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心目中的马克思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8
我心中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谈及马克思,我们总能想起这样的一大串头衔,可是事实上我们对马克思其人又有多少的了解?我想起我第一次接触马克思,应该是在小学课本上那篇关于他和恩格斯之间伟大友谊的文章。
那时候的自己还很稚嫩,还很懵懂,对于马克思,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中国能够解放,中国人民可以得到自由与他密切相关。
慢慢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对马克思的人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我们这代人是看着马克思的头像长大的,都难以忘怀他的那把大胡子,可真正去了解马克思却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却是等到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才对马克思其人和他所马克思主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心中的马克思。
首先说说马克思的生平。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
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除母语德文外,他先后攻下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俄文。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从小他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1835年10月,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
大学时期的他开始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有了可以钻研的条件。
在那个时期,工人阶级备受压迫,马克思对此时刻关注着。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
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
受到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排挤,还有政府的威胁与压迫,但是他没有倒下,这些经历反而为他今后著作的诞生提供了原材料。
我心中的马克思500字
马克思是伟大的智者。
作为智者的马克思,他会寄希望于我们这些学徒信徒什么呢?“智者无神”。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是神学和宗教教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人民的理论,不是封闭在书斋里、供少数人品读膜拜的“经院哲学”、学院派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思想、不断发展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它宣告了一切终极真理“神话”的破灭,而为后人丰富它、发展它开辟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和道路。
马克思是伟大的仁者。
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来,从来不缺乏对手和敌人,但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击。
”“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
马克思是伟大的长者。
童年时期,马克思的画像挂在小学教室黑板上方,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大胡子爷爷是来自德国的马克思,他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童年的记忆中,“留着大胡子的马克思”始终是个“长者”,似乎从未年轻过。
“长者无私”。
这些年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思考和探究,我愈益悟出一个道理:怀揣着某种私欲、私心、私名、私利是无法走入马克思的心灵深处的,是不配做马克思的学生的,更不配做他的忠实信徒。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大学作文在我心目中,马克思就像一位超级智慧的大侠,手持思想的宝剑,在人类社会的江湖里披荆斩棘。
马克思的大胡子就像他智慧的象征,每一根胡子仿佛都藏着一个深刻的见解。
当我第一次知道马克思的时候,还以为他是那种只会板着脸,说些高深莫测话语的老学究。
可后来深入了解,才发现他简直酷毙了。
马克思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就像现在游戏里的高难度关卡。
工业革命带来了很多新情况,工人阶级被压榨得苦不堪言,社会贫富差距大得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
而马克思就像一个勇敢的闯关者,他决心找出一条能让工人阶级摆脱困境的道路。
马克思还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他不是只在那里空想理论,他对那些受苦受难的工人阶级充满了同情。
他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哥,想要带着大家一起走向幸福的生活。
他倡导的共产主义思想,就像是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在那个画卷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劳动成果,就像住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里,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而且,马克思还特别擅长和朋友一起搞事情。
他和恩格斯那可是铁哥们,两个人就像游戏里配合默契的队友。
他们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恩格斯在经济上还给予马克思很大的支持。
如果没有恩格斯,马克思的很多伟大著作可能都没办法顺利完成呢。
在我心目中,马克思虽然已经是一位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伟人,但他的思想却永远鲜活。
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追求公平、正义和幸福的道路。
不管世界怎么变,马克思的思想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总能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们现在所享有的很多权益,比如八小时工作制之类的,背后都有着马克思思想的影子。
所以,马克思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个最酷、最智慧、最值得敬仰的思想大侠。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
第一次接触马克思,是在高中的政治课上,当时对于哲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只知道马克思是一个留着络腮胡子且具有思想的德国人,其次就是他与恩格斯真切的友情和与燕妮的甜美爱情。
在工作中,他认真努力,一丝不苟;在生活中,他严谨朴素,始终如一。
提到马克思,所有人都会想到马克思主义,这是每个接触到哲学的人都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最令人震撼的非马克思莫属。
他不仅创造了马克思主义,更为整个世界处于水深火热的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他是资本论的作者,是一位面孔严峻,目光尖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家,更是一位风尘仆仆,满怀热忱的革命家,他的一生都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他与恩格斯的友情是令人羡慕与钦佩的,可以说,没有恩格斯,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恩格斯跟他一起,为他伟大的哲学事业倾尽毕生心血,有人说,恩格斯就是为马克思而生的,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他们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而在我们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正是马克思主义救了中国,救了中国人民。
也许我对马克思的理解还处于非常肤浅的层面,但在我的眼中,他的精神和热血是令人敬仰与膜拜的,并且极大的激发了我去探索去学习的热情。
但他又是孤独的,他为共产主义事业默默奋斗了一生,因此也注定了他的不平凡。
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思想,而我们也将继续沿袭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大学作文你要是问我马克思在我心目中啥样,那我可有好多话要说呢。
在我心里,马克思就像一个超级智慧的大侠。
他生活在一个乱糟糟的世界里,那时候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生病的怪兽,到处都是不公平,穷人们累得要死还吃不饱饭,富人们却悠闲地享受着一切。
马克思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一头扎进这个复杂的社会迷宫里,想要找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的方法。
他可不像那些只知道坐在书房里空想的人。
马克思啊,他特别接地气,到处去观察,去跟工人聊天。
他知道工人们每天在工厂里累得像牛一样,却只能拿到一点点钱,就像从大蛋糕上掉下来的面包屑。
他看到了这种贫富差距背后隐藏着的巨大阴谋,哦,不对,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我觉得马克思还是一个很有激情的革命家。
他不是那种光会喊口号的人,而是用自己的思想去点燃人们心中的火焰。
他告诉工人们:“兄弟们,咱们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咱们得团结起来,改变这个世界!”就像一个特别会鼓舞士气的将军,他的思想就像军旗,在风中呼呼作响,吸引着无数的人为了一个公平的世界而奋斗。
有时候我想象马克思就像一个严厉又慈祥的老师。
