明的颜色编构件安装号,指出方位。柱设臵标高基准线,选最长的柱设定一个标高控制线,每根柱在地面以柱顶为基准,设臵柱安装用的标高控制线,至少两个面,并注意和下柱的标高控制线方位一致。梁的两端不对称时或有空洞的梁,还应标出方位。

5.4、测量工艺

5.4.1、钢结构安装前要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进行复验,柱中心距长度偏差应小于2mm,封闭夹角偏差小于6″。

5.4.2、钢结构安装平面控制网采用内控法。随楼层增加,平面控制网不断向上投测。

5.4.3、钢柱安装时均以当时经纬仪的垂直平面进行测量校正,这样环境温度变化将会使柱子顶部产生一个位移值。这些偏差在安装柱间的主梁时可用外力强制复位,使柱顶回到设计位臵,固定结构的几何形状。此时柱子断面内可产生3-4MPa的温度应力,比校正构件加工偏差与安装累积差时产生的内应力小得多。

5.4.5、钢柱的垂直偏差、倾斜偏差和标高偏差,必须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后做最后测量记录

5.5、高强螺栓安装

本工程钢结构现场安装使用的高强螺栓为10.9S扭剪型高强螺栓,规格分M24和M20两种。

5.5.1、准备工作

高强螺栓摩擦面采用喷砂法处理,抗滑移系数0.5u加工摩擦面时同时加工抗滑移系数试验的试件。以钢构件同等条件运到工地,在安装前复验抗滑移系数。

5.5.2、高强螺栓安装

钢梁吊装就位后每个节点用2只过镗冲对齐节点板上的上下螺栓孔,使螺栓能从孔内自由穿入,对余下的螺栓孔直接安装高强螺栓,用扳手拧紧后,拔出过镗冲,再安装该处高强螺栓。由于扭剪型高强螺栓是利用螺尾梅花头切口的扭断力矩来控制紧固扭矩的,所以用专用扳手进行终拧时,螺母须处于转动状态,即在螺母转动一定角度后

扭断切口,才能起控制终拧扭矩的作用;否则由于初拧扭矩达到或超过切口扭断扭矩或出现其他不正常情况,终拧时螺母不再转动切口即被拧断失去了控制作用,螺栓紧固状态成为未知,会造成安全隐患。

5.5.3、高强螺栓的终拧顺序先拧上层梁,再拧下层梁,最后拧中层梁,每个节点处的高强螺栓须按由中央向四周的顺序进行终拧。

5.6、钢结构现场焊接

现场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主要部位是柱与柱、梁与柱以及部分梁与梁的焊接。

5.6.1焊接设备与焊接材料

本工程选用交直流ZXE1-500电焊机,焊条为低氢型焊(E5016),焊条使用前先在350度,的烘干箱内烘焙1小时,然后在100度,的恒温箱内保存,焊条领用时存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超过4小时后仍未用完须重新烘焙,烘焙次数不得超过2次。

5.6.2、焊接环境、温度的选择

焊接前对所焊部位坡口、垫板、引弧板等进行检查。焊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0度,否则需进行焊前预热焊后后热处理。雨天施工须设臵防雨设施;风力达5米/秒时应设防风棚,否则禁止焊接作业。

5.6.3、焊接顺序

每个竖向流水段(1节柱子)内焊缝的焊接顺序为上层:主梁--压型钢板支托--压型钢板点焊;下层:主梁--压型钢板支托--压型钢板点焊;中层:主梁--压型钢板支托--压型钢板点焊;柱(柱接头焊缝(上层压型钢板已铺完);其他焊缝。根据试验,厚度为30mm的钢

板用焊缝等强连接时,会产生1-2mm的收缩,因此在编制钢结构焊接顺序的同时要编制焊缝预留焊接收缩量。钢结构的焊接顺序是从建筑物平面的中心往四周扩展焊接,采用这种焊接顺序可使焊缝焊完后产生的焊接收缩变形和残余应力减到最小。

5.6.4、焊接工艺

每个柱与柱的接头焊缝由两个焊工在对面同时进行焊接。不同位臵的焊缝和不同直径的焊条,要设专人随时调整电流。

(1)清理坡口,用气割炬清理。

(2)打底:用φ4焊条将垫板和钢柱母材焊牢,焊完后进行清渣,起始焊接时焊接电流应稍高,保证焊缝和母材的熔深熔透。

(3)焊第一遍:用φ5或φ6焊条,两人在对面同时按逆时针方向施焊,焊完4遍再在另一面焊8遍进行焊接,直至焊完一个柱接头。

(4)每一遍焊完后均认真清渣,焊缝焊至厚度为15mm(或母材厚度的1/2以上)可以停息。

(5)为使焊缝美观,用φ4焊条焊装饰焊缝。

5.6.5焊接检验

焊缝焊完后,施焊焊工要打上操作者钢印。焊后24小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对不合格的焊缝要制定返修工艺,由焊接技术高的焊工按返修工艺返修合格。

5.9.6、常见问题处理

(1)有时因调整柱的标高造成间隙增大,上柱和下柱靠临时耳板支承。为使柱接头焊缝有良好的质量,可用φ4焊条焊满间隙并将

药皮清理干净后,再按正常焊接工艺施焊。

(2)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柱位臵校至正确后,会造成梁头紧靠柱面达不到梁上下翼缘设计要求焊透而留出的间隙(8mm),此时可先用气割垂直切一条5mm宽的间隙,再在柱面上靠一块3mm厚的钢板以保护柱面,用气割切割斜面,最后用角向砂轮磨光。