他要是看到现在有些人还在为了资本而拼命压榨别人,肯定会皱着眉头,很生气地说:“你们这些家伙,怎么还不明白呢?这样的社会是不会长久的!”但他要是看到那些为了理想,努力学习他的思想,想要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的人,他又会露出那种欣慰的笑容,就像一个老祖父看到自己的乖孙子一样。
在我心目中,马克思就是这么一个多面的、伟大的人物。
他的思想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一直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照亮我们走向一个更公平、更美好的世界的道路。
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公平的存在,马克思就会一直在我们心中,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去追求那个理想的社会。
我心中的马克思马克思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第一次见这个名字是在小学课本上,当时对马克思并不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对马克思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尤其是在我高三暑假里读的《马克思传记》,使我对马克思的敬仰之情越发深厚,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心目中的马克思。
首先,我要先介绍马克思这个人物。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而在新世纪,我们逐渐迎来了保卫《资本论》的时代。
由此可见马克思对后人的影响之大!马克思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可想而知,对中国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没有马克思,就没有今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在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每一个脚印,每一个成果,都过多过少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书面理论,它已融入了中国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我党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着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
历史及社会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无疑是成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了中国,改变了中国,是中国站稳在世界东方的根本保障。
马克思对世界的影响同样也是巨大的,9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撤去冷战大幕后,各国文化、思想,经济等交流现象再次复兴,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活跃起来。
欧美国家一些享有盛誉的思想家的动向尤其引人注目,如法国的德里达、美国的詹姆逊、英国的吉斯登、波兰的沙夫,都是在各自学术殿堂上有影响的学者。
马克思事迹我心目中的的马克思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事迹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是一个犹太人家庭的成员。
他从小就展示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
他在大学期间热衷于研究哲学和经济学,他的研究成果和思想逐渐形成。
马克思的思想以批判资本主义和提出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
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不可避免的阶级矛盾。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导致了人们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还限制了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因此,他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以消除阶级压迫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理论,还积极参与了社会运动和革命活动。
他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作,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重要著作,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积极参与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组织和领导,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和社会变革而奋斗。
尽管马克思的思想在当时受到了许多质疑和批评,但他坚定地坚持了自己的信念。
他深信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和历史的必然性,他的思想逐渐得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认同和支持。
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资本论》,这是一部系统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巨著。
他通过对商品生产、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这部著作对后来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
马克思的事迹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和个人品质。
他与妻子热爱对话和争论,他们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和思想理论。
尽管生活困顿,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的影响不仅限于理论领域,他的思想也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他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很小的时候进听说过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了,但那时候还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觉得那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
第一次在课本上接触马克思,应该是在学那篇关于他和恩格斯之间伟大友谊的文章,这也为以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了一个感性的基础吧。
慢慢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对马克思的人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文理分科的时候,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政治,大学的专业又是政治,算是与马克思结缘了。
之前学的都是一些很零散的马克思主义,开始系统学习,是在高中的政治班,进一步了解则是在大学的课堂上。
长期以来,我们“神化”了那个长着大胡子的马克思,他与恩格斯的头像被高高悬挂,诸多的工人阶级领导人也以把自己的画像与他们并列为荣。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是一直以来被反复强调的观点。
那么,继续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对马克思的尊重,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保持人格与思想的独立就是先决的,因为马克思本人就是在这种独立中创立了他前无古人的学问。
下面就谈谈我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
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首先来说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自从初中开始学政治课以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这些名词时时刻刻在我的脑海了回响。
从事政界或对政治有了解的人,都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认识。
在政坛上,没有哪个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的时间之长。
在伟人的细数上,没有那个伟人能像马克思那样,给人赞许的和给人批判的人数之多。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影响着广大劳动人民,影响着世界,影响着时代。
尽管我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并不深入,但我心目中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既有批判的也有赞许的。
无可否认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对于那些由马克思主义带领而成功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意义更为深刻。
说一句实话,到现在我还是不知道马克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直以来我所学的书,给我们介绍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观。
根本不对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只是讲些总结性的话语。
也许是马克思的内容太难懂,太庞杂,更本不适合放在我们的教材上面。
以我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我很赞许这二方面。
一、马克思的奉献精神。