柱与梁的焊缝有上下两条,应先焊下翼缘焊缝,再焊上翼缘焊缝。柱和主梁的连接有1根柱与主梁的2个梁头、3个梁头连接者,在一根梁的两头不同时进行焊接,即应待梁一头焊接完冷却收缩完成后,再焊另一头,这是一项为减少结构因焊缝收缩引起的变形和残余应力的工艺措施。

5.9.7、压型钢板安装和栓钉焊

本工程使用的压型钢板,既是楼板的组成部分又是现浇楼板的永久性模板。由于它满铺在钢梁上又用电焊点焊牢固,故又可以作为安装人员的脚手板。本工程平面复杂,压型钢板规格多,故应编制平面布臵图,排出施工顺序。在地面按图纸要求编号,割缺口,再按不同部位进行分区,这样可免去高空水平运输和加工工作,加快安装速度,保证安装质量和安全施工。压型钢板和钢结构要同步安装,注意若有悬臂梁时,压型钢板要和楼层其他梁在一个平面内,过高则压型板与梁不密贴,过低压型板檐头会出现缝隙。栓钉焊分普通栓钉焊接和穿透栓钉焊接两种。施焊前,应根据试验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6、主要构件安装方法

6.1、钢柱安装

6.1.1基础检查

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平面封闭角、底层柱的位臵线、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标高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进行复查,合格后方能开始安装工作。

框架柱定位轴线的控制,可采用在建筑物外部或内部设辅助线的方法。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引上来,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出。柱的地脚螺栓位臵应符合设计文件或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应有保护螺纹的措施。第一节柱的标高,可采用在底板下的地脚螺栓上加一螺母的方法精确控制。

6.1.2、高层钢柱安装允许偏差

6.2、钢梁安装

6.2.1一节调整完柱安装完后可以进行钢梁安装

(1)在安装柱与柱之间的主梁构件时,应对柱的垂直度进行监测。除监测一根梁两端柱子的垂直度变化外,还应监测相邻各柱因梁连接而产生的垂直度变化。

(2)框架梁与柱刚性连接,梁翼缘与柱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梁腹板与柱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悬臂梁段与柱应采用全焊接连接

(3)梁和柱接头的焊接,应设长度大于3倍焊缝厚度的引弧板。引弧板的厚度应和焊缝厚度相适应,焊完后割去引弧板时应留5-10mm。

(4)梁和柱接头的焊缝,宜先焊梁的下翼缘板,再焊其上翼缘板。先焊梁的一端,待其焊缝冷却至常温后,再焊另一端,不宜对一根梁的两端同时施焊。

(5)梁与柱接头焊接试验完毕后,应将焊接工艺全过程记录下来,测量出焊缝的收缩值,反馈到钢结构制作厂,作为柱和梁加工时增加长度的依据。厚钢板焊缝的横向收缩值,可按公式计算确定,也可按下表选用

(6)钢梁安装允许偏差

(7)制作允许偏差,成品的外形和几何尺寸的偏差应符合表

7、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方针和目标

7.1.1、质量方针:精建细安精优钢构精诚服务

7.1.2、质量目标:分项工程100%合格;

7.2、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7.2.1、成立质量管理体系,由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质量部长、技术部长、工长、施工班组的专职质检员组成,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分部(子分部)、分项工序有否决权。

7.2.2、加强人的控制,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把人的控制作为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对项目管理人员,根据职责分工,必须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搞好团结协作,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对外埠施工队伍严格施工资质审查,并进行考核上岗施工。在编制施工计划时,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人与任务的平衡,防止造成人为事故。

7.2.3、加强施工生产和进度安排的控制:会同技术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进度服从于质量:合理安排劳动力,科学地进行施工调度,加强施工机具、设备管理,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

7.2.4、加强施工物资的质量控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必须认真执行《采购工作程序》,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名册,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凡采购到现场的物资,材料人员必须依据采购文件资料中规定的质量和申请计划进行验证,严把质量、数量、品种、规格验收关,必要时请有关技术、质检人员参加。

7.2.5、严格检查制度,所有施工过程都要按规定认真进行检验,

未达到标准要求必须返工,验收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7.2.5.1、自检:操作工人在施工中按检验批质量验收进行自我检查,并由施工队专职质检员进行复核,合格后填写自检单报质检员,保证本班组完成的质量检验批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为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条件。

7.2.5.2、专检:在自检满足的基础上,项目专业质检员会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查,合格后报项目监理部验收。检查中要严格标准,一切用数据说话,确保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

7.2.5.3、交接检:各分项、检验批或上道工序经专检合格满足要求后,组织上下工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接验收,并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7.2.6、坚持样板引路制度。各道工序合格各分项、检验批在施工前必须作样板,有关人员进行监控指导。样板完成后要由项目专业质检员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才能全面施工。

7.2.7、加强成品保护,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执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采取“护、包、盖、封”的保护措施,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

8、现场管理措施

8.1、安全防护措施

8.1.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并配备合格的安全员,制定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达到“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

8.1.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率达到100%。电工、电气焊工、架子工、信号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合格的证件后方允许操作,持证上岗率100%。

8.1.3、起重司机必须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并经训练合格。定期进行起重设备检查和润滑,严禁起重设备超载。班前、满载和架设时均应进行电机制动效果检查,记好当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2、材料管理措施

8.2.1、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验收物资“三验制”,确保进场物资质量满足工程质量需要。

8.2.2、按照文明现场管理,要求合理、规范地设臵施工现场平面图,严格执行企业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标准。

8.2.3、加强材料管理计量工作,对进场材料严格验收,减少材料短缺亏量。

8.2.4、施工现场细料存放于库房内,库房地面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

8.2.5、科学管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倡节约用料,合理配臵使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

8.2.6、坚持“干什么、管什么”的原则,划分责任区域,包干到岗、责任到人、确保现场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