出生于贵族家庭的他,本可以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他却选择了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病疼动摇不了他的决心,贫困消磨不了他的意志,饥寒冷却不了他的热血,政府打击不了他的勇敢,一生只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奋斗,试问谁能做得到,特别是当时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种决心,这种毅力,这种奉献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性质。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能长盛不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是有了这些成果,中国逐渐繁荣富强。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在第二国际宣传影响下的马克思,是《资本论》的作者,是一位面孔严峻、目光锐利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在列宁主义时代,马克思则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一位风尘仆仆、激情满怀的革命家;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学那里,马克思则又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一位悲天悯人、愤世嫉俗的“宗教先知”、“人道主义思想家”……等等。
这种描绘多少有些漫画化,但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
当前,我党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新的理论成果。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路仍然漫长而艰难,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我的心目中,我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一位治学严谨,思维严密的学者和智者,他首先是一位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哲学大师,然后又在他的哲学思想下孕育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花蕾。
我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已达到了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最高层次追求的人,他把思考作为最大的乐趣,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理想。
我利用马克思教给我的批判地继承和吸收的方法阅读了一些著作,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沉思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哲学和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与哲学的对立和统一,最终我不得不作一下深呼吸感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知识的渊博,眼光的敏锐,境界的高远。
在我看来,马克思对社会现象的本质的认识和精辟的分析,至今无人能敌。
这篇差不多3000字,不想再看那篇长的就直接抄这个吧。
我心中的马克思一、生平卡尔·亨利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生于德国普鲁士邦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
毕业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通过这件事他认清了反动政府的丑恶本质。
他在寻找着时机,去继续与反动政府作坚决斗争。
1843年,因为马克思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俄国沙皇的文章,《莱茵报》发行许可被普鲁士国王撤销,马克思因此失业。
在此期间内,马克思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恩格斯是工厂主子弟却十分欣赏马克思的主张,经常出钱赞助马克斯的活动与生活费,马克思做学问思考认真严谨但生活随性,经常拖延要交给报社的文稿,恩格斯常协助马克思的工作并代笔部分文章。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出身德国贵族(男爵)家庭的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喜结连理。
1843年秋,年轻的马克思夫妇一同踏上流放的征途,来到巴黎。
在此期间他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运动及法国历史,并最终导致其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
1844年9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1847年6月,二人改组正义者同盟并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9年8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前往英国伦敦。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倒退到十多年前,没有人会公开对它提出质疑。
但是如今,随着人们思想日趋活跃,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议论日趋普遍,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屡见不鲜,甚至有人把马克思主义称为“马教”,公然把马克思主义贬为一种宗教。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仍然信仰马克思主义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简单地用对或错来回答,还需进行一番具体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我们不妨对这三个组成部分别讨论。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制度的精神武器。
惟有正确的哲学,才能有效带领无产阶级脱离矛盾社会的恶性循环并获得解放。
哲学,本身应具有不可被挑战的真理。
马克思的哲学追溯到人类的本性: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可以有效的计划出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因此,人一旦进行了有计划的劳动生产,他就同其它动物根本区别开来了;而因为要劳动,人们必须事先结成生产关系以及其它社会关系。
人们的劳动生产力制约着他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生产方式,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
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构成了社会的基本架构,并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一旦形成,便反过来成为制约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力量。
可见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劳动阶级的生产劳动之上的,劳动阶级造就了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
社会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像是杂乱无章,其实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内在客观趋势的规律。
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是无神论和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包括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其中辩证唯物论并非马克思独创,而是马克思总结和发展了前人优秀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我心中的马克思读后感说起来啊,我最近读了本挺有意思的书,就是那本《我心中的马克思》。
一开始吧,我心想,马克思?这不是课本上的大人物嘛,感觉离我好远好远,但没想到,一读起来,嘿,还真挺亲切的。
书里头,作者就像个老朋友似的,坐在你对面,聊着他对马克思的那些个看法和感受。
他说啊,马克思不仅仅是个冷冰冰的理论家,他其实是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这话一出,我就来了精神,心想,对啊,咱以前学马克思,不都是一堆理论、一堆概念嘛,还真没想过他老人家也有喜怒哀乐呢。
书里描绘的马克思,特别接地气。
他就像是我们身边那些爱思考、爱琢磨的哥们儿,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看到社会上的不公,他会生气,会想要改变;看到人们的苦难,他会心疼,会想尽办法去帮助。
这种情感,这种力量,让我感觉马克思这个人,真的是活生生地站在了我面前。
而且啊,作者用的语言也特别有意思。
他不像有些书,一本正经地说教,而是用咱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把马克思的那些高深理论讲得明明白白。
比如说,他讲到剩余价值的时候,就说这就像是咱们打工仔辛苦一个月,结果老板只给了点辛苦费,剩下的都被他揣兜里了。
这一说,我立马就懂了,原来剩余价值就是这么回事儿啊!再来说说书里那些描绘性的句子吧,简直是美极了。
作者把马克思的思想比作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把资本主义社会比作一个巨大的机器,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像是机器上的螺丝钉,被无情地压榨着。
这些比喻啊,既生动又形象,让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读着读着,我就发现,这本书其实是在跟我聊天呢。
它用那些日常的俚语和成语俗语,把马克思的思想和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比如说,“马克思不是神,但他给了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能打开这个世界的门”,这话多接地气啊!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在跟我们分享他的心得和感悟一样。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里没有那些冷冰冰的承接词和过渡词。
它就像是一股清泉,自然而然地流淌着,让人读起来特别舒服。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他的亲戚朋友和家人对他的支持。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
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
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然而,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
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中学毕业时他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
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土学位。
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
在这里,他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从此,她成了马克思的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
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见。
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
马克思通过报纸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指导德国人民同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揭露自由资产阶级的妥协和叛卖行为,还通过报纸同各国民主派建立广泛联系,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
他还积极参加科隆工人联合会的工作,同工人组织内部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
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
但他没有退缩,继续战斗。
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国博物馆研读政治经济文献,埋头从事经济学研究,为无产阶级锻造理论武器。
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使自己的战友能完成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酌伟业,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
我心中的马克思四百字
以我心中的马克思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理论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我心中,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信仰的人。
他的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人们的信仰与奋斗提供了精神支持。
马克思的理论贡献是伟大的。
他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还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学说,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实质,指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和方向。
马克思的思想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体系之一,影响深远。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的信仰和奋斗是感人的。
马克思始终坚信人类社会可以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他的思想充满了人类主义的情怀。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而奋斗,这种奋斗精神和信仰,至今仍然感染着人们,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的思想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沧桑,但其思想的真理性和革命性依然不衰。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不断探索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我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怎样的?我准备怎样学这门课?
在我的心目中,马克思主义是一段长长的又难懂的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它诞生之际,已对欧洲甚至于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且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虽然我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晦涩难懂,甚至是提不起兴趣去了解,但还是有不少人去钻研马克思主义。
钻研过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见解。
从马克思主义延伸出来的其他理论,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可也有危言耸听的歪理。
一味地偏激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只会让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马克思主义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可以说它是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是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细细体会、深思,我们就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并从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开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让我们多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
这样的机会不是经常有的,我们每一人都应该认真上课,用心了解马克思主义,将我们学到的知识融汇在生活中,推动自身的发展。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观后感近期,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关于马克思的纪录片。
影片通过对马克思一生的梳理,使我对这位伟大人物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他的思想和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的人生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经历了一个个动荡的时代,亲眼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阶级的剧烈对立。
从他早年的学子时代,到后来与恩格斯合作发表《共产党宣言》,再到晚年的伦敦岁月,马克思一直致力于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呼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值得我深思。
其次,马克思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论”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他强调无产阶级的觉醒和觉悟,希望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旧的阶级统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
这种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和思想的独立性让我深感震撼。
此外,马克思的思考方式和学术态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坚持真理追求和科学探索,反对教条主义和盲目从众。
他用激进思想和深入研究的方法,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规律,为后来的社会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他的思考方式和学术态度激励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最后,我心中的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不仅改变了现实,也塑造了无数人的思想观念。
马克思的理论不仅是一部批判性分析,更是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体系提供了思想的支持。
总的来说,观看这部关于马克思的纪录片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通过对马克思的深入了解,我不仅对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对自己的成长和奋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希望能够以他为榜样,坚持追求真理,关注社会公平,为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的思想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指引我们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